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乒乓台063 | 从「内陆之行」到「公路电影」…… 两个迷恋漫游的创作者

乒乓台063 | 从「内陆之行」到「公路电影」…… 两个迷恋漫游的创作者

2025/1/13
logo of podcast 【乒乓台】 的播客专辑

【乒乓台】 的播客专辑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于诗
金飞
Topics
于诗:我从文德斯电影展和汉德克的新书《内陆之行》说起,探讨了两人从60年代至今的合作历程,以及汉德克在作品中体现的对于现实的无望和坚持。 《内陆之行》以一个偷水果的女孩为线索,描绘了欧洲内陆的荒芜景象和移民的生存状态,反映了欧洲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变化。汉德克的写作风格独特,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但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性,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挑战性。 汉德克因支持塞尔维亚立场而受到批评,但这并不影响其作品的价值。他的创作轨迹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其对战争、移民和身份认同的复杂思考。 《内陆之行》中大量运用电影术语,体现了汉德克对不同媒介的融合尝试。作品中“不可译”的词汇,也反映了其对语言和沟通的思考。 我推荐威廉·弗鲁塞尔的《书写还有未来吗?》,探讨了未来书写形式的可能性,这与汉德克作品中对语言和书写方式的探索相呼应。 金飞:我从文德斯与汉德克的早期合作电影《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开始,分析了文德斯对汉德克原著的改编,以及两人创作理念的异同。 文德斯更倾向于去意识形态化,而汉德克则更关注政治问题。两人都擅长刻画“漫游者”形象,但汉德克作品中更彻底。 文德斯电影经历了从迷恋美国文化到回归欧洲的转变,并通过拍摄其他艺术家的传记片来构建其精神序列。 我推荐多米尼克·格拉夫的电影《法比安》,这部电影以30年代的柏林为背景,展现了青年人的生活状态。 文德斯和汉德克在作品中都体现了男性和女性之间沟通的困难,这可能是他们共同的创作特点。 两人对点唱机的热爱和对厕所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某种独特的默契。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我是于诗大家好 我是金飞今天是我们乒乓台第 63 期的节目对的今天我们要来说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主题有多大有多大就要从我们这个月在 Movie Movie 看的文德斯电影展说起

对的它是那个百老汇中心在上海的一个电影院经常会做艺术电影的策展活动请我们去做了一场关于文德斯导演回顾展当中的一个电影叫《事物的状态的印后》所以还蛮开心的嗯

事物的状态呢是文德斯在 1982 年的一部电影在这个影展当中呢从他早期的公路三部曲一直到 2024 年的最新的完美的日子没想到这位老一辈的艺术家

还会有新片出来那借着这个影展的机会呢我们就会又想到文德斯的早年的一些创作那么就会有一个另外的一个名字跳出来就是和他的有过紧密的合作关系也是一个日常当中的好朋友的艺术家叫做汉德克那彼得汉德克呢

刚好在 2024 年的时候他的文集也出了一本新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呢是叫《内陆之行》这个书的原版呢是 2017 年的时候出版的那么我们到 2023 年的时候才被这个文景

翻译出版所以呢我想虽然我们是从文德斯的电影长开始说起但是我可能会先来说《内陆之行》这本书汉德克确实是文德斯非常亲密的合作伙伴他们俩的合作从 60 年代就开始了我们要不要先说他们俩是咋认识的是在 1966 年的时候因为骂观众这个戏了之后呢在现场的时候他们就聊得很开心之后再遇到的时候就变成了朋友嗯

那么到了 1971 年的时候他们俩就合作了第一部的剧情片

那第一部这个合作的原版的书籍就是叫守门员面对法典求实的焦虑那这本书呢也是彼得汉德克很有名的一个代表作那这个电影呢是 1972 年时候的电影文德斯导演的一部电影其实在这个之前他们还有一次就是有一个叫做三张美国唱片但是那个有点像

MTV 的那种感觉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 60 年代的美国摇滚乐的歌迷所以他们就选了一些那个摇滚乐然后做那个背景音然后这个文德斯就配上了一些

应该说是旅行时候的画面还是移动时的画面因为当时他们还都是年轻的创作者对的所以就是那个片子其实我们现在都不太能够看得到了但是守门员这部片子还是比较有名的其实守门员是汉德克的书里面所谓的情节性最强的一本书那个时候可能文德斯

文德斯估计也挺喜欢这种类型倾向有类型倾向的这种作品是的所以他们两个人的第一次合作选了这个我觉得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后

守门员里面是有凶杀的对对吧那次我们在 movie movie 的时候你说文德斯的电影里面其实挺少死人的对其实守门员作为第一部他们合作的电影里面就死了两个人嗯而且是个谋杀对是个标标准准的谋杀而且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无差别杀人他里面讲的这个守门员这个人物在很多的人看来就是有一个所谓的精神分裂气质的这么一个男主角嗯

然后我看了这个书了之后我觉得其实书写的比电影要更加的暧昧当时汉德克写这个书就是很明显受了加缪的影响对他自己也是这样说但是和加缪不同的是就是如果你把局外人的结尾看过了之后你会知道局外人里面的主人公莫尔索他其实在最后是有呐喊的

它是有爆发的它非常清楚就是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这个差别但是在守门员电影的一开场就是大家就可以看到他是看到旁边那个球直接进了那个门他一点扑球的意识也没有但是在小说中其实不是这样写的小说是怎么写的呢小说写的是一个被这个失业的人本来踢过足球是两个设定

所以呢就是说文德斯其实把这个片子改得更加的所谓的类型化了对更加类型化了文德斯自己好像是这样说他说守门员这个电影要归功于戏剧科科他说你们可能不相信啊文德斯说我基本上是一行一行根据彼得就是汉德克的小说来拍的他写剧本呢就是拿了一把尺子在小说的文字底下画线

花阳就是一个镜头他说这个因为他写的太好了所以我就不需要了我就直接拿来他的小说

来拍了按照这个西区哥哥的方法来拍的就是汉德克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写作就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很善于描写物件和动作那他基本上就是一个剧本的基本逻辑了所以呀所以就是文德斯很喜欢很高兴很喜欢有这样的一个文本嘛我连改编的工作都不用做了我也是进来的时候拍吧用这样的方式来写东西的汉德克不招人喜欢

