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这个时代其实掌握底层技术的公司绝大概率不会是最挣钱的公司而是应用公司会是最挣钱的公司那就自然时刻那个时候我就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得抑郁症为什么有人想跳楼你看我这么一个不信各种宗教的我就把金刚经找来读你们是当年从创业到完成上市最快的公司我觉得这不是好事情
就 A 进这个词也是被炒热的当时还跟朱孝虎吵过架
欢迎来到新浪新闻出品的赛博对话我们今天的大咖嘉宾是傅胜猎豹移动和猎狐星空的董事长这个其实是我们第二次对谈了上一次在播客上我都没有机会问你其实你的公司十年前就已经上市了所以你早就财富自由了为什么很快又想二度创业就是上市以后就巨大的空虚感讲句凡尔赛的话
然后呢就觉得我为什么还要工作就本质上就给自己找个意义和理由嘛
找意义和理由就觉得如果能激励我的就是做一件就我们天天讲 think different 或者说做一件有开创意义的事情所以当时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命题花了一两年时间去看当时的一些市场和技术你看当时也考虑过电动车是吗对 甚至考虑过 VR 但后来看到人工智能那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其实就是那时候图像识别已经开始出来了
就发现人工智能是一次技术的变革所以后来想想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一个很好的载体而且那时候也很早就终于做一件好像没有什么人做过的事情
当时那种情况下还挺激励我的所以就选择这个 all in AI 你还记不记得上次我们聊的时候你说人能做成大事都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有梦想另外一个就是被逼的所以听你这么说你搞 AI 完全是出于梦想现在还是这样吗我觉得如果讲的实在一点就初期是出于梦想后面就被逼的了那既然做了总得做下去总得把它真正做出点样子来
其实你们知道 AI 上是经过了两波发展第一波就是当时后来 AlphaGo 出现了大家非常热情但后来发现那时候是有瓶颈的那这个瓶颈持续了就整个 AI 的瓶颈持续了四五年
现在 CHIPS GPT 出现了然后又到了新的一波热潮就我有个特点吧就是做一行爱一行进了这个赛道那就坚持把它做下去能把机器人这个产品做得足够好真正在各个行业有应用我觉得就应该是这次选择的一个奋斗的目标
但是你看这一两年无论是 AI 行业还是机器人行业都越来越多人入局你其实说过同质化的勤奋就是会更卷那你们有什么方式是可以有差异化竞争你们核心竞争力现在在哪
同质化的努力会更全对但是呢并不代表这个行业做的人多了大家就都同质化真正如果一个行业能被称之行业的时候它是有足够多的 know how 的在里面的每一个细节的打磨每一个关键性的决策都会造成你的真正的差异化对吧就比如汽车已经有做了这么多年对吧有这么多厂商入局那么多创业者进去你依然可以做一辆很好的车嗯
因为技术在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化你说我们的差异化或者说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我觉得没有什么壁垒是叫静态的壁垒或者叫做静态的竞争力就今天我掌握某项技术我懂某个技术的原理这都不是竞争力连训练大模型都不是所以我觉得最核心的叫动态竞争力或者你的动态壁垒
我觉得我们今天做 AI 做这么多年我们当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我觉得这些经验最后化成了就是你对这件事情比如说对 AI 这个应用如何做机器人这个应用如何做用户如何能接受它如何能够实现这个软硬一体化再包括这个销售链路的这个叫做闭环而快速的去改进你的产品你看以前没几个人 all in 做 AI 做机器人现在人人都说
像 AI 创业做机器人,你觉得是以前那个雇佣者时代 AI 创业更难呢,还是现在人均 AI 创业想突围难度更大?肯定是雇佣者更难,你一个人再雇佣能力再强,你都不如众人食材火焰高,虽然食材过程中大家都有竞争,就当更多人参与的时候,事实上就整个生态系统在成长,
那做了那么久 AI 结果 AI 六小龙六小虎都没你们你觉得猎户星空为什么没有被更多的人注意到呢我觉得我们过了那个需要被注意到的时候吧这个真的是这样的就当时的时候你想六小龙好几个人我都很熟谁谁要偷生做 AI 了
谁谁要做中国的 OpenAIR 谁要训大模型你知道那时我们的团队找到我说老板我们一定要训我们做了这么多年训大模型整套技术链路我们全可以搞定给我批多少预算我就搞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出来我当时说不我们不要搞因为其实这就是做了这么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
我们从最早做语音识别开始,大家都可能不知道,我们当年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在我们那个领域做的这个体验,或者叫做各项指标,都是行业可以说,不能说 No.1 是吧,反正是行业领先的。对,你们的语音的施展率是超过 35%。对,那个就主要小米的小爱同学的语音电路,当时 80%以上是我们提供的,他找了 10 家技术供应商,所以我们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我们是赞他 80%提供。
但后来发现这个行业变化特别快而且就在那个时候开源就很厉害所以当时在这一波 CHAT GPT 出来的时候我说我们不要去在大模型上中投了
我认为大模型最后一定是巨头可能和再两三家创业公司的一个战争对吧也有人问你为什么不这么做你好像缺乏英雄主义我说不是的我说英雄主义像罗曼罗兰说过对吧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你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它我觉得最终无论是 AI 也好所谓高科技也好
它本质上就是去打造一个符合用户需求的好的产品让业务会接受更好的形成商业闭环
我觉得这就是商业和技术产品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你最终就是个 business 你今天无论讲多少的理想主义情怀如果你的产品不被社会接受你讲的技术的出众性最后终将淹没在历史大草里所以我觉得今天我可能是更加本质地看待这件事情对吧几篇新闻稿或者有些曝光这事对我来说我觉得我一点不 care 了那
那你怎么看 agent 呢因为之前是模型很火现在大家都说是 AI agent 的爆发年你们也出了 agent OS 你怎么理解 agentagent 这个词也是被炒热的 OK 对就是 agent 的这个词可能大家找不到一个词的表达可以显得跟上个时代的东西不一样对但事实上每个时代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其实你看我三年前就做大模型的时候我就喊出了应用才是 AI 落地
