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00.我可以一直这样干下去,这就是我的人生

200.我可以一直这样干下去,这就是我的人生

2025/4/11
logo of podcast 不止读书

不止读书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不止读书
Topics
不止读书: 我做了200期播客,这既漫长又很快,代表着我们一起度过了四年。我很少重听自己的节目,因为记性不好。偶尔会重听,比如为了和基金人线下对谈,我重新听了两年前和他录的播客。我的节目聊天内容不多,希望以后能邀请更多喜欢的作者和有趣的人来聊天。我不太了解听众是谁,所以希望通过听众来信更了解他们,建立更真实的联系。我容易自我否定,但听众的反馈给了我动力和继续更新的可能。关于我的经历和职业困惑,可以参考第149期和第189期节目。听众的反馈比数据更能带来能量。我年轻时也迷茫,但没有太大负担,通过持续读书写作,在业余时间创造自己的精神空间,最终出版了书,建议听众在工作之余发展自己的爱好,有所创造,不要急于求成。做播客的动力是儿时梦想和对不同媒介的尝试,坚持的动力是正面的反馈和听众的增长,播客带来的改变是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习。播客的持续更新取决于正面的反馈,而写作则会一直坚持下去。听众蔡兜重返校园追寻热爱令人羡慕,这其中肯定有很多困难。来自马来西亚的听众希望我多分享中国诗歌,我推荐了一些入门书籍。听众可乐洋分享了春天里遇到的困境与好转,以及对播客的感受,我回应了她的分享,并表达了相遇的美好。高二学生柯基的来信让我回想起自己的高中时代,我的内容也像是做给曾经的自己听的。收到听众声音让我感到神奇和开心,也让我思考在极端舆论环境下温和声音的价值。听众“一只喵”分享了她的感受和对思考能力是否可培养的疑问,我用岛屿的意象回应了她的感受,并回答了她的问题。我深夜录播客已成习惯,听众的声音让我触碰到他人,关于思考能力是否可培养,我认为是可以培养的,写作是训练思考的好方法。听众小木鱼对纸质书、电子书、书评写作方式以及阅读倦怠等问题提出疑问,我一一作答。我精力有限,主要集中在读书营上,电子书阅读较少,书评写作并非每本书都写,写作工具是电脑,相同类型书看多了不会厌倦。听众“循规蹈矩的理想主义者”对AI时代诗人是否存在提出疑问,我回应了这个问题。听众对我的播客录制过程和表达能力提升方式提出疑问,我解释了我的录制方式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并非刻意练习,并分享了一些表达建议。收到这么多听众来信让我很开心,也给了我很大的能量。 24化身: 我从公众号开始关注你,很喜欢你的书评和播客,它们有一种纯粹真挚的底色。我很羡慕你的生活,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可以获得足够的收入支撑自己持续的做下去。我刚刚工作一年,是一个程序员,对写代码是获得生存的资本,写文字才是真实的做自己。初入职场的我时常迷茫,一直想让自己走出来去追寻理想中的生活,但总是没有决心或者勇气去付出时间,我常常是拿时间不够当做借口经常去逃避解决问题。听着你这么多期的节目想了解你做播客的原动力是什么?这四年播客带给你最大改变是什么?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做下去的? 蔡兜: 我从《猫鱼》那期认识不只读书,也认识了你的声音,之后开始听你的每一期内容。你的声音让身在海外的我感到熟悉和平静,同时种草了很多很多的书,比如《东京八平米》。此外,我还认识了胡安燕、黎哥、黄灯以及周慧等等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听你对他们作品的解读,然后再去读他们的故事。这些都让我在工作之余生活琐事之外有了不少的慰藉,读到很多生活境遇发现有类似经历时也会有共鸣。2025年的春天来了,我把工作量减到最小,随之而来的也是收入的急剧减少,我要回到象牙塔回到穷学生的身份了,有对于生活的焦虑但更多的是期待,终于在大学毕业这么多年后又能走进校园了。这和高考后上大学的心情完全不同,高考上大学这几乎是曾经每个学生不必思考的一条路,而现在经历了大学毕业工作 结婚 辞职 出国 再工作以及升娃之后的我回归校园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是真心为了热爱而读书不再考虑毕业必须找什么工作赚多少钱。这一次不再被任何人事物束缚影响,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我还是会继续关注你和你的播客参与其中。最后我还想说书单很长人生很短珍惜正在读的每一本书吧,祝福你我还有大家都可以在有生之年找到心中所爱并一直做下去。 马来西亚听众: 我很喜欢你的Podcast的内容,我是透过Spotify找到你的Podcast。我对短视频上瘾了,所以我现在比较想去看书,看多一点书。然后听到你说你在你的频近期,所以我就赶快录了这个Recording。