因为读者不爱看因为你是需要有一些那种想象力是吧读者喜欢看首先是一个波澜起伏的情节或者是有笑点或者是有痛点或者是有什么点的有刺激点的那种桥段但是彼得汉德克是不给的它是一种随笔式的写法

他从来都是不喜欢情节的但文德斯也是不喜欢情节的他们两个在这一点上又不谋而合但是说老实话能够把彼得汉德克的文字从头到尾看完的读者其实是不多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因为

因为它太容易有那种喋喋不休的和流水账的那种感觉如果你没有读到它要说的那个东西的话还是挺有挑战的就是有的它是有文凯的然后第二次的正式合作呢就是在 1975 年的时候叫做《骑鹿》

又翻译成错误的方向或者错误的举动这些都有这样的翻译这个也是文德斯导演的一个片子然后呢是汉德克根据哥德的一部成长小说威廉·麦斯特的成长岁月和漫游岁月这个加起来两本书差不多哥德也写了将近 40 年

不是这个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因为戈德的一辈子其实写了两本福士德福士德写了三十多年然后威廉·麦斯特写了将近也是四十年这些汉德克就是根据这个故事的骨架然后非常松散地改变了一个

主人公也是像威廉·麦斯特一样想成为作家然后呢就被父母派出去这个体验生活去了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人物然后他得到了成长是这样的一个脉络其实说到这个感觉已经有一点文德斯的意思了第三次合作就是大家最知道的 1987 年的

柏林苍穹下那这次合作呢其实是一个更松散的合作方式因为那个时候汉德克在写自己的小说文德斯呢就跟他讲我要去拍一个关于天使的和孩子的电影然后你来帮我写剧本好不好然后汉德克就说我没空我要写小说他们俩都是用这么可爱的声音来教育的嘛然后呢就是汉德克还是很

把朋友的这个嘱托当一回事还是很认真的写了一首小诗和一些台词交给了文德斯然后这个东西就成为了文德斯拍柏林苍穹下面的一个蓝本是吧确切的说是一个救命稻草因为文德斯在他的文章当中曾经写到他是很不善于写对白的

然后因为有了这个汉德克的给他的这个诗歌以及这个对白他就立刻有了主心骨的感觉然后就围绕着那个再开始发展所以这是他们的第三次合作所以于老师这么说的话我们就不奇怪了为什么今天看到柏林苍穹下是这个样子的电影他一开始就是写诗嘛

对就是那首《当孩子还是孩子》是的那首诗就是汉德克写的他的救命档草对的所以其实汉德克的空闲就是有目共睹了之后呢两个人慢慢的就开始在自己的领域当中越来越发展他们俩的路径其实非常的小就是都是从德语区然后又去了好莱坞和去了美国然后又在欧洲境内等等

那我能够追溯到的他们两个人最后一次合作呢是在 2016 年文德斯根据汉德克 2012 年的一部戏剧改编了一个 3D 电影而且邀请了汉德克的前妻作为女主角来演这部电影那这个电影的名字叫做阿兰胡艾斯的美好日子这个片子真的是很奇怪就是这个女主角跟一个男主角就在讲他们的

情爱史然后呢不远处的一个封闭空间当中的一个作家在打字机前就在打字他们两组人之间好像有一些些就是说微弱的关联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片子

好了那这个呢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合作我们就来稍微的大胆的设想一下因为到了 2019 年的时候汉德克就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当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是为什么呢因为是共同得奖是吧对因为 2018 年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诺贝尔不是停了一次吗因为丑闻的事件停了停发了一次所以

所以呢就是他是把 2018 年和 2019 年两届的这个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发的而也 2018 年的得奖者是谁呢就是托卡尔丘克所以呢就是从 18 年到 19 年的时候呢我基本上所有的重点都是放在托杰身上

以至于虽然 19 年的时候汉德克拿了这个奖关注点都在托卡尔丘克上是吧我的关注点就不在汉德克身上然后呢为什么大家的关注点又不在汉德克身上呢因为汉德克得奖前的十多年前他已经处于一个众叛千离的状况了因为在 1996 年的时候

汉德克写了一个站在前南斯拉夫立场上面的一个邮寄这一系列的文章他都是站在塞族人的立场上面他就成为很多的西方文艺界的一个众矢之的大家就都说他站错了比如说苏三桑塔格就在纽约说过这样的话说汉德克完蛋了

直说汉德克完蛋了然后像拉什蒂这样的人还说他是国际年度白痴候选人诸如此类的拉什蒂自己不是后来被刺杀了吗然后齐泽克也说过他是对塞尔维亚人的赞美是玩世不恭等等等等就遭到了一大堆的知识分子的批评对但是这个事情呢我们等会儿也可以就是稍微的展开说说我不能说我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觉得我看了汉德克所有的作品了之后我明白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OK

总之就是 2006 年的时候呢这个时候他就公开的支持前南斯拉夫的总统米勒首维奇而且还去参加了他的葬礼发了言所以呢就是在这些所有事情之后他能够拿到诺贝尔奖

西方的主流的媒体其实都非常的尴尬或者说是非常的你知道就是说这个奖班的其实不是一个中央所规的奖它是有争议的所以呢就是在 2019 年一直到现在就是我们这边的媒体很少去讲汉德克这方面的事情所以就是借着这次的文德斯的机会就是又汉德克的名字又被提起的时候我心里面就有点感慨然后他 2019 年拿到诺贝尔奖

之后其实它一直还有新书出来但是基本上中国的一本到现在为止我们就只能看到内陆之行这本新书所以为什么我会说我看到内陆之行的时候就

很想替他吆喝一下我看完了之后呢就觉得其中的很多的感人的地方跟他以前的所有的那些写作是一脉相承的那我就先来给大家稍微的讲一下《内陆之行》是一本怎么样的书我们首先我先我先

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说大家在看在听内鲁之行的这个故事之前完全忘掉我们刚才说的外界媒体对他的一些评价然后单纯的你先来听我跟你讲他这本书是怎么写的好的首先他这本书是从一个中年的男性离开自己八月份的

巴黎的家开始说起他是个法国人吗主角不知道你知道八月的法国所有的人都去度假了就很多的城和镇就像是空城空镇一样然后他所住的这个地方呢叫做无人湾就是汉德克之前还写过一本书叫做我在无人湾的一年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想到是彼得汉德克他本人的一个投射这个人在那一天因为被蜜蜂遮了一下所以呢他决定那天就出发去哪里呢他其实就是要往内陆走

