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26《英伟达之道》--没有秘籍,只有成倍的努力

326《英伟达之道》--没有秘籍,只有成倍的努力

2025/1/23
logo of podcast Blow Your Mind (BYM S02)

Blow Your Mind (BYM S02)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董世敏
风哥
Topics
董世敏:我主要谈论英伟达的GPU技术,它最初是辅助CPU处理图像,现在通过CUDA技术,将复杂计算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并行计算问题,从而大幅提升计算速度。英伟达的成功,一部分源于其创始人黄仁勋及其团队在创业之初对市场空间的准确判断,以及对技术发展的敏锐把握,选择了一个天花板高、持续增长的赛道。英伟达的CUDA技术功不可没,它使得各行各业都能将问题转化为并行计算问题。 黄仁勋对CUDA技术的坚持,加速了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英伟达成功的秘诀并非什么特殊技术,而是其员工在黄仁勋的领导下付出的巨大努力。 英伟达的管理文化注重打破官僚主义,让优秀人才被看见,并给予足够的回报。黄仁勋通过要求员工提交“五大事项”邮件,来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并保持公司信息透明。 风哥:英伟达的成功,一部分源于其创始人黄仁勋及其团队在创业之初对市场空间的准确判断,以及对技术发展的敏锐把握,选择了一个天花板高、持续增长的赛道。英伟达选择游戏领域作为创业方向,既是被动的(因为团队的技术背景),也是主动的(因为该领域天花板高,产品更新迭代快,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英伟达的成功,也受益于其对并行计算的长期投入和对技术趋势的准确预判,以及对CUDA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人类最终会找到并行计算来解决问题,只是英伟达加速了这一进程。黄仁勋作为创始人兼CEO,对英伟达的持续创新至关重要,这与职业经理人模式形成对比。黄仁勋的管理风格非常细致,可以被认为是“微观管理”,但他通过信息透明和直接沟通来保证管理效率。黄仁勋能够承受痛苦和压力,并从中获得享受,这使得他能长期保持高强度的管理。 英伟达未来的挑战来自内部(黄仁勋的继任者)和外部(AMD和博通等竞争对手)。AMD和博通等公司可能会挑战英伟达的市场地位。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城市匆忙 我走迷失方向路上行人 身色慌张 我内心冰凉 Welcome to another episode of Blue Your Mind 大家好 我是风哥这次我们很高兴请到了董世敏做客咱们这期节目

大家好我是呃因为他知道的一者董事名我之前有呃参与过一个公众号的一个创业啊就是饭桶代老板和远传救所然后我在那里边用的笔名是董指导

然后我现在的主要做的工作呢也还是做一些科技相关的一些媒体和咨询业务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啊跟大家一起去聊一聊英伟达的一些状况这次邀请董事敏来就是因为现在出了一本新的有关英伟达和这个 Jason Huang 就是他的创始人的这本书然后最近是翻译成中文了应该是马上就要出了是吧叫做英伟达之道

12 月 10 号上架的中英是同步上架的对这本书我其实也在看但是我因为刚刚收到没多久我刚刚看了一半所以今天跟那个

世民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本书首先我想请世民给介绍一下英伟达这个公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尤其前一阵应该好像还是一度是市值最大的一家上市公司然后有关 GPU AI 等等大家也听说过肯定是但是或者 GPU 到底做什么以及 NVIDIA 这个公司为什么现在这么重要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好

我觉得如果是一个游戏玩家的话应该对英伟达都不陌生了大家都是对这个 N 卡是又爱又恨那其实就是说芯片它其实主要就是解决运算的问题那我们可能之前更熟悉的可能是英特尔做这个 CPU

那 GPU 呢它最初的时候呢它主要是辅助 CPU 做一些图像处理那因为 CPU 的话它是我们来讲它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老教授啊它就是非常擅长各种各样的这个逻辑运算那么 GPU 呢当时呢它主要是做一些这种图像处理这种它就相对来说呢场景比较固定那也是做这种通用这种规模性的一个并行计算

他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大学生那就是大学生可能不擅长做那么复杂的思考问题但是他比较擅长做比如说数学计算或者是擅长解微积分之类的最初的时候其实那时候还没有 GPU 他叫的图像芯片处理图像处理芯片那他主要是

帮助 CPU 解决一些图像处理但是老黄就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就是在酷大上面投入了很多资金现在大家可能都会经常去听到酷大说这是英伟达的一个核心的呼称盒酷大它其实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把很多

我们现实里的复杂的计算问题呢全部都转化成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就像说我们说画画一样那一个大师他可能画画是从头到尾比如画一个山水画他可能能画得非常的精妙但是呢 GPU 呢他可以这个比如说

就找一堆这个模仿模仿的这个擅长处理的有人就指是画山有人指画鸟有人指画这个水那大家呢是同时这个并行去计算啊同时去做那他这个处理速度呢显著就提速了所以呃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 gpu 的这个

市值的一个增加的其实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库达可以把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复杂计算的问题呢都尽可能给它拆解成一个可以通过并行计算去解决的这个问题那既然在发挥这个并行计算的这个特点

有点像三体我记得三体里边有一个场景就是一堆人站在这个广场上去用这个用这个翻这个牌子的这个方式去模拟那个 0101 计算的这个过程某种意义上来讲 GPU 做的事情就是这样子就是把一些很复杂的东西尽可能给它做成简单啊

那么简单的情况下的话我们可以用的计算的能力就会大幅的增加了顺便在这就补充一下其实 NVIDIA 它不是一个就按照硅谷的标准来说它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公司其实它已经创立很长相当长时间了它是 1993 年创立的所以 30 多年了而且 30 多年一直 Jason Huang 他一直是公司创始人也是都是 CEO 所以也是成也是

硅谷任期最长的 CEO 之一应该是现任 CEO 中应该是任期最长的 CEO 了就像刚才世米刚刚说的早期其实 NVIDIA 的出现主要是跟玩游戏有关因为游戏中有很多比较复杂的 3D 甚至 2D 的一个图像的计算所以它当时出现就是为了满足游戏玩家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流畅的来玩游戏来开发的芯片

