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觉得央行巴塞尔协议以及商业银行的这种二元模型是最佳的最能够保持微妙平衡的这么一个模型的话那么它的这种结构或者它的这种机制算是一种途径吗那如果它是途径的话它应该属于是什么途径呢是靠约束靠规则还是靠政策或者甚至是靠银行的货币供应那些算法
政府決定印出來的這些錢應該給誰呢這實際上是個問題的關鍵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提出第三問的原因你可以說世界上根據你的意願你是天降委人你政府說的就是對然後你精確計算出了現在需要 200 萬億好 OK 我們承認這兩個問題都對那我請問你這個錢往哪發發到誰手裡發到誰手裡才達到了你的目標這個問題你能回答得了嗎
你说如果 100 万上交 10%准备金还剩 90 万于是能放 90 万贷款是吧可你别忘了等你 90 万放出来的时候你的银行的总存款是 190 万呀不是 90 万对吧难道这 90 万跟前面的 100 万难道是 non-fungible 的吗不是一样的货币吗
真的是非常的精彩所以我们还是要把背后的这个整个的机理要研究清楚可能才不会提出一些很奇怪或者说以后一定会被打脸的观点接下来
大宗商品怎么诞生外生货币你来告诉我吗货币从哪来是挖矿出来吗比特币也可以挖矿铁矿石也可以挖矿就是说我是不是从地底下挖出 100 万吨铁矿石这个世界上就相应增加了买这铁矿石的货币吗那货币是从哪儿出来的呢
是这个铁矿石的矿场主在区块链上登记的吗还是这个铁矿地所属国的这个主权国家的政府说因为有这么多铁矿石我要弄这么多货币来反正我先不管怎么传到最终人手里反正他就应该有这么多那你就算决定了那请问这个货币它怎么能够传到那个想买铁矿石的这个人手中然后来买你的铁矿石呢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理两开花我们今天继续上一期货币灵魂三问的深入讨论在上一期我们已经回答并且详细讨论了第一问和第二问他们分别是第一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
第二谁能够决定应该有这么多钱那 Will 老师呢就这两个问题呢我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那我们这一期呢就对第三个问题以及相关衍生出来的其他一些问题进入深入的讨论现在就剩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如果说我们回答的前两个问题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通过什么途径我们可以达到这个数量呢那这个数量也就是指的最合适的货币的供给量以及货币发行量对这个问题其实我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这个问题的字面意义上比较简单我理解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失误
我唯一的想请教 Will 老师在 Will 老师论述过程中的问题呢就是说如果我们觉得央行巴塞尔协议以及商业银行的这种二元模型是最佳的最能够保持微妙平衡的这么一个模型的话那么它的这种结构或者是它的这种机制算是一种途径吗那如果它是途径的话它应该属于是什么途径呢是靠约束靠规则还是靠政策或者甚至是靠银行的货币公用那些算法的
这个是我在这个问题着重想听魏老师聊到的那我们还是先请魏老师对第三个问题先进行论述好的好的小宝其实你刚才问的这个问题确实就是针对第三问的一个问题所想表达的本质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机制我还是沿用上两个问题的这个概括第一个问题呢我觉得面向的是货币的经济学本质
第二个问题呢其实是面向货币的政治学本质当然也许或者叫做制度本质第三个问题呢我们说的是说通过什么途径或者什么手段才能够达到这么多钱这个呢其实是货币的会计学本质或者说是算法本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话题呢比较宽泛我可能要说好几个点才能够讲出来第一个点呢还是先举两个例子吧
第一个例子呢还是回到比特币比特币对这个问题呢有很清晰的回答就是通过挖矿因为只有挖矿才是产生新比特币的途径比特币的交易手续费比如说我付出的交易手续费那是被矿工收取了那相当于是我的比特币转给了矿工它并没有产生新的增量而比特币回答的这个问题就是说通过挖矿奖励给矿工至于他们怎么再去处理
再去使用这些币那是后续的事情但是货币已经被增发出来这也就是比特币的佣顿或者说数字货币的佣顿针对我们刚才所说的批判央行或者商业银行这套体系的一个有利论据就是你看我的所有的算法都是透明的并且我还设定了逐年减半这个逻辑它的这套算法又是足够公允的又不会造成大规模通货膨胀它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显然是简单而清晰的
这个其实是他做的最好的地方很可惜的是我们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比特币的逻辑其实是前两个问题回答的不够好第一个问题你这 2100 万它实际上造成了一个实质性的通缩那它是不满足货币的经济学的本质的第二是说你不管是中本聪一开始决定了还是后续大家都可以改这种
决定者的机制其实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意义并没有那么强它并没有达到一个货币要求匹配经济活动的一个目的所以他这两个问题回答不过好第三个问题反而是回答的非常好非常清晰非常简单就是个存算法但是因为我们刚才说了一个有效的货币体系应该是这三个问题联合起来的一个答案比特币典型的就是前两个问题不是那么好第三个问题很好的这么一套货币体系
它总体上好不好,那大家见仁见智了 OK,这是第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呢,又回到 MMTMMT 呢,它是这样我们前两个问题回答的很清晰好不好先不说啊第一就是想要多少钱,要多少钱第二就是政府说了算但是呢,它实际上第三个问题仍然没有回答好为啥呢?因为
我们刚才在介绍商业银行的价值的时候就突出了这一点我们假设 MMT 是个有意义的东西那我请问政府决定印出来的这些钱应该给谁呢这实际上是个问题的关键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提出第三问的原因你可以说世界上根据你的意愿你是天降伟人你政府说的就是对然后你精确计算出了现在需要 200 万亿
OK 我们承认这两个问题都对那我请问你这个钱往哪发发到谁手里发到谁手里才达到了你的目标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得了吗因为我们刚才已经举过例子了要不你就承认计划经济有效性呗直升机撒钱
对呀要么你就防止不了政府的道德问题呗要不你就说我那个子相就是说我有个答案全民基础收入那么你是否说 mmt 的理论增发出来货币永远都是全民基础收入呢就是你必须要回答了这个问题你才能够告诉大家你整个货币体系是什么
MMT 就是很显然就是前两个问题太简单了好不好不说立刻回答的很清晰但是我相信第三个问题其实 MMT 根本回答不了 MMT 这套理论对于第三个问题而言几乎没有意义否则就是承认计划经济就完了这个问题其实 MMT 回答不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通过这三个问题组合每一个问题有了完整的答案才能是一个有效的货币体系现在大家在那天天争论的就是 MMT 到底好不好呀是不是什么财政约束啊等等等等这那的但是大家别忘了 MMT 大家都同意了之后它才会造成灾难的
