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进化论,因为它是理解DNA的基础。提到进化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达尔文的理论,但实际上,进化论已经发展出很多分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意味着只有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存活下来,而物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化。其中,关于人类是否由猿猴进化而来,一直存在争议。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进化,进化是指物种的变化,而不是物种内部的升级。例如,从瘦弱的人变成强壮的人,这不叫进化,只有当一个物种变成另一个物种时,才称为进化。所以,从猿猴到人,这才是进化。同一物种可以繁衍后代,不同物种则不能。例如,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是同一物种,因为他们可以生育后代,而人类和猴子不是同一物种,因为我们不能和猴子生育。按照进化论,人和猴子、猩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即猿猴。猿猴已经灭绝,所以我们和猴子、猩猩就像兄弟一样,都来自同一个祖先,但我们又不是同一物种。从猿猴到人,从猿猴到猩猩、猴子,都称为进化。进化没有方向性,可以变成任何东西。猿猴当初可能进化出很多种猴子,但现在只有人、猩猩和猴子存活,包括猿猴本身也灭绝了。猿猴为什么会灭绝?这是一个谜。不仅人类的祖先灭绝了,任何动物的祖先都灭绝了,所以我们看不到物种的进化过程,因为现在能看到的物种都是最新一代。达尔文认为,猿猴灭绝是因为未能适应环境变化,而我们人类更为优秀,抢占了它们的食物,导致它们灭绝。如果产生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也会面临灭绝的风险。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但当时受到了基督教会的强烈反对,因为在那个时代,反对神学就能得到科学界的支持,所以进化论成为了主流。但实际上,达尔文本人并不知道进化的原因。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