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台媒幹什麼|一款#理性#務實#科學的人類 a.k.a.資料記者 ft. READr 李又如

台媒幹什麼|一款#理性#務實#科學的人類 a.k.a.資料記者 ft. READr 李又如

2025/1/13
logo of podcast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又如
Topics
李又如:我從事資料新聞工作,運用數據分析挖掘有意義的故事,並將其視覺化呈現或製作成遊戲,最終開發成新的產品服務大眾。我們READr團隊專注於資料新聞,所有報導都基於數據,這些數據可能是新聞的一部分,也可能是主角。資料新聞提供更全面的視角,例如報導高雄市長選舉時,我們分析高雄人在網路上的討論,這比僅僅採訪幾個人更能代表民意。在資料新聞中,數據只是眾多資訊來源之一,我們結合專家意見和多方驗證確保報導準確性。台灣大部分資料記者工作仍以手工為主,例如複製貼上和整理數據。尋找最能解答新聞題目數據,就像尋找受訪者一樣,需要技巧和努力。我們透過努力將數據公開化,促使政府部門更好地公開資訊,最終讓更多人能直接看到這些數據。我們使用遊戲化、視覺化和互動式網站等形式呈現新聞內容,這些形式並非僅僅為了吸引眼球,而是為了更好地呈現數據背後資訊。READr團隊的構成與一般媒體組織不同,我們擁有技術團隊,記者會寫程式,這使我們能更好地處理和呈現數據。資料新聞提升新聞開放性和透明度,讓讀者對議題有更全面的了解。在極化的社會環境中,資料新聞幫助記者更客觀呈現新聞事實,避免被讀者情緒左右。我們在做「室溫練習」時,非常小心避免被情緒左右,力求用數據客觀呈現極化現狀。我們分析三黨支持者的臉書社團貼文,了解選後他們對不同議題的討論和看法,並用數據呈現極化現象。透過分析數據,我試圖了解為何同世代的人在面對相同事件時會做出不同選擇,這有助於打破同溫層效應,促進溝通。我對工作的熱情沒有消失,一方面是因為我每天都在學習新的技術,另一方面是我調整了心態,不再執著於新聞的巨大影響力,而是希望在讀者需要時提供最好的答案。我鼓勵讀者以批判性思維看待新聞,不要盲目信任任何一家媒體,因為每篇報導都只代表一部分觀點。我們開發的Mesh平台是一個新聞聚合器,它將閱讀的自主權還給讀者,讓讀者可以自主選擇資訊來源並支持他們喜歡的媒體。 劉志星:我們透過Podcast節目和實體活動,希望在資訊混亂的時代,提供一個讓大家交流想法、尋找正確資訊的平台。我們做了「室溫練習」,分析YouTube上的媒體內容,發現台灣的資訊環境存在同溫層現象,以及在野陣營媒體在YouTube上的影響力大於執政陣營。中國官媒對台灣議題的報導,也影響著華語世界對台灣的認知。我們計劃在2025年製作一份「台灣媒體使用手冊」,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台灣媒體。我們希望與更多媒體工作者合作,讓大家更準確地了解彼此的訊息。我們也希望了解假訊息在大家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與之共處。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什么是资料记者?

资料记者是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来进行新闻报道的记者。他们基于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并通过视觉化或互动式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资料记者的工作不仅仅是采访人,还包括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READr 团队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READr 团队通过建立数据库,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处理数据。他们首先会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通过编程语言或手动整理的方式清洗数据,最后从中提取出有意义的新闻故事。数据在他们的报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类似于一个“受访者”,记者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逼问”数据,获取有价值的见解。

READr 团队如何应对数据中的假信息?

READr 团队通过多层次的验证来应对数据中的假信息。他们不仅依赖数据,还会与专家讨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数据与专家的观察不符,他们会重新检查数据的来源和质量,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READr 团队的政治献金数字化项目有什么影响?

READr 团队的政治献金数字化项目通过将政治献金数据公开化,推动了政府修法,使得政治献金数据可以在网上公开查阅。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政治献金的透明度,还促进了公众对政治资金流动的了解,增强了民主的开放性和参与性。

READr 团队的新平台 Mesh 有什么特点?

Mesh 是一个新闻聚合平台,用户可以根据时间顺序查看新闻,避免了算法推荐的影响。用户还可以追踪其他用户或媒体,查看他们推荐的内容,并通过阅读新闻获得点数,支持自己喜欢的媒体。Mesh 的设计理念是将新闻选择权还给用户,创造一个更透明、更自主的新闻阅读环境。

READr 团队如何处理极化的社会情绪?

READr 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和客观报道来处理极化的社会情绪。他们避免被情绪化的内容所左右,而是通过数据呈现事实,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问题。例如,他们通过分析不同政党支持者的社交媒体内容,展示了不同阵营的观点和情绪变化,帮助读者更理性地看待政治分歧。

READr 团队如何看待新闻的客观性?

READr 团队认为,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每篇报道都只能代表一部分观点。他们通过数据驱动的报道方式,尽量提供全面的视角,但也承认每篇报道都有其局限性。他们鼓励读者主动思考,多方参考不同的信息来源,而不是完全依赖单一报道。

Chapters
本段探討台灣當前資訊環境的亂象,包含同溫層效應、新聞碎片化以及政論節目的影響,並分析其在網路平台(如YouTube)上的表現。特別指出在野陣營在網路平台的影響力勝過執政陣營,以及中國官媒如何利用台灣媒體內容。
  • 台灣95%網民使用YouTube,81%用於學習新事物
  • 新聞媒體傾向發布短影音,深度報導較少
  • 政論節目成為顯學,其內容常被中國官媒利用
  • 在野陣營媒體在YouTube上的影響力勝過執政陣營
  • 中國官媒選擇性報導台灣議題,並與特定台灣媒體及政治人物合作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集為LIVE PODCAST現場紀錄

人們說,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這個媒體團隊,他們做的報導,背後都是千筆、萬筆或更多資料建築起來的解析和發現。

人們也說,這個時代,沒有真相了,或說有千萬種真相。這個團隊,則用資料庫,建立應用、平台、遊戲,讓讀者自己去尋找答案,擁抱真實。

人們又說,這個時代大家都看社群平台啦,誰看媒體啊。這個團隊,於是就自己建立一個平台,有社群又有新聞,讓你一站式觀看不同媒體的最新作品。

這個團隊叫READr,他們的新平台叫Mesh。

一邊聽READr製作人/記者李又如說說,她如何在政治獻金或藍白綠社團中探勘資料,一邊聽聽你不一定認識的台媒,然後上Mesh平台看看,排隊試用。

*「台媒幹什麼」是我們的新單元,讓大家聊聊台灣是誰還在當記者?記者在幹嘛?臺媒能看嗎?超好看的那些報導都在哪裡?你想知道台媒的什麼,歡迎點菜。

— ⚡ 抖內Donate:單筆支持) | 定期定額) ✋ 追蹤IG: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午營咖啡) 💌 合作邀約、投稿、悄悄話:[email protected] ☕ be 午營咖啡宅配訂閱會員) ⛵ 節目剪輯製作:韁河媒體工作室 (王伯維、孫聖峰、沈致嘉) 🎨 節目封面公版設計:王凌) 📢 社群協力:哈利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