正好就沿这个话题我想从这个角度去说一下 NVIDIA 挺神奇的是这些年其实它不断的我不管是运气也好还是它公司本身当然也非常有能力也好它不断的去

开发出来的这些算力能够有新的使用场景所以最早大家看到其实是玩游戏但后来有一度是什么区块链什么等等其实用了需要很复杂的挖矿加密货币等等所以需要大量的计算的能力所以他们结果就非常巧他们的开发出来这些芯片在

挖矿过程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所以很多人购买等等结果挖矿这个事后来平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到现在非常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AI 又需要对他们的算力有供病球的这么一个需求

这个是非常巧的一个事情这个你是怎么看的我觉得在一开始的时候老黄他们肯定不会想到说自己的公司能发展这么大包括像他们在创业之初的时候我们去看其实一开始的这个创业并不是老黄发起的对对对这其实我想我插一下补充一下就是其实他们当时有三位创始人嘛

而且我在书中读到其实老黄刚开始还挺挺不愿意加入的那种感觉或者至少很犹豫吧至少很谨慎因为一定是这样子就是说当时老黄在公司里面其实做的还是挺不错的但是他另外两个联合创始人当时在太阳威公司的时候就是被办公室政治搅扰着然后他们那里边书里面有个场景就是说他们提就是另外他另外两个联合创始人他们每提一个项目

那他的大老板呢都会去挑错

然后呢另外一个团队呢提的项目呢他们明显觉得是做不成的但是呢因为跟这个大老板关系比较好属于嫡系那往往都能够这个获得这个公司的认可然后呢投入资金所以他们当时就被这个办公室政治逼的就很无奈了就想出来了出来创业的时候呢他们知道自己手里面是有技术的技术是很牛的但是呢他们觉得自己不懂商业也不愿意做管理后来他们就想到了老黄

因为老黄跟他们是当时是在这个老黄在爱萨华公司的时候跟他们是有一个业务的合作的他们之前相当于是先是两家公司对老黄其实跟那个那俩哥们其实是两家公司但他们之间合作了一个项目但顺便说一下其实他们三个都是技术出身包括老黄本身其实也是技术主任也是工程师对老黄也是技术出身但是呢就是老黄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很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后面可能会聊到就是说老黄他是怎么一步步自己去成长然后变成一家变成一个合格的 CEO 的那当时的时候呢那他们两个就找到了老黄呢就是老黄呢这书里面讲说老黄他其实挺不乐意出来的因为他自己在公司里面干的风生水起然后他另外两个联合创始人相当于是在公司里被挤兑挤走了然后就觉得说我公司我过得挺好的你们如果想说服我的话

这个创业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吸引我的点比如说他们说我们要计算一下他的未来的成长空间有多大能达到 500 万美金 5000 万美金他们要去计算所以他们当时就反复去推演去讲这个故事后来老黄才确信说这个是可以的尤其这个市场应该是能够做大的

这是第一点我觉得就是他们在创业之初是完全想不到公司能够发展成一个这么大的公司也想不到说自己的产品能运用在除了游戏之外的其他领域那第二点呢在于雷军不是说一句话吗雷军说创业要选一个风比较大的嘛就天花板比较高的领域里面才能折腾这一点我觉得老黄他们创业时其实这一点是一个既是一个被动的也是一个主动的一个选择吧就是

游戏这个领域啊我们说比如说我们现在看黑神话悟空大家看到那个画面非常精致的时候都会去感感慨跟这个真实世界很漂亮对吧但是他依然是有空气币对吧他依然没有办法那么那么无边无际的去模仿真实世界

那在游戏他从 2D 到 3D 这一步步的模仿这个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呢因为我们的现实世界太复杂了比如说光线的呀包括这个风吹动的这些东西他会有很多很多的这种场景如果要想做的很逼真的话他的天花板就会非常非常的高在这个环境下我们来讲就是有点像巴菲特讲的这个长坡后雪啊

就是你要不断的去模拟真实世界但是的真实世界的这个天花板的又非常的高那在这里面你就可以不断的去推出自己的产品你可以不断的更新产品而且我们人的眼睛是非常细致的就是你每一个产品只要有一些更新我们马上就能感觉到了它其实跟这个 CPU 一点不太像就是 CPU 呢它是在里面的就像我们说你的开机啊从 10 秒到 2 秒你是感受很明确

但从两秒到 1.5 秒你可能感受就不明确那这个时候我给你提供一个产品我说这个产品性能很好很好那你可能买回来的时候你的那个体验感收获感没有那么强但是这显卡不一样你的图像的质量只要有一些改变就像我们电脑上你分辨率稍微调一调你肉眼就马上就能感觉到差别了那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他买这个产品的

体感是很好的他知道我每买我每花一次钱我得来的都是很棒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的话就是你的天花板又很高你又可以不断推出产品而且你这些产品呢又很容易被消费者认可你就容易积累起一个比较广泛的这个市场可以让你去犯错就像老黄他们前期也失败过但是呢因为这个市场整体的是在不断增长的天花板又高呢他就可以去积累这个经验

随着这个过程中他才可能有机会去演变出像其他领域拓展的过程这个就有点像之前的时候我有个创业的一个前辈他讲一句话我觉得挺有意思他就说创业就像下围棋一样

就是你每落一个子我们说如果不是边界的子的话你落下去呢你就有上下左右这四口气对吧他说你要尽量的选在那个大的范围之内那老黄他做这个业务也是一样的首先我选一个不容易死掉的这个失措空间这个失措的成本低的一个行业里边

那我慢慢的去在这里面生存然后呢去找我的可能性然后才会迎来说啊我有这个挖矿啊我有这个人工智能我有个自动驾驶甚至现在又要讲机器人对吧他才有一波波这个环境我觉得这是他们当时创业选的这个品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嗯这个可能是他们后来发展过程中才会理解的尤其是在他们提出酷大以后我觉得他们才会越来越意识到就是说这个世界