我希望你可以继续传染你的热情,继续努力的去Produce更多的Video,让更多人知道更多有意义的东西。然后你说有什么东西是可以request的,我就希望你可以多讲中国诗,我想了解中国诗,可是我不知道从哪一本书可以开始,我希望可以从简单易懂的书籍来开始。谢谢你,Goodbye。 可乐洋: 我是你的新听众,也是小宇宙的新听众。我被你198期开头的伤感和失落打动了,我也是真的很认为这个春天太冰冷了。我是一个外派的汉语教师,在这个春天经历了非常非常多的事,比如我的母亲她的肝在这个春天衰竭了,但是还好啊现在就是成功地换了一个新的;我自己呢因为当时担心我母亲的情况但回不去所以在这个春天也生了一场大病但也好在现在又活过来了;包括我最好的朋友在这个春天失去了工作好在他现在也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就连我的学生我的同事我感觉在这个春天都过得很不好,但是我能看到大家都还在很勉强的继续努力。其实在几周前我还在厌恶咒骂这个春天,实际上我执教的这个地区是在东南亚完全没有春天,很热,但是还是在心里觉得既然我的家在北回归县以上那么这个讨人厌的春天就会影响我,但是自从我开始听小宇宙听博客之后我发现我的心态平和了很多。或许规定春天必须蓬勃必须给人带来希望的是人也不是他自己,所以这个世界是会千变万化的,只要我们还存在就有可能会适应这个变化甚至可以改变他的改变。所以你在198期最后说很希望能够接到大家的声音投稿来帮助你度过200期这个难关,我就觉得我虽然暂且称不上你的粉丝,但是我想代替这个春天做一件帮你蓬勃带给你希望的事,我很盼望你能够听见这段录音可以开心一些。你的听众都与你同在,而且未来也同在,谢谢。 科基: 我是一个高二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播客大概是从去年二月份开始的。不知读书给了我很多平静的时刻,例如每天放学之后宿舍熄灯躺上床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我很喜欢每一期前面的碎碎念,也特别喜欢对谈类的节目,印象中和库索对谈、李导对谈、和百灵对谈的几期对我的启发很大。通过不知读书了解到了很多的新书,虽然读书很慢,但读完每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提升自己能力的获得感。高中已经过完一半了,也有很多时刻会感到很迷茫,但也是通过听播客了解到了更多的书和文化,有了更多看世界的视角窗口,能让自己更开阔,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校里面的那些现实的生活。 一只喵: 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你的读书视频,很喜欢你的分享,于是就顺着找到了魏小河流域还有不止读书来听,然后又顺藤摸瓜式的听了其他的读书类播客。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非常的有趣。我也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所以对于小和有的时候在播客里流露出的一些对于自身,对于职业,对于价值感,对于未来的一些感受,非常的感同身受。能看到一个人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件很安慰的事情,就好像你一个人在海里漂流,然后四周都是未知的海洋,这时你遇到了一座岛屿,这个岛屿可能有自己独有的形状,岛屿上有自己独特的独属于这座岛屿的植被,然后你可以游泪了在这座岛上歇歇脚吹吹风欣赏一下植物,我觉得这种感受非常的棒。你觉得喜欢并擅长思考这件事情是可以被培养的吗? 小木鱼: 我在24年的时候就知道你有播客,当时应该是参加那个重读经典这个活动吧,当时我也报名了但是我并没有坚持下来,然后当时也并没有去听你的播客,但是在今年二三月份的时候然后从第一期开始听你的播客听到了现在50多期。所以说我觉得我也算是一个你的粉丝吧,我首先是在那个小红书上然后关注你的吧,然后也非常喜欢你这个作家然后你的不只读书的那个封皮当时我一看到就非常的吸引我所以我当时也是立马就去采购了一本。在这里也是表达一下对你的喜爱和喜欢,然后希望你可以多更新视频然后坚持把播客做下去,坚持的去发一些日常的生活还有你自己拍摄的照片。我想问你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小河你怎么看待纸质书电子书新书和旧书?因为我看你也会去买一些二手书但是可能阅读更多的话是纸质书那么你会阅读电子书吗?第二个是关于写书评或者是读后感小河是每本书都会去写读后感吗还是说只会去写一些有感悟的书?第三个问题是书评你是用纸和笔去写呢还是说直接在电脑上然后去进行写?第四个问题是你阅读了那么多的书籍会有没有一种就是这个类型的书我已经看了很多了然后再看到相似的书的话会不会有一种厌倦感或者说没有阅读的欲望? 连哥: 我当初下载小宇宙就是为了你。大部分被动选择的关系带来的成长很少,而主动选择的关系也存在成长的可能性。