出发的时候他就讲到了很多零零碎碎的事情这个零零碎碎讲了将近有八十页到九十页就比如说是邻居这个邻居曾经曾经抱怨过说这家人家就是汉德克的这个家人家太寂静以至于对他们家造成了某种干扰

诸如此类的第一次听到类似于这样的投诉然后看到这里的时候呢我立刻就会想到之前汉德科也写过一本书就是《世论寂静》写完了邻居了之后他就会写到他所看到的这些国道啦那个以前巴黎皇宫的这个周围啦等等等等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很奇怪的点就是法国人都不见了在法国的这个地方所有的人都是移民他见到了很多的乞丐

记到了很多的流明然后呢这个时候他的脑海中渐渐的一直有一个像幽灵一样的形象出现就是一个偷水果姑娘读到这里的时候呢你就会明白说这个作者他其实脑子里面一直有这么一个人物他要把这个人物写出来所以呢一直到了将近一百页的时候呢偷水果姑娘终于在他这个作家看到某一个车上的女人的时候突然这个形象就变成真的了嗯

被召唤出来了对的然后呢这个就进入了偷水鬼姑娘的正式的故事这个会让我想到皮兰德楼的那个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有一点好你接着说然后这个偷水鬼姑娘呢显然她是有一个完整的身份设定的她的母亲是一个银行家她的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半调子的历史学家和半调子的历史学家

然后呢他的妈妈这个时候不见了就是到内陆地区去找他们失踪的女儿了所以呢这个姑娘刚刚结束了从北极俄罗斯地带的一个漫长的旅行刚刚回到巴黎只待了一天就去找他妈妈他跟他父亲见了一面他父亲跟他讲他弟弟现在要去那个那个去做木匠

你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家庭然后他就说他的弟弟去做木匠然后这个姑娘就踏上了一个寻找的里程

这个书奇怪就奇怪在它明明是写在法国但是整个《偷水鬼姑娘》的三天三夜之旅写的就好像是在一个热带丛林蛮荒当中的一个旅行所以这个地理指向其实是高度隐喻和文学性的不是真正的法兰西内陆对吧当然它有具体的地理指向比如说这个《偷水鬼姑娘》的第一个行程就是要走到塞纳河和瓦兹河的交汇处

因为我在想如果这个主角一开始是从巴黎出发的话他往那路走法国是个六边形的地图吗他是往北走他如果往北走的话他就会到雷恩然后他就会到

勒芒省然后会就快到英国了那个不是内陆那个就在往海边是的所以它叫内陆很好玩吧走过的一些地方呢比如说是这些河河岸边的这些荒芜的丛林然后呢又露宿的时候它会在一些新城它不会在你刚才说的这些城它都是

在新城露宿所以她是在有意识地处理这个地理关系对吧对一路上面就散发着这种冒险的气息为什么她是一个偷水果姑娘就是她从小有一次在她的妈妈的女朋友家里面呢看到果树上面的果子很诱人她就去摘了从此之后她就养成了这个癖好她认为偷水果不叫偷因为水果是野生的不属于任何人所以呢她鄙视所有的偷窃行为抢劫行为

他连就是饿到不行的时候人家跟他讲你可以去拿面包店里的面包他都不肯他觉得那个是偷窃然后写到这里的时候他还 cue 到了布列松的把手那部戏把手

这这这好吧布里松那个故事一时半会儿穿不过去啊你接着说吧总之呢就是他介绍了偷水鬼姑娘的这个背景的时候你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里面有汉德克从骂观众那个时候就开始的一种我要做违法的事情的那种立场但是呢他在这个姑娘身上呢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非常挑衅式的一个设定而是变成了一个很向内的

像灵魂内部的偷水果的方式来表明我在我在反抗社会的这其实是一个人物的姿态是的总之呢在这么一个漫长的三天三夜写了将近有三百多页的这么一个旅程当中去参加了陌生人的葬礼

然后路上遇到了一个身份不明的送披萨的小哥然后两个人结伴走了一段路遇到过狗遇到过乌鸦遇到过金色的野鸡一个奇幻之旅然后路过了曾经的战争废墟路过了

然后看到了很多荒废的小村里面的电影海报的那些那些痕迹有画面了有画面了吧然后呢他又路过了一条非常有名的朝圣之路叫做圣雅阁之路这条路的原名叫做尤里乌斯凯撒路好家伙一直追到了古罗马去然后呢这个时候他发现陪伴他走了一天一夜的这一个年轻人原来不是白种人他也发现的太晚了

这个时候人种的概念又被提出来了然后他们经过了一些类似于像逃亡者 绞刑架小丘 死人草地以这些名字为命名的这些荒芜废弃之地终于到了一个正常的这个城市维亚纳他们又到了一个

陌生人的家里面其实这个不是一个家它就是一个旅馆但是没有人去住这个旅馆了所以这个旅馆的老板基本上就已经傻掉了你知道吗就突然之间暴雨之夜闯进来一男一女整个这一路都有很多的心理描写但是一直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有一个主题已经非常的明显了就是他写的这个法国是一个移民和难民的法国对吧为什么这个披萨小哥为什么就是

一直到旅行的最后才发现这个孤儿其实不是一个白种人你是说那个姑娘发现一个小哥是吧对的这个发现给他带来很大的一个震惊对的然后呢这个故事最后就是到了一家团聚的时候脱水果姑娘在那个城市当中先找到了弟弟弟弟是一个木匠然后木匠这里呢其实又可以 cue 到

汉德克之前写的一些书里面的这个弟弟的关系以及他的他写他的父辈在战后做木匠的那些故事就都可以 cue 到回到这个故事就是一家团聚了之后姐姐弟弟先碰到然后爸爸也来了爸爸来了之后妈妈也来了

这一家团聚了之后父亲有长达几夜的一个发言这个发言其实是一个很关键性的一段话他就讲我觉得我能够看出来已经讲明了这个故事写的就是一个已经国界线已经消失了的这么一个荒满之地的未来的世界但是反正就是这样

一个笼统的欧洲的概念是吧欧洲的内陆其实是对的所以就是整个一个故事就是这样来构架的一家人团聚然后父亲有一个关于无望者的颂歌的演讲然后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大家在讲很多人在讲内陆之行这个写的时候很散漫或者是很流水账或者是八月的法国是什么样的一个情调的时候我觉得

