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885.碳酸锂的周期在哪

2885.碳酸锂的周期在哪

2025/6/7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柯中
Topics
柯中:我认为2025年将是纯电车型需求显著增长的一年,而混合动力车型的增速将会放缓。这是因为在2023年和2024年,混合动力车型的持续增长已经导致单车电池容量的增长并不显著。目前,随着纯电车型市场的逐步扩大,特别是20万元以上车型的纯电渗透率仍然较低,预计每年电动车电池容量的增速大约在6%到10%左右。如果市场渗透率再增长10%到15%,那么综合来看,动力电池的增速将超过20%。因此,尽管很多人认为市场渗透率已经接近50%,但动力电池的增速仍能保持在20%以上。 柯中:我观察到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增速约为100%。预计到年底,全球储能的增速约为65%。而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增速更是高达142%。仅从这一增速来看,我估计2025年全年储能增速将超过70%。考虑到去年储能电池的出货量为369.8GWh,即使2025年储能按照70%的增速计算,也能带动整个锂电池的增速高达17%。这还不包括动力电池的增长。如果动力电池的增速仅按20%计算,那么总的叠加增速将高达30%左右。此外,电价市场化和算力的大幅度增长对数据中心电量的需求增长,以及储能对数据中心提供确定性和稳定性的电力供应和绿电直连,都将推动储能未来的增长。