是越来越需要计算的一个世界而且很多复杂的计算又可以变成像用 GPU 这种方式去并行计算的一个过程这是他们在开始做库大尤其是 2013 年深度学习出来以后老黄对这个趋势才越来越坚定的所以我们现在来看到的时候除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之外的老黄现在就压住这个机器人对吧他又呃

花很大的精力包括去投资一些机器人的初创公司这个这个信心就是因为他前面已经积累多了他也想不到说有一个东西叫叫这个比特币啊要挖矿但是他知道这个并行计算是肯定是未来会越来用的越来越多的我感觉是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既有自己的一个主动的前期的一个选择赛道是不错的同时呢又活活的很久那就等来了很多好的运气

对我上次跟朋友聊的时候还想到有一个点就是说我们以前玩那个游戏就是那个乒乓球那个游戏打砖头那个是吗打砖头那个对吧你那个板子要足够长嘛

你把板子那个下面那个板子变长以后你生活的概率就生存的概率就大了吗你就有可能会等到加速也好或者多求也好对吧如果你的板子就很短你就说来回折腾来回折腾你的失败概率也会很高所以老黄他们其实就是把那个板子变长了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非常嗯

因为咱们都是从事后来看这个事也很难想象当初他们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当然其实每个创业者肯定他创业之初都会想找一个市场很大的一个创业圈里都叫 TAMAdressable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总共可以可能的市场理论上限是多少大家都会想找一个大的

但像老黄他们当初就是他们哥仨一起在分析老黄就想确认说能不能卖 5000 万美金为 5000 万这个数他们都来来回回就算了那么久肯定当时未来的发展是不那么清晰的

特别是当时游戏这个行业其实有多少游戏玩家其实现在我们看当然是很明显游戏已经应该是超过电影行业的一个大的产业了但当时其实还是很不清晰的但他们反正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就有自己的这样一个判断就是说这个东西事后是

是能会会有这样的发展的因为他自己也喜欢玩游戏对对对这肯定跟这也是路径相关我觉得就是他们自己玩游戏所以我记得还有他们当时去应该是去那个去向那个 VC 去 pitch 就是想拉融资就很多 VC 其实是不玩游戏的所以大家其实不是特别能体会到说这个东西的潜力会有多少

对因为那个时候都是 CPU 的天下觉得你只是做一个辅助能做出什么花来其实大家想想当时 90 年代的游戏长什么样以及普及程度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还有一个我觉得这个我觉得是可能确实有一定运气成分在里面就是计算是在反正有句话说计算在逐渐蚕食这个世界就咱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最终都会跟计算相关但是并行计算会这么

流行以及它这么强大我觉得事先真是

无法预料的怎么最后发现在图像运用中并行计算能够发挥这么大的效果我觉得还不是特别意外因为你屏幕上比如 100 万个像素可能每个像素都可以被独立的计算出来所以你可以想象并行计算在里面是有非常大的应用的一个空间了但是最后发展到挖比特币最后发展到人工智能咱们这个世界上的很多计算其实是可以被简化成并行的但是特别简单的

小的计算一起来完成这个还是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现象而且我有时候经常回去想也可能是因为有英伟达所以才把人类的计算推向了这个方向如果比如没有英伟达发展出这么强大好用的工具人类可能会走上一个不同的技术方向我有时候会在想会不会有这样情况

我觉得就是如果没有没有英伟达的话就是人类去摸索到说用并行计算机解决很多问题这个我觉得应该不会不会错过就肯定会发生的就不是英伟达还有别的公司也会来填补这个对因为因为当时的时候呢其实就是我们说把英伟达的显卡用在人工智能领域并不是老黄他们一开始的一个战略是很多呃

很多这个人工智能的这个学者他们自发的把这个产品用在这里面去试的是试完以后发现说哎效果还挺不错的因为当你去用 CPU 的时候 CPU 本身那个逻辑运算的这个计算的这种方式它就限制了它去处理这种大量但是呢相对来说是我们说简单的意思其实就是它是可以复制嘛有规模有套路的那这种计算的时候 CPU 呢可能就利用率就没那么高那大家就想方设法去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性的一个东西肯定会出现但是老黄他们推出这个苦打就是把通过各种各样的通过语言程序通过各种各样的插件工具使得大家能够把很多领域的东西变成平行计算这个确实是他们是功不可没的

不光是咱们想不到你看当时书里面记载说当时华尔街的人去跟老黄去交流的时候正好是他们 06 年推库达然后呢他们开始这个去把那个显卡都开始去适配这个库达这个软件嘛那当时的时候呢

因为他干这个事情其实对他们资本要求还是很高就花了很多钱来研发这个东西对毛利率就开始下降然后又赶上 08 年进入危机当时华尔街是觉得说你应该把这个东西马上停掉然后你就改善你的毛利率对吧分红多分点这才是我们喜欢的方式不过虽然如此我看他毛利率是从 40%多变到 30%多这个还是非常的高幸亏他做芯片非常赚钱所以他能有这种投入

因为他做设计嘛他又不做代工嘛代工基本都制造就放出去了但当时的时候华尔街的人也都是很不理解嘛老黄就说就是被聊郁闷了嘛他在上面夸夸讲了一堆自己的这个长远的这个规划结果大家落地都是下个季度是多少毛利率多少你下个月是多少所以他当时是非常非常郁闷的

甚至来讲当时不是还有一个基金就是书里面会也提到了就叫 Starboard 的那个基金也是一个就是那种激进投资者就是他比较擅长的就是代理股权进去改组董事会对来要干预你公司运营的对当时老黄也很担心说这个公司来然后就把他这个长期的战略给他停掉了所以我觉得站在那个时点来看的话这个判断和坚持他们确实是做的比较好的如果说没有老黄的这个

坚持的话没有他们对库达投入的话人类去把并行计算这个方式用在各行各业的话可能会往后延比较长的时间所以老黄可能是和加上 NVIDIA 是加速了人类的比如人工智能什么自动驾驶等等可能加速了可能 10 年 20 年是有可能对这是有可能的而且你说到老黄当时