的一个核心的路径对吧或者最重要的路径当时还跟朱孝虎吵过架还上了你们微博的热搜对吧他说大模型卷掉了就他当时的观点是大模型才有价值大模型占了 99%他现在也变了当然变了对吧 A 技能是一个技术框架这个技术框架最后还是打磨成一个个的产品和应用好像可能就是现在说应用就大家觉得是上个时代的东西
Agent 就是一个用 AI 的 Native 的技术组建的一个新型应用的载体嘛
那和我的观点是完全一样的 agent 就是这一波 AI 真正落地的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吧因为无论大模型能力多好你知道人在用它的时候依然还是需要中间层的当然你可以跟 Chad GP 直接聊天或者跟 DeepSick 直接聊天但你要知道这样的聊天形式有个什么问题它太取决于你如何提问题了但是市场 95%人都不太会提问题
但是怎么让这不是那么会提问题的人依然可以享受 AI 的乐趣把 AI 用好让他自己生活变得更好工作效率变得更高这就是所谓 agent 或者我叫应用的那个机会这个机会是非常巨大的你刚才有提到出效虎
之前你们在大模型这一波观点不一致但是在人型机器人你们都觉得这个是泡沫不太看好我想知道你不看好是因为觉得商业化太远还是你压根就不觉得人型机器人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这个技术路径就是错的我觉得技术永远是为用户去服务的所以技术路径本身不对错你说人型机器人的这个技术我觉得是非常牛的
技术的复杂度是非常高的真能把这个运动控制加大模型加这些东西然后那么多硬件集成在一起做出这么多东西从技术路径上非常牛但是核心是市场需不需要的应该说首先从市场需要来说就不需要人形机器或者说极不需要人形机器或者极少时候才需要所谓人形机器
比如洗衣机这个东西人是怎么洗衣服的在没有洗衣机之前你是不是要搓衣板那为什么洗衣机不造成一个搓衣板在那搓呢因为滚筒的效率更高洗得更干净洗红衣体全搞定了对吧这个专业型的机器比你搓衣板效率高
人的习惯不一定效率高我们只是没办法对吧如果你能变形变成一个搓衣桶往这一放就转了那肯定效率高我们没有这种能力双足站立为了解放双手我们要用工具对吧如果你不要紧你多能进化出两条腿也行那四条腿更稳定对吧你的腰椎也不会犯问题等等这些膝盖也不会那么大沉重
所以人性不是最优解,而是一种无奈解,但是只是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热爱而已。我觉得你这个看法在行业内绝对是一个非共识的,你觉得你还有什么就是 AI 领域或机器人领域的非共识的一些认知吗?就是在 AI 这个时代其实掌握底层技术的公司绝大概率不会是最挣钱的公司,而是应用公司会是最挣钱的公司。
狭用户则伟大你要知道互联网这个时代今天你看阿里云有这个什么技术那最早的阿里腾讯的技术它有什么技术就今天还是那个时代就谁离用户最近谁最有价值应用离用户近应用就会有价值包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今天支持最高的是那几个做应用的做 meta 对吧做微信做淘宝拼多多
但在底下那层做操作系统的或者做芯片的做手机整体市值来说就做应用是最大的商业价值我们聊了很多应用的重要性那像你们公司也做很多产品和应用有卖到不同国家的机械人产品也有像你们跟华柱做的培训还有管理的这种应用那这么多产品应用里面你觉得你最引以为豪的是哪个应用呢
历史上有很多款从我们最早猎豹浏览器到后来的猎豹清理大师克里马瑟在海外再到后来我们有一些游戏我经常遇到他们的孩子都玩我们家游戏我们是那种音乐型游戏我女儿子也玩
你要说今天 AI 时代我引以为豪我觉得还不足以吧这个坦诚地说我觉得因为大家都在路上这一波 AI 应用的创业或者说这个产品的落地才刚刚开始有很多让我看到亮点的产品但是我还没有引以为豪但我觉得应该很快了比如说我们的那个机器人其实我们一直在走跟别人不一样的道路就我们当时有个非公式就我认为机器人里面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双足行走能力
而是语音交互能力就是跟你说话然后去听懂你的意图去干一件事情比如说一个点吧就我们最近正在推一个我们的机器人就我们叫包小蜜嘛当时就本来想做个小秘书嘛上面的这个语音交互能力在嘈杂的环境下在多人的环境下他能够准确理解你的意图
而且我们还做了看上去很小但技术上付出了挺多努力的一个技术叫做免唤醒你不需要唤醒你跟他说话他知道在跟他说话然后你们两个人之间在说话他也不会来打断你这里融合了视觉模型融合了语音的这个模型把唤醒这件事给去掉了我在来的路上我还在用你们的那个 DeepVault 对还有 DeepVault 在软件上我们现在有很多实践比如刚刚讲那个 DeepVault
它就是一个根据比如我们这个讲完以后对吧一个马上就给你总结归纳而且做得特别好对你这点讲到点子上去做总结归纳的很多但要做得好的就是你得基于对大模型能力的理解这其实 DeepWall 最让我开心的是它应该说是全套用了纯 agent 的技术做的什么叫纯 agent 呢就是
以前就是在中间有很多代码控制的部分但今天它整个你看它帮你做的摘要它的所有的分类不是人工做好的叫工作流而是完全模型能力去做的分类然后根据你的不同场景做出的摘要所以它能准确判断出你是一个什么样场景是采访场景的是会议场景的是上课场景的然后做的摘要就会不一样这是一个只要模型在成长它就会成长这是第一个第二个 DeepWare 是一个完全的 AI 化开发的
什么叫 AI 化开发就代码可以说 90%以上都是 AI 写的我们这个产品从决定干到上线也就花了一周多两周的时间但这个点子是你们的对点子是我想的然后那个就花了一两周时间两三个人然后快速的用 AI 去生成代码你可以说基本上 90%以上的代码都是 AI 生成的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它的前端代码干脆就是我们一个以前做市场的同学写的根本不是程序员
你刚才说 DeepVault 是你想出来的点子我就想到一个很逗的你记不记得上次我们聊的时候你还专门说了你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会议摘要现在你用 AI 做了一个会议摘要出来对如果单独一份我花很大精力做的情况那当年我肯定还是有些特色的但是它的效率是惊人的它基本上就是特别快然后能够要点它也没有什么意思
我当时做出花主要是有地方要加黑有地方花了很多因为看的人也很确定对吧是老板是一些领导所以就做了很多这样的花但内容本身我觉得已经差不多了
你说到你去美国调研了一圈然后也看了很多 AI 的产品和项目有没有哪个初创团队或者他们做出来的产品是让你特别眼前一亮的挺多的呀硅谷它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它的那种创业者的多样化你看美国人都有院子嘛对其实他们院子规划就很麻烦你知道吧就经常过一段时间要请个墨西哥人帮他打扫一下他现在可以说拍张照片
然后大模型帮你规划哪天过两天要叫谁来什么什么甚至在后台就帮你把人都雇好了这种事你不觉得特别有意思吗在以前这种应用是不可能有的我之前也刷到过一个就是你把你一个空房子
拍一张照他就可以帮你看看哪种设计师哪种设计方案最适合你然后我最近还看到一个让我觉得好像很基础但是挺惊艳的就是 AI 眼镜我现在看到不少 CEO 还有包括明星演唱会都会戴