我时常提醒自己比起读书更重要的是阅读这个世界,而阅读世界的方式就是把自己放进人际关系之中。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出现过形形色色的人,那些对我们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似乎并不是室友更不是同事,相反他们是对象是家人是朋友。亲密关系是一面镜子,在亲密关系里我们才会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才会吵架和好又吵架,如此循环往复。我觉得吵架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它是一种磨合更是一种成长,吵架之中包含了否定性的力量,但是否定并不是目的,爱才是,而表达爱的方式就是包容和理解,所以吵架之后的和好很珍贵。一对情侣甜言蜜语的阶段得到的是快乐,但是收获成长却是后期吵架的阶段。和同事相处时我们会展现自己礼貌或暴躁的一面,但学到的也只是如何在职场中生存,是不是缺失了心灵上的成长呢?回想自己大学时和室友的相处,由于我和室友算不上朋友,所以我们对彼此的意见更多的是憋在心里或者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吐槽,并不会直接向室友提出来,表面上都和气友好,是不是也缺少了否定性的力量呢?而对于真正的朋友我倒是愿意讲出对方的不足,他也知道我是为了他好,所以我很支持减少不必要的社交,但是我并不支持长期独处,我也不支持网络上宣扬长期独处的观点,我认为知心朋友或者一段好的爱情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课题,当然适当的独处是很好的,即使有伴侣也要拥有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一段只和自己相处的时光。总之主动选择的关系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是舒适的,遇到矛盾的时候就存在否定性的力量,再好的关系也会有摩擦,再熟悉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交流的,我们要学习的其实是包容是理解以及如何付出,想要收获幸福首先就要懂得付出,而这些都是在书里学习不到的,需要我们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另外我想说我喜欢小和老师的声音也欣赏小和的口才,输出的内容我也很喜欢,很羡慕小和可以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我觉得我就缺乏用声音讲述的能力,比如我刚才分享的想法是我在备忘录里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之后然后念出来的,如果不打草稿那我可能会结巴或者遗漏掉一些想表达的内容,所以比起讲述我更喜欢倾听更喜欢用文字表达,真的很喜欢小和,希望小和可以一直做下去,我会一直支持你的,希望你越来越好,晚安。 今天晚上才发来的听众: 春日特辑后我就有给你发声音的想法,可能是我的拖延症吧,我打开了一个笔记想记录好,可是我并没有去录一个录音。在第二天我就被我们老师抓去集训,昨天也是刚刚比完赛回到家。我大概是在23年的冬天认识你的,那是我刚出来上学的几个月,我可能还没有很好的适应离开家的住校生活,就是晚上会躺着很久也没有一点想睡着的感觉吧。在后来的一天晚上很偶然的听见了你的播客,这个声音真的陪伴我度过了很多个晚上,我每次都很认真地在听到后面你的开场白,读书不止,读书不止,渐渐成了一个让我非常有安全感的声音。我知道你有很用心的在做你的内容,但是真的有点抱歉,播客的后半段很多时候已经成了我睡梦中的背景音乐,一个让我很安心的声音。我和很多女孩一样,以前的一段时间沉迷于各种网络文学小说,但是我听过你的很多新内容后,我开始对各种的书籍产生了兴趣,常常去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希望你能把这个播客一直做下去,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我还想说谢谢你的声音。 菲利斯华: 我从去年五月份开始就一直听你的播客,但我一直用的是苹果手机自带的播客,所以没有流过盐,但是有给你打过五星。不知道从今年春节之后你的哪一期开始,费曼学习法不是也写到输出很重要,我觉得你用播客的方式输出为我们听众和你自己都是很有帮助的。我还想学习你这样的方式呢,只不过没有你这么多的阅读量。我觉得其实是可以的,就是你也可以录或者写,没有那么难。我们这边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没有大城市那样的书店也没有什么美术馆以及很多的博物馆,而且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单修,我不知道其他城市的人怎么样,但是我感觉我的思想非常匮乏,所以能量经常不足,很多时候会陷入困顿中,所以下班路上听你讲书会学到一些东西,同时感受到这一天的疲惫也被一扫空。