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泽:大家好,这期节目我将带大家了解奈飞(Netflix)这家公司。大家可能不知道,奈飞最初是靠DVD租赁起家的,这让我非常惊讶。在奈飞的转型过程中,我看到了几次非常关键且令人佩服的决策。尤其是2013年推出的自制剧《纸牌屋》,更是让我印象深刻。这部剧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即使在今天看来也非常新颖,它甚至可以作为美国政治的入门指南。而且,奈飞那个标志性的“咚咚”声音,其实就来自于《纸牌屋》中总统敲击桌子的声音,这几乎成了奈飞出品必属精品的象征。所以,我想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奈飞是如何从DVD租赁公司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的流媒体巨头的。
小泽:在奈飞的早期,两位关键人物是李德·哈斯廷斯和马克·兰多夫。最初,马克是为李德工作的,后来李德成为了马克的天使投资人,帮助他创业。有一次,李德因为租借的录像带逾期被罚款,这让他和马克萌生了通过邮寄方式租赁影片的想法。当时,百事达是录像带租赁市场的巨头,但他们收取逾期费的做法让顾客非常不满,这为奈飞提供了机会。网飞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它满足了电影和互联网这两个标准。于是,奈飞革新了DVD租赁模式,通过在线选片和线下邮寄的方式提供服务。DVD技术的出现也使得邮寄光碟成为可能。经过测试,DVD邮件能够安全送达,网飞的DVD邮寄租赁服务正式开张。开张第一天,网飞就收获了108个订单,这让团队非常激动。
小泽:然而,网飞最初的营收主要来自DVD的售卖,而非租赁。但马克认为,DVD售卖的利润迟早会被其他公司蚕食,因此网飞决定专注于租赁模式。为了吸引用户,网飞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让用户承担DVD存储成本、简化选片流程以及推出会员制度。其中,会员制度允许用户每月支付会员费,即可任意次数租还DVD。此外,克林顿总统证词DVD的营销事件也帮助网飞破圈,吸引了大量用户注册会员。虽然网飞也曾因发错光盘而向用户道歉,但这反而再次提升了品牌形象。但为了吸引用户,网飞发放了大量优惠券,但用户用完之后基本上就不会再光顾了,导致亏损严重,网飞创始人甚至想找百事达结盟,但被百事达拒绝了。马克当时就说,这下非得打得他们屁股尿流不可了!
小泽: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后,网飞在2005年成功上市。YouTube的出现促使网飞放弃了Netflix盒子计划,转而向流媒体转型。2007年,网飞推出了在线点播服务。2008年,网飞与StarZ签订合约,获得了大量好莱坞的优质内容。转型给网飞带来了巨量的新用户。但与此同时,不断增高的购买成本也迫使网飞走上自制片的道路。《纸牌屋》是其一炮打响的作品,它的成功奠定了网飞自制剧的基调,吸引了大量顶级制作人。网飞还改变了观众的追剧方式,一次性放出当季的所有剧集,培养了用户的忠诚度。网飞的海外业务不断发展,已经进入了全球190多个国家。2018年5月,网飞市值超越迪士尼,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传媒公司。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