因为你第三个问题根本没回答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第三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这它是货币的会计学本质或者算法本质这件事情是对于一个货币体系是否能够真正有效运转至关重要的一个作用你前两个问题回答的再漂亮没有用第三个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一样完蛋非常同意我现在特别想点评我插一句话
好的好的为什么 MMP 经常会给大家非常深的困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困惑就算你是学过货币银行学的就算你真的是研究经济学和金融学你经常会被他的说辞或者他的这个论述搞得非常蒙逼他为什么
为了回答第三个问题也就是说我怎么样才能够达到用政府来发钱并且可以无限量发钱来支持整个这个经济的方法也就是魏游老师这第三个途径他用了很多论述会把你搞得很晕就比如说他为了论述这个体系他是说实际上这个政府他是讲财政在他的论述中我们理解的 M0 和 M1 其实是一回事
它其实是把 M0 和 M1 混同在一起它跟你的论师是说那我们现在整个经济中流通的整个货币的话呢它其实既包括 M0 也包括 M1 也就让你觉得哦那既然如此的话那么财商他可以直接通过央行来发货币他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这样子论述的话如果你不是对这个 M0 和 M1 或者说像 Will 老师给大家解释过的商业央行和这个商业银行二元体制的机制有很清晰的理解的话呢你就会很容易的被他糊弄过去我们应该都知道 M0 和 M1 我们现在在实体经济中所有的货币其实都是银行创造的
他并不是说现在的社会上流通会有一部分是 M0 一部分是 MD 而他其实全是银行创造的就是现在的银行性的货币制度之下银行是从央行获得基础货币他获得 M0 然后他形成超额准备金再通过贷款来进行资产扩张然后用这种方式创造了货币再进入存款再按照新增的这个存款来把新增的存款中的一定比例变成超额准备金再转换为法定的准备金
我不知道怎么把这个东西解释的更简单点但是他这个整个的过程如果说不是很清晰理解这个银行机制的话他很容易把这两个东西混淆那这个呢其实是 MFT 最大的论点这明显是不靠谱的而且还有很多专门是研究 MFT 的人
比如说包括这个 Stephanie Kelton 她写过很多书最近一本书特别特别的火就是那个 Deficit Myth 财政赤字之谜以它为代表就很多人他会把整个目前你看到的这些货币的现象或者说整个经济运行体系的这些现象他把现象当做理论他告诉你看到这些现象其实才是真相这样的话就特别有迷惑性
其实我最早了解到这个 M&T 这个词是从那个法伦克纽曼就是之前深发展的前行长是我们国家第一位引入的美国的银行行长他之前是克林顿时代的副财长他其实也写过很多书他其实就是一个 M&T 的非常大的支持者以及代言人而且他的身份呢又是来自于金融一线所以他经常会以银行
就是我是在一线我知道整个这个货币是怎么运行的因为我天天就是在进入一线来做这件事的他从这个角度来论述为什么 M&T 很正确他还举了个例子说他当年在财政部工作的时候他发现其实大家都有一个默认的设定他发现美国的财政部在联储的账户中呢他总是有钱而且呢是你第一开始就是有钱在你这个财政支付之前这个钱就在那而不是说
像我们想象中你首先要先借钱比如先发债发债之后有了钱之后放到你的账户里然后你的财政部再去支出他说其实并不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个顺序是倒过来的而是说这个财政部在联储的账户中我先有钱也没人问这个钱是从哪来的什么时候放进去的反正他就是有如果财政部今天要花掉比如说花掉 100 美元
我就直接从我的账户中花出去了然后就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雇佣然后我再发 100 美元的国债然后我再把这个账填平这个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相啊图志们应该是先花钱再减计再发债最后再补足而且财政部要发多少债结多少钱也不会完全由他的支出所决定因为他还有很多的操作空间反正无论如何这就是一个先花再借的顺序你看他这一部分论述他还有很多的以这个背景做的演讲你就会很晕
你就觉得三观好像在挣扎这种先花后借不是赤裸裸的旁视吗就是很有迷惑性不知道为什么刚才想到了这一点点评一下会计学的重要性对的我发现小跑儿确实思维很快每一次都开始提前点到了下一期的重点
我又剧透了正好装上了对刚才你说的这套逻辑呢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的这套操作性的逻辑都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实际上就做这个操作而且确实等会我要讲的这个机制就包括这一点确实很重要的但是就是他的这套操作逻辑
不能够得出 MMT 的正确性因为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为什么我不会去讲 MMT 在操作层面的问题而是讲核心在于说你是否承认政府决定钱多少是一个有效的社会机制因为如果政府决定钱多少
是一个有效的机制的话那么第三个问题你也不用回答了因为那就是政府想给谁就给谁就你不管通过基础收入还是通过你刚才说的国债什么先花后借所有的一切
在操作层面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 MMT 的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要回到说由政府决定这世界上有多少钱是不是一个合理的东西所以 MMT 的核心本质还在这你刚才提到的这一点确实一下子就说到了我们下面要讲的重点这样的一些问题其实它是针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它完全不能反向导出针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用这灵魂三问用三个问题的组合才能得出一套货币体系来就是你刚才说的这位名字我还真的有点记不清 Frank Newman 最生发者前行长这就是诡辩大师就从我们的思考框架来讲他要以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来反向得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一种诡辩术那下边我们就开始讨论这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确实讨论起来会比较复杂因为它有好多的点
所以它是一个技术性的原理或者说一个会计学的原理首先我们当然要介绍的第一条就是所谓的贷款创造存款的理论这是我们国家现在很多人这么叫的其实在西方国家就叫做
信用创造理论其实就很简单这么简单的一个理论我们来说说这个背景大家可能有注意到央行有一位前处长孙国峰先生他的这个事情最近有点刷屏这个我们就不说了那么大家可以去查新闻看看是什么问题那么我要想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孙国峰先生呢他在中国的金融界应该说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其实是他最早在 1996 年通过一篇文章来去正式的提出所谓贷款创造存款的理论当然这是在我们国家什么意思呢这个背景我想学过比较老的货币银行学习甚至今天我们货币银行学的课本可能还在以讹传讹的那套理论就是存款货币理论的人他可能会对此有一个感觉