也可以这么说顶住了华尔街这些分析师的压力然后还是持续的在 CUDA 的 CUDA 可能大家不熟悉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一个软件层面的技术去做投入我其实躲到这非常感慨的我有一个感受我们自己也是公司创始人这真的是可能只有创始人才能够有这样的决心和甚至威信能够去

做这种事如果换一个职业经理人我觉得最近比如英特尔的发生很多事其实还是一个挺鲜明的对照 NVIDIA 创始的时候他们因为跟英特尔也有很多一方面竞争关系一方面合作关系但是他们明显是不同数量级的一个公司就发展 30 年下来现在掉个了英特尔之后都是被认为是职业经理人在做这个事或者包括比如最近经常出事的另一家科技公司的波音

职业经理人可能是很难开启一个特别全新的项目然后可能不计成本的去做持久的大量的一个投入还是挺困难的所以老黄一直是作为公司创始人一直是当 CEO 然后做到现在我觉得这也是 NVIDIA 非常能持续有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对因为现在不是硅谷不都在讲这个创始人模式吗对啊对对对其实 Pogrom 之前写了个文章对对对我觉得其实呢倒不是说职业经理人一定不行所谓的创始人模式他其实那我们看到也有很多创始人干的也很差就是说他的其实核心是在于你你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这家公司而且你敢把自己的这个

很长一段时间的这个职业生涯全部压到这上面我觉得职业经理人这点就相当来说那我这个公司干不好吗我去别的公司干就行了呀那他有这种退路的时候他做出很多决定包括他的考核指标也不一样对吧他董事会给他选上来可能就是三年的市值管理的这个目标或者怎么样的他其实在这种 KPI 的下面他也很难去做这种长期的规划你看那个英特尔倒掉的时候也是

从这个欧多宁这个开始一批这个职业经理人上来以后就陆陆续续做的就比较比较差一点点嗯所以老黄他他还有一点我觉得就是不管你是职业经理人也好还是你是创始人也好很重要点你必须要带大家打国仗而且打胜仗嘛

你只有持续的有过一次两次三次这样一个判断以后大家才愿意去信你那职业经理人相对来说他的生命周期他的任职周期可能没办法支持他去干这么长时间所以我想把话题转到老黄这个人身上他的生平他的经历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所以他首先是他也是新移民他是等于 9 岁才移民到美国

而且早期还有非常书中也提到包括从其他渠道也看到它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首先是应该他老爸是个工程师当时是因为好像是

就在一个跨国企业工作了然后当时因为是内部做一个培训然后到美国去培训了一段时间其实也是很短期了但回来之后就觉得说一定要把孩子就举家迁到美国去所以当时他妈妈教他哥儿俩他有个哥哥教他们俩英语但他妈自己也不懂英语所以每天从什么字典里也找十几个单词然后大家哥儿俩一起来背

然后等到老黄就把他们应该是把他跟他哥哥就先送到美国去然后他爸妈可能还有些手续什么隔了两年对所以当时老黄是先被送到了一个叔叔不舅舅家里然后把他送到一个中学当时他们家可能也对美国社会美国的社会不太了解以为还是一个挺好的私立中学但其实后来是好像一个问题青少年的一个改造学校

对这个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然后老黄当时跟他的室友就他室友好像比他大了七八岁就可能是高中好像念了五年一直没毕业那种对说一进去以后就是脸上不就是不仅是有纹身身上还有刀疤就看上去是很可怕的一个人然后老黄就老黄跟他室友回来达成一个协议就是他老黄教他室友读写学习

学英语然后他室友叫老黄什么练举重什么然后这个影响对老黄可能后来一直一生都持续有影响他好像至今都觉得说当初在这个学校的经历并没有觉得当初他刚进去的时候因为大家可想而知又是移民可能英语也不是特别好就是还被霸凌了什么的但他一直也没有觉得说这是一个不好的经历反而觉得好像对他的人生是有些正面的影响

所以我其实对创始人的早期的经历甚至包括童年的经历是怎么影响他的后来为什么去创立公司以及管理的方式我还挺感兴趣的然后

然后包括老黄这里书中有比较简单的提到但我记得以前他在反正不同场合是有讲到这些故事他刚开始在高中的时候是在美国一个餐馆叫 Dennis 其实大家就可以理解为可能比麦当劳稍微高级一点的一个公司在那从最底层的

拿行李刷盘子开始干起但他说我是他就非常自豪这时候他已经是 CEO 了我记得这个还是谈话演讲还是在斯坦福做的他特别自豪的说我是 Dennis 刷盘子刷得最干净的一个人

对他这段经历呢其实就是他在那个小学那段经历的话其实是帮助他我觉得解决两个问题吧第一个就是因为他就在宿舍里面住你没办法不跟你的室友去接触那他就要开始去寻找和他室友去交往的这种点然后他后来就发现说其实这种人不仅可以交往而且你还可以双方都有利益对吧还可以做到这个双赢嗯

这个我觉得对他来讲是应该是认知上是有改变的所以老黄你看现在他也会经常的去想方设法去做一些商业的合作他也不会说完完全全拒绝说谁就是我的竞争对手他还是会做这一点第二点的话就是他自己说就是因为通过力量的练习使得自己学会了挑战很多事情的能力或者是心态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他后来就说我不挑事但是真遇到事了我也不怕毕竟你有块了你肯定是你看小黄老黄还挺爽的确实穿一皮夹克挺爽的但是这些我觉得他在读书少年期间的时候形成了对他自己的性格的一个形成第二个来讲的话我觉得在他餐厅那时候的话其实是有一个可以

是他性格的一个彰显吧我觉得是就是他自己包括说在扫厕所的时候他是打扫的非常干净因为他在这个打扫厕所上干的非常的卖力也很认真然后呢干其他的杂活也很认真所以他老板他说就慢慢的给他提拔嘛所以你可以从这个最底层的然后开始到最后就做成一个服务生嘛可以去前台点餐拿小费拿提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老黄呢当然他说他其实