看上去就是很普通的 AI 眼镜但是呢它其实是一个提词器我就想这个不止这些大咖明星能用上普通人你想想一个宅男如果他去跟美女约会他戴上这个眼镜就射孔秒变段子手了
就它可能这个应用不是说技术有多牛但是这个应用场景太刚需了对 这波智能硬件有很多这种机会但我一直有个观点智能硬件不属于硅谷智能硬件一定属于中国的机会它完全是中国这种机会
所以说起这个中美做 AI 的不同你说了如果是跟硬件的相结合的肯定就是中国更占优势然后如果是多样化可能就是美国特别软件层面美国更占优势还有没有一些中美对比的优劣事可以跟我们分享呢就我那时候说我去美国后来我发现他们这个点的核心的秘密是什么核心秘密也是被逼出来的是因为他们的人太贵了
所以他们一个创业公司能雇两三个人就不错了四五个人就挺多了到了十个人就是创业大公司了那个成本消耗太大所以他就要求他们的创始人和创业团队天天去想做一些叫巧劲所以呢我觉得我们很多时候在思考上不花力气我们在执行上很花力气看那个什么东西我就来吧其实我们在这种思维的模式上肯定要改变这第一个第二个怎么去改变呢
再结合到一点我觉得贵湖最好的一个是什么它有太多太多的聚会无论是大家的一个交流的一个小 party 而且都不需要什么大腕中国呢是我们很多会是赶场的就看大佬大佬讲完大佬也走了然后大家就那个都太迷信大佬他们不是他们是很多比如说就在这个公司那个公司几个人在一起我们就交流怎么做也进的嗯
对吧我从 Facebook 来我讲我们最近有什么就很多这样的交流这种交流我就认为就是一种信息的流动然后在不停地进行头脑风暴对而且我觉得这个不只是技术行业我记得我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就晚上会参加一些那种小沙龙这沙龙是干什么呢就是一些在大学的那些教授他就出来大家每人买一瓶酒喝起来他就跟大家
他现在都有啥基础科学做出了啥我觉得这种氛围和习惯以后你听的点子多了当然你就会生个 different 对对吧你每天只在朋友圈上看几篇火文那大家当然就比较一样了你看我去硅谷我集中去见做机器人团队的创业者在大公司里干的我就见了好几波包括到纽约也见这样的人
其实反而是这些人大家都认为人性极限要很长时间对吧从各个领域来的都觉得这个非常就像登月一样的技术难度我觉得今天我对他们的认知就是他们的休闲时间其实很大一部分容易交流的你觉得 think different 除了你刚才说的就是要有一些小心的聚会讨论水面之下的东西还有什么是能让我们 think different 呢我其实挺喜欢你总结的你说卷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 think better
创新的思维方式是 think different 所以怎样才能 think different 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一个思考快与慢里面说的就是说我们凭直觉做的大部分东西都是过去的路径其实就是要去刻意练习的至少有一点就是你经常可以给自己提一些否定心理意见自我去挑战是件非常重要的思维习惯就后来我也回顾我自己的发展史我就发现我在这个自我博弈很强烈的时候我的产品就会做得不错
当我这个自我博弈少的时候好像公司就要出问题了就往往是这样所以我经常会提醒我自己对吧我说这么做是不对是不是还有一个就是不要从中
就太多的光环效应就不要从众思维就有些认知比如 AI 这件事是不能说为了不从众而不从众而是不要一味的从众这个因为什么 Elon Musk 做了就一定行你要认真去做理性的推敲我经常说像小学生写惩罚一样像公式一样把它列出来去做些推敲所以有的时候你可以得出一些非共识的看法
比如刚才我说大模型的时候我们坚决不去后来我被团队逼得没办法去续那个 140 亿参数的模型后来想想反正也不缺这一点钱就是让团队去对整个技术链条都实践一次也有好处那成本是 1000 亿的大概十分之一试了一下后面又变成一个七成八就 50 多亿参数的模型到这个时候我说可以了够了该见的世面见过了这上是一个也是基于那么多年的经验去
思考出来的一个非公式吧所以你说如何去生 Differen 这是一个很难去回答的问题它从我们那么多年教育都是出来但是有一点就是自我博弈吧以前叫反思嘛但后来很多人是不太具备反思的
它更容易顺势顺着过去路径再想一想时间紧任无中我还做成了多厉害反思就是挑战自己当你有个想法的时候你想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其实以我们大部分人决策的能力来说可能一半以上都是错的如果你再能挑出两个错的来你的思考就会跟很多人不太一样
刚才像我们聊中美其实出海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那朱孝虎他之前就是说现在 AI 创业一个重点的就是你赶紧在中国打毛好产品然后就趁早出海你有那么多年的出海经验有没有什么是可以跟中国创业者分享的无论是这些出海的坑啊或者策略啊或者节奏方面对
第一个就出海一定是个战略级的决策就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去做出海的时候一把手自己是要花足够时间你自己不够了解的时候搞一个海外团队去做一般都不太容易做第二个就是说就要赶吧
那个时候我们做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非公式的事情就是在 12 年时候我们就发现中国的 APP 做的已经挺好的有些地方比美国 APP 还好而且美国由于人太贵 APP 做的并没有那么强所以那时候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做的但今天我觉得是一个中国的应用产品在很多维度上真的是全面领先所以要有信心就是你只要能够去把出海的路径找好
你的产品是一定有竞争力的都已经不是产品有竞争力了今天我去包括中东也好我们去英国这些发现连我们餐厅都很有竞争力对吧所以你看我们这个竞争力我觉得并不是因为 think different 产生的是因为卷产生的这个你同意吗在一个成熟领域里的竞争力是肯定要通过竞争去完成的
不断的竞争那最后活下来那些肯定就很有竞争力我说的是你做一个创业者你要在别人已经做好领域通过自己什么足够努力去完成这件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悖论的就跟投资人以前经常问句话就是如果腾讯做了你怎么办对对对很多创业者会说我比他更专业我比他更拼命这是没有用的人家拼起命来也很拼命的
当时想起游戏有一次哪个游戏腾讯就被超过了那他们也是都加班什么就四死一战最后不也做得很强吗所以我说的意思是说不是说 single battle 不好 single battle 也很重要你做个行业领导者你每天就应该想着 single battle 我怎么比你更好一点我怎么让你不可能比我好
这时候反而不要去来回跳跃如果你已经有一个稳定的行业的时候不要乱 think different 别乱第二曲线那是容易出错的继续追问你你们是 2016 年就想到做 AI 做机器人
其实真正这个火就是这一两年所以你们前面七年都是怎么撑过来的其实 AI 在 16 17 年的时候这个行业也是很火的那时候各种公司拿一亿美金的融资也非常容易其实所谓当时的四小龙就是很快融了很多钱但是
