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全球大通缩,来了?

全球大通缩,来了?

2025/4/7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丁平
Topics
丁平: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以对等关税为名,实则意在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迫使其他国家在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维护美国的科技霸权并化解债务危机。这一政策并非旨在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而是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先制造紧张局势,再留出谈判窗口。 如果其他国家不妥协,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继续加征关税,试图通过推动通胀来稀释巨额债务。然而,中国的强力反制措施使得美国承担了大部分关税成本,美国经济面临滞胀甚至衰退的风险,通胀预期持续走高,美联储可能被迫维持高利率,进一步加剧经济停滞。 此次关税政策的范围和力度远超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可能导致全球贸易量大幅下降,各国之间的信任受损,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在短期内面临滞胀和衰退的风险,全球经济在中期内放缓已成大概率事件。 对于A股市场而言,美国对中国征收高关税可能拖累中国GDP增长,并降低A股非金融企业的利润率。但由于中国已不再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且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可能改善,A股市场的走势将取决于市场对中国反制措施的解读以及全球通缩预期的影响。如果市场认为中国反制措施展现了强大的实力,A股可能很快企稳回升;如果市场更关注全球通缩预期,A股则可能面临较大回调压力,尤其是一些外贸依赖度高的板块。总的来说,与美股相比,A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能表现出更强的抗跌性,因为A股估值较低,且中国经济基本面仍具备向上的预期。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探讨特朗普关税政策背后的动机,既涉及维护科技霸权,也意在通过制造通胀来稀释债务。然而,这种策略的效果可能有限,甚至适得其反。
  •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目的是维护科技霸权和化债
  • 制造业回流更多的是政治手段,实际效果有限
  • 关税政策作为谈判筹码,通过极限施压制造紧张氛围

Shownotes Transcript

4月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次日,中国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作出强烈反制。这一反制措施迅速影响了美股市场。4月4日,纳斯达克在两天内累计下跌了11.44%。风险资产遭遇了抛售潮,美元指数也大幅回落。要以“经济衰退”为代价,特朗普究竟是在赌什么?在这场风暴中,全球经济和A股分别会承受怎样的冲击?【时间轴】1:40 “关税豪赌”,除了维护科技霸权,也是为了化债4:28 美国可能陷入“滞胀”危机,其他经济体面临更严重的通缩压力7:54 全球“贸易战”风险,如何影响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