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792.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2792.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2025/3/3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夏虫不可语冰
Topics
我观察到,许多关于煤炭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的观点都缺乏严谨的逻辑和数据支撑。因此,我将从供应、需求、行业前景和投资策略四个角度,结合具体数据和逻辑分析,来探讨煤炭行业的真实面貌及其未来走向。首先,关于供应端,虽然有人认为煤炭行业只是开始感觉好日子不在了,但这种说法缺乏数据支持。2014年到2016年煤炭行业的困境,不仅源于表内产能过剩,还受到大量表外产能的冲击。而经过供给侧改革后,煤炭行业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生产煤矿数量大幅减少,产能集中度大幅提升,优质产能占比超过80%,主要集中于晋陕蒙及新疆等主产区,国有控股企业的产能占比也显著提高。因此,煤炭行业的供应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产能集中度和优质产能占比的提升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关于需求端,虽然有人认为多基础行业进入周期衰退,导致煤炭需求面临下滑压力,但这忽略了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2024年电力需求已接近10万亿千瓦时,且电气化、信息化进程加速,电力需求增速长期高于GDP增速。此外,出口结构的变化也为钢铁和能源需求提供了刚性支撑,因此煤炭需求的韧性可能被低估。 关于行业前景,有人认为短期难言好转,中期调整还将继续,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优质企业的存在。煤炭行业的周期性确实存在,但优质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资源禀赋和成本控制能力,能够在行业低谷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行业周期低谷可能是布局优质企业的机会。 最后,关于火电行业,有人认为煤价下跌将导致火电行业利润大幅提升,但这过于简单化。火电行业的盈利能力不仅受煤价影响,还受到新能源发电挤压、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以及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制约。因此,煤价下跌虽然有助于改善火电企业的成本结构,但并不能直接推导出火电行业将长期向好。总而言之,煤炭行业的未来充满挑战,但也存在结构性机会。供应端的集中度提升、需求端的韧性支撑、优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均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投资者应避免情绪化判断和简单化逻辑,基于数据和事实做出理性决策。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来自夏虫不可语冰-。 近年来,煤炭行业经历了从低谷到高峰的剧烈波动,引发了从业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分析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时,许多观点往往基于主观感受或片面认知,缺乏严谨的逻辑和数据支撑。 我将从供应、需求、行业前景及投资策略等角度,结合具体数据和逻辑分析,探讨煤炭行业的真实面貌及其未来走向。 一、供应端:供给侧改革重塑行业格局 有观点认为,当前煤炭行业“只是开始感觉好日子不在了,远未达到2014到2016年哀鸿遍野的境地”,并指出“那时的产能比现在低不少”。这一描述更多基于主观感受,缺乏数据支持。事实上,2014到2016年煤炭行业的困境不仅源于表内产能过剩,还受到大量表外产能(如小煤矿、私人煤矿)的冲击。当时行业分散,竞争无序,乱挖乱采、低价倾销现象严重,导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然而,经过供给侧改革后,煤炭行业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数据显示,生产煤矿数量从超过10000多个减少至4000多个,产能集中度大幅提升,优质产能占比超过80%,且主要集中于晋陕蒙及新疆等主产区,而且国有控股企业的产能占比显著提高,行业竞争格局更加健康。因此,不能简单以过去的经验来推断当前行业状态,供给侧改革已经为行业奠定了更加稳定的基础。 结论:煤炭行业的供应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产能集中度和优质产能占比的提升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未来分析应基于具体数据,而非主观感受。 二、需求端:电力增长与结构性变化支撑韧性 有观点认为,当前“多基础行业进入周期衰退,房地产、汽车、光伏等行业内卷内耗白热化”,暗示煤炭需求面临下滑压力。然而,这一逻辑存在明显漏洞。内卷和内耗主要影响相关行业的利润分配和竞争格局,而非直接决定其对煤炭的总需求。 事实上,电力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2024年已接近达到10万亿千瓦时左右,且电气化、信息化进程加速,电力需求增速长期高于GDP增速。此外,出口结构的变化(如新能源产品、汽车、机械、电子电气等行业占比提升)也为钢铁和能源需求提供了刚性支撑。因此,煤炭需求的韧性可能被低估。 结论:煤炭需求不仅受到传统行业的影响,还受益于电力增长和出口结构变化。未来分析应关注需求的结构性变化,而非片面强调周期性衰退。 三、行业前景:周期性与结构性机会并存 有观点认为,“短期难言好转,中期调整还将继续,从长期来看,没有5到6年很难出清扭转颓势”,并指出神华、中煤等企业是“长跑健将”,但“短中期压注难言明智”。这一观点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如果认为行业内有企业是“长跑健将”,那么短期的市场波动不应成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煤炭行业的周期性确实存在,但优质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资源禀赋和成本控制能力,能够在行业低谷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行业周期低谷可能是布局优质企业的机会。 结论:煤炭行业的周期性不可避免,但优质企业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投资者应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非过度关注短期波动。 四、火电行业:煤价下跌并非唯一变量 有观点认为,“火电行业随着煤价下跌,利润将大幅抵消电价下调,重回几年的增长,有可能走出几年的长牛”。这一判断过于简单化。火电行业的盈利能力不仅受煤价影响,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新能源发电的挤压: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对火电形成替代效应,以及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电力需求结构变化可能导致火电机组利用率下降。 政策导向:碳中和目标下,火电行业面临减排压力,可能增加环保成本。 因此,煤价下跌虽然有助于改善火电企业的成本结构,但并不能直接推导出火电行业将“走出几年的长牛”。股价表现还受到市场情绪、政策预期、行业竞争格局等多重因素影响。 结论:火电行业的前景需综合考虑多重因素,煤价下跌只是其中之一。未来分析应避免简单化判断。 五、业内人士的认知局限:警惕“灯下黑” 行业分析应结合宏观视角(如政策、技术、经济周期)和微观视角(如企业竞争力、成本结构),避免过度依赖个人经验。同时,投资者应保持开放心态,关注多方观点和数据,以形成更加全面的判断。 煤炭行业的未来充满挑战,但也存在结构性机会。供应端的集中度提升、需求端的韧性支撑、优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均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然而,投资者应避免情绪化判断和简单化逻辑,基于数据和事实做出理性决策。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行业周期低谷可能是布局优质企业的机会,而短期的市场波动不应成为主要关注点。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把握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