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登认为,当代中国电影中普遍存在一种“草根英雄”的隐含主题,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民间叙事传统有关。儒家意识形态的叙事侧重于人与体制的关系,而民间叙事则更关注人物塑造和对体制的控诉。
中国电影中的“草根英雄”通常出身贫寒,具有反体制的倾向,最终往往以失败告终。这种叙事模式并非源于对现实的简单反映,而是源于中国文化中对底层人民生存困境和精神追求的深刻表达。
孙悟空形象的流行,源于其作为一种安全的“草根英雄”原型,既能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又能规避审查风险。孙悟空作为神话人物,其反抗精神和最终的妥协,象征着中国社会中底层人物的抗争与无奈。
中国与西方在神话叙事和对神明的理解上存在差异。西方神话中,神明通常是至高无上的,而中国神话中,神明则可以被改造和操纵。导演们选择孙悟空作为故事主角,体现了中国人对神明的改造和操纵的文化特性,也反映了中国电影叙事中对现实的巧妙处理和文化表达。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