Deep Dive

Chapters
本部分分析了动力电池和储能对碳酸锂需求的驱动作用。动力电池方面,虽然纯电动车增速放缓,但20W以上车型渗透率低,未来带电量增速仍可达6%-10%,叠加渗透率增长,动力电池增速有望超过20%。储能方面,2024年一季度全球增速约100%,2025年一季度增速高达142%,预计全年增速将超过70%,这将显著拉动锂电池需求。
  • 2025年纯电动车将明显放量,混动车增速下降
  • 20W以上车型纯电渗透率低,未来带电量增速6%-10%
  • 2025年全球储能增速有望超过70%
  • 动力电池和储能共同驱动锂电池需求增长超过30%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碳酸锂的周期在哪**,来自柯中**。** 锂电池需求增速的确定性** 1**、动力电池** 这里很多人都说,为什么这个还有确定性,因为实际上2023年是增混持续放量的一年,而纯电就是这一年增速明显放缓了。那么2025年应该就是纯电开始明显放量的一年,而混增的增速会开始下降。 因为混增在2023年,2024年的持续放量,导致单车的带电量实际上在这2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单车带电量,基本就是平均了所有电车的电池做一个平均值的电量。 而今年目前随着纯电车型的逐级扩大,特别是20w以上车型的纯电占比渗透率较低的特点,每年这块的电车带电量的增速大概是6-10%的样子,所以如果渗透率在增长个10-15%,那么叠加起来,动力电池的增速就是大于20%的。 所以很多人看上去渗透率已经接近50%了,就认为动力电池的增速就会维持不住20%增速了。 2**、储能1季度的大爆发**,锂电池增速最大的看点** 2024年1季度,全球储能的增速大概是100%左右,对应到年底,大概储能全球增速是65%左右。大概1季度增速对应全年的增速65%。 而目前2025年,全球1季度储能增速高达142%,就单纯的看这个增速,估计2025年全年储能增速将高达70%以上。 因为去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是369.8GWh,那么25年储能即使按照70%增速来看,就能带动整个锂电池的增速高达17%了。还不算动力电池这块的增速。动力电池这块即使只按照20%的增速来看。那么也有210.2GWh。叠加增速高达30%左右。 3**、储能未来的增速在哪** 电价市场化 算力的大幅度增长对数据中心电量的需求增长。储能对数据中心提供确定和稳定性的电力供应 绿电直连 4**、碳酸锂今年需求多少** 按照105w吨来算,碳酸锂制作成电池的良率和转化率大概按92%计算,则需要碳酸锂114.1,传统行业13w吨,所以去年整个市场的需求大概是127.5w吨。 明面上生产了大概125w吨,回收了65w吨锂电池,换成碳酸锂大概是7w吨,则总量就是132w吨。过剩4.5w吨,和上面库存增加3.8w吨基本吻合。 今年增速即使按照30%来算。那么就是148.2,加上传统的13w吨,则需要碳酸锂161w吨。 目前全球产能大概180w吨左右,加上停产的部分,实际供应的部分只有160w吨的当量。 那么目前看明面供应大概能达到160-167w左右。供应则可以平衡。 5**、供需矛盾在26年会有首次出现的概率** 2026年碳酸锂供应则会大幅度放缓。 如果储能增速维持在50-70%的增速,因为储能的基数随着每年大幅度增长后,需求占比越来越大。2025年达到630GWh,而2026年如果增速继续50%的话,则能有315GWh的增量。能提供整个锂电池15%的增速。 只要26年,动力电池这块能维持15%的增速的话,则整个碳酸锂需求增速就能维持到25%。 但是碳酸锂供应却达不到25%的增速了,因为这样供应就得高达200w,目前全球的产能,也只有180w吨,到明年新增落地的,也就是200w出头,但是维持这个价格,停产的产能是无法复产的。 碳酸锂价格周期性波动的概率** 1、低位维持锂盐厂一定的利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反而会减弱碳酸锂周期** 比如说现在大部分云母的成本还是集中在8-10w吨会更多一点,低成本类似永兴这种还是少数。 如果说宁德真要控价,将价格维持在7-9w之间波动,给这些企业一点希望,但是又舍不得明显减产,而也不明显亏损,反而会大幅度延长周期的或者说导致周期不明显。 但是目前看价格向下了,因为现在做空价格符合空头利益,价格朝着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波动是市场化的结果。 这个时候,多数的云母基本都是亏损了。短期低于成本采矿还是ok的,长期是不现实的。 2**、压低价格导致新投资放缓**,矿产爬坡减速** 如果把价格直接压到5-6w的范围内的话,导致新投资放缓,矿产爬坡减速。 实际上盐湖的成本是相对偏低一点的,但是盐湖的低成本是因为盐湖生产碳酸锂的原材料是化肥的副产。整个项目的投入成本奇高,大概20E投入对应1w吨产能。如果5-6w吨的价格,即使一吨盈利2w的现金成本,税后盈利可能只有1w不到,回本20E的投资收入将高达20年。这种项目谁会继续投入。紫金在碳酸锂7-8w的时候,都已经大幅度放缓了投入,更别说现在5-6w的价格了。 3**、投资放缓或者停滞**,产能投产周期延长**,是导致供需错配的关键** 盐湖项目基本都是最少2-3年的投资周期,锂辉石或者云母扩产项目会快一些,大概1.5-2年。绿地项目也会略长一点也是2-3年的均值。 而如果现在价格维持在5-6w,维持半年,就基本意味着去年到今年底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投入了,意味着中间真空了大概1-1.5年时间。叠加投产周期的2年的平均值来看,未来至少有2年的真空期。而如果增速维持在20-30%左右,供需错配基本是大概率事件。 因为看上去增速没有20,21年那么高,但是现在基数大了。真正出矿的量才是关键。 比如说那会全球产能30-50w吨,多出20-30w吨的碳酸锂当量就得增速60%-70%匹配。但是现在今明年160-200w的基数,增速20-30w吨的碳酸锂当量,才只有10-15%的增速而已。 低位价格维持的时间越久,越增加了未来周期性的概率。所以现在碳酸锂不要涨是最好的,维持在5.5-6w对未来碳酸锂周期越有利。 因为这个就跟弹簧一样。压的越深,持续时间越久,未来的弹性就越大。 总结** 1、锂电池的增速需求不用担心,未来20-30%的增速基本能维持到2030年。 2、碳酸锂的下个周期的关键是价格维持在低位的时间,不要怕碳酸锂期货跌,跌的越深,反而未来出现大周期的概率越大。反而是不痛不痒的区间震荡,反而导致周期减弱。 3、市场价格的短期走势往往由当下利益最大化的逻辑主导。从当前市场格局看,空头力量显著占据上风,在此情境下,价格沿着空头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波动,是符合市场博弈逻辑的合理演绎。 4、碳酸锂的底部是猜不出来的,只能靠市场最终走出来。 不过在现在的节点,可借助贝叶斯原理,结合时间成本、赔率、胜率等变量,计算出一个相对优化的仓位水平,进而确定对自身更为有利的配置比例。 最后,周期的本质**,是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与群体利益博弈的动态共振**,其核心逻辑**,始终是人性对自身利益的本能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