但那个时候呢因为没有大模型技术所以它那个天花板很快就出现了图像识别做好语音识别做好就发现做不动了在语言交互上就做不了甚至包括什么机械臂抓取啊今天人形做也做不了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就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当时也做了很多调整啊
就不要在看不到机会的时候持续的烧钱我们做了很多包括研发的这种精简化搜索一些战线然后专注在最后用户的体验和真正的落地的产品上
那你们在比如说 OpenAI 火之前你们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靠产品证呢还是母公司投呢还是外资公司这得分两部分了第一个就上市公司本身现金储备是足够的嘛对然后猎狐星空线也是上市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嘛所以整体上就财务状况还 OK 但是呢这得建立在
不能够不计成本的去烧钱的基础上然后猎狐星空呢经过这几年以后我认为慢慢走出了一个机器人行业的自己的一条路真正的以中为始在看待这个行业今天不是啊今天机器人行业是以始为终的在看待说我只要做出一个人性机器人就能改变世界什么这叫以始为终就是会幻想一个完美的产品做出来全世界就被征服了我们当初 16 17 年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家第一代机器人除了没有主之外双臂都加上了
还在我生日那天他们给我 surprise 我进公司那机器人突然给我划了根火柴点了生日蜡烛还给我倒了杯红酒那是 17 年的事情这种听上去就很贵对对对今天我看到任何的那些 demo 我都不会触动因为那时候我们那部也都做了对吧后来等我慢慢明白过来的时候我说哇这得花好多钱对吧你们每天都在写代码就为了给我划根蜡烛我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后来我们把那个机器人就裁
因为我觉得那个时候你加上这些你的电池可靠性等都是问题你们没有办法向市场去卖我认为今年猎狐星空慢慢的变成了这个行业里比较少的以中为始在看待这个局面我们就发现以前的时代其实你有一个技术有一个专利你躺在上面就能挣个二三十年的钱但是现在这个技术的红利是越来越短所以真的要就是想怎么样在应用层面发力嗯
还一个就是因为以前呢是什么就是信息垄断时代就是没有互联网没有这样的高速的人所以你有个技术人家就是不知道对吧今天哪个技术随着人员流动互联网信息的那个它上没有什么所谓的技术壁垒其实今天很多时候你要不要做出一个技术取决于你愿不愿意花足够多的钱投足够长的时间忍受足够多的中间的不确定性嘛
所以今天我们不喜欢谈所谓的叫技术壁垒我认为在今天的大多数情况没有哪一家公司有所谓的技术壁垒但好多东西的技术其实已经不存在一个静态壁垒它是一个动态壁垒后来我发现谈技术壁垒的很多人可能不是自己真正干技术是对于技术的热情和迷信所以有本书特别推荐大家读叫技术的本质他说其实技术是一个你把它看成一个生命它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很多时候很多技术就是来回结合
接合就运营成新的技术你看一个技术出来它不是从黑科技跳出来它是过去很多技术在一个地方产生一个组合出来了对吧它在这水面下涨了很久所以今天包括机器人上的技术我也特别坚信这个规律它不会是有一天就因为伊勒马斯脑子想的东西就出来了它也会失败的你看着吧没有神嘛所以机器人技术我认为最好的路径
如果能找到客户跟客户一起成长根据客户需求去生长出来的技术我觉得这才是一个靠谱的技术我正想说马斯克因为比如说在电动车行业他刚开始也是非常迷信技术但是慢慢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无论是特斯拉还是中国这些新势力他最后都要回到到底用户想要一个怎么样的车就是一个空间大
然后性价比高对啊理想刚出来之后也被很多人嘲笑所以理想上市我也买一下他的股票那我就觉得解决用户需求当时说增衡什么落后式的技术但是用户不要里程焦距我管你怎么样只要你稳定就好
我知道你之前还买了特斯拉的股票也看好理想还有没有什么公司是你自己我是小鹏很早的很小的一个天使投资人 OK 所以我对汽车行业也很了解了就是这么多年的创业经历告诉我就没有人会是神还有呢人性这件事是谁都逃不过的
象棋上有句胜不骄败不馁但是其实本质上胜必骄败必馁我们能做的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把这个幅度减小一点点你就比别人强了一些就是当你一切都如你所愿的时候你那种骄傲的情绪或者说那种自大情它是控制不住的你说我在十年前上市我有没有骄傲其实当时有人问我我说我不骄傲我挺好的呀我每天还在想着我还得努力工作我要把这个 AI 做好
但今天回过头来看那当时就是觉得自己能做一个很开创的事情其实就是一种对自我评估的一种放大到今天反而遇到一些天花板机器人一直落地不是那么乐观的时候我就反过来想当年我为什么能做起来我要怎么去与众为使怎么去小团队快速弄然后自己深入一线反而我觉得我这两年状态就好很多对吧其实我觉得也是这样的你说这个在电动车的时候那时候我买特斯拉股票的时候就看到伊德马斯跑到生产线上去了嘛
现在他都找不到了都在白宫去了你知道因为我正好在硅谷也见了他们人行机械人他说我们现在找不到他然后还有几个离职的这边去别的公司的其实里面叫水面之下有很多事情都在发生他们自己的硬件选行今天就谈的人行都没有确认了
大家只是在网上看到了看到一些视频而已任何的技术和产品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何况人性当你没有足够时间花在上面的时候那谁都会遇到困境的即便你曾经很成功过我坚信这一点所以在他买了 X 就推特以后我就把那个股票卖掉了他飘了对 再要讲点我觉得特斯拉在美国股市已经变成了一个信仰了
就一季度你看他的我看了你的短视频那么多那么我就想做空一把从来没做空过结果做空给我做的亏死了你不是说了八个字吗看他的财报觉得他是一路欠账然后后来马斯克一出来说话话柄冲击他股市又涨起来了我觉得这已经很有意思了这特别有意思你就对这件事你去读那个书叫快思考慢思考里面有个叫错误的思维模式吧就是叫光环效应
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在考虑这些事情都摆脱不了这种效应因为是他说的他就这么怎么样但是我觉得就是我说我创业这么多年我后来发现没有人是神大家都是人人都会犯错只是有人错误犯的多有人错误犯的少而且犯错也都是有规律的当他所有都很顺手他又容易犯错
当他开始自我检讨很多时候你就发现他可能会从困境中走出来我看过一个马斯克的访谈人家问他你现在最大的苦恼是什么他说 feedback loop 出了问题就是说没有人能再跟他说不了他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底层的原理他自己可以住在生产线上他自己可以去学火箭发动机的技术
他自己花大量时间在一线而且非常专注的在一线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他的确能力很强啊我这几年回过来看就是你判断一家公司能不能成就创始人在他觉得最重要的事情上是不是深入一线他如果真的深入一线这家公司的这个业务就大概率能成嗯