对于工作的这种偏执或者是认真一直没改变过不管是我扫厕所还是我端盘子他说我端咖啡的时候我都是要比一比我跟别人比看谁端的咖啡最多啊或者说我今天我跟自己比说能端四杯下次我端五杯他就会有这种挑就是愿意挑战的这个过程在里边还有一点是呃对他后期也有影响的就是他在点餐的过程中的时候他说我最不喜欢点的是那个奶昔嘛他奶昔呢就是属于是这个呃

制作周期长收拾起来也很麻烦其实就影响他翻台率了对这听着好像跟芯片的制作也有一定关系

对你就是不能够干那种他就说你要在这个效率和收益之间去做平衡有些事情你可能很快你能赚一块五但是你可能另一个事情你可能要花两倍的精力但是你只能赚两块钱他说那你就尽量不要做后面那个事情了所以老黄他们后来在做芯片的时候他们也是一个是把芯片的生产周期给加快另一个就是他说我每一代芯片其实不必说一定做到极致天花板

你只要在你的条件下你去加快去推出新的产品就行了但是他保证每个产品在市场是领先的有关老黄就是他的这种对工作就工作效率就工作中的这种投入的这种我就甚至可以说极端的就偏执了都有点

还是印象非常深的也是他在斯坦福说的话他说演讲过程中他说他在 Dennis 那家餐馆工作的时候他从哪走到哪全是一路小跑的他都不是正常走路速度都是一路跑过去这我印象特别深后来因为我们自己也工作过什么在公司里你能看到有些同事去什么去打印一个什么东西什么都是一路小跑的而且他就是一个习惯性的追求效率

而且这种同事也往往真的产出你跟他说个什么事什么他又快又好就能确实是一个人是非常一致的从他的走路从他工作从他各种态度对效率性的所以包括因为他也是在 Stanford 应该是跟一群 MBA 去讲的所以他当时后来又讲到我记得他当时整个演讲的 title 这个标题叫做说

Don't run away from your reputation 他就说你自己的个人的信誉其实一直是声明在外而且是你躲也躲不掉的所以他说他当时所以他举例子就是说我以前在 Dennis 工作多么努力对吧他说我后来所有工作都特别努力所以他当时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在那家芯片公司

这不是他自己创造的创立的公司是他加入的一家公司他工作的也是非常出色然后他也是在这过程中跟别的公司合作所以认识他那两个创始人的所以当他去要辞职去成立自己的公司的时候当然首先公司他的老板是尽力挽留了因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但是后来他就说我一意决我要去创立公司的时候他原来那家公司的 CEO

还说要投资表示要投资他并且把他介绍给是 Dawn Valentine 应该是当时硅谷是最著名的 VC 之一红杉那边对然后他老板去推荐他的时候就是跟 Dawn Valentine 他老板之所以认识 Dawn Valentine 是因为 Valentine 当年是投了他老板所以他们有工作的关系了所以他老板去推荐老黄的时候说的是说这孩子

他的创业的想法我是没太听明白但是他是我最优秀的员工所以你一定要去投他对就是事可能不成但是人是可以的人是非常靠谱的所以当时老黄在给斯坦福这帮学生去提建议的时候就说你 don't run away from your reputation 就是你的名声是在你以前的工作的每一件事情上

体现出来的所以你以前有多投入什么大家其实都是有印象的这样你以后在做事情的时候你是有这个 repetition 对包括他们他走的时候交接工作他也是花了很长时间然后也非常认真的去做倒不是说我今年想创业了交个提前不是撂他就走对善始善终所以他们老板还是比较比较认可他们的

所以像包括你说到那个你说到那个就是这也他们公司创立早期就是他们跟竞争对手打别家的公司就老黄看到别家的公司的这种芯片推出都是差不多两年一个周期他就说我就不信这个协议他一定要反正他们内部组织大调整整个工作流程大调整它变成 6 个月一个周期

结果就把竞争对手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了但是反正把竞争对手打趴下了结果当时他有一家他应该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倒了之后就 100 多个人他就直接全国端把这 100 多个人收到他们老黄自己的 NVIDIA 的公司里来了

所以这 100 多个人他们来的时候当时大家还心里有一种膜拜的一种心情就说我们要看看你们是怎么做到 6 个月更新一次这么神奇的一个有什么秘籍然后就过来想要请教结果一等加入这公司之后一看 NVIDIA 的工作流程就发现没有秘籍 NVIDIA 就是成倍的比你更努力就是严格的时间

安排表以及严格的执行对就是常会说在这个地方上这个去插错什么到点就得干对对对加班加点就老黄很早就说就是玩来就是需要加班加点的然后经常有那个会有什么领导跟你呃跟你计划说这个周末我们的工作就是工作流工作那个工作内容呃所以就没有密集就是

就是比你更拼比你更卷然后能够所以就是人家能够 6 个月出一次新的更新一代是一代产品你得两年更新一代产品所以你就打不过他们听起来的就是老黄在管理上

听起来是有点像 poa 一样就是他们新员工进来也是说如果你打算在这里什么五点就下班如果你打算这里就是拿来工资享受一下你的人生那你马上就辞职我们这里是就是一个很很这个工作很很很激烈的一个状态然后他们说当时那个刚入职的一些 hr 听了以后就是

大师已经就是劳动法何在我其实还真是好奇当然很多创业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是可以做到这样的因为人员也不多而且确实有那种创业的激情但它现在已经是这么大是市值最大的一个公司了它

他还会他这个他这个文化还能持续吗但他们人其实并不多吗三万人吗那说不多也不是不多看跟谁比但其实也是三万人也很多了就是他以前一两百人说老黄可能每个人就是包括每个人在做什么他都能知道但是现在三万人肯定是肯定做不到对我觉得这一点的话就是一个是说他他在这个公司制度上也保持了这样一个状态啊就是

其实很重要的点就是说大家不是不愿意勤奋不是不愿意拼搏对吧那每个我觉得每个年轻人大家可能都很清楚如果你想取得成绩你不付出超过别人的努力是很难的对吧大家高考过业后你就很清楚啊你所有的人都要这样子包括我们去回顾中国的历史上的发展我们搞这个嗯

