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00 我们的诗与远方: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诗与文学?

Vol.100 我们的诗与远方: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诗与文学?

2025/6/26
logo of podcast 不可逃课BookTalk

不可逃课BookTalk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nnie
锦丽
Topics
Annie: 小时候学习诗歌的记忆是机械式的,没有产生共鸣,只是为了应试。现在回看,发现很多经典的诗歌已经接触过,但如果要说最喜欢哪一首或者有很深的感悟,会感到羞耻。在找诗歌的时候,感觉自己有点看不懂古诗词了,特别是没有学习过的诗歌作品,理解能力很差。怀念以前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一步一步地解析诗歌的情境和表达的内容。现在读诗需要和诗人有一些相同的心境,才能静下心来去体验他讲的是什么,否则好像就是几句词很快就看完了,没有什么感触。 Annie: 小学的时候背诵的古诗词印象深刻,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就没有再有这个时间和机会去做积累了。小学的时候去读这种诗要经过反复的机械的朗诵和背还有默写,到了初中和高中呢又要开始读古文,古文也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阅读和学习的经验。如果不了解这首诗创作的背景,不了解这个作者的生平,不了解他讲的内容的话是蛮难带入的。

Deep Dive

Chapters
三位主播分享了他们学生时代学习诗歌的经历和感受,从机械式背诵到逐渐理解诗歌的意境,并探讨了不同年龄段阅读诗歌的差异。
  • 学生时代诗歌学习的机械式背诵与成年后理解诗歌意境的差异
  • 不同年龄段阅读诗歌的感受变化
  • 阅读诗歌需要结合诗人背景和创作情境

Shownotes Transcript

不可逃课已经100期啦!

在第100期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里程碑时刻,我们决定在节目中来读一读,之前从未涉及的题材诗歌。

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我们出生、成长、恋爱、结婚、老去……或许阻挡不了时间的消逝,但却可以拿起笔写诗,化刹那为永恒。

当我们在说“诗和远方”的时候,到底在向往的是什么?

也许,诗不在远方,就在我们生活的此时此刻。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 我们的读诗体验 01:34

  • 那些独属于古诗词的韵味 08:20

  • “季节”主题诗歌分享 12:02

  • “陪伴”主题诗歌分享 23:34

背景音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

余家仪,明日未来 - 逃不开夏天

Jack Jezzro - Mattinatta

Oskar Schuster - Gwendolen

Secret Garden - Illu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