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38.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生活在别处”?

038.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生活在别处”?

2025/5/8
logo of podcast 脑袋空空 empty mind

脑袋空空 empty mind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七七
Topics
七七:我虽然有时间灵活安排,却不自觉地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总爱去旅游景点,即使在熟悉的城市,也喜欢扮演游客的角色,以不同的视角重新看待生活环境。这源于我潜意识里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生活的逃避。旅行时,我会想象自己生活在旅行地,寻找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感受,这是一种逃离当下的本能。 我曾被《生活在别处》的书名吸引,但读不懂,这或许是因为我当时阅历不足。我期待未来能读懂它,这本身就体现了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很多人被‘生活在别处’吸引,是因为它暗示了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生活的逃避。‘活在当下’很难,因为逃离当下是一种本能,人们总是在寻找空间上的转移(例如旅行),以期摆脱现状。 遇到阻碍时,我的本能反应是放弃重来,而不是解决问题。很多人在开始做一件事情时,会预先做很多准备,但一旦遇到阻碍,就会轻易放弃。有些人面对新事物会质疑和反驳,而另一些人则会积极尝试,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影响个人发展。‘生活在别处’的积极一面在于,未经历的事物总是美好的。 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上的改变,而没有行动,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在日常生活中设立具体目标,在心灵层面放弃目标,才能找到平衡。在日常生活中设立具体目标,在心灵层面放弃目标,才能找到平衡。春天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季节,人们容易对自己的状态感到失望,但要相信,熬过这个阶段就能进入新的阶段。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02:21 生活在上海,为什么我们总爱去“旅游景点”?

03:14 去旅行的时候,想象自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久

03:49 对我影响非常深的一本书

06:57 真正的生活还未到来

09:20 限制性信念:别人的生活更精彩,那个人不会是我

12:02 面对新事物的两种人:都可以做 VS 质疑与反驳

13:11 为“活在当下”很难?因为“逃离当下”是一种本能 

14:38 焦虑的共性:总想把所有事都想通

15:17 “身心灵”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15:51 方法论:世俗层面设立目标,心灵层面放弃目标

  • 节目中提到的

  • 书籍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

《我的名字叫红》,奥尔罕·帕穆克

  • 电影

《瞬息全宇宙》

  • 节目

《许子东x蒋方舟 | 为什么人生总感觉别人跑得更快?》)

  • bgm:

If Only My Heart Could Speak - Cody Fry 微博:@生龙活虎的七七)公众号:77的不时尚生活)小红书:生龙活虎的七七)b站:77的不时尚生活) 【听友群】

欢迎加入听友群(添加slhhd77,注明脑袋空空),成为77的互联网好友👯一起来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