以前我想大家都听说过所谓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乘数理论的这个逻辑是什么呢这个商业银行它可能比如说有一百万的存款那么它可以放出来一部分贷款那放多少呢那当然不能全放我要比如交 10%给央行做准备金因为别人要提走的时候就用这个准备金支付嘛这就是逻辑就是那种八个瓶子七个盖的那个逻辑就是存款货币理论那么于是呢我可以放 90 万的贷款
那这个 90 万贷款呢产生了对应的存款因为 90 万贷款出来也是贷款人的钱嘛于是又有 90 万存款那么这 90 万里呢我又得拿出 10%交央行准备金于是还剩 81 万然后我就又可以这么贷贷贷贷贷贷贷呢那么最终能产生多少货币呢这是个数学极限嘛就是这个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减一不减一不说了因为减一不减一取决于你要不要把初始存款算进去能理解吧这这是纯数学的描述啊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就是总量存款准备金率倒数减一就是抛除了初始存款的那个派生货币量这是数学上稍微精确一点的描述 OK 不说了但是这套总体的
逻辑其实在技术上在数学上或者会计学上根本就是错误的是一个完全错误的一个理论因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步就打脸了因为你说如果 100 万上交 10%准备金还剩 90 万于是能放 90 万贷款是吧
可你别忘了等你 90 万放出来的时候你的银行的总存款是 190 万不是 90 万对吧难道这 90 万跟前面的 100 万难道是 non-fungible 的吗不是一样的货币吗能理解我说的意思吧
如果是存款决定贷款数你现在的存款数是 190 万不是 90 万那你应该按照 190 万减 10%变成个比如说 170 多少多少万的这么一个数去放贷如果那样加出来之后又变成了 360 多万
那你是一个发散级数你知道吗是一个无限膨胀的发散级数吗这个理论从第一步就是错误的这个理论是基于什么呢是基于实物货币或者贵金属货币
的这个理论你的那个发出来的派生货币是金属货币的金元券或者银票的理论这个理论才能成立为什么呢这就我刚才说的因为你的那个票跟你的库存的黄金他俩是难方着报的吗你是能分出来的这套理论根本上数学上会计学上就是错误的笑死了哈哈哈哈
从小到大我们国家货币银行学的课本上然后我们这些专业学过货币银行学的人从小就听的这个理论为此我不得不自我辩解一下我还是真正的受害者为什么呢因为我上本科读货币银行学的时候那还是在 1996 年之前太惨了
也就是说当时全中国人并没有人知道这个理论是根本性错误的现在的人如果还是在学这个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那就太差了因为孙国峰处长已经在 1996 年识破天经给我们说出来其实货币银行理论根本不是这样实际上是在西方国家呢有考证呢类似的说法其实在
19 世纪也就是 18 几几年其实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后边我会讲到技术细节因为资产负债表富士计账法这个东西其实差不多 400 多年前就有了银行这个东西就慢慢这么发展因为在以前都是贵金属
本位时代呢所以那个时候的银行家好像自己也以为自己是基于存款放贷金券的这种模式来去创造的货币大家就没有太理解那么到了 19 世纪就 1850 年那个时代其实西方的银行界都已经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具有学者考证呢说是有 1905 年吧可能看到第一篇论文
就是通过贷款凭空创造出货币没有任何约束没有任何控制这种贵金属本位的这个逻辑那个时候就已经不存在了后来呢慢慢慢慢的就有大量的论文就有出现比较有名的呢是这个熊比特这个经济学家他写过一本这个叫做经济分析史
因为那个时候确实还不是技术性的共识他大量的论述讲就是说其实商业银行就是凭空创造钱就是凭空创造货币不是以什么黄金储备的那个数来控制就是说所谓传统的货币成熟理论然后慢慢慢慢的这个东西呢就在西方国家已经完全成立了包括后续的这个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的这个理论都已经是以这个为主了
但是中国呢,结果就改革开放嘛,比较晚嘛可能大家主流体系其实都还不是太理解这件事非常神奇的一件事呢是当然这是我自己瞎猜了啊熊彼特的这系列书,就是经济分析史呢恰好是 1990 年代应该是 93、94、96 年大概出了这么三本就进入到了中国很神奇的就是
孙国峰先生就在 1996 年写了这样一篇论文来告诉大家说商业银行是凭空创造货币没有任何所谓的底层资产约束实际上那个时候已经不准了因为那个时候巴塞尔委员会已经建立了 20 多年了但是确实像巴塞尔协议这套体系其实也是在那个年代才逐渐完善起来的这个等会我们再说现在回过头来一句话我们刚才已经讲了
银行创造的贷款是紧密的跟经济活动相结合所以他是最有权知道应该放多少贷款的人现在第三个问题就是请问这个贷款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其实就是你跟银行说我要贷款多少
银行批准贷款多少他就在资产负债表上凭空创造出来这么多钱这件事情其实就是现代信用货币体系最最核心的一个地方然后我们刚才说的已经提前说了一些央行对于商业银行的约束巴塞尔协议的约束其实都是围绕这个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会计学上并没有任何一个技术手段能够约束这个钱
创造出多少来换句话说比较颠覆我们三观的角度就是随便一个商业银行比如说一个地方的市一级的银行如果他说我想给你贷款 250 万亿人民币他只要写一下就可以了可以的他给你贷款 250 万亿人民币吗这有啥反正中国现在 M2 就是 250 万亿他一人就乘以 2 翻一下也是 250 万亿
资产负债表上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约束可以达到这一点整个的历史背景就是这样借此机会介绍一下这个历史背景发一下感慨其实我们国家竟然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世纪之交的时候整个的银行借财大致的认知到才用这个理论去约束
我们的这个银行体系的运转这个实际上也是匹配了我们国家后来在 2001 年加入世贸以后整个的这个货币运行体系的这么一套机制我们国家从那个时候才走入了现代货币银行
在此之前其实我们也不知道那时候是个啥状况但是好在那个时候钱少那个时候第一市面上应该有多少钱呢反正很少第二呢谁决定的呢那可能是央行决定也可能是财政部决定的也可能是谁决定但是无所谓反正钱也少所以危害性也小但是
但是后来我们加入世贸了经济体量也上来了那好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用现代的货币银行体系来看待我们的货币制度了所以这个事呢也就算是正好就巧合了吧关于这件事的背景呢我以前不是 2015 年写过一篇文章吗里边有很多敏感的东西今天也就不说了大家可以去关注那个时间点我们国家出台了商业银行法和中央银行法那里边有些条款是怎么写的
它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就不说了但是总体上就是说你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货币当局你只有认识到说货币是商业银行包括央行央行和商业银行凭空创造的