两弹一星我们搞这个很多的技术突破哪个是说风轻云淡的就是到点就走就能做出来哪个不都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然后付出百倍十倍的努力去做的吗那在公司里边其实也是一样的每一家创业公司他们做出超越这个其他竞争对手的这个成绩的时候都是这样子做的只是说

你能不能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应该有的回报对吧无论是我的物质的回报还是我精神的回报这点其实是呃英文达在这么长时间内一直没有改变啊至少我也问了我一些在英文达工作的师兄啊我说你们是不是他说我们就是这样子就是说第一个来讲就尽可能的打破这种官僚文化不要让这个一层一层的这种层级啊不要用这种呃

用这种官僚的这种所谓的这种敌系部队也好或者是隶属谁谁啊这种方式去限制一个优秀优秀人才的这个成长他在里边

你看他用这个我们说讲他的这个管理文化的时候他比如他用这个白板对吧不用 PPT 做汇报那我觉得这个对打工人来讲就是一个非常非常痛的一个地方你工作你工作干的再好好吗那有可能是这个老板让你做个 PPTPPT 做完老板就拿着 PPT 去汇报了啊就是你的上司啊就是拿着 PPT 就汇报了啊

那那你的功劳基本上就被上司拿走了还有一些可能就是啊上司这样敌让他的嫡系啊就直接去汇报了那所有人就会以为是他做那为什么一个人他没有做这个事情但是他依然能够做出能够讲出来呢那就是因为你可以用 PPT 的方式嘛你把关键数字关键数据核心的逻辑什么东西你全部板板数到上面去你还可以用这个演讲者模式对吧呃

自己把那个要讲的话全部都放上去你用这种方式的话你就可以掩饰你未必真的知道这个情况那如果你用板用板树的方式用白板的方式你在上面去讲的话那我相信如果你没有真的做过这个事情你是

大概率上是讲不出来的尤其老黄在老黄他们开会的时候他坐下面他会随时打断你随时去挑战你如果你没有经历过你的思考逻辑是怎么样的你的做事的过程怎么样的很容易就露馅了所以他通过这个方式使得真正有才华的人能够被看见那些没有才华的人相当于是不太容易充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第二个来讲就是要给足够的回报嘛

老黄他们的故事里面书里面有讲一直讲一个故事我觉得就很有意思就是当时有个员工在一个项目里面做了一个很大很重要的一个贡献那老黄呢当时就把这个员工的原本的应该给他的激励给他翻了一倍就是我已经是翻了一倍了嗯

那这个员工后来看到了以后就跟老黄说说你给我翻了一倍我看到了我很感谢你但是呢如果你真的觉得我很重要你真的是认真了解了这个过程你给我的就不应该只翻一倍老黄后来就是又把这个到了那个发新的那天的时候做奖励那天的时候他就看到说我的东西确实比两倍更多

这就是员工你看他还敢提对吧你如果放在我们有些大厂里面对你可你敢给这给老板提老板已经给你翻倍的情况你还给老板老板继续说说还不够那你可能

连你这一倍可能都没有了然后马上拿到的都是一个辞退信对吧但是在英文南市员工敢提而且老板听了听了以后还敢兑现我觉得他用这种激励的方式使得有些人才也愿意去在这个地方去拼一把尤其是当我前期的财富积累很快就完成了以后

那你说我的基本物质需求都满足了你再多一点点少一点其实就不大了按照马斯洛的这个人的这个需求来看的话他肯定追求的就是内心的自我了那你在这你这个公司又可以去参与到一些伟大事业的这个

那过程中那员工可不就得就很很卖力吗而且你这个优秀人才的这个密度也可以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一个层层次上面所以我觉得因为他他从创业到现在他的公司的文化其实是呃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

那老黄也付出过很大精力一直在做包括他现在他不也说我要经常去看看员工写的五大事项的邮件嘛五大事项的邮件就每个员工要写写自己在做的项目遇到什么或者最重要的事情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新的这个产业趋势你要把这些东西写成个邮件不仅发给员工的

直属上司也要抄送给老黄这个其实这个方式也是能够让老黄知道说我下面员工在干什么你比如说如果说没有没有一个叫抄送所有人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你的周报发给你的领导你的领导再把他的周报发给他的上级领导那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就跟沈腾那个演那个小品是一样的对吧

你下面员工你做了五件好事你做了几件好事你分几件给我然后我一写就行了因为老板不是并不知道你到底怎么真正是怎么执行了但是如果说每个人的呃做事的这些汇报的东西啊公司的最大的老板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的话那中层也很难去掩盖他就说把下面的下面员工的这个成果当自己的成果那很容易就会发现了吗所以我觉得就通过呃

一些很细致的这种管理最终的得到的结果就是优秀人才能够被发现优秀人才的功劳能够被奖励你保持这两点能做好的话

我觉得任何一家公司其实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我其实读这个书包括跟你在聊的过程中我其实有很多感想比如举一点你刚说到优秀员工要被奖励这个其实我还真的挺渴望能够有机会跟老黄来聊一下对优秀员工被奖励其实这个是我觉得没有人会不同意这个

这个点对 这个常识对 听起来是一个系统就是一个很常识的一个东西但是实际上真正做到的是比如说我们以前在商学院在讨论的一个案例其实你如果跟这个团队比如说七八个人十个人你跟每个人说这个项目的成功你的贡献占多少你把每个人自己写的比例加起来

理论上应该是加到 100%对吧但实际上你会加一般加起来是加到 300%多每个人肯定都这也是其实也不意外每个人都肯定都觉得自己的贡献会他多少会觉得往往来说都会比他实际的贡献会更夸张一些

这人之常情对吧特别是我其实可能我很清楚我干了什么但我未必清楚别人干了什么对吧所以我干的这部分的效果就会被放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够去所以比如说一个人你去给他奖励翻倍这当然没问题但是如果你一碗腿水端平你全团队或者甚至全公司让每个人都能够对自己受到的回馈去满意这个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所以其实这个道理讲起来我觉得很简单但是去执行起来能够大家都心服口服还能够保持凝聚力这其实非常困难的其实可能这个话题上就继续说就是说到老黄的整个一个管理的风格它其实非常细致的你如果从另一个极端来说你说的是 micro managing 我觉得就是 micro managing 中文叫怎么说

