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历史渊源很长,虽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具体从何时开始,但可能从人类开始用火之后就已经逐渐形成。它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流传至今,成为人类进步的瑰宝。
艾灸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使用尖锐的针具,避免了人们对针刺的紧张和恐惧。此外,艾灸通过温热和药理的结合,能够调和阴阳,提升身体的自愈能力,且不会造成药物依赖,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中医调理手段。
选择艾条时,可以通过闻味道、观察艾绒质地和用热水泡艾绒来鉴别。真正的艾条有浓郁的艾叶香味,艾绒质地Q弹且能捏成团,泡水后水清澈分层。而假艾条可能没有艾叶味,艾绒松散,泡水后水浑浊。
新手艾灸需要准备艾条、防烫夹、艾灸专用打火机、灭火桶、刮刀和接灰盘。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安全地进行艾灸,避免烫伤和火灾风险。
艾灸应遵循先阳后阴的原则,顺序为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身后四肢、先左侧后右侧。每个穴位建议灸20分钟左右,一天灸2-3个穴位,时间可以根据个人体感适当调整。
下雨天是否适合艾灸取决于雨的类型。狂风暴雨或电闪雷鸣时不建议艾灸,但日常小雨可以艾灸。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淋雨或受寒。
常见误区包括认为艾灸必须感到烫、热症不可灸、艾条越粗越好等。实际上,艾灸追求的是热度的渗透,而非皮肤灼烫感;热症也可以通过艾灸调理;艾条的粗细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并非越粗越好。
提高艾灸效果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时间(如三伏天、节气前后)、完全放松身心、专注感受灸感、持续定点灸等。顺应天时和专注感受灸感可以增强艾灸的疗效。
灸感分为四个阶段:先兆出蒙(酸麻胀痛)、定向传导(热量循经传导)、作用发挥(排痰、流鼻涕等排毒反应)、下降中止或再传(热量继续传导至其他部位)。灸感是艾灸过程中身体对热量的反应,表明艾灸正在发挥作用。
艾灸不能包治百病。它是一种辅助的养生手段,需要结合健康的饮食、作息、运动和心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和疲劳,但不能替代其他必要的医疗手段。
艾灸,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医养生方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帮助无数人重获健康与活力。
一日一灸调百病,三日一灸防百病,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让更多朋友认识并受益于艾灸,让这份来自自然的馈赠,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show notes
02:12 艾灸的历史、作用与功效
08:49 艾灸在中医治疗中的优势
15:22 怎么选真的艾条?
19:39 新手艾灸需要准备哪些工具?
21:50 怎么灸(取穴、选穴、特效穴、灸的顺序、时间、禁忌)
30:59 下雨天适合艾灸吗?艾灸前后怎么护理?
33:35 艾灸有哪些误区? 艾烟太大怎么办?
38:51 怎么学艾灸的手法?怎么提高艾灸的效果?
41:47 什么是“灸感”?
44:20 风寒/风热怎么灸?
45:11 艾灸能“包治百病”吗?
【找到我们】
【最后一期1v1养生陪伴10月5日截止报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