当它不深入的时候它就一定要出问题所以你看雷总后来那个发布会上包括后面他在跟人家介绍他车的时候我看他对每个部件每个工艺如数加成的时候对吧我说这个已必成了他已经了解到这个深度了
就必成了所以就是这样的就是无论公司多大你在你自己最核心的业务上创始人的自己的一线的身体力气去洞察都是最关键的我也没有找到好像真的说招几个人就能搞定这事以前我也没信过我做机器人的时候大家就说哎呀你都这样了你招几个人就行了我当时那一波把中国 AI 团队非常牛的人也招了好几个过来也做了一套很庞大的技术体系但后来我发现
就我们做机械慢慢找出感觉的时候是我自己去深度学习原理的时候是我带着工程师一起开会的时候甚至像去年我们开始做海外我跑了好多趟海外
我觉得这个时候才是有机会吧真正把机器人变成一个产业了就服务机器人变成一个产业或者说变成一个产品了而不是一个秀其实你们 14 年猎豹移动在纽交所上市之后呢市值最高的时候到过 50 亿美金现在你们离那个市值是缩水了 97%就是这样子的差别怎么样能够平复是吧对的
那也花了挺长时间去平复啊后来你认清这个道理呢就是即便是说出这么多也比绝大部分人都幸运了对吧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运气很好啊当年就是我总结两句话第一个就是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即便是这样的你也觉得对吧很多都是你额外得到的
你们是当年从创业到完成上市最快的公司最快的之一吧当时那个有个叫韦品辉吧说他是三年多我们大概也三年半没去拼过这个我觉得这不是好事情这可能有点凡尔赛了今天回想看就不是好事情对吧最近我跟几个以前我们合伙人见面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就谈那个后来我们也总结太快了大家都懵了你知道吗然后就成了然后就跟上市企业跑到纽约去敲钟那整个做梦一样嗯
终究是你对自己的估计肯定又会有所偏差真的今天觉得有时候速度太快除非你的那种成长超强你真的天选之人那种我觉得好像也没有谁逃过这样的结束就是快的时候不犯错的就包括理想吧对吧也算是遇到一点坎其实当遇到坎后来我看的时候我说应该没有大问题
对吧所以那时候快不是一件好事情但反过来你就想能那么快不就煮坟冒青烟嘛就把撞上了所以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的时候你就可以接受很多事情这第一个第二个呢也不要太把自己不当回事就你能够做成一些事情的时候你对自己也有个认知就算是出现了很多比如很多人嘲笑你了又说你怎么样说风凉话他们无所谓你也要知道你自己有自己的特质没有特质你也走不到今天所以呢去想想特质是什么坚持好自己特质继续干我
我觉得还是有机会的我觉得这一两年尤其今年我的状态就比以前好很多说起这个上市我想问你一个小八卦的问题就是你财富自由了之后给自己买的第一个大礼物是什么我知道何小鹏是给自己买了艘游艇然后马斯克呢是买了一个限量版的 McLaren 麦凯伦你有给自己买啥大礼物吗
我给我爸买了辆房车一个越野房车因为当时我爸特别想要买我说你去挑最贵的买那个时候咱有钱了买一辆越野房车不是送给我的但是是我花得最开心的一笔钱
上次我们播客聊天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的一点就是你说你的起点其实是挺低的因为你说你大学也不是读的名校然后毕业之后呢还很难找到工作而且后来做了北漂是从住地下室开始还有暂住证这一说
就是老怕哪一天就被遣返了对对对然后到你自己的简介有时候你 32 岁开始创业连 7 块钱的肉夹馍都嫌贵但是 36 岁就在牛角索上市了财富自由了所以这个爽文一般的跨越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让你能完成这个跨越我觉得所有的所谓能够做成点事情都不是靠一个什么转变就不是靠什么在浴缸里说我发现了我想到它上是一个次序积累的过程我觉得正是因为我的起点不是那么高所以养成了我一个特别愿意去从身边人学习的这种能力这是今天我返回来看就是我应该是学习能力很强的虽然我学习成绩不好
但这里面有一点就是我高中两年多就跟我妈闹对抗青春期叛逆我就是不读书我上是到了高三寒假才开始发现题都看不懂的时候才读的所以用了半年时间考了个本科还可以所以学习能力是一个能力所以正是因为那个时候找工作找不到所以就让你姿态放得特别低你听谁讲话都挺有道理
所以我就是那种看到谁都是渴求的眼光就包括为什么做会议记录会那么认真我不是把它看成一份工作我是觉得我得理解他到底在讲什么
所以通过这样的这种学习能力一直这样去积累第二个就是虽然在北京是北漂但是有个很好的机会就是进了互联网我在 02 年就当互联网产品经理现在产品经理满大街了那时候叫产品经理职位都不知道干嘛因为互联网公司有这个需求很多人要用他产品不会用所以那时候进互联网当产品经理这是在一个行业
最早期就进去了所以行业很重要就这种大趋势很重要像本来就是个大趋势然后再加自己的学习能力中间再经历了一些波折比如我也不是很想创业对吧我从来没想过创业我就觉得当个企业高管挺好的那怎么又会想到创业呢
不是被老板踢出来了吗就挑事啊对啊那个做了个产品后来老板对吧产品做得很好对吧然后跟我发生矛盾了嘛今天想当然也就年轻气盛嘛觉得很大的委屈感嘛对吧我那么没日没夜的给你干干出一个产品最后你天天给我穿小鞋对吧没格局嘛这个人
的确他很没格局但是你还是在上一次我们播客你还是把他说是你的一个贵人是啊有些时候人当贵人他不是一定是有意的对吧就那个时候就相当于什么讲那个点我从农业社会过来看了一个工业社会人正好遇到这个人他的很多东西你就可以学得到我觉得就人的差别不是天注定的就看能不能学得到而且我今天讲这些时候就我格局大了
对吧那就是这样所以那时候这两件事情就我自己的自身的学习能力比较强然后进了互联网所以在里面积累了很多包括做 360 这样的产品那是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我一个人带着几个人做起来已经积累了一套我自己的方法论所以再去创业的时候移动互联网起来了抓住这么个机会今天想想那时候我进互联网是有一点懵懵懂懂的
也不太懂只是原来公司干得不开心然后我对互联网很感兴趣正好一家公司要招我我就去了那就是一种很早的行业但我很早就用 QQ 很早那个所以今天 AI 也是这样一个机会你为什么会很早就能抓住一些先机其实不只是说这些互联网这一波其实比如说自媒体
公众号刚出你就开始写那个认知三部曲我听说是发了三篇文章涨了几十万份包括微博你是很早就开始跟大 V 吵架然后抖音也是应该是最早的一批入驻的企业家为什么能都抓住这些先机呢我觉得两个原因吧第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好奇心是很重要的就我对新出现的东西我总是抱着就刚刚讲了一样就学习的态度我不会用批判的东西去看一个新生事物
我总是抱着学习和好奇的态度去看新生事物我一直坚信就新的东西它总有它的道理对吧我说判断老年人和年轻人有一个最大的判断方式叫分水岭就是新东西出现的时候你是好奇渴望地看它还是用批判的眼神看它
我就用批判眼神看大部分就老了就跟那个 Douglas Adams 说的很像那个科幻小说家他说 25 岁之前出现的那些新科技年轻人都觉得习以为常正常了就应该这样然后 25 到 35 岁的人会觉得啊