你说他是 micro managing 可能也并不过分他特别著名的是跟硅谷其他的 CEO 我觉得都不一样他好像有 60 个 30 个还是 60 个就是 direct report50 个是吧就是几十个人直接汇报给他然后他们开会好像是 60 个人一起开会 60 个人一起所以我想这会议开随便轻轻松松开 5 个小时可能是

管理它肯定是个体系嘛你不可能只拿某一个板块放到自己公司就说成了就是我们前面讲到了你要去想做的这些有个很重要的点就像你刚才讲的就是怎么过程其实很重要就是过程的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其实很重要你不能等项目结束了然后大家才去打分而是从这个整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这个做什么事情大家其实都是很清楚的你就保持这样的一个信息透明的时候大家才

在最后结算的时候才不会出问题老黄他管 60 个人也是他觉得不想在这个 6060 个人中间啊再嫁出几个比如说四个和八个然后这八个人再去管后面的人一方面你如果这么干了肯定是大家的心思一门心思就会再去抢那这个几个位置上面去了就不会再去说完完全全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第二个来讲老黄觉得说

他觉得就是说其他那些人呢获得的这种信息的这个优势或者是他们去做管理那种极致性其实还比不过他自己所以他就说

并不是怎么样就是我觉得就是在座的 60 位可能都没有说那么强的能力说去管理别人所以就是我直接来管那这种情况也使得说我们在做任何一个项目的时候大家都能够畅所欲言能够去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或者是你有其他新的想法大家去做一个尽量的一个沟通这个过程的前期看起来是是很累但是呢因为

如果说大家养成了一个习惯了每次一个会议一个人他能够清晰的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表达出来然后另一个人他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去怼的话那我觉得这个会开启了就会很快我们创业的时候也是有这种一开始大家也是会去想着说去做但是在随着这个业务推进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说有些业务你去指责别人好像尤其是跟你的业务相关的时候大家有时候会觉得说你并不是真的是在乎我的业务而是在乎你的

其实大家没有形成那种非常透明认可的这种文化的时候那你去你的跟那个开会其实就会变得很冗长但如果说大家都是一个很很直接的方式那我觉得可能还好我是非常能理解老黄这么做甚至我觉得其实大多数创始人就是他如果能的话我觉得可能也都会

会是愿意去模仿的甚至我比老黄做更极端对吧你 60 个汇报人我 200 个汇报人对吧但肯定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就有一个物理极限了你没法那么做了我相信老黄如果他还有精力的话他直接管 200 个人他也更愿意而且公司也会管得更好这也是我相信的为什么大多数公司不这么做这个真的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一件事我觉得老黄就是

他也很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说祝福别人就是祝福你有很多 pain 和 suffering 很多疼痛和痛苦这就是我读这个书包括从其他渠道看到他的资料我的一个感受就是他

他其实是乐在其中的别人看着很痛苦的事其实他是非常享受去做这件事的所以他能够持续这么多年还有 60 个人直接汇报给他而其他的一些我觉得绝大多数的创业公司到一定程度之后三五个人七八个人可能就到极限了但老黄就能一直做到作为相比较的另一个也是硅谷特别有特色的一个创始人就是马斯克

我读他的书的时候我也是非常感慨我觉得这个事真的也就只有他能做到是什么呢这公司事无巨细的事情他全都就有点像老黄所有员工三万个人每个人都能五个重大的方向都能直接写邮件直接 reach 到他马斯克也是像他们我印象特别深他们特斯拉组装是门板还不知道就车门什么是打四个某钉好还是打三个某钉好

他去走流水线对吧都是打四个锚钉然后把门装上他说为什么要打四个锚钉为什么不能打三个锚钉那不就节省了 25%的时间吗还有原材料什么对不对他就说我们一直就是汽车行业一直就是打四个锚钉的他就去

专门找工程师去讨论可行性去实验等等后来发现三个某定也可以就变成他们流水线就变成三个某定导致他们效率就提高了一点点很多这样细小的环节效率提高一点点大家累积起来那就还是非常可观了这就是特斯拉为什么那么有竞争力但你说这种事也需要 CEO 过来去发现和改进但有时候确实就是需要 CEO 过来发现和改进

所以老黄我是非常钦佩的可能不仅仅是钦佩他的这种技术方面的这种洞察等等我觉得其实真的最让人这个不服不行的就是他这个忍受 pain 和 suffering 的这个这个能力对之前他在那个在香港是不是应该也香港大学的这个

什么荣博士好像对然后到时候还有人说说老黄这个人嘲讽我们说中国人多灾多难什么之类的好像我看有篇文章好像这么说的其实他的意思是说经历苦难当然不是说苦难是值得怎么样的而是说当你能够从苦难中获得学习的机会你能够战胜苦难的时候你的成长一定比你顺风顺水

要大的多普通这个情况下顺风顺水你可能是花这个一个月的时间但是你在苦难中啊最终你在这种各种各样的磨难中啊

你最终通过了战胜了那这一个月你所取得的成就一定是比你顺风顺水要大的多的多所以他说包括他去回顾英伟达的成长也是一样的英伟达每一次的成长大家讲起来现在的所有的护城河基本上都是在各种各样的苦难中磨难中形成的我们说比如说他的

三个团队两个赛季就是他用六个月的这个方式是去做为什么他们这么去做是因为他们前两次创业前两个产品失败之后他们最终的就是被孤注一掷的这个产品就是他当时那个原本是叫那个就是第三款产品吧叫 Riva128 的那个

因为他们账上的现金就只能够维持那么久了他如果他一开始他们算吧他说如果拿不到一分钱的话他们大概能维持九个月

后来呢他们这个买了一台设备花了三个月的工资对又花掉了这个将近三个月的他剩下的可能就只有六个月的时间了那你公司要想生存下去你必须在这几个月时间把这个产品做出来后来他们就是废寝忘食的把这个事情干出来干出来以后老黄就在想既然大家能够干出来为什么不把这个东西延续下来呢把这种工作状况延续下来

