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811.这波“科技牛”行情,就这么结束了?

2811.这波“科技牛”行情,就这么结束了?

2025/3/25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范范爱养基
Topics
范范爱养基:我认为当前的科技板块回调只是短期现象,长期来看,科技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刺激方向,并且具有最高的成功率。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我国拥有根深蒂固的储蓄文化,高储蓄率为科技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这主要体现在银行信贷、财政支持、资本市场融资和外资投入四个方面。与刺激消费相比,发展科技的效率和成功率更高。 其次,历史数据表明,互联网、半导体和新能源等科技板块都曾经历过大幅上涨,这充分证明了科技板块的巨大增长潜力。例如,2015年上半年中证互联网指数涨幅高达140%,2019年1月到2021年7月半导体指数涨幅高达330%,2020年3月到2021年11月新能源指数涨幅超过260%。 再次,虽然当前AI行情涨幅相对较小,但它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有望出现更大的上涨空间。AI应用端的快速发展也为科技板块提供了新的催化剂,例如手机出货量的增长为AI应用提供了载体,AR智能眼镜的落地加速将进一步拓展AI应用场景。此外,海外AI产业的盈利也证明了AI技术的商业化潜力,而中国AI市场规模更大,未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总而言之,尽管短期内存在回调,但我坚信科技板块的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科技之后仍然是科技。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谈谈个人负债的三剑客,来自范范爱养基。 3月来,以AI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开始震荡回调。最近不少人问:科技板块基金是不是该赶紧赎回? 任何板块短期冲太高,都会有短期回调。包括黄金,债基这些在我们认知中属于偏稳健的资,短期涨太多也会跌。因此,科技板块短期回调不是问题。 问题是我国科技板块大行情是否彻底结束熄火?我的答案是:今年的“科技牛”或未结束,我坚信科技之后还是科技! 原因有二: 1、科技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刺激方向,且是胜率最高的方向! 2、AI应用端已出现不少新催化剂。 我挨个说明。 为什么发展科技是胜率最高的方向? 今年相信大家多少能感觉到,我国重磅刺激方向就2个:科技、消费。我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储蓄文化,储蓄率一直不低(换言之,我国消费从来就不是很高)。储蓄越多,说明银行可供贷款的资金越多。 支持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有4个:银行信贷、财政支持、资本市场融资、外资投入。占比最大的就是“银行信贷”,又细分为2种方式: ① 政策性贷款(如专项支持科技产业的贷款) ② 低息或长期贷款(支持关键技术企业研发) 高储蓄率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相比刺激消费来说,发展科技的效率和胜率显然更高。 那么,问题来了~集全国之力的资本投入,能推升科技板块涨多少?以史为鉴。 1、互联网 我记得2015年我正在读大学,当时我记忆犹新的就是“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几个词汇。学校里创业氛围也相当浓厚。 中证互联网指数仅在2015年上半年,涨幅就高达140%。 2、半导体 半导体指数从2019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涨幅高达330%。 3、新能源 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双碳”目标,新能源车、风光电等板块开始启动。伴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高、绿电平价上网政策等催动行情继续演绎,后续因产能过饱和以及硅料价格下跌等因素令行情结束。新能源指数从2020年3月到2021年11月,期间涨幅超260%。 4、国产AI 2025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国产AI产业链成为今年科技板块中的领头羊。 之前给大家分析过:DeepSeek对股市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资金从硬件切换到软件。 如表格所示,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在“AI应用”的占比为58.9%,高于人工智能指数的36.3%。 “AI应用端”含量高的“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截至3月21日,今年来涨幅17.93%。虽然大幅跑赢科创50和沪深300等主流指数,但是,相比前几次科技产业爆发,动辄翻倍甚至能涨2-3倍的大行情来说,这波最新的AI行情或许还处于开始阶段! AI应用端已出现不少新催化剂,我注意到AI应用端有3大进展。 1、手机出货量大增 2024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为3452.80万部,同比增长22.10%,环比增长16.63%!其中,5G手机出货量为3043.30万部,同比增长 25.80%,环比增长 11.40%,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88.14%。 智能手机无疑是众多“AI应用”的载体,比如“AI+游戏、AI+金融、AI+医疗”等,大都是在手机上发挥其功能。手机出货量回暖,我认为是“AI应用端-软件”在今年能加速发展的大前提。 2、AR智能眼镜落地加速 2月25日,海信视像与XREAL合作的首款AR/AI眼镜产品今年下半年发布,并称“AI 技术的深度赋能”成为关键支点。 2月28日,Meta公布了一款名为Aria Gen2的AR智能眼镜,这是一款以研究为导向的实验性产品,旨在推动机器感知、以用户为中心的情境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3月1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举办“AI 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以促进AI眼镜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 眼镜作为其重要落地场景之一,正逐步从概念型产品走向规模化商用阶段! 3、海外AI产业已实现盈利 AI技术率先突破的美国已经成功探索出技术商业化路径,不仅芯片厂商业绩亮眼,AI广告、AI电商、AI教育等公司均在去年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的扭亏为盈,产业基本面成功验证。 对比海外,我国AI市场规模更大。2024年,国内提供AI解决方案服务的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增速维持在20%以上,庞大的市场规模自然也为更高的股价和估值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