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129|神明與你我互動的故事,就在臺灣這塊土地上~ 神明故事巡禮,小說家光風談《眾神之島 1+2》_20250408

EP129|神明與你我互動的故事,就在臺灣這塊土地上~ 神明故事巡禮,小說家光風談《眾神之島 1+2》_20250408

2025/4/8
logo of podcast 故事與它們的產地

故事與它們的產地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光峰
Topics
光峰:我從小在台中萬春宮拜媽祖,長大後遇到煩惱或需要做決定時,也會向媽祖祈求。此外,為求創作順利,曾前往嘉義拜文財神並許願得獎,結果真的實現了。最近工作遇到瓶頸,也向土地公祈求協助,並持續供奉麻糬和甜茶,最後順利完成專案。我透過筊杯詢問土地公對供品的意見,甚至土地公還會告知我供品太多。 我的小說《眾神之島》第一集的開篇故事「雞腿的滋味」,靈感來自於我和先生搬新家時關於是否祭拜地基主的爭執。我為地基主設計了不同的等級,根據房屋面積和居住者的經濟狀況來區分。小說中提到的雞腿便当店是虛構的。 創作《眾神之島》時,我參考了學術論文對神明的分類,選擇自然崇拜、人類崇拜和器物崇拜三種類型。我選擇一些大家比較熟悉或是不熟悉的,但具有特殊性的神明。我創作故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先選定神明,再創作故事;另一種是先有個人經驗,再與神明聯繫。 拜訪廟宇時,我會關注門神、匾額、建築細節等。現在我會帶相機去廟宇拍照,觀察細節,例如匾額的題字和年代。我拜訪文財神廟時,發現其神龕下供奉的是金聖孔雀,這是一個獨特的習俗。「消失的鈔票」講述一個單身男子中獎後,將獎金捐獻給廟宇並請回金聖孔雀的故事。 在北港朝天宮香客大樓的住宿體驗,讓我印象深刻。「虎爺」的故事講述一個有陰陽眼的女孩成為虎爺妻子的故事。我分享了一個關於布袋戲的故事,講述一個布袋戲戲團每年去廟宇酬神的經歷,以及對傳統文化傳承的反思。 我的創作靈感來自日常生活中對傳統信仰的觀察和累積。我創作《眾神之島》並非一開始就計劃寫成系列,而是隨著創作過程中的靈感累積而逐漸擴展。一位讀者建議我寫365位神明的故事,這讓我印象深刻。另一位讀者帶著我的書去廟宇參訪,並分享了其體驗,展現了小說與現實的結合。編輯將我的書作為供品帶去城隍廟,這讓我感到意外和驚喜。 第三集的嘗試可能在於挖掘更多大家不知道的神明,以及它可以跟什麼元素來做結合。除了神明之外,我想把一些跟神明相關的民俗、廟宇、文化內涵都寫進去。 東陽:台灣廟宇數量比便利商店還多,廟宇不只是大型廟宇,也存在於家庭之中。進到廟宇除了拜拜,還可以觀察門神、匾額、建築細節等。許多廟宇的繪師都是國寶級的,其作品蘊含著台灣傳統繪畫的工藝。 我分享了關於虎爺、布袋戲、以及與神明相關的民俗活動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只是神明的故事,更是反映台灣人民生活和文化的故事。讀者對雞腿和雞蛋的故事印象深刻,也有人建議作者寫365個神明的故事。 我與光峰討論了關於神明選擇、故事創作、以及與讀者互動的經驗。我們也談到了台灣傳統信仰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以及其與現代社會的聯繫。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Part 1 神明與我 有過與神明結緣的經驗嗎?或者與哪位神明特別親近?<-- 文財神、土地公是作家的好朋友?聽來賓分享自身有趣經驗~ 書中的神明是怎麼挑選出來的?先有神明還是先有故事?<-- 講到雞腿、雞蛋,對應的是哪位神明咧?一開始還跟老公小拌嘴有關? . Part 2 發生在臺灣的故事 進到廟宇之後,除了拜拜還會做哪些事?<-- 大家有注意過廟宇門板上的門神嗎?注意過上頭的牌匾嗎? 我很喜歡每個故事裡選取的不同人情世故…<-- 除了神明,角色人物遭遇到的事件更是細膩動人、令人喜愛啊~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