不太好但是我也接受 35 岁就觉得哇这个简直就是会让世界灭亡的对对对所以就这个意思嘛所以呢第一个就好奇心所以当一些新东西出来的时候我就会去经常去琢磨琢磨第二个就是那还是跟互联网进的早有关呢我很早就进互联网你想我那时候我做三七二的时候那时候每天搜索量就已经几百万上千万了我对流量这件事实际上是蛮懂的
什么时候改一个什么东西就有多少用户我很早就办论坛那个时候为了我的产品体验自己当版主这些东西都做过所以当微博出现的时候我们觉得这就是一个新的流量池我感觉创业者跟做所谓的网红这种 IP 很不一样因为创业者有两个特质很重要一个就是你要接受延迟满足
它是一个像马拉松那样很长时间才有回报的第二个就是你必须非常求真就像你刚才说你不要从众你要看清这个本质但是这个好像就是跟自媒体完全相反的你太求真你怎么有标题党怎么有流量包括你延迟满足也是我就是要马上给到观众情绪给你金句让你想转发想点赞你会在做这两件事之间觉得有非常不一样的拉扯感
对对对最近做这段时间抖音之后我发现的确是有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你不用一些恐吓式的语言对吧坏的那种对吧比如说有个曹操说了一个什么哎呀 GPT 出现什么哇太恐怖了对吧我进行对话让我毛骨悚然他转了 20 万我看后来我说他不对他对这些技术就不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什么我讲了一段反正就几百个转法
后来我就发现的确是这样这个平台有这个属性但是有一点就我不认为网红和创业者应该是一个对立关系很多网红他本身就是创业者然后创业者也可以变成网红有一部分人他不是隔裂的今天的短视频的算法的原因有这样的隔裂的这个点就是你要怎么去做对吧才有更好的流量但在我看来我觉得这个点它不会长久的
就今天可能互联网显得有点乱我也这么觉得我最近互联网我也觉得但是我觉得它最终还是会回来真的吗我觉得一定会的但是我觉得它就是有这种趋势就是因为它很贴合人性对对对放心吧
一定会回来就人性啊它一直是这么震荡的就跟刚刚讲那个整个群体也是这样就当收费特别穷大家都用免费软件免费软件广告多了以后现在今天我们像金山多巴这样的产品已经不是靠广告挣钱了反而是靠会员挣钱了对吧它就是这样来回震荡它不会到一个不可收拾地步的当这种短视频转发赶快什么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有一群人会追求我想看一些深度的 B 站就是一个典型的那个呀
毕章陈瑞以前是我的合伙人对吧他的二八手也是以前我招的但他们做的就是反正常逻辑你还做题才能去那个对吧对对对但为什么他能够这样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就大人化之地去看这件事
而且他一定是互相博弈的你的粉丝里有很多年轻人那这些年轻人经常纠结的一个点就是我应该是在大厂打工还是自己出来创业你觉得怎样的人适合自己出来创业年轻问我这个我就会说你不适合出来创业大部分情况下就是创业还是一个特别小概率的高风险的活动
基本都九死一生然后这帮创业者所谓成功企业家坐在上面侃侃而谈那都幸存者偏差你刚才说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那为啥这些好事总是发生在你身上呢对啊每次清明我都想我得去爷爷的坟上拜一拜刚才其实总结过就是两点吧一点就从机会上来说就互联网是个巨大的机会我 02 年就加入互联网当时我们这帮做互联网当时有个终结
就是你看我们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他们总叫互联网年龄
你发现没有就是在我二十多岁进互联网的时候我的互联网年龄不比那些年纪大的人短甚至会更长因为大学就开始用了这也是有一个总结这好像李善游总结你看最早用互联网论坛的那批人里面就出现了出了好多大卡对就孙悟清华上雷军张超阳马化腾他们是当时的网友后来等到出手机的时候第一批买 iPhone 的那些人
我也是第一批买的我最早就买了包括特斯拉第一批买特斯拉的人对美团的王兴当时就感谢乔布斯因为没有手机他可能也不会有这个机会第一批买特斯拉的人我也是很早买但前十个里面有三个人都造车了早进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从我的角度就是我觉得我自己总结那还是有些特点的第一个刚讲到学习能力
还一个就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我自己好奇心还可以我对新的东西是特别喜欢去尝试的真要讲起来呢还有一点就是任性
我其实在创业刚开始的时候也遇到了巨大的压力非常巨大的无论是企业业务还有我们那个对手对我的造谣抹黑他能造谣到什么程度他能够去画漫画把我的名字写上去然后用非常脏的话来骂我贾欣欣到法院第一个起诉说我偷窃她资产权当然后来她就撤诉了就能够这样的方式去讲的时候我跟我同事回忆我说但你发现没有在我那时候压力那么大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说过我要撤了
你就任性吧就包括今天做机器人也是对吧你说中间经历了很多我觉得任性上我还可以不轻言侧退就一旦做了一件事我不会就东向西向一旦开始做了就会全力以赴的往前退其实我们看很多水面上的东西都觉得哇非常光鲜但是我其实想追问一个水面下的问题在你 AI 创业这个路
有什么至暗时刻你有交过什么很贵的学费吗那肯定交过我 17 年做 AI 的时候那时候公司上市也不久有钱能招人所以我们当时一下就招了四五百人要偷精力就跟今天训大模型有点像语音什么视觉语意理解硬件都雇最好的人去上
那一波我们花了一亿美金的研发费用在那个时候两三年时间当时的计划是怎么样的你说这是不是一个绝对的错误呢也未必因为那时候大家也看得不是很清楚我的优势那时候上市公司有钱本来那时候互联网业务一年能盈利大概几亿人民币这边做机器人还有外部的融资还有现金储备所以这是一场我本来想慢慢就来吧就跟大公司研发一样怎么干呗
但是第一波中美贸易战打起来两国关系紧张各种因素地缘因政治因素我们被谷歌给下架了为什么你看我们市值会缩水那么多就是一家公司 70%的主营业务收入瞬间没有那时候于成东都下飞机说过来跟我聊当然他们华为手机刚被禁也没多久他说我们俩人就总结这种 2C 业务一旦遇到这种崩盘级的他不想其他业务是慢慢降下来那个是一天就降没了
你从一家盈利的公司变成亏损的公司这是一个再一个就你以前最擅长的
比如说海外 APP 这些事就不让你做了你的团队怎么办你的收入你以前那场仗不能这么打了这边不仅不是现金牛还变成了亏损业务还面临着可能团队整个要分崩离析然后你的所有的框架被打掉了那就自然时刻那个时候我就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得抑郁症为什么有人想跳楼你看我这么一个不信各种宗教的我就把金刚经找来读也
也花了很大时间做内心的建设千万别得抑郁症这个得了很麻烦所以那就是一个自然时刻这听着爽了吗哈哈
不过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这种困境挺过来了就是有更加大的免疫力对今天回头看呢就是当时那种困境呢其实它造就有两个层面的事第一个层面就我自己内心的强大度肯定就上了一个台阶对吧有一次骑车就骑过那个光华路那的时候那是我最早加入互联网的地方嘛我其实突然就想如果 20 年前的我 10 年前的我碰到我会有这样的对话后来我把它写成了一个