那么你才能够去想其他的手段去约束它嘛你如果都没意识到这一点那你就完全脑子就是里边都是浆糊那你就是大笔一挥你想多少钱就多少钱嘛就像你刚才说的实际上很多不断的有这种货币崩溃的这种本性都没有认清楚比如说我在那文章里写的就是当初我们国家央行创造性的用了一个指标来约束了
我们的国家的货币发行这就是我们落实到机制里边的原理了那个是跟巴塞尔协议没关系的叫什么呢叫存代比这个是一个特别误导的一个指标为什么呢因为它让你看上去
就以为是根据刚才我们说的传统货币乘数理论存款货币理论创造出来的一个指标就是用存款约束贷款你要有多少存款去约束贷款所以非常神奇的是存贷比的指标大大延迟了我们国家整体上认知现代货币体系理论的这样的一个进程
因为大家以为说存贷比存款货币货币乘数我懂了大概就这么回事 75%我为什么 2015 年写那个文章呢就是因为 2014 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央行颁布一个规定说存贷比不再作为刚性约束了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银行大部分已经根据央行的
监管体系已经进入了一个巴塞尔协议的体系化的一个约束机制了所以存贷比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忽然间 get 了忽然间开窍了对然后同时呢还有一些不好说的话那你用存贷比来去约束银行的放贷能力的话呢就适得其反了因为你就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去约束银行放贷能力银行就一点都放不出贷款来了所以存贷比也就不能再用
总体的历史背景就是这样我想总结一句话就是魔鬼藏在细节中或者说技术其实才是决定这一切运行机制的核心我经常开玩笑说你看我们为什么能够这么侃侃而谈货币运行体系为什么我们说我们觉得这套理论解释是对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我这个货币应该这么设计那么设计我们简单说一句话就是会计学原理不支持你的这种说法
从会计的角度来讲你这个说法操作不了没有用就是你把一二说的都再清楚没有用到了第三条会计上怎么记账这件事你做不到那你的这套货币体系的理论其实是无效的那这块呢等会儿我可以举好几个例子来说一下就还是结合我们刚才举过那几个例子我觉得这件事是个特别有意思的
话题讲到这一点基本上就是说我们把信用货币运行的机制讲清楚第一没有什么技术性的约束能够让银行创造的钱的数量得以控制第二恰好因为这一点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些外部的约束机制去约束他们
大概就是这样先说到这些非常非常精彩我觉得我要把王游老师 2015 年颠覆三观的文章贴到 newsletter 里这应该没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再结合曾经的银行是如何被存贷笔限制的寸步不能移的那段历史其实一些也没有多古早了也就是大概有 10 年前差不多不到 10 年前对基本上持续了 16、7 年左右时间基本上就从
上世纪 90 年代末一直到 2014 年彻底停止大概 16、7 年的时间但是可能现在对那段时间没有人太关注的话可能就不了解这个历史这个真的是非常的精彩所以我们还是要把背后的这个整个的机理要研究清楚可能才不会提出一些很奇怪或者说以后一定会被打脸的
其实刚才完美老师的这段论述也呼应了我们上一期把第二个问题的讨论就是说在讨论谁能够决定有这么多的钱的时候我们的结论就是央行和巴塞尔协议上一行的二元运行机制其实上是取得了一种非常精妙的平衡
而这种平衡的代价就是你要先失去自由才能获得自由要从不同的维度从银行层面从国家层面从整个这个金融体系的层面都要有一些相适应的约束才能够达到一些精妙的平衡魏老师可以继续你刚才的例子你说好很多例子来印证请继续还是举第一个例子我觉得可能直接关系不那么大但我很想说
比特币的这个例子呢它的这套运行机制大家会发现一件事情里边没有资产负债表只有 block 比特币它只是个电子现金系统就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说它真的是个电子现金系统因为现金它是一种资产所以说这套系统它单纯记录了资产它没有记录负债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比特币确确实实它是个实物货币体系因为它不存在负债它不是信用货币体系
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比特币确实是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它其实是对第三个问题就是技术问题它回答的简单清晰而且无懈可击因为它根本不是你这套体系当中的东西我们只是在说它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回答的不一定那么好但是第三个问题从我们技术的角度来讲比特币的体系跟现代信用货币体系就是两套机制它们之间互相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不能够彼此用对方的约束来要求他然后挖矿基于所有这套技术分配都回答的很好这是比特币佣等们可能在这个程度上还是引以为自豪的这个倒没有问题但是我说到有一点比较可笑的事呢就是有一个日本人啊他提出来说比特币叫做三世记账法
你听说过吧应该听说过网上可以查到这个日本人先提出来的然后还被很多人说对很牛比特币三世纪账法为啥呢因为我把钱转到你那我还能看到你的资产你知道这意思吗因为资产负债表不都是各自私有的吗你上市公司要披露资产负债表你还要披露现在好链上数据都是透明的我都能看到你那有多少比特币你想说不光有资产房负债房还有第三房
说这个叫三世纪账法我觉得这个就是太可笑了会计学原理都没学通嘛这个是一个资产流转的一套体系跟这个富世纪账法有毛线的关系嘛它里边都没有负债哪来的什么三世纪账法三世纪账法起码是你要有资产有负债你再加一个什么新的维度嘛比如说你叫对方资产或者对方负债说三世纪账法的人大概是想说这个但是我觉得这个就是有点演绎了所以我觉得比较可笑
对估计是把这个区块链的 ledger 直接翻译成这个账本了直接是会计方面的账本对对对数字货币这套逻辑它跟什么资产负债表这套信用货币体系根本就没有关系这就扯不到一块去这也是它的价值这是第一个点
然后第二个点我们来说一下 Zolten 同学 Q 到了 Zolten 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我会在第一时间就反映出你还记得当时我们在聊布雷顿森林体系上我对 Zolten 看到他这套理论第一个时间评价就是他是一套错误的框架得出了一个可能正确的结论你知道吧我们用货币灵魂三万来分析一下
Zalden 同学他说所谓大宗商品绑定的货币其实他对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严格意义上说回答的都不错第一个问题就是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吗那我跟大宗商品的总量相关这很合理啊因为整个世界经济宏观的角度来讲
大宗商品肯定占其中很重要的地位大宗商品的贸易决定了这个贸易总量然后大宗商品的使用当然决定了经济增长嘛因为大宗商品都是石油橡胶钢铁矿石小麦这些东西它当然跟经济增长有关所以我觉得围绕着世界有多少钱那肯定是没问题这跟我们说的需求之毛的逻辑完全一致这个上次也说过第二谁来决定呢谁来决定这无所谓了因为我们说你既然以大宗商品为毛那就是想买大宗商品的人
或者说想卖大宗商品的人由他们来决定嘛比如生产出了这么多想买的人就要到银行去贷款说我可以去买这些然后将来还如果以大宗商品为矛他其实并不能否定我们说的需要以商业银行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来去决定应该贷款多少钱嘛他这一点上其实跟我们刚才所说的第二个问题并不矛盾结果第三个问题就来了
