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余华英”被执行后“杨妞花”被要求退网,争议根源:见不得他人好!

“余华英”被执行后“杨妞花”被要求退网,争议根源:见不得他人好!

2025/3/4
logo of podcast 梅有想法

梅有想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梅乐
Topics
梅乐:我认为围绕杨妞花直播带货的争议,核心在于社会对受害者身份的刻板印象和对苦难价值的功利化评判。一方面,杨妞花作为拐卖儿童案的受害者,她的经历引发了公众的同情和关注,她的寻亲和维权行动也得到了肯定。另一方面,她转型直播带货的行为却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认为她利用苦难牟利,不应在网络上继续活跃。 我认为这种争议的根源在于,许多人希望受害者保持贫困和痛苦的形象,以符合他们对苦难的刻板印象和道德期待。一旦受害者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甚至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就会被指责为‘消费苦难’或‘忘恩负义’。这种观点忽略了受害者作为个体的权利和选择,也忽视了他们重建生活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杨妞花在直播中表示不会退网,她将网络上的粉丝视为兄弟姐妹,并希望抓住每一次机会继续发展。我认为她的选择是合理的,直播带货本身并非违法行为,她有权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社会应该以更包容的态度看待受害者的多元选择,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而不是强加道德枷锁。 江歌母亲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她通过带货维持生计并资助维权,却同样遭到了一些网友的责骂。这反映出社会对受害者存在一种隐性的身份枷锁,要求他们永远保持受害者的形象,而不能追求更好的生活。这种功利化的道德评判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选择,支持他们积极地生活,而不是用道德绑架来限制他们的发展。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 我是梅乐 欢迎收听《没有想法》近期人贩子于华英终于被执行了死刑他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随着他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之后呢受害人杨妞花却又被推上了网络的风口浪尖 1995 年 5 岁的杨妞花在贵州贵阳被邻居于华英以买织毛衣的签字的谎言拐卖到了河北邯郸

从此被迫离开了他的原生家庭在养父母家里他被迫改名李素燕也经历了各种苛责和流言蜚语 13 岁的时候辍学打工但始终没有放弃过寻亲 2021 年的时候他通过网络发布了寻亲视频最终也与他的亲生姐姐相认了可是却得知父母因为过于思念他已经早就双双离世罪恶的人贩子于华英

于 1993 年至 2003 年间 在贵州 重庆 云南等地拐卖儿童一共 17 名杨妞花只是其中一名受害者杨妞花在找到亲人之后 也展开了追凶行动 配合公安机关收集证据推动了于华英拐卖儿童案于 2024 年 10 月开庭审理

于华英最终因为拐卖儿童被判处死刑于 2025 年 2 月 28 号执行而因为这个案件杨妞花也成为了一名网红寻亲成功之后她以真实经历引发了公众的关注早期在网上分享寻亲细节和家庭重聚的悲喜积累了一批粉丝

2023 年的时候他转型直播带货并且以洋妞花为注册商标强调带货收入用于公益寻亲而他也是具有一个双重的特殊身份既是受害者又是推动司法进程的维权者网友们对他非常的同情但是也很钦佩

而从被拐儿童到女战神的对边故事也符合社会对他的期待但是他的带货行为还是引发了舆论的分化的有一些人认为他利用苦难来牟利但是也有支持者认可他的合法性和励志价值

而余华英被执行死刑之后这个争议也来到了最高点很多人认为既然这个案件已经了结了杨牛花应该退往回归平静的生活面对争议杨牛花这两天在直播当中也明确表示不会退往

他说在网络的三年第一年的时候没有几个人认识我有一批很老很老的网友们一直支持我鼓励我到现在我更多的是把网友们当作我的兄弟姐妹我并不觉得我应该离开网络我希望我能够抓住每一次机会未来只要这个行业还可以进行我有机会就会继续下去

我觉得杨牛花说的是挺有道理的

毕竟直播带货也不是一件违法犯罪的事情作为一个正常的自然人他当然有权利去选择他想做什么样的职业那为什么有很多的人不希望他去直播带货呢其实我想根源就来自于一个心理见不得他人好

杨牛花的困境折射出了社会对于受害者的身份枷锁的隐性要求很多人希望他们通过奋斗重生可是又难以接受他竟然脱离了受害者这个标签而生活的非常的富裕或者说生活的比我们自己富裕这种矛盾本质上就是对苦难价值的功利化评判

你日子过得不好你非常的贫苦那我当然就是可以同情你的可是一旦你日子过得很好了你既然直播带货从我们身上挣钱了哪怕你是受害者那也就不值得同情了同样的看法放在江哥妈妈的身上也是非常的适用在江哥遇害之后他的妈妈通过带货维持生计并且资助维权可是很多网友就一直责骂他在消费他的女儿

还好也有一些网友站在了理性的一面有网友说无辜受难的人英勇救人的人善良的人为啥不能带货为啥要销声匿迹君子就不能爱财吗既然有机会就要把握住如果你眼红你也可以经受他的苦难出名只要不诈捐不带假货做生意谁都能做那么多网红都能够带货打广告买热搜凭啥要一个受害者销声匿迹呢

确实在流量与道德的矛盾当中我们社会应该要以更包容的态度尊重受害者的多元选择这也才能够体现我们对每一个个体尊严的守护好了本期话题就聊这么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欢迎订阅点赞收藏我的专辑没有想法我是梅乐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