你们都读错了这个重点就是欧洲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欧洲了

但他作为一个奥地利人呢这个就要说到另外的一点了就是汉德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欧洲的概念他是奥地利的作家但他用德语写作他也懂法语汉德克的母亲是怎么样生下他的这个是在他无欲的悲歌当中专门有写到的就是既然扯到这个话题了我们就来说一下汉德克的发展路径嗯

他六几年认识文德斯的时候两个人都是摇滚文艺青年那个时候写的就是一个年轻时代的语言实验和挑衅社会规则的实验戏剧对吧那个时候然后很快没过多久他母亲自杀他母亲自杀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对汉德克一个分水岭的事情

然后他母亲去世了之后汉德克有一度曾经回到了一个所谓的现实主义的书写因为他觉得他没有办法不把他妈妈的那些事情写出来但是这种写法就必须是一个写实的写法所以他就回忆了

他妈妈是在战时认识了他的生父他的生父其实是一个纳粹然后呢就是德国纳粹对然后呢就是生下了怀孕了之后呢这个德国兵不是走了吗他妈妈是奥地利人对吧他妈妈其实是奥地利的斯洛文尼亚人对好像他是说到过这件事然后呢他妈妈怀着孕然后又碰到了另外的一个德国人的时候就结婚了所以汉德克是他的继父的姓

然后他从小其实就是生活在一个比较压抑的一个语言空间里面的就是德文和柏林是他继父那一边的东西他妈妈所代表的是奥地利的斯洛维尼亚人但是斯洛维尼亚人你想在后来前南斯拉夫解体的时候

汉德克就会回到前南斯拉夫那边去他妈妈那边的故乡所以整个他的这一个故乡之旅都是破碎的都是不完整的是的他本身这个文化背景就是这样支离破碎的所以这个导致他后来对于就是塞族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他们之间的征战他有他自己的一个看法但是汉德克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他其实唯一的一个政治性的一个立场就是我是反战争的我

我是反痛苦的我是反残暴的但是他

在那个时候他选择了一件事情就是说他攻击的是为什么会发生像塞族人这样的一个悲剧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他归罪于语言和媒体他说是因为西方媒体以及当地的媒体使用语言的方式是错误的以至于挑起了很多人的民族主义的这种单纯的仇恨才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悲剧然后他甚至在那篇文章当中质疑了就是

那个大屠杀他质疑大屠杀不是大屠杀有没有发生而是他质疑的是媒体为什么都用这样的方式去报道大屠杀没有写实的画面没有具体的数字一切都是模棱两可但是大家都归罪于赛卒人他的谴责的方式跟大家后来指责他的方式其实是两件事是两个主题所以后来汉德克一直觉得自己是被冤枉的嘛

我在他的访谈里面读到过这样一些话汉德克说他的家庭是斯洛文尼亚的移民本身在奥地利就是少数然后他的父亲就像你说的一样是一个德国军人母亲是一个斯洛文尼亚姑娘他说这就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他说我不能说我从来不觉得我的父母和我的村庄有罪但是我们的村子自成一个王国

我的斯洛文尼亚祖父母还有母亲的兄弟后来都不得不参加了纳粹的军队最后战死在苏联他说这是我的家庭悲剧

为了无谓的并不存在的理想而死不是他们的意愿也不是他们的天性但是我无法为此感到罪恶可能跟文德斯有一点点相像的地方就是说他们都是战后的这一批青年所以他们对于德国人在战后战败后的一些立场其实挺困惑的然后呢就是就回到刚才偷水果姑娘这个故事内陆之行我就想说他其实就是汉德克有他的一个

发展的轨迹就假如我们是从刚才我说的那条轨迹过来你就会觉得很顺了进入中年之后他自己有了家庭了之后他对于不确定叙事和对于浪荡对于流浪这件事情的看法就比早年的时候更加的复杂了就不是像年轻的时候就是我们要出去闯世界我们开了一个车到处走那个就叫漫游不一样了

然后他对于反战这件事情的这个意念就很执着嘛就是他后来每一部作品其实都想说的是大部分的语言和主流社会对语言是误用的他想说的是误用他这个情况我突然有一个不太确切的联想一下子让我想到就是萨伊德西那个巴勒斯坦人的情况在不同的天空下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媒体上是会从以色列人的或者犹太人的角度去

回溯这段历史吗但是你突然读到一个阿拉伯人写的巴勒斯坦历史你会觉得很不同《偷水果姑娘》的这一录尤其是最后一段它里面讲到了一个土耳其人开的烤肉店库尔德人所以它通过《偷水果姑娘》的这一个旅程其实把很多中欧和南欧受过地区战乱的这些难民和移民都串了起来

然后你会发现所有的这些人都是生活在所谓的法国的这个土地上面对然后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处在一种很尴尬的生存境地就像这个土耳其库尔德的烤肉店的老板

会说我每天想什么时候去祈祷就会去做祈祷等等还拿出了两块小毯子什么什么所以你就会觉得说这么一个复杂的血统的这么一个姑娘这么一个漫游的过程当中她看到的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汉德克想让我们通过某种真实的文字看到的一个真实的现在的欧洲的感觉嗯

明白好内容之行我说完了这本书有几个奇妙的地方一个奇妙的地方就是把欧洲腹地写成了

一个荒芜的丛林然后就把欧洲人这种涣散无根的一个政治战争的结果融入了所有的日常的场景比如说什么烤面包店啦什么的其实蛮确切的它可能会比较颠覆我们那种欧洲是世界文明的高地和中心那种核心建制的一种文化是的还有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就是它出现了很多的电影术语

比如说他写这个叙述者想要想到偷水果姑娘的时候他会用到剪接跳接这样的词就好像是一个创作者他脑子里面有一部电影然后他从现实然后要进入那个现实的时候他就会用这样的一种切换的方式然后他描写比如说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他会用到岩石画面这样的词然后出现好多次的约翰福特

然后他路过某一个星辰的时候好然无息不偏然后他遇到那个某一个场景的时候他会说头水鬼姑娘其实对这个星辰不太了解但是他是从侯迈的电影当中了解了这个城市就诸如此类的这些电影的成分就非常的多

他应该是尝试在小说这种媒介里面嵌入一些其他的媒介特性吧我觉得这个已经变成是一种打通的东西吧彼得汉德克自己也拍过电影呀虽然他不太有名但是他早年肯定是有过这样的交片时间的对吧对的他把自己的小说左撇子女人就改成了一个电影嘛就叫左撇子女人而且是文德斯做制片的文德斯还曾经在采访的时候说过说

