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治: 我认为《穷中谈吃》这本书,虽然以“吃”为主题,但更重要的是“穷”的内涵。我的饮食观、对食物的寻找和赞赏,都源于“穷”的经历。事实上,我人生的许多审美都离不开“穷”的境地。我追求简单直接的饮食,最好能在20分钟内吃完,不要有繁琐的程序。这些标准都源于我小时候的贫穷记忆,那个时代物质匮乏,没有过多的装饰。我赞美无装饰的人生,喜欢老外家里的实用菜刀,赞美一张桌子的多功能性。贫穷让我看见本质,富贵繁华则容易让人眼花缭乱。我拥护贫穷,因为它能让我专注于食物的本质原味,反对不必要的装饰,不吃零食,不理解客厅茶几的用途。我吃狮子头不希望有凉的脆的东西,阳春面加肉燥就偏离了原味。我甚至不合时宜地避开勾芡的食物。现在我更深切地认可食物的本质,怀念昔时的“穷吃”,因为那时更注重食物的本真味道。老年代知普无华凡事慢调思理菜慢熟肉慢喂养。
杨照: 苏国治用他独特的文字风格,表达了他对“吃”的坚持和看法,以及他对朴素饮食的怀念。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