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87 | 但凡落入是否有用的自我辩护,文科就输了

Vol.287 | 但凡落入是否有用的自我辩护,文科就输了

2025/3/31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云野退
斯蒂芬·科利尼
Topics
云野退:我认为文科的价值不在于其是否有用,一旦陷入'有用'或'无用'的自我辩护,就意味着文科的失败。我们应该超越功利性的思考,看到文科存在的意义本身。文科并非工具,而是理解人类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关注的是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非简单的知识积累。 我观察到人们常常将文科与理科进行比较,认为理科有明确的实用价值,而文科则缺乏。这种比较本身就是一种误区。理科探索自然规律,文科则探索人类自身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两者各有侧重,无法简单地用'有用'或'无用'来衡量。 大学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科的实用性,而应该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接触所有知识和理解。文科素养的培养也不应局限于大学教育,自学、阅读和生活经验同样重要。文科的解体是所有学科解体的一部分,学科之间本不需要有明确的划分。 斯蒂芬·科利尼:我将人文学科定义为对'理解'的追求,而非对'知识'的积累。知识是客观的,而理解是主观的,它取决于理解者的素质和人文素养。理解能力使人善于质疑,善于发现知识表达中的误导性瑕疵。大众往往只关注确切的答案,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理解不同于知识,它不是简单的技能与信息的结合,而是经验与反思的产物。例如,《枪炮、病菌与钢铁》并非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作者基于自身经验和反思的产物。它引发了人们对不同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的思考,这才是人文学科的真正价值所在。 文科学者通常忧心忡忡,因为他们知道任何学术成果都是暂时的,都会被评论、驳斥和超越。他们对学问的无止境有着最透彻的理解。

Deep Dive

Chapters
本文探讨了文科的实用性问题,作者认为文科不应该陷入“有用”或“无用”的自我辩护中,而应专注于其本质价值。
  • 文科的实用性长期以来备受争议
  • 作者认为文科的自我辩护使其处于劣势
  • 文科的价值不应仅限于实用性

Shownotes Transcript

文科,真的无用吗?

文科有用无用论好像已经被争论了很多年,第一财经人文部特约撰稿云也退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他表示,但凡落入是否有用的自我辩护,文科就输了,本期,我们就来跟着他的视角,聊聊他对文科的理解。各位听众如何看待学文科?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31自我辩护的时候,文科就“输”了

02:22“理解人类世界”的学问

03:47区分理解和知识

05:32经验+反思=理解

06:50人文学科的力量和目标

播客编辑:阿贵 嘴不瓢的李同学

监制:yoiyo

这是一档由第一财经推出的播客节目,专注解读热点商业资讯、财经事件,分析背后逻辑,提供干货,在这里,你可以听点你想听的。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