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节目旨在通过台湾故事巡礼,唤起大家对台湾值得记住、回忆、珍惜与理解的记忆点,引发对台湾历史与文化更深层次的思考。
胡川安:
我搭乘高铁和捷运来到电台,交通方式的变迁勾起了我对台湾的回忆。以前的北淡线铁路已经变成了捷运,赤峰街也从以前的样子变成了文青聚集地。这些变化让我觉得记忆其实并不遥远,它一直深植在我们的生活中。
历史不应只是客观的叙述,记忆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它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过去的历史地理教育与现实脱节,我们被灌输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知识,例如中华民国的吉东和吉南。
《记忆台湾》这本书想呈现的是一种主观与客观交织的记忆,它与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但有时却被我们遗忘。记忆会被唤醒,但当下往往与后来的记忆中间存在落差。记忆也可能被变造,不同立场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记忆。记忆是一个争夺的点,需要互相讨论和争议才能了解。
我选择99个记忆点,是因为我觉得记忆永远填不满填不好,最后一个要留给读者去填满。我写这本书是从我自身的角度出发,例如我写路尔门的正门公,是因为我跟陈耀昌医师等人去那里,当地渔民说我长得像郑成功。这个记忆牵扯到我、渔民和郑成功之间,也牵扯到大家对于郑成功的不同记忆。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