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81. 關進監獄是為了懲罰 還是教化?|鄧惠文 X 8位公民

EP81. 關進監獄是為了懲罰 還是教化?|鄧惠文 X 8位公民

2024/10/5
logo of podcast 公視主題之夜SHOW

公視主題之夜SHOW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邓惠文
Topics
鄧惠文:本期節目探討監獄的目的是懲罰還是教化,並推薦一部關於美國北欧監獄計劃的紀錄片。透過與多位來賓的討論,深入探討教化與懲罰的平衡,以及更生人回歸社會的議題。 來賓們分享了在監獄工作的經驗,以及與受刑人接觸的感受。討論中涵蓋了監獄的管理制度、受刑人的權益、社會大眾的觀感等多個面向。 節目中也探討了如何透過心理輔導、職業訓練等方式幫助受刑人回歸社會,以及社會如何接納更生人等問題。 林文蔚:紀錄片呈現了不同監獄的矯正模式和管理文化,為監所工作者提供參考和成就感。台灣監獄的管理制度多源自日本,與現代人權理念存在衝突。監獄中對受刑人日常生活的限制,其目的是為了安全還是包含其他懲罰意味? 在監獄工作中,需要與受刑人建立信任關係,才能有效地進行輔導和幫助他們回歸社會。監獄的職業訓練課程需要根據就業市場的需求進行調整,才能真正幫助受刑人獲得一技之長。 謝宜潔:紀錄片中女性工作人員的普遍存在,與台灣監所現狀形成對比,反映了台灣監所對女性工作人員的特殊化和缺乏支持。台灣監獄的軍事化管理,使得受刑人的人性被磨滅,缺乏情緒表達的空間。 在輔導過程中,需要關注受刑人的內在需求,幫助他們認識自己,並找到人生的正向目標。 戴生峰:紀錄片中呈現的北欧監獄人性化,需要反思其適用性及社會是否準備好接納受刑人回歸。台灣只有少數死刑犯不會回歸社會,其餘的受刑人最終都會回到社會。 台灣監獄的管理制度需要改革,更應該注重客製化的處遇,並建立完善的社會安全網,幫助更生人順利回歸社會。 鍾漢生:監獄工作讓他接觸到不同類型的受刑人,並認為關注受刑人的生活,降低社會問題很重要。 林品謙:透過節目討論,重新思考人性善惡、人權尊嚴及更生人社會生存空間等問題。 阿凱:紀錄片關注監獄環境對受刑人自我反思的影響,環境對人的重要性。在輔導過程中,需要關注受刑人的內在需求,幫助他們認識自己,並找到人生的正向目標。 配影:紀錄片展現了良好對待對人的改變力量,以及社會對受刑人的忽視。在輔導過程中,需要關注受刑人的內在需求,幫助他們認識自己,並找到人生的正向目標。 葵葵:紀錄片能幫助學生理解刑法概念,培養同理心,並思考未來職業方向。

Deep Dive

Key Insights

為什麼北歐的監獄制度被認為更人性化?

北歐的監獄制度強調尊重受刑人的人性,認為剝奪自由已經是最大的懲罰,不需要再剝奪他們的食衣住行等基本尊嚴。北歐監獄通常提供舒適的環境,如小廚房、個人房間,並允許受刑人使用刀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目的是通過教化和矯正幫助他們回歸社會。

台灣監獄的管理文化主要受到哪些影響?

台灣的監獄管理文化主要受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影響,包括軍事化管理、累進處遇制度等。此外,監獄中的雜役制度、飲食卡路里限制、以及發言需舉手等規定,也都是源自日本的監獄管理方式。這些管理方式強調一致性和去個人化,以方便管理和控制。

受刑人在台灣監獄中的生活品質如何?

台灣監獄中的受刑人生活品質較差,監獄內沒有冷氣,夏天溫度可達38度,冬天則沒有熱水供應。受刑人的基本需求如飲食、衣物等受到嚴格限制,且與外界聯繫的頻率非常低,通常只能通過信件或家人接見來與外界溝通。這種生活條件被認為是為了懲罰和防止受刑人過於舒適。

台灣監獄中的受刑人如何與外界聯繫?

台灣監獄中的受刑人主要通過信件與外界聯繫,且信件需要經過檢查。此外,受刑人可以通過家人接見或視訊接見與外界溝通,但頻率受到嚴格限制。受刑人通常無法使用網路,且打電話的時間和對象也受到監控。

台灣監獄中的受刑人如何獲得職業訓練?

台灣監獄中的受刑人可以參與一些職業訓練課程,如摺蓮花、做手工代工等,這些活動旨在幫助他們學習一技之長,以便出獄後能夠謀生。然而,這些職業訓練的實際效果有限,因為受刑人出獄後往往難以找到與其技能相關的工作,且社會對更生人的接受度較低。

台灣監獄中的受刑人出獄後如何復歸社會?

台灣監獄中的受刑人出獄後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社會對更生人的歧視、缺乏就業機會、以及與家人和社會的疏離感。雖然監獄提供了一些職業訓練和心理輔導,但出獄後的社會支持系統仍不完善,導致許多人難以順利復歸社會,甚至可能再次犯罪。

Chapters
本集節目以瑞典紀錄片《這監獄,我可以?!美國的北歐監獄計畫》為開端,探討監獄的真正目的究竟是懲罰還是教化。多位公民來賓分享觀影心得,從受刑人的處境、獄政制度、社會大眾的觀感等面向,引發關於監獄人權、社會融合等議題的深入討論。
  • 紀錄片《這監獄,我可以?!》展現美國與北歐兩種截然不同的監獄制度與管理文化。
  • 受刑人權益、社會融合、以及獄政制度的改革是重要的討論議題。
  • 北歐監獄制度著重教化與尊重,而美國監獄制度則更側重懲罰。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相信好的對待,就能改變一個人嗎? 🎧Podcast Ep81. 《關進監獄是為了懲罰還是教化?》x《這監獄,我可以?!美國的北歐監獄計畫》 🎥 電影:《這監獄,我可以?!美國的北歐監獄計畫》Prison Project: Little Scandinavia |瑞典 /99' /2023 本集收聽重點: ◾00:48 公民獨家推薦紀錄片 ◾11:48 論壇開始 ◾28:44 為什麼入獄要理頭髮? ◾30:20 連「筆」都是奢侈品? ◾40:45 監所太熱所以放冰塊用電風扇吹是正解嗎? ◾48:05 北歐監獄制度適用於台灣嗎? ◾01:08:50受刑人需要哪些協助有助於復歸社會 ◾️ 在主題YouTube上收看這一集: https://www.youtube.com/live/5t-9OzJb0vo?si=weSFgsDO5wts-6cm) 🎙錄製&剪輯:劉珮筠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r7dj39j8t60875a25cfgrp/comments**) ◾️ FB▸▸** https://www.facebook.com/themenightshow**) ◾️ YT▸▸** https://reurl.cc/XkEYqE​​​**)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hemenightshow_pts/**) ◾️ 官網片單▸▸https://medium.com/themenightshow-pts ◾️ 公視+紀錄片收看▸▸https://www.ptsplus.tv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