我生日的时候写成个 PPT 然后请了一些朋友和我们的同事我就跟他们讲了一下就如果 17 岁的福生遇到自己 27 岁 30 岁这样去遇到后来想其实很多痛苦也是别人给你强加的对吧即便遇到这样的困难我手里还有牌
当时也让我比较感动就是我们团队其实大部分的骨干还是留着的就是我们就琢磨怎么办就把一些以前 2C 的能力一些内部服务能力给变成公司比如我们今天有种聚云业务就你今天叫海外用云你用亚马逊谷歌云我们来提供服务我们是谷歌和亚马逊在中国的金牌代理金牌合作伙伴因为我们当时中国公司里用这些云用量最大的公司我们那个团队的技术能力非常强
变成一家独立公司然后还有我们的海外出海的广告业务今天是 Facebook 的一级代理现在已经到他前三了还要跟别的公司合作把一些 APP 的能力输出变成一种方式第二个就是因为本来以前是个豪华账对吧那你是不好华了怎么办那就用不好华反过来就是反而回归到创业的本质就我自己得去琢磨这些东西跟团队一起开会聊然后把很多东西精简
后来发现经检以后你发现反而重要的事情就浮出水面了那时候我脑海就是会经常回到说我带着几个人就干 360 能干出那么好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后来我就告诉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深入的去跟客户沟通嗯
去了解技术细节那后来我回头再做的时候我们整个机器人的产品的稳定性用户的口碑包括销路反而就变正了正向的在成长了对吧所以我觉得我们摆脱了那种豪华科技公司的那种以前有个叫星期五公司的
你知道吗就到星期五就开 party 那种都在很贵的地方租办公室对吧我们当时也在东山环租了办公室后来我们就撤到这个东武环然后这样以后反而大家整个公司效率提升了我们做产品的能力最早说要精简的时候大家都说这没办法再做新产品了
但反而我们在以前人力只有不到一半的情况下能够一年再连续地推出新产品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在海外尤其日本韩国这么挑起的客户就觉得我们产品品质在行业内是非常优秀的你说的这个至暗时刻让我想到黄仁勋
说他们遇到的治安适合当时他们也是有才人然后业务缩减了很多但是他经历过这一段他说他要永远保持那一段时期的那种优先级非常集中非常 focus 我最近也读了这本书因为大家知道像它是两三次濒临倒闭的过程就是你会发现无论是当年我做像 360 这种产品我做出海的 APP 到现在我做复杂的机器人它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
这个底层逻辑简单地讲就是你对一件事情一定要去了解细节深入一线自己脑海里要有这么一个从技术产品到用户的一个闭环
这个闭环能在你的这个体系上你自己去把它给理解的时候你这家公司就大概率能做起来从事 AI 这个行业你更喜欢用年轻人呢还是更有经验的年龄大一点的人你们公司的员工平均年龄是多少这问题问得非常扎心我肯定是更喜欢有年轻人所以我们公司的平均年龄我还没有特别统计过应该都三人多了吧我们
我们管理层年龄应该都 40 多了吧所以我说我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本质上是一家老化的公司虽然才十来年但就是老化所以呢我们就推动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要用 AI 写代码哪怕你是个文职人员我说这个就是公司给一种半强制性的事情让你去拥抱 AI 嘛
我不认为身体年龄大了就一定心理年龄老化但是我们要防止这件事情像西安在创办研发中心遭的都是年轻人 AI 这件事情一定是年轻人比那些有经验的人有竞争力那中年人怎么办网上有个梗就说中年人在 AI 时代活成了 45 度角的人生因为你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然后说爱太老说死又太早
所以中年人的活路在哪里啊这都是互联网平台现在在放大这种负面能量每个年纪的人都有他自己的优势有他自己劣势我核心就是你怎么把这个优势和这个时代结合为什么 AI 年轻人会更有机会呢因为他反而没有那么多技能所以他在拥抱一个新的技术的时候他可以是全力拥抱
本质上就 AI 的这件事它之所以那个就它原来那些技能摆在那它很难摒弃掉中年人怎么办的问题中年人卷不动年轻人对吧但是你有一些判断力一定是比年轻人强的而判断力是一个所谓人才层次的最核心的标准它不是你干活多少而是我做一个正确的判断很重要好那时候就是保留判断力的优势而像年轻人一样天天去用啊
我看到的更多不是他的 45 度角而是看到很多人就不爱用就觉得我挺可以了用的也很少我们在公司内部开了很多这种 AI 权限什么后台统计用的最多就年轻的嗯
为什么呢就是人家更愿意拥抱对人家先一万小时法则了那人家肯定更强你不拥抱那能怪谁呢然后再给自己找一套理论说 45 度角说这个那个然后让自己很安心的继续躺着那肯定不对啊这个时代都有在往前谁能躺着呢但我们还遇到比如我们这次新招这年轻人里面还遇到那种在以前公司都当部门经理了但公司就是不肯用
他给董事会写信也不用他就决定来我们这儿做一个普通的我们叫 AI 特种兵做一个普通的职员他能做出这样决定当然也和他年轻有关我觉得他也没那么多包袱我觉得没包袱这个事情还挺重要说回到我们很熟悉的这个电车行业现在做起来的新势力全都是原来是局外人没有说真的就在汽车制造行业
但是好像有一个规律就是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呢又会用很多原来就在汽车行业的人来作为将军然后下面配的特种兵全都是年轻人你们公司是不是现在也是这样的对我们现在也在 AI 这条路上在这么走吧我觉得就是用 AI 的技术本身肯定是就不是老带新了而是新带老了
新人进来做的东西你后来发现他们用了 AI 哇那就做得很好然后反而冲击这些老年人这种老年人吧就说你们赶快用你们要追不上他那就没办法了所以是用 AI 的技能本身一定是新代老
你在最近短视频里面分享了李飞飞教授的一个观点他说以后斯坦福招人就招全美最会用 GPT 的前 2000 个年轻人你在 AI 时代招人有没有什么策略发生变化了除了招年轻人就和这个策略一样现在我们招的人就是他懂不懂这个行业用 AI 的频率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考核项
对吧以前我们造人会说这个岗位需要三年五年工作经验需要什么什么 985211 这些对吧看学历看工作经验看干了哪些活今天我们这一波新造人对这些全都放宽甚至不重要重要就是你用过 AI 没有用它来解决哪些问题平时用的频率怎么样你对 AI 对未来的这个发展怎么看这是核心问题
那像你在教育下一代比如说你女儿你会怎么引导她用 AI 呢还是不需要引导她已经自然而然因为我跟她共用一个账号有时候我会她说我不准看她东西我说没看过我就随便看下表情那她用的频率很高的她现在高二她做她的课程设计做很多这个都在问她学经济学经济学比较复杂一点她经常去跑去问我看她问那些问题我知道你是一个技术的乐观派
但是其实也有很多大咖说 AI 可能会对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的影响,你觉得你作为从业者站在最前排有没有看到什么 AI 已经在负面影响着我们的事呢?