左撇子女人是一部被低估的好电影诸如此类的这些话好这个是他第三个比较奇妙的地方还有一个我觉得是他里面出现了很多强调有一些词汇是不可义的词偷水果姑娘跟很多路上的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会用到很多词还有就是他回忆他在西伯利亚遇到的那些人的时候有很多词都是不可义的

不可翻译是吗不可翻译那我觉得这个就很明显的有一种对语言的关照的那种意念在里面而且这个还不光光是语言学层面的它是一个后巴比亚塔时代人类沟通状况的描写它是一个政治性的一个隐喻我就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想到了很多我们都知道文德斯是那个小金的粉丝但是他访谈里面今天还问说

小青爱尔兰她书里面也有写到对然后文德斯就说如果你看过左撇子女人你会发现彼得汉德克在向小青致敬他那个电影的左撇子女人的房间里面就贴着一张海报呀嗯

所以这两个人不但创作上面互相有交集然后是好朋友他们连偶像都很相似他们的偶像完全一致约翰福特小金阿尔朗完全的一致安东尼奥尼然后霍华德霍克斯所以你就觉得你看这个小说的时候脑子里面出现另外一个人这种串场也是很让人头痛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啊就是说他们俩的作品作为就是德国战后的这一代的创作者嘛很相似的创作者文德斯的电影里面其实可能大家也会对他有一个中立性质的批评就是他的作品其实是去意识形态化的如果说汉德哥在很认真地思考这些政治的问题的话那你看文德斯可能就是特别有意识地在去除这种意识形态化的解释

会是这样的吗因为文德斯当时是说他为什么会那么喜欢美国文化吗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是没有历史的因为大家不愿意提及过去他当时大概五岁到七岁作为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是一个疯狂重建的时代就是大家不愿意回看因为那个历史太黑暗了太糟糕了

所以对他来说自然而然的接受美国文化是一个更好的事情我觉得他们当时吸收美国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 60 年代的时候美国的摇滚乐文化确实是一个更强大的吸引年轻人的应该有这个原因然后你想在摇滚乐当中其实没有

反意识形态摇滚乐很多都是控诉社会现实的所以摇滚乐本身它是有它的政治性的他们很快就已经比弃了美国的这个部分因为像文德斯和汉德克他们都非常非常讨厌美国的大众娱乐文化那是他们一开始还没有被去妹的时候包括文德斯也没有去美国拍片之前就是公路三部曲嘛

对吧那个时候他们还是挺挺挺崇拜美国就是我们后来在 MM 做那场印后那个事物的状态之后嗯就开始转向了嗯就是发现其实真正的美国和他们所想的差别非常大嗯

所以就是你光光听唱片和走进那个世界是两码事对而且走进那个产业就更加是另外的一码事对的所以就是彼得汉德克没有像文德斯这样就是说经历好莱坞的制片崔灿

但是它出于一种对语言的实验的这种敏感它其实一直保存着那个当时的那股叛逆的方向看《内陆之行》的时候其实我脑子里面出现了好几部文德斯的电影嗯比如说比如说《直到世界尽头》对比如说《Alice 漫游》《城市漫游》这两部电影我都挺喜欢还有再比如《公路之王》《公路之王》其实很像嗯

你是因为那个小说里面就是也是一个公路我以后要说公路电影小说里没有公路小说这个说法吗有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是吧那就只有电影里面有这个类型片的说法就是大家因为一直在路上嗯

所以他的这个故事结构就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其实在文学当中也一直有这样的形式啊你比如说是一个人上路去做一件事有一个目标这种其实是一个原型啊嗯嗯

西游记就是这样的原型那个河马史诗里面有很多都是这样的原型对对对还有那个寻找圣杯对寻找圣杯也是这样的还有就我们刚才说的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他其实也是标标准准的一个人上路去接受改变这么一个历程原型对的那奥德赛什么都是这样的对的那他的

它跟公路电影的区别是什么呢对啊我们来讨论一下就是所谓的这种漫游式的文学叙事和文德斯的这种公路电影就是人要在这个行走的过程当中有某些改变

或者被改变你比如说 Alice 城市漫游这个家伙一开始要当一个作家拍了好多的照片写了好多的写了好多的小纸片上面的东西但是用 Alice 的话来说你每天也就你每天干点啥你不就在那写写画画吗其实按今天来看这故事有点俗套按今天这个故事压根拍不成它就立刻会引发安波警报

对他是一个成年男子带了一个九岁的小姑娘太可疑了还坐了飞机到了另外的一个国家对两个人还住旅馆妈呀这洛丽塔和模特和洛丽塔肯定不行如果是要解读的话应该说是本来是一个自由松散状态的记者碰到了这么一对母女了之后他被迫担负起了某种责任但半路也想甩掉这个包袱对吧

但是最后他还是发现有这么一个女孩子在他身边他会会让他的生活变得更有重心一点可能吧就是至少更快乐一点主动接受了这个责任这是一个关于责任感的故事但是就在他要接受的时候这个警察找到了他说你把孩子给人家送回去说妈妈跟外婆都找到了现在你跟孩子不见了

所以说呢我们现在的这个公路电影呢其实更注重的是这个主人公的转变而不是这个历程本身嘛那你说西游记这四个人转变了啥学会了啥他们成佛了啊公路

公路类型里面我觉得最典型的其实还是公路之王我很喜欢公路之王挺好的还有那个世界尽头其实也很公路那个就是更加全球性的漫游那先说公路之王讲一个男的本来要去自杀的结果半途就是车子已经沉下去了他又浮上来了没死沉当然这个也有一部分的主观意念就是他也不想死

所以呢是因为一个在婚姻的两性关系和个人意识层面发生了一些危机的中年男人他没死成了之后就遇到了在旁边开着大卡车在旁边刮胡子的这么一个电影放映机维修者

非常的迷影像对然后他就是开着这个大卡车满世界跑然后每个村子每个镇子里面有放映机会他就去修的这么一个这个职业现在也没有了这个职业也没有了然后这两个男人在车上呢就慢慢的熟悉起来了之后其实互相都改变了对方的生活态度这个放映员其实帮到了这个要死的这个男人帮他改变了他跟他父亲

