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830.护城河决定下限,扩张性决定上限

2830.护城河决定下限,扩张性决定上限

2025/4/13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方伟
Topics
方伟:我认为在二级市场投资中,对成熟公司的评估,应该优先考虑其护城河的稳固性,而不是扩张速度。天使投资更看重扩张性,因为他们需要快速回报。但对于二级市场,我们投资的是相对成熟的公司,更重要的是确保其核心竞争力能够抵御竞争,持续盈利。如果一家公司拥有高毛利,却没有坚实的护城河,那么就会吸引大量竞争者进入市场,最终导致价格战和利润下降,就像90年代的彩电行业一样。因此,护城河决定了一家公司的下限,它保障了公司的长期生存和盈利能力。 而扩张性决定了一家公司能够达到的上限。拥有护城河的公司,其竞争对手实际上是整个行业或市场,以及自身的发展潜力。市场规模越大,行业发展越快,公司自身实力越强,其增长潜力就越大。当然,也有一些公司拥有强大的护城河,但扩张速度却很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两家公司的估值偏离程度相同,例如都偏离50%,那么我更倾向于选择扩张性更强的公司。 例如,如果让我在360元的腾讯和150元的美团之间选择,假设两者的护城河强度相同,我会选择腾讯。因为腾讯是一家纯粹的线上互联网公司,其产品(软件和内容)更容易进行全球扩张。腾讯在海外游戏市场的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30%,并且还在快速增长。这是因为游戏产品本身就是代码,只需修改语言和皮肤,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腾讯的视频号和腾讯元宝也展现了其惊人的扩张速度。 反观美团,其线下业务模式扩张速度较慢。它需要在每个城市进行广告投放、招商引资和骑手招聘,缺乏规模效应。美团在香港市场花了很长时间才突破10万单/天的订单量,而其在沙特市场的订单量也远未达到百万级别。这说明美团的业务扩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成本。 再比较一下150元的美团和100元的拼多多,假设两者的护城河强度相同,我会选择拼多多。虽然两者都是电商平台,但美团销售的是非标准化服务,而拼多多销售的是标准化商品。服务只能覆盖周边区域,而商品可以销售到全球。像iPhone、可口可乐和特斯拉等都是标准化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拼多多旗下的TEMU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就实现了600亿美元的GMV,速度甚至超过了拼多多在中国市场的早期发展速度。这是因为TEMU不需要在海外进行招商,只需要将国内工厂的商品销售到全球,而工厂和跨境物流都是现成的。 总而言之,一家公司产品的全球扩张潜力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 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例如可口可乐和iPhone;2. 数字服务的全球覆盖能力,例如Facebook、微软和腾讯的游戏;3. 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的全球适用性,例如拼多多TEMU的“极致性价比”;4. 连锁加盟模式的扩张能力,例如瑞幸、蜜雪冰城、麦当劳等。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护城河决定下限,扩张性决定上限,来自方伟在学习。 我最喜欢的务实派天使投资人朱啸虎的话我很认可: “我的投资逻辑简单的说是3S原则。Significant大市场**:市场要足够大,如果是垂直市场就更好;Scalable可扩张**:互联网就是典型,一次投入,爆炸式盈利,一个指数模型;Sustainable可防御**:在中国可防守性特别重要,大公司一定有要上下游通吃的能力才能守得住。携程去哪儿、滴滴快的的合并都是为了强化这种可防守性。” 朱啸虎是做天使投资的,需要爆发性,所以扩张性要比护城河更重要。 但我们做二级市场投资,基本都是成熟公司,首要看的不是他能够跑得有多快,而是先看他的护城河稳不稳固,护城河不稳固,一切都无从谈起。** 如果你做的是高毛利的生意而没有护城河,那就会有千军万马涌入这个赛道,最后卷生卷死,看看90年代的彩电行业。 所以护城河决定了一家公司的下限,有护城河才能抵御竞争。如果有源源不断的新玩家,或者市场竞争激烈,现在与过去的盈利数据完全没有参考意义,竞争是动态的,随时都有可能侵蚀掉现在的利润。 有护城河的公司,他的竞争对手就成了赛道、行业,甚至是自己,赛道有多大,行业发展有多快,自身有多强,他就能够跑多快,把赛道都利润吃得饱饱的。 有很多公司有强大的护城河,但是他的扩张性是很慢的,如果价格相似的情况下,指的是固有价值偏离实际价值的程度一样,比如都是偏离50%,优先选择扩张性强的**,举例来说: 360块的腾讯与150块的美团,你选择哪个?** 当然是选择腾讯呀。我们假设他们的护城河一样高,明显腾讯的业务更具有扩张性。 因为腾讯是纯粹的线上互联网公司,售卖的是软件与内容,都是可以全球自由扩张的,腾讯在海外的游戏收入已经占到游戏总收入的30%,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因为游戏就是代码呀,全世界都可以玩同一款游戏,换换皮肤,换换语言就可以了。 看看腾讯的视频号,短短几年,日活跃用户数超过了6亿,这才是火箭一样的扩张速度,再看看腾讯元宝,三月份增长20倍,日活用户去到3000万。 我们看看美团,累死累活在香港干了一两年,订单量终于突破了10万单,占8000万日总订单的0.1%,出海沙特搞得红红火火,一看订单,还没到100万单,生意确实是苦,慢也确实是慢。 因为美团做的是线下的脏活累活,需要招商入驻,需要招募骑手,有了订单要去配送,钱都是一单单拧出来的血汗钱,他每去到一个城市,就需要重新投广告获客,招商入驻,招募骑手,没有规模效应,不像腾讯,一款游戏开发完,全世界都可以玩,充值哐哐哐网上走! 再来对比150块美团跟100块的拼多多 假设他们的护城河一样高,应该买谁? 应该买拼多多,虽然他们都是卖货的,但美团卖的是非标的服务,拼多多卖的是标准化的商品,服务只能卖给周边三公里,但商品可以卖给全世界。** iPhone是商品,可口可乐是商品,特斯拉也是商品,他们都是一款产品打全球。 也正是如此,在美团花了一两年,吭吭哧哧在香港干了10万单/天的时候,拼多多的TEMU只花了两年半,做到了600亿美金的GMV,比当年拼多多在中国的速度还快。因为TEMU不需要在海外招商,他只需要把国内的工厂货卖到全球就可以了,工厂是现成的,跨境物流也是现成的,只要你有订单,工厂跟物流商排着队找你合作。 最后总结一下,一家公司卖什么东西,是有全球化的扩张性的:** 1.卖标准化程度高的商品。** 比如可口可乐,配方全球统一,消费者在任何国家都能享受相同的口味。 再比如iPhone,硬件和操作系统标准化,全球用户体验一致。 2.卖数字服务** 比如Facebook家族,全球有35亿人天天用。 再比如微软系统与办公软件、Google搜索、腾讯与网易的游戏等。 3、商品或服务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能够被全球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接受** 举例来说,拼多多TEMU主打“极致性价比”,这一点对全球消费者都有吸引力,尤其是在经济压力较大的市场,如发展中国家或欧美中低收入人群。 再比如麦当劳的炸鸡薯片可乐,谁不喜欢油炸食品呢? 4、连锁加盟的商品** 这个例子比较多,瑞幸、蜜雪、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都属于这个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