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细看西洋钟表、玻璃炕屏与穿衣镜——舶来品里隐藏的艺术史和东西方文化交流

细看西洋钟表、玻璃炕屏与穿衣镜——舶来品里隐藏的艺术史和东西方文化交流

2024/11/20
logo of podcast 红楼慢炖

红楼慢炖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罗依尔
以“艺术脱口秀”方式推广东西方艺术文化的策展人和作家。
Topics
罗依尔:西洋钟表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体现了其在荣国府中的普及程度以及对时间精确管理的需求。这反映了当时贵族家庭对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初步尝试,也暗示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同时,西洋钟表也体现了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现状,以及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复杂态度,既好奇又难以完全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从明末清初开始,西洋钟表传入中国,逐渐被贵族和富裕阶层所喜爱,但皇帝最初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荣国府中西洋钟表的数量众多,部分可能是本地工匠仿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工匠的技艺水平和对舶来品的模仿能力。 玻璃炕屏和穿衣镜作为舶来品,体现了当时贵族家庭的审美和物质追求,也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的感官理解的变化。玻璃炕屏兼具屏风和镜子的功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穿衣镜的出现,象征着个人主义的觉醒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视觉欲望的追求。 在《红楼梦》中,镜子的出现也与偷窥、欲望等主题相关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束缚和对物质的复杂态度。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对舶来品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现状,以及中国社会在物质文化、审美观念和个人意识等方面的变化。 刘丽:通过对《红楼梦》中西洋钟表、玻璃炕屏和穿衣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以及这些舶来品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这些物品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交流,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时间、空间、自我认知和审美等方面的观念转变。 西洋钟表体现了对时间精确管理的需求,以及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兴起;玻璃炕屏和穿衣镜则反映了人们对视觉欲望的追求,以及个人主义的觉醒。这些物品的出现,也改变了人们对空间、自我和物质的理解,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观念的变迁。 《红楼梦》中对这些物品的细致描写,也体现了作者对物质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红楼梦》中出现的西洋钟表,分析了其在荣国府和宁国府的普及程度,以及钟表与统一时间概念对当时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西洋钟表进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工匠对钟表的仿制情况。
  • 西洋钟表在荣国府内很普及,体现了当时社会现代化管理的趋势。
  • 统一的时间概念对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 清朝初期,西洋钟表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宫廷和富贵人家。
  • 中国的能工巧匠能够仿制西洋钟表,但工艺略逊于西方。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嘉宾是策展人、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依尔。我们将从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视觉艺术史的角度和大家聊聊《红楼梦》的代表物件——舶来品,确切的说是西洋钟表、玻璃炕屏和穿衣镜这三大类。

11:34 西洋钟表

  • 刘姥姥见到的西洋钟表,曾被视为“奇技淫巧”
  • 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统一时间概念,打工人如何有了打卡和加班?
  • 西洋钟表上的罗马数字和中国的天干地支计时法的组合

39:20 玻璃炕屏

  • 屏风的遮挡作用和偷窥诱惑
  • “照镜子”行为如何从不受待见到成为视觉欲望的载体?
  • 乾隆皇帝如何通过镜子成为“自恋”第一人?
  • “齐全”的尤二姐和西方人对东方女性的想象有何关联?
  • 昂贵的玻璃炕屏也是社交货币
  • 玻璃制品到了中国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

1:18:45 穿衣镜

  • 宝玉房里的大穿衣镜有什么隐喻?
  • 镜子与屏风的结合是东西方融合的产物

延伸阅读:

  • 【美】巫鸿:《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
  • 【美】Jonathan Hay:《魅感的表面:明清的玩好之物》
  • 李军:《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钢琴即兴:Ethan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