甚至于帮他改变了他后来回到自己家就是回到他自己的原来的生活当中的那种勇气而反过来呢这个放映员自己本来的那种孤独的状态其实也在这种关系当中

受到了某一种点拨所以呢他会听她的话去了他小时候的家而且找到了放在门廊下面的老旧的那些图片这个就尼古拉斯雷了嘛对对对这个就 Q 到了尼古拉斯雷的经典的桥段这是什么好色男儿那部片子被翻译成好色男儿是一个西部片啊但它实际上讲的是一个男人归乡的故事嘛就是有那个挺动人的片段

在自己的旧宅里面找到了小时候藏的那些还藏在房子底下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对就突然就那个贝托鲁奇普遗回到皇宫找到了区圈总之呢就是我很喜欢《公路之王》的一个原因是我很喜欢它里面有很多的镜头的设定比如说它卡车和列车看起来一开始是平行的然后就慢慢的

交叉而过了就是像那样的一些镜头还有就是对于这个主人公的设定我很喜欢一个是硬报纸的就是他爸爸是硬报纸的也已经消失的职业这两个职业都没有所以我很喜欢《公路之王》然后我也很喜欢《直到世界末日》对 这部不错而且特别是你看的时候你自己不是就在澳洲吗对的他整个影片后半段就是在澳洲中部荒原里面那个景色

我只能说太末日了而且很难忘你看过以后你真的很难忘我觉得就是文德斯所有的电影当中可能直到世界末日是最特别的一个电影就特别到让我觉得不太像文德斯对对对对对

会让我想到库斯图里卡就他把现实的和想象的还有他一贯擅长的以及从未尝试过的科幻的都串在了一起但是我们可能要说一下这个电影差不多有五个小时吧但是其实挺值得去看的他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子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对 是一个女性主角一开始就是他的前男友就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

他是住在巴黎吧好像是一开始他就在一个晚上的冒险之旅当中呢遇到了抢银行的人结果呢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然后呢对那个人把手提箱扔在他车上拿到钱了之后呢又开车的时候呢又遇到了一个同样也是在漫游当中的一个神秘的男人对这个男人呢骗了他的钱

但是呢这个女人觉得我很喜欢这么一个男人然后呢她一方面要去追她的钱一方面要去追这个男人她就踏上了寻找这个男人的旅途还找了一个侦探这个我当时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圣杯故事啊就是一群人

一个人在追另外一个人然后另外一帮人在追这第二个人然后他们就像一个螺旋一样就转起来了然后最好看的呢是故事的后半段这个女人发现其实这个男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骗子对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奇奇怪怪的这些漫游的举动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科学家

他的科学家的父亲发明了一种很奇特的仪器是通过脑电波记录一个人在观看另外一个人的时候的脑电波然后再用这个仪器转接给另外一个人让另外一个人在脑电波当中看到那么这个另外一个人也就是目标客户是谁呢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个盲人所以他的父亲做了这么一个机器是为了让他

盲人的妈妈能够看到我觉得这个设定实在是太浪漫了费了那么大的劲然后他儿子还被人家当做商业间谍被私人侦探追杀什么的其实

其实归根到底只是为了满足这样一个心愿吧她的儿子等于代替她的母亲成为她母亲的双眼去看看她母亲想看的人回来再把这个信号传输回去而已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出现了一个比她更能看的一个神奇的转换者就是这位女主角然后这个整个故事发生到后来的时候呢你会发现世界都已经变了因为

因为这个故事开头就设定是有一个印度的核卫星悬在大家的头顶大家现在商量要不要把它炸下来然后到了中间哦 炸了哈哈哈哈

可是呢因为我们的主角团在这个鸟不拉屎的澳洲腹地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人活着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在末日了其实屁事没有所以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末世后的一个团体了

我还挺喜欢那一段的对的好了这个就是直到世界末日所以你看这两个人就是彼得汉德克跟韦德斯他们其实在相似的同时也做了很多很多非常不同的尝试各有各的路吧各有各的路

所以我一直很内心里有一种阴暗的想法是不是到了就是南斯拉夫事件出来了之后彼得汉德克跟温德斯就渐行渐远会不会呢我真的有去谷歌过但是没有什么答案只能知道他们 2016 年还有这次合作

那就不知道了你看就是如果说文德斯自己本身不是一个爱写对白的人或者说他的电影的文学性的源头是来自于汉德克的话那他现在就是拍完美的日子就是这样一种更加文德斯式的电影了那我们还是接着刚才为什么说公路电影是他们两个人最相像的最大的一个交集呢因为你看彼得汉德克的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有一个漫游者的形象

这个漫游者的形象可能出现在汉德克的书里要比出现在文德斯的电影里面更多更彻底我觉得他们这个漫游者的形象之所以还挺迷人的主要是我们可以借着漫游者的脚步吧就是跟着他们去漫游了这个世界像文德斯电影里面那个漫游者他经常会看到一些美国式的景象

什么 motel 啦什么 diner 啦这些餐厅呀还有点唱机的酒吧呀这个好像都是就这些种种的东西吧就整个的构筑出一种就是它的那个世界而且就是你在路上可以把任何的事情放到路上来说 anything can happen 对的我这里想插一句啊就是你说到这个叙述者有叙述者和透水果姑娘的这个关系其实

其实就挺像世界尽头里面他的男朋友对其实他是个作家对啊他后来就是把女朋友的故事写出来但你也可以完全是克莱尔这个人物就是他虚构的呀就是他创作出来的你记得吗就是克莱尔后来不是有崩溃的一段吗就是像科耀一样就是他

他就是跟我们一样手机上瘾了对他就是一直要看自己的那个记录梦境梦境的记录后来为了把他拯救出来他的男朋友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写他的故事而且让用小说用文字的方式把他召唤出来也就是说给他换一个看的东西

但这不一样就好像文字是可以帮你整合起来的但是你沉溺在影像里面你就 lost yourself 了你这个讲到了一个重点你觉得就是从早期的文德斯到完美的日子你觉得文德斯有什么样的变化吗早期呢就是说他从开始拍电影的人那三部我就觉得还是有一个复归的过程嘛比如说

从迷恋美国文化到去美国再到回到欧洲拍其实回到欧洲又有很长的时间我觉得德州巴黎就是他对美国的一个 closure 再见了美国重新回到欧洲然后德柏林苍穹下其实它是欧洲的一个开始而且那个时候就是从汉德克的诗歌开始嘛

在后面比如说他拍《世界尽头》后来他比如说他拍了很多其他艺术家的传奇片这里其实说不定是可以有一个文德斯拍的那些小金还有皮娜还有安塞尔基弗这些其实都是他对于自己的精神序列的一个排序