AI 诈骗对吧 AI 诈骗就今天如果真的用这个语音这样的事去做这个 AI 诈骗那你防不胜防啊我之前看马斯克传和乔布斯传那个作者呢他说了一个观点还挺刺激的他说最成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都有一种强大的可怕的内驱力那这个背后呢往往是由极度的担忧害怕痛苦驱动的那
那些特别平和智慧好相处的牛人往往很容易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但却很难成为最顶尖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因为我线下跟你接触我觉得你就是他口中说的那种平和智慧好相处的人那你太不了解我了人心是个挺复杂的东西只是有人暴露出来多一点暴露出来少一点比如
比如说今天你问我我们赤子从 50 亿美金上跌下来你说我想不想把它做回去我肯定想当你觉得很远的时候或者你找不到路径你就会很茫然这个时候你反而让自己平和一点不要把自己给搞崩了其实前两年就有点这个状态我就不断地给自己做功课但现在其实我慢慢觉得这个路径已经开始在浮现的时候可能我就不能太平和了
你可以问我的同事从去年开始我对公司的要求比以前上了个台阶就是我会严厉很多为什么要严厉因为我看到机会到了如果你还读本书叫好战略坏战略你可以看到那里面讲他跟乔布斯乔布斯回苹果以后就砍了好几条线然后苹果就活下来过了三年他就约乔布斯吃饭他说乔布斯先生他说你回去以后做了很多事情当然不错让苹果活下来但是他不能让苹果变得伟大那乔布斯怎么回答吗
他说你说的非常对但我在等待机会他没有看到那个机会他只能先做成本优化做点那个先把几条线砍了砍做点限积流回收你说那个时候乔布斯平不平和我觉得挺平和的对吧你
你天天暴躁有用吗其实所谓的他的那种刚性的一面体现的时候可能是在一个巨大机会出现的时候我也看过很多这种所谓顶级企业家什么后来我发现其实一个人都是多面体你不能用一个简单的东西描述这一面对吧有共性部分也有每个人有些特点但是最终还是
抓住一次机会这个机会出现的时候全力以赴绝不错过去用自己的领导力带着团队所以反而在机会出现的时候可能那时候就会不平和
这就让我想起我们上一次播客聊天你说的一句话你说时事不好的时候就修炼内功那个时候反而是比较平和的然后当这个风口来了就要狠狠地抓住其实我们大部分人会做反你知道吗就是我有过这样的时候确实就不好的时候呢你就不平和对吧我就什么深夜骂街要说我那个对吧包括一言不合退群这种事实际上它本身是一种情绪的外在的表达
那个时候你反而在你困难的时候你要让自己情绪平静下来这是另一条路这是你的人生的修炼的境界跟打仗的时候说开炮那时候还平和啥那时候完全冲啊对好像很多时候我们都要跟人性做对抗包括巴菲特不是也说股市涨得很猛的时候他要冷静当股市跌下来的时候他要亢奋一些你有没有特别欣赏的企业家创业者
挺多的这些做好的企业我都挺欣赏的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雷军就是我一直学习的对象啊尤其这次小米车能够做成这个样子那还是充满了深深的敬佩的你从他身上近距离学到最多的对你自己创业最有用的是什么呢嗯
其实还是不停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这种能力雷总那真的是他做手机的时候我说雷总你这个行业里面叫 ROM 升级最快的人那操作系统它是可以不断升级的一个人的操作系统是可以的包括当时做手机很成功然后后面遇到跌出前五对吧然后又返回今年所以一季度又回到第一这件事我觉得一定是经历了巨大的心理的调整遇到一些挫折以后对吧重构以后你再坐车你看这车出来
整个车圈都比较懵对吧那个才刚刚开始我觉得最重要的能力是一个持续的自我成长和迭代的能力而不是在某个点上你就比别人显得灵光一现我觉得这个东西都是靠不住的因为人都谁也不比谁傻谁也不比谁笨只要肯学习人这种物种就是能够学到一个你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境界这点我们是要谨信所以这种能力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作为 AI 的从业者你最终希望通过 AI 实现什么呢你想猎户星空最后成为一家怎么样的 AI 公司就是做出真的能够去让千千万万人的生活发生改变的一个产品就机器人吧就我对机器人进家庭这件事还是有很强的梦想的我不看好人形不是不看好机器人能进家庭但是我深知这条路是有着很长的距离要走的
因为你真正理解了就知道就是软件体系 AI 技术硬件里面有分电路板芯片还有关节电机这些东西所以他真正要走到内部我觉得进家庭真正变成可以帮你炒菜做饭没有十年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这是一条很漫长的路
所以我觉得我们就是希望往目标区但中间会一步一步的做你刚才说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其实这件事很多人都想做为什么你觉得最后你们能做成呢那是我觉得嘛任何人想做都会觉得但是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点吧第一个点就是说我们毕竟做了六年七年了今天大家看到 CHAT GPT 都觉得很牛
这就有点像吃到第十个包子都吃饱了但不是这个包子才起的作用从 AI 这个行业来说中间走了很多路我们是跟着这个行业一起在成长那中间很多东西可以被称为是经验然后我们又很早就开始做硬件作为一个互联网人做硬件那还是有个 gap 的
这 gap 我相信我们基本弥补上那就自己的认知第三个就是我们需要有代理商这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这几年我们把看得见的内功应该说给练好了那看不见内功是什么呢就是我觉得今天我们在同样有这样梦想的机器人公司当中我们是真正的以中为始在思考问题
而且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思路不再是那个刚讲那种完美产品的思路我觉得这样的思路应该会更务实一点看上去没有那么热血沸腾那么理想主义但是我觉得我们这条路应该是更能够有机会去一点一点的走进现实
今天用广东话说就是听得好几声啊什么都听完了所以非常感谢傅生先生做客赛博对话跟我们分享那么多个人见解和行业内的一些内幕吧我们这个节目的初衷呢其实是想用有温度的人文视角为大家解答跟大家细细相关的前沿科技如果你对这类话题感兴趣记得给我们点赞关注我是主持人电动 Emma 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