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主:我认为当前关税战对医药股投资而言,机会大于风险。虽然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但大部分医药产品如药品制剂、原料药、植物提取物等被豁免,反而中国对美进口医疗产品加征34%的关税,这将给国内医药行业带来结构性机会。
我将医药股投资逻辑细分为五大方向:创新药、血制品、医疗器械、科研服务和中药。创新药方面,美国加税导致进口药价格上涨,为国产创新药如百济神州等提供了抢占市场的机遇,但研发失败和医保砍价仍是潜在风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92%的创新药能够进入医保,政策支持力度明显。
血制品方面,进口人血白蛋白因关税上涨,成本增加34%,国产白蛋白企业如上海来势将迎来提价和扩产的机会。虽然审批流程较慢,但行业整合加速,集中度提升,利好头部企业。
医疗器械方面,国产设备因技术进步和价格优势(低30%-50%),加上政策支持,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但高端设备的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这需要我们关注技术突破。
科研服务方面,关税导致进口实验设备价格上涨,国产替代加速,华大基因、奥普麦等企业将受益。
中药方面,由于产业链100%自主可控,不受关税影响,并且受益于老龄化和消费升级,东阿阿胶等企业将持续受益。
总而言之,建议投资者采取先攻后守的策略,创新药作为进攻型,医疗器械和血制品为攻守兼备型,科研服务和中药为防御型。原料药和CRO短期需谨慎,因为它们受印度竞争和海外订单波动影响较大。医药投资可比作种树,创新药是速生树,中药是老榕树,需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