然后文德斯一直是很需要或者说很喜欢自己的精神是有伴的不管这个伴是榜样还是同龄的他是很喜欢有伴的我觉得这个说法倒还蛮好的汉德克也是他的一个伴我想说的是他用电影来给自己做了一个精神的排序然后彼得汉德克其实没有后来找到别的伴

他一直没有找到别的班你想他去南斯拉夫的时候他找了帕维奇他去南斯拉夫之前看的是兔斯图里卡的电影所以他其实也在默默地找自己的班但是当他写一个东西的时候他一点都不需要班然后众叛亲离了之后他就更没有班了

所以我觉得他们两个人有一个在长大之后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可以找到越来越多的伴一个就是一个伴都没有了我觉得其实还蛮有意思的不过我觉得这还是要说过其实写作就是一个人的工作然后拍电影也没有办法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导演都像文德斯这么执着的找伴也有那种一个人就是我就拍我想拍的也有

但一个是更加内向的孤独的写作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要在群体当中去工作的一个工作性质彼得汉德克其实他也曾经尝试过别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因为我想起来我们之前说那个谁

玛格丽特杜拉斯她晚年的时候也去拍电影当时余老师你不是就说你说你觉得杜拉斯其实就是借着拍电影这件事情笼络了一批年轻人在她身边陪伴她有这样的一种意思在里面只是因为作为这样的一个作家她

他拍电影比较有意思你知道汉德克改编过杜拉斯的小说吗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在 1985 年的时候彼得汉德克亲手改过一个杜拉斯 1982 年的中篇小说拍了一个电影拍完了叫死亡之病那还真不知道我觉得知道这个东西的人可能很少很少很少嗯

然后这个是他 1985 年的事情你想他 1977 年的时候改编了自己的小说就是左撇子女人自己拍了一个电影然后 85 年的时候又拍了一个杜拉斯的小说死亡之病 1992 年的时候又拍了一个电影叫缺席这个缺席这部电影其实就有点像所有的公路电影一样他就是一路上面四个人而且是四个肤色的人

所以我觉得汉德克他也是想过要做各种不同的尝试的还是让他摸着眼的

是吗那不是新浪潮女神吗那个《世界镜头》里面也有她呀那个妈妈就是她爷呢我看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那部电影的时候他已经好几次露出了不耐烦我觉得很好笑就很真实那个导演叫贝尔茨贝尔茨年龄也不小反正就是很亲切地在旁边在问他一些问题然后汉德克就说还没完了还要拍啊

我就笑死了而且汉德克脾气不太好脾气非常不好就是据说他 2016 年的时候来上海嘛

就是我们有一位共同认识的某电影人好像要去采访他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就是中国导演不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就是柏林苍蝇就下了什么的然后就问他以前的那些然后汉德克就非常的不高兴然后就说以前那些事你不要问他我个人的解读就是汉德克他认为他自己一直在往前走

但大家还是把持着那一面大家只看他以前的他肯定会发飙的那你看文德斯的个性跟他的这一点上差别还蛮大的我只看到别人不耐烦文德斯我没有看到他对采访者露出不耐烦的过他赶到电影街拿了个摄影机跑到房间里面把他心仪的伙伴们长辈们都请来共叙电影未来之大戏 666 是吧对 666 扎心了老铁

然后就一个一个的给人家那个采访单很多导演都不太好吧就是拿了一个东西以后说电影的未来怎么样我怎么知道

然后就把那个采访单子一扔戈达尔什么阿尼斯瓦尔达他们都在吗戈达尔就说了一句话说文德斯他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家伙文德斯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家伙而且他骨子里面就是很害羞但是又很需要陪伴其实他给我的一个情感的那种形象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求摸摸

就是犬系人格他们俩当初到底是怎么混到一起可能就是年轻的时候正好是六七十年代千年文化社形的时候大家有一些共同的爱好不过他们两个人对于点唱机的热爱是真的是共同的点唱机才是他们共同的真爱点唱机是他们两个人共同的救生机器救命的机器因为汉德克写过在《试论疲倦》那本书里面有专门的一章那本书也很好笑

我来给你稍微说一下《试论疲倦》里面有好几篇文章有一篇就叫《试论典唱机》然后他把什么法国的美国的意大利的西班牙的那些典唱机全写了一遍几次让春树还可怕对

然后你去想他这个东西如果交给文则斯去拍的话那会拍出来一个什么样子精彩的画面呢全世界的点创机从 60 年代到 80 年代好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太执着了还有一篇叫做《试论寂静》我不是说前面我想到了那篇《试论寂静》吗但是其实不完全是为什么呢因为《试论寂静》那一篇它完全写的就是因易理赞独厚感嗨

他就是古齐润伊朗他读完了那个之后他去了东京在奈良而且亲身体验了日式厕所了之后就是汉德克后来就是对于厕所是一个寂静之地这件事情做了很大的一个惩罚然后许多年以后文德斯又拍了一个厕所电影接上了是不是又接上了救命啊

就大家在厕所这件事情上又打上了共识从点唱机到厕所我觉得文德斯跟汉德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两个人写的这么多年这辈子写过的所有东西里面男人跟女人都是无法连结和沟通的我以为你要说说啥高深的东西来

真的你仔细去想这俩人绝了绝了所以我很不喜欢德州巴黎我也很不喜欢德州巴黎但我觉得这样可能会得罪很多文艺青年但是我觉得就是我当时看左撇子女人的时候我其实 get 到她那个点但是呢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是非常不赞同左撇子女人她就是写一个丈夫从斯堪尼纳维亚出差回来的那天晚上本来这个男人还挺

挺在状态的还说我去了这么一个地方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很我跟老婆孩子是连接在一起的特别爱你们因为从北欧回来对然后呢但是我没有你们也是可以生活的然后他老婆就借了这句话呢提出了分手所以呢这个故事呢从当天晚上之后

这个女人就开始独立生活而且这个女人为了独立生活重操旧业这个业呢就是做翻译她的女伴还问她说一夜大概只有十几个法郎吧就是诸如此类的谈话又扎心了

然后呢他就一个人带着他的那个儿子然后呢就是周末的时候带儿子去老公的办公室里面聊聊天然后就这样他老公一开始呢也不接受这个事实他最后呢还是被迫接受了这个故事其实非常非常的简单而且没有任何戏剧性的画面然后里面出现的所谓的外人一个就是

