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 53 以自己为尺度,建立生活的小众点评

Vol 53 以自己为尺度,建立生活的小众点评

2025/6/12
logo of podcast 七分饱

七分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t
ttt
思遥
英俊
Topics
英俊:我们最初想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但目标很模糊。通过一起旅行,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方法论,让旅行更有意义。我们把这些方法总结成工具,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探索生活。 ttt:我之前在北京从事高科技工作,感觉生活悬浮。辞职回老家后,我自然而然地观察家乡的变化。例如,小学对面小卖部变成幼托班,反映了城市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主张从身边开始观察,即使是边缘的地方也有乐趣。 思遥:大家现在害怕犯错,不敢尝试新的餐厅,依赖大众点评。但其实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不被算法和广告所左右。可以从小范围开始,比如多走两步路,或者相信自己的直觉,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

Deep Dive

Chapters
如何摆脱大众点评的束缚,建立自己独特的生活感知?从日常观察出发,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地图,不再依赖推荐算法和点评榜单。
  • 摆脱大众点评的依赖
  • 建立个人生活感知地图
  • 从身边小事观察变化
  • 点外卖像刷短视频,选择困难
  • 社区食堂是了解当地生活的线索
  • 地图软件代替点评软件
  • 用五感重新认识餐厅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在安吉余村 bottledream 瓶行宇宙的活动现场,与迷走神经小组的三位小组成员——英俊、ttt和阿挺,聊了聊ta 们怎么玩、怎么玩得有意思。

迷走神经(Vagus nerve)是我们身体里最长的一条脑神经,它连接着大脑与内脏,像一条隐秘的通道,让我们感受到饥饿、松弛、愉悦,甚至某些直觉与情绪变化。简单说,它是身体和感官感知世界的「神经高速公路」。

迷走神经小组希望用自己的身体经验、感官线索与直觉,找到去探索地方、生活和饮食的方式——不依赖推荐算法,不盲信点评榜单,而是用自己的「迷走神经」重新连接和发现世界。

我们从如何建立自己的「小众点评」聊起,聊到如何从日常观察中,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感知地图:

03:49ttt回老家后对常州的观察:学校门口小卖部变成托管班

07:26「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三河口也不是」

10:03点外卖像刷短视频

13:33社区食堂作为了解当地生活的线索

16:08宁波「本地人一条街」

19:52试试用地图软件代替点评软件

21:48放下评价系统后,用自己的五感重新认识餐厅

28:31四象限方法详解(从生活经验开始)

35:43小探索获得的「甜头」是构建方法论的起点

36:27给城市写「野史」:常州中山纪念堂与川菜馆

39:52「古茗指数」 :巧用奶茶选址找乐趣

40:52与老板聊天:重拾人与人的信任与沟通

48:56最小半径的探索,做最小范围的实践 迷走神经:如何联系「以自己为尺度」 拓展 陈荣辉)

【素材】

开头音乐:Margot Zunni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溜达溜达,放松放松

【本期嘉宾】

「迷走神经」)(按出场顺序)

英俊,不务正业所以开始「走神」的娱乐圈工作者。

ttt,在东东面馆每天一碗断生面的三河口小学生

阿挺,在上海吃不到横沥汤粉就住横沥河边的惠州小刘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