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 Farrell: 我认为赫斯飞往英国是双重政变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同时更换英国和德国政府。这一计划得到了英国王室和德国纳粹党内部分势力的支持。赫斯并非单纯谈判,而是签署早已准备好的条约。证据包括赫斯飞越防空区未受阻拦,戈林的异常行为,以及波兰军官对赫斯的秘密采访。此外,关于赫斯战争伤口的描述不一致,施潘道监狱中的赫斯不吸烟,以及他抱怨便秘和药物等细节,都暗示着施潘道监狱中的赫斯是替身。关于挪威的讨论可能是指南极洲,因为德国人曾进入过当时属于挪威的皇后毛德地。而希特勒的飞行员主动提出将希特勒本人送往英国,这可能是为了向英国提供保证,证明政变已经成功。杜勒斯对赫斯身份的怀疑,以及卡梅隆家族的联系,也暗示着这一事件的复杂性和国际性。赫斯之死也疑点重重,他的儿子和护士都对死因表示质疑,德国病理学家认为赫斯是被勒死的。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赫斯事件远比官方叙述复杂得多,其中可能涉及到多重替身、国际阴谋以及对南极洲资源的争夺。
主持人: 本期节目探讨了赫斯飞往英国的事件,以及围绕这一事件的各种阴谋论。赫斯飞往英国的根本假设是,他在飞往英国之前研究了英国宪法,特别是王室的保留权力,并试图与英国内部希望脱离战争的势力达成协议。英国王室拥有真正的权力,并非仅仅是象征性人物,他们甚至没有成文宪法,王室有权随时罢免任何政府部长,包括首相。赫斯和豪斯霍费尔与英国进行秘密谈判时发现,英国内部,包括王室成员,都希望结束战争,但前提是希特勒下台。英国王室和贵族希望在和平条约中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他们同情反犹太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赫斯飞往英国并非谈判,而是签署早已谈判好的条约。丘吉尔可能知道赫斯飞行的计划,因为他事后在议会发表讲话时承认英国存在一个比想象中更大的派系。丘吉尔将“马克思兄弟”作为王室的暗语。真正的赫斯可能在肯特公爵的飞机坠毁事故中丧生。戈林在赫斯事件中对希特勒撒谎,是为了掩盖自己参与其中。赫斯的和平/政变计划可能是豪斯霍费尔策划的,并与图勒协会有关联。美国在波尔曼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比英国更大,而英国在赫斯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更重要。赫斯在施潘道监狱中的一些行为,例如不愿与家人见面,可能暗示着存在替身。在施潘道监狱中,可能存在多个替身轮流扮演赫斯。在纽伦堡审判中,赫斯很可能是一个替身,因为在英国期间他一直被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