他竟然提出说所谓内生货币也就是说你的资产是别人的负债他用这个逻辑来否定现行货币体系的合理性那问题来了如果不是内生货币外生货币是啥呢
大宗商品那大宗商品怎么诞生外生货币你来告诉我吗货币从哪来是挖矿出来吗比特币也可以挖矿铁矿石也可以挖矿就是说我是不是从地底下挖出 100 万吨铁矿石这个世界上就相应增加了买这铁矿石的货币吗那货币是从
从哪儿出来的呢是这个铁矿石的矿场主在区块链上登记的吗还是这个铁矿地所属国的这个主权国家的政府说因为有这么多铁矿石我要弄这么多货币来啊反正我先不管怎么传到最终人手里反正他就应该有这么多那你就算决定了那请问
这个货币它怎么能够传到那个想买铁矿石的这个人手中然后来买你的铁矿石呢你没有任何一个渠道能够支撑说
不采用当前的信用货币体制由央行放贷的这种以债务为货币的逻辑你能够找出一条途径来说那个货币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来匹配这个大宗商品的交易量贸易额或者总量呢到了第三个问题就卡
实际上我们就说一定要三个问题来联合起来看我觉得 Zolten 同事他就是这样我不知道按理说他是研究美联储研究货币运行机制这么详细的一个人他应该关注这些细节但是他明显忽略了说如果不以债务创造信用的方式来去派生货币的话货币是怎么冒出来的因为铁矿石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小麦是从地里接受着阳光和水长出来的那请问货币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才能匹配到这些东西呢人每天的活动人肉干电池所做的那些创意所做的那些科技生产力的成果是从人这个肉体干电池里冒出来的呀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凭空冒出来货币的一套机制才能去匹配这些东西那请问这个机制在哪里呢
我不是说一定没有但我说如果 Zotton 同学能够创立一套全新的货币体系他只要把第三个问题回答好那他才是真真正正的创立一个全球新的货币时代的一个人第三个问题回答不了就是我说的资产负债表就不支持你的论点你说破大天也是没有用的
对会计学原理不支持你的论点你说啥也没用就这么简单我们举这个例子就想说明这一点有太多人他们所理想的货币体系应该是什么样没错你所说想的应该是什么样一定能够很好的回答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他们都是理想国但是到了第三个问题你就卡壳
你要把它实现出来到了第三个问题你就被打回原形你就被现实被会计学原理无情的打回原形就是这么一个结果没有其他的可能性这是第二个例子你可以先说一下等会我再想想还有一些例子可以聊没关系你先说没有太长点就是还是 Zotan 这个你把外生货币直接说以物换物不就完了吗对啊
那就不要货币你就取消货币可以的呼应内生货币他这个东西出来其实也有很多人质疑其实大家的归根结底还是同样的问题就是说你黄金你拿他直接换人家石油吗还是你拿他直接就把它铸成钱的样子去换也有很多人提出相似的问题但并没有从一个这种底层的第一性原理的来提问因为他自己好像也曾经
辩解过或者只有其他人同意他的这个想法的人来辩解过说其实黄金你不一定要直接以物易物啊你可以用作 leasing 因为有个 go leasing 这个东西就黄金的质押或者黄金的租赁就是这种东西其实你根本都不用直接把黄金搬到那边去你也可能实现支付的功能
但是问题又来了你把它 leasing 质押的这个目的不是也是为了衍生出一些货币然后再用 leasing 出来的那些上层的东西去支付吗那还是没有脱离整个货币体系你就改一个词你就直接说以物换以物就好了对对对点评完了所以这里边我会根据这个逻辑得一个结论近期想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说出来大家参考一下我只能用抽象的词就是一种事物如果它本身不是货币
那它就与货币发行没有关系这是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听起来很抽象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就我们说的以前说金本位金本位好像的意思是说我有黄金那么我来支撑来发行对应的货币就是我们说的存款货币那套乘数理论或者说早前同志说的我以大宗商品本位然后呢以此决定有多少货币这种理论是肯定不成立的
因为什么呢很简单如果这种东西本身不是货币那它就一定有一个相对于货币的价格如果它有一个对于货币的价格然后你又要把它作为货币发行量的一个相关参数一个指标的话这就是个死循环这个死循环导致的就是我们看到的
Terraluna 这样的死亡螺旋这件事情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实际上这种实物货币本位的根本错误之处就是在于它是个死循环如果它不是货币本身它却充当货币织毛那它一定是死循环就是一旦它本身的价格产生波动就必然导致货币量的上涨或者下跌的话那它一定最终进入到一个死亡螺旋里面然后带动它自身也崩溃带动货币也崩溃
而如果它本身是一个货币就没有这个问题
这就我们经常说的比如说我们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是一种以美元为锚的一种货币体系换句话说某种时候来讲为什么我们说存代币能够实行那么多年呢其实是这件事情这个细节我们就不说了大家可以去看相关的文章因为美元本身是一个货币所以它跟另一个货币之间只是兑换关系不是价格关系
我不是用人民币去买美元然后这个美元的价格有波动美元对人民币的价格是在美国那边的信用来支撑的它不是市场上一个商品对人民币的价格所以它就没有这种死循环
它就没有这种死亡螺旋,所以我们会看到说世界各国,我们不是说这是好事,但是比如说东南亚金融危机,他们的国家本币会崩溃,但大家什么时候听说过这些国家的货币本币崩溃,然后美元也跟着一块崩溃了,不可能的嘛,因为美元是美国那边的商业银行,它的经济体系,它的主权信用支撑的,它是没有这个死亡螺旋的。
任何一种基于非货币的质押体系派生出货币的逻辑它都难免导致死亡落选之
只是 Terraluna 这个太过分了它啥都没有只以自己家的股票来质押生成货币那不是真的就是三天归零这个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不说了然后我们去看到我们上次讲稳定币的时候的 MakerDAO 的逻辑也就是说你用比如 BTC 加 ETH 质押去产生美元的对应
但是 BTC 和 ETH 由于它不是另一个主体当中天然的货币它在这整个的市场当中一旦以美元计价它的表现其实就是接近于一个商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MakerDAO 这样的质押体系固然它可以设定 70%的货币
质押率能够有一定的安全法一定的安全边界但是当这些质押物的资产下跌的时候那么它仍然会导致死亡落选所以这就回来说也论证我们前面所说的就是恰恰
这第三个问题所回答的凭空创造货币才是货币的正道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毁三观没有任何质押物没有任何底层资产的锚定而凭空根据需求创造出来货币才是正确的货币体系所以这一点是跟我们刚才说的传统的我们讲的这种实物货币体系那个年代的概念过来是一脉相承的
它是一种比较会三观的一个逻辑我们一定想到的说好像当铺逻辑是更安全的嘛对吧你有抵押物派生货币你是更安全的没有抵押物凭空创造货币是有问题的但其实恰恰相反