对常态化然后去从中去抽离出一些方法论也好或者是流程也好那一开始大家也觉得好像不行觉得这个大家都觉得说这个事情是我们在压力极大的情况下在这个孤注一掷情况下才能干出来的后来发现在你没有孤注一掷的时候好像也能够做到这种情况下

所以他们就开始把这个东西又推行起来这是他们你看这是他们当时经历的一个痛苦但是包括像他们做这个哭大也是在那种华尔街各种各样的人都开始调侃他的时候他不得不去重新思考自己是不是要坚持这个战略一旦他们坚持了现在

他们再去碰到像机器人这种这种心的这种机会的时候他就敢去压住啊他就敢去敢去讲啊敢去说这个过程都是这样子你在巨大的磨难中啊你一旦战胜了啊那你收获的那个就像那个杀不死你的总能让你更强大是有点这种感觉嗯哎那我最后就想问一下那那你觉得接下来

如果有可能谁会挑战他会是会是比如说会是谁或者会是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去挑战他这个目前的这个位地位我觉得从内外两两个条件来讲从内部来讲的话因为他现在大家比较担心的还是说你老黄虽然很能干但你人总是有物理极限的嘛对吧你干到最后干到你退休了你退休以后怎么办

这 60 个人中间有没有一个二号位能够让其他 59 个人都很幸福老黄现在有 60 了吗差不多吧 60 有了嗯所以可能还有 10 年 30 岁干的 CEO 然后又干了 3031 年吗对 60 了 61 所以可能 10 年之后谁来接手对吧对啊有没有有人能接手吗这个其实还是挺大的一个挑战的因为

很多公司我们说都是这样子这样嘛第一代创始人具有极强的权威对吧他打的仗是最艰苦的取得的胜利是最大的所以他获得的权威是最大的他做任何的这种调度的时候大家也都资源啊这个幸福度啊都够的那紧接着可能上来的是这个一代创始人的仲诚当年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也打过仗的那可能大家也有这个幸福力

但是还有其他跟老板打过仗的人可能就不一定服他了这里面就可能就有一个百分之十几的这个差异那再紧接着呢那紧接着再上来的可能就是一个重成的重成那再等重成的重成再下去呢那可能换来的就职业经理人了那这样子一旦一旦下去的话你的公司的这个

战斗力肯定是很容易下降的我们去看那么多的公司发展到现在通过职业经理人的当然也有啊就像这个微软的这个纳德拉一样但是微软也碰到过鲍尔默这种影响公司发展的都有这个这个时候你就变得这个不确定性就高了所以我觉得对于用家来讲一个内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老黄能干多久那外部来讲的话英特尔现在应该是没什么指望了我感觉

现在垮的有点大现在就看苏妈有没有能力了因为苏妈也是一个极致的管理文化然后也有个人权威也有这种富有这种我们说这种同理心能够调动员工的这种情绪价值的所以是 AMD 的对其实特别巧就是 Lisa Su 和

老黄他们俩是远房的亲戚对所以就看 AMD 跟英伟达相比来讲因为 AMD 是两条线作战它既有 CPU 又有 GPU 那它肯定精力资源可能都不如专注的英伟达更强一点但是如果说 CPU 领域比如英特尔真是垮垮垮垮的

已经没什么大的波浪了啊那 AMD 呢就可以在 CPU 这个领域呢享受到一个比较好的竞争优势那通过这部分的现金流啊和他的优势的话腾出精力来反攻他的这个 GPU 的话那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这是这是在这是一条线另一条线的话大家现在看的比较清就是华尔街现在也一直在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啊博通和马威尔他们讲的这个定制芯片的这个逻辑啊

那显而易见的就是虽然大家都在抢这个英伟达的芯片但是呢也都很不甘心让这个英伟达做这个独家供应的这个老大嘛所以也一门心思的有机会嘛就想去做一些定制芯片去尝试而且

如果说芯片我们说如果说 AI 从这个训练阶段到了推理阶段的时候它对于芯片的这个要求其实又没有那么高了吞吐量对这个模型参数的支持可能都没有那么高了这个时候到可能像博通马威尔这种定制芯片的机会确实是要比在训练段要大很多倒不是说英文一达不行了

而是说需要的门槛降低以后其他人就可以参与进来了而且我觉得其实有一个很有趣的发展方向一是最近咱们的大模型 DeepSeek

其实他们现在训练的需要的资源算力什么等等其实就好像只有以前的有数量几下下降只有 1/10 而且包括现在 AI 的泡沫好像也感觉缺一特别大大家也不太确定现在 2025 年不太确定说

这个技术方向还能走多久当然现在看起来还是能够持续走相当长时间这也意味着对英伟达的芯片的需求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大家也多少有感觉到会有一些泡沫的存在如果这个泡沫就像以前挖矿似的如果也消退的话接下来会怎样这个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可以观察的

对我我问燕尾达他们内部的我那个几个师兄啊我就说你们在意不在意这个就是公司股价的走向啊什么之类的

他们其实大部分人是不在意的一个是不可预测因为第二个呢就是习惯了如果在英伟达待的时间够久的话你至少能够经历一轮过山车我觉得肯定是有了英伟达这个股价一跌跌个百分之七八十也都是跟之前也发生过对所以他们觉得那这种情况肯定也会发生但是他们比较笃信的一点是说

呃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力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公司的这个产品一定会牛逼的那无非就是等到时间再来的情况下而且大家薪酬相当的又又不错当你就已经已经解决了你的物质需求的时候你这个多早一年成为富翁和晚一年成为富翁好像影响就没那么大了所以大家其实就是说即使呃呃

AI 泡沫可能大家说即使 AI 是一场泡沫泡沫破灭了英伟达股价开始下跌了但他们的员工其实可能想的是我继续去研发出更牛的芯片我继续去提高这个技术然后等待下一个新的这个新云彩票来好今天很高兴请到董世敏做客咱们 BYM 董世敏是最近关于英伟达的一个新书叫英伟达之道

中文版医者谢谢市民谢谢文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