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年菜鸟进化论》,是一期比较自我的主题,也跟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有关,这部电影叫做《好东西》。其实一开始,我也在想要不要做这一期,因为《好东西》这部电影最近很火,做这期节目好像是为了迎合流量,虽然这绝对不是我的本心……
我真心推荐,不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
因为实在太喜欢,我去电影院刷了两遍,而我几乎把这部电影介绍给了身边所有的朋友;电影给我带来的强烈的共鸣,让我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在播客里分享这些感受,所以这期播客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来了。
《好东西》里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好多,我今天播客里只是选取了我个人的角度和共情的点。
说起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大概是因为我从电影两个主人公身上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记者身份转做新媒体、单亲妈妈、讨好型人格、恋爱脑、总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小叶和铁梅两个角色用标签化的女性形象来看似乎一个是“恋爱脑”一个是“大女主”,但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陷入恋爱脑或者大女主的极端叙事里,***评判谁对谁错,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点,也都有各自的苦恼,任何的生活方式都可以被允许。
过往影视剧多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灌输恋爱脑模式;如今自媒体大谈“大女主时代”“中女时代”,***仿佛独立女性就能一路开挂、无所不能,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中国女性本就对自己要求严苛,很容易陷入他人评价体系,社会的期待里——但生活并非非黑即白,失误、挫折稀松平常。***无论是“恋爱脑”还是“大女主”,都只是女性形象的一种片面描绘。***真正的女性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坚定与自信、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来自于面对困境时的勇敢与坚韧、也来自于无数次脆弱的时刻接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
正如天台上小叶告诉铁梅的那段一样:我不能在夸你了!你不用什么都做好的!什么样才算好呢?裁判是谁呢?
而这部电影吸引我,还因为它虽是女性视角,但并非只是聚焦于女性群体的困惑。我更多觉得它在着眼当下这个个体觉醒的时代,或许我们可以摆脱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不再局限于被定义的 “男、女该有的样子”***,都能自由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式。
当然,最触动我的还是影片最后小女孩打完架子鼓说的话:“尝试过打架子鼓,我发现我更喜欢做一名观众”。
有时候,尝试、探索过后放弃也没关系,也可以被允许!
人生本就该允许各种可能,只有试过,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即便最后放弃,这尝试的过程也非常有意义。
因为人生重在经历🤍
以下是本期播客的时间点,方便大家参考:
00:36 介绍本期播客与电影《好东西》关联 zoe分享观影次数及不同感受 说明做这期播客缘由
03:10 角色共鸣及片段分享:讲述自身与电影主角相似点引发共情,原拟标题缘由,分享电影两处戳心片段。
07:16“恋爱脑”与“大女主”:点明电影女性视角及两种标签形象,剖析导演叙事高明处,回顾过往影视及当下潮流,批判两种极端叙事,强调真实生活应摒弃标签,接纳复杂。
16:26 单身妈妈话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单身妈妈常见困境、自己心态转变、成长收获,打破刻板印象,劝诫勿被身份标签束缚,理性看待社会期待。
20:32 受害者心态和强者心态 虽然是单亲妈妈 但我不把自己当弱者 受害者心态改变不了我当前的处境 抱怨少一些 成长多一些 把能量放在能改变的事情上
26:35 探索自我的时刻 允许自己彷徨 允许自己还做不到 人生不是爽剧 我们没必要活在大女主的期待里
28:57 讨好型人格蜕变:借电影情节引出讨好型人格话题,分享自身量表结果,剖析成因特点,讲述自我调整过程,给听众实用应对建议。
31:08 讨好型人格的朋友 如果你总是给别人说对不起 下次记得话到嘴边先响铃
32:50 心理原型量表 我得分最高的是爱人者 得分最少的是照顾者 成长过后的我原来也把自己的感受放在了后面
35:23 辩证看待恋爱脑:剖析恋爱脑与缺爱关联,分享个人克服经历,肯定积极恋爱观,批判极端自媒体言论,倡导健康恋爱心态。
37:20 电影包容性与性别思考:阐述电影包容态度,分析“爱无能”现象,深挖性别刻板印象问题,点明解放女性对男性意义。
40:24 下一代女性展望:电影小孩角色代表下一代理想女性,剖析其闪光点,总结乐观勇敢生活态度 愿我们都能被自己爱的很好 愿我们都拥有直面悲剧的勇气
🎧 本期两首音乐在这里:
✨背景音乐 The Beginning (Acoustic)—flawed mangoes
🧚♂️结尾音乐 Slow Forever—Mok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