简单的说跟他没关系你抵押照样完蛋你不抵押你只要有足够的信用照样 ok 因为什么因为这个货币是被你的经济活动体的需求催生出来的吗它匹配了你的经济活动它有什么问题呢如果它有问题就是你的经济活动有问题了它不是这套货币创造机制有问题这第三个问题其实回答的至关重要的点在这从会计学原理角度或者说从实际的货币运行的机制价格涨跌的角度来看其实凭空创造货币
才是唯一有效的创造货币的一种机制就是我们第三问回答的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够达到这么多数量的这个问题答案实在是太毁三观了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结果居然是凭空创造这个回答我们为什么摩音才是第一生产力或者说观念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之前的那些讨论
我刚才听魏老师说的这个有一点这个逻辑性非常非常强非常的严密建议大家如果刚才听晕的话再回去听一遍就是刚才魏老师那段就是自指的论述其实我觉得这一笔真是一本好书如果说真的是仔细看过了了解透了真的是能用它看清楚这个世界上很多运行机制的原理刚才魏老师这段论述我真的是觉得非常
散弹而且我同时听的时候我也突然间就有了一个办法去解释其他很多的事情但是对于货币的解释我觉得虽然逻辑有点绕但是是非常完美的闭合逻辑 Luna 确实是这样我刚才想到了东南亚危机的时候 97 年比如说像泰国当年实际上确实是这样的之前呢倒不是说泰铢
以美元作为抵押但他们之间是一个固定汇率的关系就是说彼此绑定他出现的一个结果呢就是说其实他相当于是把泰铢的部分价值绑定在了美元身上一旦这个 97 年脱钩的那一刻就是他是 97 年的一天这个央行行长突然间宣布就说他和美元结束固定汇率然后变成浮动
在那一刻呢就是泰铢就直接是腰斩跌了大概 50%但是问题在于它并没有出现像 Luna Terra 的情况如果说把这个例子换成 Terra Luna 的情况呢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这个央行行长宣布跟美元脱钩然后泰铢跌了 50%然后接着美元又跌了 50%或者是急速的这个效果美元又跌了 80%翻过来泰铢又跌了 90%它就是这么一种逻辑是因为
因为他们彼此是互相关联的或者说如果你以其中一个作为另外一个存在的因素之一或者说你们两个之间是绑定的关系而没有各自的一个基础或者说魔因的存在呢它就会是这么一种螺旋的关系
但实际上就像魏游老师讲的他们两个其实是独立的货币体当年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当天贬值了 50%之后第二天马上就稳定在 1 比大概 40%的这么一个汇率美元也丝毫没有受影响它该是什么样就还是什么样只不过是泰铢
在除去了一些曾经是 10.1 美元作为抵押的那部分之后他回到了他真实价值真实价值呢一比四之也是和当年的国内经济的情况是相呼应的相对应的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我觉得这段论述太精彩了非常精彩非常完美的逻辑闭环大大的点赞
因为你刚才提到的两个点我正好也想补充一下其实从会计学的原理就是我们的第三个问题它其实牵扯的侧面确实是最多的我正好借着开珠这个事情再发表一个不那么正确的言论刚才我们介绍了存款货币理论它其实总体上是对于本币而言或者说对于一个国家的信用货币而言它是无效的它是个错误的理论但是当你把
像我国那样的存贷笔的这种约束放进去的时候呢其实它对于一个以外币为锚的这么一个体系它其实是有效的就是因为外币就是美元成为了你这个国家的银行体系的初始存款那在这种情况下呢你可以约定一个根据这种存款来
放贷的这么一个规划那这样的情况下呢就会达到我们说的那种"货币成熟的效应"其实这个是有作用的但是这件事情它吊诡的地方就在于说这样的一套体系它对于一个联系汇率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因为你的初始存款是外币,没有问题但是你通过货币乘数却扩张了 5 倍到 10 倍的本币所以你的本币数量已经乘以了 5 或者乘以了 10 而外币的数量只是当初汇率对应的 1 所以怎么可能用当初的汇率去等额的去用本币换外币呢?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嘛这其实根本上就是一个骗局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所谓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多少美元能换一盎司黄金其实一开始就是赤裸裸的骗局嘛因为你基于黄金你也产生了货币成熟啊你创造了新的美元
然后黄金就那么多美元乘以了 5 怎么会一美元还能兑换当初那么多的黄金呢所以实际上存款货币理论的无效性它就体现在这儿就算你有一个外部的初始存款而且是美元这样坚挺的货币你基于它来发行了本币乘以 5 的货币乘数之后你的汇率也一定要随行旧市产生大的波动
那是不是你乘以 5 之后你的汇率也应该除以 5 呢就是你世界上已经成立了 5 倍的泰铢那你泰铢对美元的汇率是不是应该除以 5 呢只有这样你才能保证那么多的泰铢能换出那么多的美元去嘛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不就意味着说你的这种
本币就是持续的必须跟随你放贷款的额度去持续贬值吗这个才是合理的所以很显然这是有问题那这个问题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提出来呢这件事我觉得是跟各个国家的这个货币兑换制度是有关系的我这里提出一个逻辑啊可能听起来政治不太正确就是说一个国家必须
允许他的所有的主体去持有外币合法的持有和使用外币当然使用外币的前提是你对外做贸易嘛那在这个时候呢我是允许你持有的而不能够采用一个所谓强制解惠的一个方式要求你把外币全都交给央行
因为当你把外币全都交给央行的这个过程央行就要给你对应的本币而我们都知道央行创造本币它也是没约束的嘛因为我们都已经说过了货币的创造就是凭空创造的央行也是凭空创造的所以当你把外币交给央行
的时候央行给你对应的本币的时候就完成了第一轮的货币创造下来就是货币成熟了所以实际上就导致你的国内的本币其实是不适当的对外币形成了一个成熟效应那为什么说不适当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外贸当中挣了 100 万美元其实其中 90 万美元呢是应该在你下一轮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呢又支付给国外
只有 10 万美元是你的利润可以用来发工资可以用来生活等等这那的那么如果你始终持有这 100 万美元你会把其中 90 万美元再去国外买东西只有 10 万美元你才会进入到本币体系当中派生出针对 10 万美元的
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国家的货币增量是以 10 万美元为基础产生出来的所以我不管你的贸易量多大你其实货币的增量是高度受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你国内的货币的总体膨胀量的速度是限制很大的
而如果你要求主体把钱全给央行也就是换来 100 万美元的等值本币那在这种情况下呢他一旦进入到银行体系银行是可以以这个央行基础货币
为基础来派生其他的货币的这个你就控制不住了当你要去跟国外做生意的时候呢你势必要用 90 万美元的本币去换取 90 万美元的外币然后把 90 万美元拿出去所以此时你看到的是个什么状况呢
此时是你这个国家经济体内一共只剩下了 10 万美元的外币但是对应的是多少钱派生出来的本币呢是 100 万美元乘以 5 减去一个 90 万美元因为你有 90 万美元的本币又换回外币了嘛相当于销毁了也就是说你实际上是对应着一个我们假设是 4 倍的乘数吧