就是在书里面呢其实有写到是一个所谓的女伴是有女性主义的小团体的嗯嗯嗯她是触及到了这一面触及到了这一面这个小团体的人就很欢迎这一位刚刚脱离家庭生活的女性加入他们的团体但是这个女人其实是拒绝的嗯

他不想跟他们玩他不要他有他自己的一套除了这个之外呢就是他的这个出版人这个出版人呢就是亲自把一本小说送到了他们家让他来做翻译也表达了一些暧昧之情也被这个女的拒绝了就是说最后一个有光环的人物出现的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听闻这件事情了之后就从外地赶到了这个地方他父亲呢也是一个作家

就整个故事是这样安排的刚才说起这个话题的主要的原因是要说什么说男人跟女人是不能沟通的对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片子当中这样的一个女人她就是已经非常明了男人跟女人是不能沟通的压根儿也没有抱希望没有抱希望而且彻底放弃这个男主人公其实有两段非常好的发言然后一段就是斯堪迪内亚回来的时候的那一段还有两个人分居了之后这个男人后来有过一次喝醉酒之后就

就是找上门来发了一次标的那一段那一段其实也说的句句扎中女权主义者的心就是类似于像你们这些女人什么都不做但是就每天表现出来什么什么那一段我觉得应该是很多人会有共鸣的就是那个想说一些实话是吗就是汉德克的作品当中他还着力的表现过两种女人一个是他母亲前面我们说过了还有一个就是他的

前期就是这个好几本书里面都出现过的这个人物他这个所以我说我看内陆之行的时候我有一点点的小小的猜测就是偷水果姑娘会不会是他的女儿为原本因为在这个之前他只写过两个让人深刻的女人的形象一个是他妈妈一个是左撇子女人现在有了第三个就是偷水果姑娘嗨

相比于文德斯来讲已经属于多的了文德斯写过哪几个女人一个是文德斯拍过红字拍过一个文学经典改编但是口碑和漂亮都很失利的样子但是他大大夸奖了女主角

我觉得文德斯对女性还是怎么说呢说好一点就是挺尊重的吧也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大男子的视角没有我没觉得他没有我没有觉得文德斯还真没有是吧汉德克有的时候会有一点点我也感觉是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相信这个世界上

喜欢文德斯的人远远远远的多过喜欢汉德克的人独当汉德克的人本身数量就没有看过文德斯电影的人数多所以我们要做这期节目吗

好的好的今天主要是来聊汉德克的文德斯影视又是一次外挂行吧那我们进入到推荐环节好不好因为文德斯导演是德国导演嘛那我就想推荐一部德语电影然后这部电影的导演呢其实和文德斯是同代人但是他没有就是德国新电影那几位导演名声那么大

他叫多米尼克·格拉夫 1952 年出生于德国的慕尼黑那我今天要推荐的是他在 2021 年很近的时候他也是作为一个很年长的导演拍了一个电影叫《法比安》《法比安》这个电影挺有意思的很不像是一个他那个年代的导演会拍出来的电影

他讲的故事呢是 30 年代的柏林大家听一下这个年代设定大概也能明白他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背景的故事吧因为那纳粹马上就要上台了嘛咳咳

但是他讲的呢其实是一个榴莲在柏林城的这么一个青年那这个青年呢就是在写他的博士论文的同时呢又在给广告公司写文案然后跟他的一些伙伴们就是整天的出入在柏林的这种年轻人喜欢去的场所其实他把 30 年代的柏林拍得非常的像现在

就非常的像 2021 世纪的这个青年的生活状态然后整个电影拍的生气勃勃的一点也不像一个老导演的作品很有意思主演呢是 Tom Schilling 可以去看这个电影叫《法比安》那电影推荐就到这里为止了

于是老师给我们推荐一部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呢我借着我们刚才的话说说看到汉德克作品的人可能就是比看到文德斯作品的人要少得多得多所以我借这个机会来推一本听上去让人心一寒的叫做书写还有未来吗别担心没事别担心电影现在也常常是这样它的作者是一个巴西的作家叫做威廉弗鲁塞尔他其实是一个哲学家

那这本书呢我们也不要从现象学啦或者是什么 AI 未来啦这些角度去讲了它每一个章节的名字就很有意思大家看就是它从字母文本印刷指令口语诗学读法解释书籍书信报纸文具书桌脚本数码转码落款

它是这些标题你就可以看出来就是书写其实在以后真的可能跟我们传统意义上面的那些书写已经会变得不一样了那么在这种环境下面

书写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其实还挺有趣的很有趣它不是一个悲观性的论断不是 完全不是提出一种可能 对吧而且我觉得就是我在看汉德克的新书的时候包括汉德克包括托卡尔丘克的新书的时候我都有这种感觉就是现在能够受到一些关注的西方的文学家其实他们都在尝试用一种新的写法去写发生变化中的一个世界

因为变化其实是需要新的语言的变化去做一个调试

做一个对应的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就是传统的语境当中就是反思一下未来需要一个什么样子的语言方式我们才能够继续的写下去我有一个感觉其实就是一些基本的工具不够用了现在只能重新发明工具工具和重新去制作工具开始工具标准还有最基本的词汇都不够用了就比如说

你看内陆之行的时候你对欧洲这两个词的概念其实就已经跟在读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时候的对于欧洲的那个概念就已经截然不同了而且这种变化可能会发生的越来越快吧是的比如说过去一百年建制出来的东西可能只要花个十年就拆光了对 AI 出现了之后这个速度就会大大的加快就是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的比如说像 AI 它

它显然不是传统衣裳的 writing 对吧因为它都是 generating 出来的东西但你又说它使用的明明又是最最传统的语言它认为它用的是最标准的语言嗯

这还挺有意思的这些问题其实蛮值得讨论的所以我其实是扯开了这个文德斯的话题所以就用这本相对来讲比较应景的书来回应一下来回应来做一个总结好那现在就来播报一下福利

本期节目得到了世纪文景的大力赞助我们将送出三本《内陆之行》这次的游戏规则和以前有所不同我们将在豆瓣播客平台等待大家的留言希望大家写清楚自己是在哪一个城市因为书的名字叫做《内陆之行》我们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让乒乓台走向更深更远的地方在节目播出后的一周内我们将在留言的

写名字及坐标的听众朋友当中挑选三位送出这本书稍微有点复杂但是心意请大家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