之前看到一条留言说希望你多增加一些书里的经典语句或者段落的阅读会更好,我觉得可以增加一点但不需要太多篇幅,先阅读书里原文的段落然后再针对选段然后来表达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融入当时那本书的场景。播客不是一个变现特别容易或者很快的方式,但是坚持下来真的很了不起,因为给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很大的能量,我们知之甚少,但是我们知道在另一个地方我们关于书或者关于一些影视作品我们有一样的感受,能有一个声音好像在和我们对话,这真的很神奇。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只希望在未来能够变得更好更强大。 Julie: 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每天晚上睡不着也会选择打开播客听着不知读书入睡。今天也是失眠的一晚,看到你的播客更新立刻戴了耳机,听到你说想收到一封关于200期的特别节目的邮件,然后呢想听到一些反馈,所以我想给你一些鼓励。听你的播客半年了,入坑室内期关于猫鱼的分享,喜欢你的阅读分享,听你的播客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所以非常希望你可以一直做下去,希望我的话可以给你一些鼓励。另外很喜欢你关于阅读和个人感受的分享,希望不只读书越来越好,希望你越来越好,希望我们都能够越来越好。 Joy: 不知不觉竟然都已经快四年了,感谢这么长时间的陪伴,也感谢你用心制作了这么多节目,虽然工作以后读书时间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但有时候顺着节目去阅读那些被提到的书籍还是有非常多的收获。虽然好像说的太空泛了,但是从节目中获得的温暖可能就是这样润无息无声地编织在了生活者各个角落之中,希望节目和你都越来越好,也祝你平安开心。 你的某一个读者: 我是一名留学生,感谢在这么多激进的业力你的声音的陪伴入面。很喜欢你的声音和你分享读书的播客,基本上把所有节目都听了,很受启发,也因为你的播客才有了想读正经书的冲动,之前只看言情小说。加入这期的读书营很可能是因为我还是有点浮躁并且对欧洲文学发展完全不了解,中间很多期都没有一起共读我检讨,不过我还是种草了很多你分享的书,准备暑假回国买实体书来看,觉得实体书好像更好坚持一些。我是某天睡不着点开播客APP偶然发现了你的节目,发现真的很喜欢,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发现了你的播客,解决了困扰很久的睡眠问题,原来你的节目也可以治疗大家睡眠,很好。因为听你的节目让我沉浸进去不再想东想西,顺便了解很多书很多作家,其实我之前一直有想读正经书的念头,可是我一直拖延加上不知道该读什么,你的播客正好解决了我的麻烦并且声音这么好听。 大一学生听众: 写公众号和录播客之间有什么不同?对我个人来说,写作仍然是第一位的,因为写东西本身会给我带来幸福感满足感,所以我可能就算不录播客了,我可能也会写东西。那播客对我来说意义前面也说到了,就是声音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媒介,然后今天这期节目也让我更加的确认到,就是我做的事情还是有所回应的,也会给我很大的鼓励,就是你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是一无是处,你知道你的声音你的内容还是帮助到了一些人,给别人带来了一些能量,那这个对我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动力。 Rose Mary: 我很好奇小河有没有人生计划,下个五年计划是什么?听播客感觉小河前段时间进入一个倦怠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从齐克夫的一生感觉又调整过来了,加油啊。 生而为猫奴: 感觉听小何的节目一直有点尴尬,要说深度比不上道长、纵横四海、剧变这些节目,要说批判的犀利也比不上反派三场通道,没太明白定位是啥,可能主打真诚,听完就是一个人剪接剧情更改和自己的主观感受,留不下什么东西,或许精华都在付费的读书营里吧,哈哈。 so far so good: 听到这期开头的沮丧我想你不开心,于是我按下了暂停键,感觉必须写下我对你的感激。你的播客是我收听时长最多的,几乎每期都没落下,很感谢你一直以来坚持输出优质的内容,我很珍惜每期你录制的节目。可能是我曾经也在深圳生活,所以你的每期内容就像是来自家乡的朋友发来的一段语音信息,对于身处海外的我有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你的声音娓娓道来,清晰又平静,陪伴我度过了很多个独自入睡的夜晚。我工作之余没有太多时间看书和看电影,是你的书评和影评带我快速地阅览了无数有意思的文字和影像,我从中汲取了很多知识和力量。