就假设原来的货币乘数是 5 倍你的这个现有的货币乘数是 4 倍因为你有一个货币换回去了吗
但是你别忘了你的外币只剩下 1/10 了其实你此时此刻的本币外币比已经变成了 40:1 大家有想过这个问题吗实际上这就是一切强制结汇的国家他的货币最终必然严重对当初作为基础的外币之间一个严重超发的一个状态绝不是货币乘数而是货币乘数的 50 倍甚至更多
所以它最终一定就会严格控制本外币的兑换或者像泰国那样瞬间脱毛崩溃然后稳定在一个低点这就是一个国家外汇运行机制的这么一个逻辑还是那句话资产负债表会告诉你一切你扯别的都没用就是你说我的国家外汇政策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差
没有用的资产负债表会告诉你一切你最后就会发现你账上的外币和本币的比值可能是 1 比 50 甚至 1 比 60 而你的汇率呢 1 比 21 比 31 比 5 你想想能支撑吗我这里得出的一个结论也是我们说资产负债表支撑的结论就是其实藏汇于民是能够让这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尤其是外汇体系非常稳定的一种模式
当然这个模式会带来一个负面的效果就是你本币的发行量的数量增长幅度显然没有那么快因为你有很大一部分外币留在手中没有进入本币体系去增发但是它会使得你的整个汇率体系和你的国际收支的状况其实是个相对而言比较健康的状况
这也是我们想说你用什么机制去达到那么多钱是个很重要的关系当我们把外汇也纳进来再来回答这个问题三的时候你又会发现一些新的结论太清晰了这不愧是有非常扎实的会计功底的
又精通数学以及科技的理科生我都不知道怎么描述了确实是用这个负债表这套论述底细解释就是让我瞬间就觉得非常非常的清晰那刚才王源老师的整段论述是不是可以看作是蒙代尔这个不可能三小在资产负债表上或者说用会计语言的这么一个解释呢或者说拓展
对对对某一部分是这样的这个其实就取决于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它三个定义到底精确的是指什么概念了这个上次我们聊过就比如说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件事情我认为它普遍指的还是
国内货币本币的政策独立性它不太牵扯到说比如说要求居民强制结会这件事情是不是纳入到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当中我甚至认为说如果保持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可能就不会做出要求强制结会这样的政策因为他从他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是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这个政策实际上是不利于资产负债表的健康
这个肯定是跟同代而不可能三角肯定是有关系的但是它是应该是一种间接的关系或者说两者之间不是一个完全互相能导出的关系只能是说在某些逻辑上或者说解释这个能力上有一定的关联程度
但明显是用会计方面或者资产物料来解释非常清晰马上就看出来这是一个 90 万美元和这个 100 乘 7 再减 90 的关系就更清晰而且更不容辩驳但是这一段讨论我觉得还是非常有价值我觉得需要仔细讨论一下但是大家不要过度联想
说到这里为止我还是再做一个总结就是因为我们刚才说的那个问题没有百分之百做结论我现在来把它这个问题做一个总结引出一下关于巴塞尔协议的核心价值的问题因为我们得回答一个问题既然存款货币的乘数理论无效那么巴塞尔协议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央行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里边当然又能派生出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点等会我可以介绍一两个
首先我们先说承认了货币就是银行凭空创造的那么紧接着问题来了就是我们当然就不能够让商业银行有着这种无限的造币的冲动就是它可以随便印因为我们保证货币必须是全国通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巴塞尔协议做了一个很基础的规定就是所谓核心资本充足率你的银行必须要有核心资本
达到一定程度然后根据此呢来去所谓我们叫做货币成数 2.0 吧你基于你的货币核心资本能够发行多少贷款就是一个简单的这么一个约束那核心资本充足率呢它的指标定义特别复杂因为巴塞尔协议也是 2.0 3.0 好多了它有这个核心资产有什么风险资产
各种各样的定义然后每一种资产呢都会有一个系数对应着核心资本的一个指标如果是高风险资产那可能就得比如说只能乘以 1/20 就只能相当于 5%的这个核心资本如果是比如央行的准备金那就是 1:1 就是我们默认央行准备金是
核心资本所以它跟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关系就是 1 比 1 所以简单的说巴塞尔协议一般规定呢是核心资本充足率呢比如说以前 2.0 的时候有规定 8%点几这么一个东西后来不断的叠加叠加叠加就是把一些风险资产你可以融入进来那最终呢我们简单说个结论我们可以大概假定银行有相当于核心资本的
5 到 10 倍的这么一个贷款能力大概就这么一个意思这件事呢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呢它跟当初存款货币理论的那个货币乘数的那个值啊恰好差不多就是 5 到 10 倍那我们怎么理解呢我们可以有两个理解第一说要不然就是凑巧了但我觉得这个有点太过分了第二个就是说那你别忘了巴塞尔
美元汇巴塞尔协议也是全世界的银行他们互相讨论出来的嘛所以大家可能也都是认为说就算是存款货币理论的货币乘数理论是不靠谱但是这个比值好像就这么多年银行运行下来也还可以就像我们说的一个国家如果完全以美元为存款货币基础那他套用存款货币理论的乘数差不多也得到的这么一个 5 到 10 倍的东西
所以最后不管是怎么样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基于巴塞尔协议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就硬性规定你比如说实际得到的数大概就是个 5 到 10 倍这么个数因为各个银行情况不一样有人可能吃准备金多一点有人吃准备金少一点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巴塞尔协议现在基本上全球的银行就商业银行也都直接的去遵守了当然了商业银行肯定不可能说我每天把资产负债表传给巴塞尔
会吗让他们去审核所以就是各国央行代行这个职能各国央行实际上给本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法律当中采用了本国翻译过后的巴塞尔协议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这样一个逻辑然后要求商业银行说你每个月每半年
一年上交资产负债表给我我把这个东西一汇总一算你这个是满足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的所以你就 OK 这整个这套运行体制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这里边我就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你上网搜很多学者
