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威: 华府雷根机场客机与军机相撞事故引发了外界对美国航空安全的讨论和疑虑,事故背后存在着系统性原因。
达叔: 雷根机场的难度在于其地理位置特殊,靠近华府和白宫,军机也频繁飞行,民用和军用飞行器混杂,增加了飞行风险。雷根机场等繁忙机场因其特殊地位和地理位置,拥有更加严格的飞行规章和进离场程序,增加了飞行员的压力和难度。雷根机场的特殊空域进入需要获得许可和代码,这取决于当时的军事演习和飞机流量等因素。雷根机场的进离场程序因其特殊地理位置而设计得更为复杂,飞行员需要在起飞前进行详细的简报,并严格按照程序执行。雷根机场的RW1起飞程序要求飞行员必须沿着波托马克河飞行,以避免飞向白宫方向。即使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也必须遵守雷根机场的飞行规章,避免飞向白宫方向。雷根机场的RNP进离场程序不仅依赖于FMS,还要求飞行员具备目视能力,以确保安全。雷根机场某些特殊的进离场程序,例如River 1 RNP Departure,可能只允许机长操作。航空器的隔离是一个三维空间的概念,包括高度,在雷根机场等繁忙机场,需要特别注意与其他飞行器的空间隔离。雷根机场附近经常有低空飞行的直升机,例如观光直升机、救援直升机和电视台直升机等,这些直升机飞行高度低,且通常在机场附近飞行,增加了飞行员的目视难度和风险。在进离场过程中,飞行员需要高度集中精力,而塔台的指示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所有低空飞行器,增加了飞行安全风险。尽管飞机配备了防撞灯和TCAS系统,但低空直升机可能没有TCAS,且防撞灯容易与其他灯光混淆,增加了飞行员的目视难度。雷根机场的航图显示存在多个高度限制点,此次事故中的直升机飞行高度远超规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洛杉矶机场上空存在一个允许小型飞机穿越的走廊,这增加了与其他飞机发生碰撞的风险。尽管飞机在三维空间飞行,但飞机碰撞的概率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繁忙机场,需要飞行员保持高度的态势感知。美国允许小型飞机和大型客机在同一空域飞行,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需要飞行员具备高度的态势感知能力(SA)和风险意识。美国飞行员的训练体系要求飞行员具备高度的态势感知能力(SA),能够在复杂空域中与其他飞行器安全飞行。在复杂的空域环境中,飞行员需要诚实地报告自己的位置,并与其他飞行员合作,以确保安全。飞行员需要时刻保持态势感知(SA),了解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才能安全飞行。美国飞行环境虽然自由,但同时也要求飞行员具备更强的自我训练和风险意识,以应对各种挑战。小型飞机通常更容易被大型飞机发现,因为大型飞机体积更大,且有明显的标识。雷根机场空管的指示不够明确,引发了外界对美国空管的质疑。美国空管的沟通方式比较自由灵活,这与美国航空业的文化和发展历史有关。美国空管员以辅助角色为主,提供建议而非命令,飞行员拥有最终的决策权。美国空管的沟通方式在不断改进,以避免沟通误解导致的飞行事故。美国空管的沟通方式可能与其他国家不同,需要飞行员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如果听不懂空管的指示,飞行员应该及时要求重复或澄清,避免误解。空管的指示是建议而非命令,飞行员有权拒绝不合理的指令,但应尽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飞行员应与空管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及时确认指令,以确保安全飞行。美国空管环境复杂,需要飞行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风险意识,并与其他飞行员合作,以确保安全飞行。美国空管环境的复杂性对飞行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飞行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态势感知能力(SA),并与其他飞行员和空管员合作,以确保安全飞行。为了应对繁忙的空域,会将空域管制划分得更细致。为了应对繁忙的机场运行,美国一些机场在Ramp Control和Ground Control之间增加了Metering频率,以优化飞机的滑行顺序。美国机场的滑行道设计复杂,空管的引导方式也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为了减少无线电通信的负担,美国空管有时会引导飞机跟随前机滑行,减少指令的重复。在飞行中,最终的责任在于机长(Pilot in Command)。机组资源管理(CRM)的概念强调将空管作为一种资源,而非命令者。机组资源管理(CRM)强调飞行员需要综合评估各种因素,包括空管的建议,做出最终的飞行决策。飞行员需要提前预判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