我很喜欢你和嘉宾们的对谈,你的提问总是恰到好处,留给嘉宾很多发挥的空间,特别是酷索和寂静人那两期让我听到不一样的女性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你在聊天中的耐心和引导功不可没。我最喜欢的系列就是你的旅行特辑,非常轻松愉悦,你会分享每一个细节和你的感受,仿佛我也跟着走了一趟,其实很羡慕你有可以说走就走的能力。 RachelLTKL: 非常喜欢你的播客,很独特。大多数播客偏好总结教育和宣传一些理念书籍,而你更像是个人感受思考的分享,像是一对一平等的交流。比起执着于从播客里直接学习到什么,你的播客更能引导自我思考和引起主动阅读的兴趣。 莫娜: 我很喜欢你的声音,几乎没有在播客留过言。可能也因为都在深圳,所以不管是声音上还是距离上都让我觉得有种亲切感。我是个长期失眠患者,常常临睡前或睡不着的时候听播客,昨晚又失眠了,连听两期后觉得如果片尾有分享最近喜欢的音乐就好了一些,一些小私心想对你的音乐取向好奇。 重东: 我是教育学学硕,言二再读研究生,对生活没有任何期待,感觉好累,社会让人好累,读个研让人痛苦,因为碰到一个控制欲很强的男导师,不能反驳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对未来工作迷茫,不想当老师不想考公,但好像就这样无路可走了。什么党员年龄本说一致都在卷,好累,不想学习,不想在学校学一些脱节社会很久对自己没有任何滋养的知识,一切让人都好无力,养活自己都好难好累,不仅没有兴起,现在每天只是机械的活着。 梁月月: 不知不觉竟然两百期了,经常听你的播客,很喜欢你的声音,听的时候大多是一边写一边写日记或者练写字,是一周里最放松的时候。每年最期待编辑推荐书的栏目,去逛市集的时候会隔晚关注这些。前两天去了北京朗元的书室,很多编辑在练摊,我去的时候人没有很多,拿起来翻的时候会有编辑给我介绍讲讲书里有意思的部分,感觉Bookly的声音忽然跑到面前来了,很有意思。很好奇小河怎么赚钱啊,很冒昧的话不回答我也没有关系,感觉播客广告也不多,高写作和自媒体的话会不会压力很大呢? 那是赫利: 我觉得大家可以不用叫我老师,虽然好像我也沾染了这个习惯,每次遇到陌生的作者一些人也会称老师,但毕竟还是线下好像就不这么说,不知道如何开口,线上的话我觉得你可以直接叫我小何。我刚开始关注不知读书应该是小宇宙的推荐,但陆续去听了很多期节目,就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播客列表中不知道选什么节目的时候我就会听不知读书,想要看最近好书推荐的时候就会听听你的更新,当听到分享我喜欢的书的时候我就会特别的想知道有没有同频的感受。你的声音不晓得是不是受过专业训练,很温柔,总能够在我思绪杂乱的时候让我平静下来,特别像是充电的感觉。我之前也尝试自己分享读书心得的录制播客,发现真的太不容易了,所以两百期一定是付出了很多的心思,不管后面的节目规划怎么样,希望小何老师了解你的节目分享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平静,取得了不少的力量,感谢两百期的持续努力呀。 大力: 偶然听到然后听了几期,一边听一边想这个味道来的声音会搭配一个怎样的声音,去听了你的第一期第一百期,哇,从青涩的声音逐渐变得沉稳自在游刃有余。我喜欢做家务的时候打开你的博客,内容比较丰富,聊电影读书聊自己的想法聊自己的生活,跟像是一个朋友在和你聊天,挺好的。让我在重复性的繁琐家务中注入了一点灵活灵动,听你的书评后我也会随着你的脚步去挑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不像以前那样在播客里学到什么东西,而是跟着你的步伐去感受一个和自己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 莫愁2856: 最近每天上下班都听前面落下的几期,很快就听完了,很开心没有错过第200期。想问的是你平时怎么制定工作计划,有没有遇到突然打破计划的叠加工作会怎样解决呢? 听友500731964: 对于两百七的问答想问问小何怎么看待亲密关系的建立与崩塌,比如生命中陪你一段时间的好朋友在毕业之后会因为其他的一些事而渐行渐远。小的时候对于离别没有太大的感触,比起坦然更像是无知,不知道有时离别过后就不再相见,而长大后思想渐渐成熟,反而不能再接受朋友的离去,拼命想挽留这段关系,却又不在同一个人生轨道上了,越拉扯越痛,连过去的友谊也渐渐有所耗尽。是否礼貌告别才是真正的成熟?但也因为这段段关系的告别渐渐地不再愿意在友谊上花费精力,早知会告别何必浪费感情反而使分别更痛苦。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不止读书200期啦。 这一次来听听大家的声音,也回答了很多问题。可能是史上最长的一期,也是我自己获得最多能量的一期。感谢每一位听众。谢谢你。 对了,如果想要加入听友群,可以关注公众号『魏小河流域』,回复『不止读书』。

【关于我】 公众号:魏小河流域 微博:魏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