都还在就这一点进行争论说什么呢说你不是说存款货币理论不对吗说银行可以凭空创造贷款吗那要是这样的话为什么那些银行的业务员还在天天拉存款呢听说这个是很好的问题有很多学者甚至还仍然用这样的逻辑去来批评
贷款创造存款的理论说哎呀大概也不是凭空创造吧也还是有一定约束或者一定供给侧支毛的吧不然那银行同志为什么要去拉存款呢你看银行拉存款那不就说明存款对于贷款有控制作用他只有拉了更多的存款才能创造更多的贷款吗
所以你看哎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怎么解答呢其实就是用核心资本充足率来解答这就回到商业银行和央行的这个运转体系了所谓银行拉存款啥意思不就是两种可能性吗第一我扛着一箱子钱比如 500 万人民币纸钞我就存进去了这是一种然后另一种呢我无非是把我另一个银行的存款转移到你这来吗哎
这就是两种情况嘛那第一种情况好理解为什么因为纸币其实就是央行信用纸币是很显然对应着央行准备金的纸币进入到一个银行其实就扩充了这个银行的央行准备金它当然就扩充了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所以因此银行就有了根据巴塞尔协议获得的新乘数那
那就是新存进来这笔钱就又可以乘以 5 了又可以放贷款了但是从别的银行转过来的钱是咋回事呢其实从别的银行转过来的钱因为他是通过央行转进来的所以他对应的是对方商业银行
的央行准备金的减少和本行的央行准备金的增加嘛所以也是拉进来央行准备金扩大了核心资本充足率这件事就变得特别有意思就是说
好多的现象你会发现你以为用存款货币理论仍然能解释但它其实底层的原理不是那么回事了完全不是大家只是在争夺央行准备金所以然后这里面就会有更多很好玩的事情比如说影子银行这个银行同页存款为什么能成为影子银行反正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我们说数字货币在这个方面又是咋回事到底有没有派生信用包括银行的这个
上脚比如说银行的央行准备金率提升一个百分点降低一个百分点大家不都说能够释放什么什么多少存款吗信贷额度吗其实也是从这套机制来的等于说表面上的现象看上去好像好多东西没变但其实他们的底层逻辑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央行
巴塞尔协议这套体系和商业银行监管的这套体系了就是应对一件事就是银行可以凭空印钱所以这套体系就随之建立起来非常非常精彩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跟之前的存在比造成了大家的对这个银行运营体系这么一个理解是深刻相关的因为
在银行工作过的人其实大家是直接把存款和贷款进行直接挂钩的包括你的这个考核中也是一样的就是说你的存款的考核指标和贷款的考核指标是挂钩的我觉得国内做银行的人可能大家都天然的觉得存款的作用就是为了我们的这个贷款指标能够完成他其实大家也没有办法或者是没有必要吧因为你毕竟是一线员工就是从这整个这个核心资本充足
对于这个角度来考虑一般都是这个风险部门集中风险部门考虑的东西它只不过是通过下放这个层层下放指标让你完成这个东西以便实现它这个核心资本成都率的指标的完成而已这个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角度所以表面上看其实真的好像什么也没变对但是你会发现几十年来我国的这个货币运行体制就是在底下偷偷的把柱子都给换了然后面上大家看着好像没啥区别
头两换猪挺有意思的一个历史过程所以这也就是一开头提的孙国峰先生的这个挺有意思的一个最早的一个贡献等会儿如果有时间我们也可以再聊聊相关的例子比如说影子银行或者什么的
如果来不及呢就后边再找话题再聊因为那个跟加密货币还有点关系当然了我这里也不叫挖坑吧就是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呢其实我也很喜欢有机会讲一些小白事的讲解会计学原理就是说讲这个会计学的这个有意思的地方
资产负债的关系包括跟数字货币的关系就上次我记得我们聊过我不记得我们是在哪一期聊了但是后来我一个朋友还听到之后还特别关注问我我当时有个结论就是说区块链或者数字货币体系它是无法刻画债务的
应该是在念那一期聊的对当时说的那个俄罗斯主权债务啊什么之类的对对对是的就俄罗斯主权债委员就是能不能用智能合约解决当时说的意思就是说区块链和智能合约这套计算性的体系啊它是无法刻画债务的这种计算的这些事我觉得后边有机会都可以聊一聊
对我觉得只要 will 老师这个话一出口这个坑就算挖下来了基本上在文理典开花节目中只要你说出这句话就基本上练了以后一定要会安排但是我觉得其实我们之前有聊过就是对于影子银行或者说这个 crypto
会不会创造一个潜在的影子银行我之前我记得我们在群里讨论过就是对于这个现代的金融机构过度持有或者说持有定量的 crypto 会不会也造成了一种这个影子银行但其实它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影子银行的问题但我觉得其实也是非常有必要专门开一个话题就是我们就是讨论影子银行以及加密货币领域中的影子银行这么一个话题对的我觉得值得讨论
因为我实在是怕今天的话题已经是非常非常完整主要还是围绕货币灵魂三问我觉得到现在为止已经非常非常完整了后面我知道 Will 老师还有很多很多的可以分享甚至是从这个问题延伸讨论出来的那对于影子银行的部分我们再开一个新坑专门讨论影子银行
今天的主题就是货币零控三位这三个问题魏老师还没有补充呢或者说我又打断了地方没有太多补充了因为可能本来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其他的讨论点但其实各种的讨论点最终就是一句话如果要有一个货币体系能够成立的话那它必须能够有效地回答这三问它这个对三问的答案组合在一起是一个有效的体系那我觉得这一个新的货币体系还是有可能成立的
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以拭目以待有可能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在影子银行那一期里面再深入讨论比如说进入到虚拟世界如果说用一个 smart contract 来完整的表达一个会计或者说债务体系资产负债表这件事有没有可能用一个超计算机实现等等我觉得会是非常有意思的讨论
但今天我觉得这三个问题还是非常完整以前所谓我的细节以及非常非常精彩的论述魏友老师给大家把这个三个问题梳理了一遍我觉得如果说听了我们这两期节目如果还对货币理论有一些问题的话
我觉得大概率会减少一大半的问题但如果还有的话我们可以有在下次 ama 中间讨论总而言之呢我觉得今天的讨论总结下来还是这个我们现在的新货币体系尤其是央行商业银行二元货币体系还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模型至少是假设如果你想以除此之外任何方法包括加密货币颠覆掉这个模型的话你必须能够更完整更好的回答这三个问题起码得是比这个二元体系回答的更好
但是目前为止我们也在最近的一些事件上看到这个答案大概率不如现在这个新货币体系回答的好对的对的因为今天其实没有集中力量讨论关于加密货币体系的事我觉得在加密货币体系里确实有一些对于其中一两个问题的新的答案还是会挺有意思就像小跑说的也许我们后边再找一期
再聊这个问题必须得安排上好的那今天呢我们对于这个货币灵魂三文的讨论分两期就到此结束应该是目前为止最完整的论述了我们今天就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里那请大家期待我们今后的讨论非常感谢谢谢威尔老师好的谢谢小朋友好再见好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