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46 从EVA到大逃杀,迷失三十年的日本年轻人

046 从EVA到大逃杀,迷失三十年的日本年轻人

2025/2/20
logo of podcast 以读攻读

以读攻读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海带岛
黄哲成
Topics
黄哲成:本期节目探讨了宇野常宽的《〇〇年代的想象力》一书,该书通过分析日本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流行文化作品,试图解读日本年轻人的心态和社会状态。节目嘉宾海带岛老师详细阐述了书中观点,并结合自身理解进行了补充和评论。 首先,节目回顾了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社会弥漫的消沉情绪和年轻人普遍的“躺平”心态。同时,节目分析了《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碇真嗣这一角色的流行,以及其与当时社会情绪的共鸣。碇真嗣的逃避和懦弱,恰恰反映了当时年轻人对社会承诺的丧失和对传统成功观的放弃。 其次,节目探讨了进入千禧年后,日本社会和年轻人心态的变化。小泉纯一郎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加剧了社会竞争,导致年轻人无法“躺平”,必须参与激烈的社会厮杀。这直接体现在了《大逃杀》等作品的流行上,这些作品反映了社会竞争的残酷和个人生存的压力。 此外,节目还讨论了网络生态对“大逃杀”式心态的加剧作用,以及宇野常宽提出的“有物却没有物语”的社会现象。在物质富裕的社会中,人们却难以找到能够连接彼此、赋予生活意义的故事。 最后,节目分析了10年代日本一些试图对抗“大逃杀”式竞争的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回归日常、强调人际连接的价值观。节目也探讨了文化批评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大众心态。 海带岛:我从翻译《〇〇年代的想象力》这本书的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对日本流行文化的理解,对节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首先,我解释了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社会心态的转变,以及“昭和猛男平成废宅”这一比喻的含义。泡沫经济的破灭打破了人们对努力与回报之间因果关系的信心,导致了“躺平”心态的出现,同时也催生了对精神性或意识形态的需求。 其次,我详细分析了《EVA》的流行,以及其与90年代日本社会情绪的共鸣。碇真嗣的形象,以及作品中弥漫的消极情绪,精准地捕捉到了当时年轻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力感。 然后,我解释了00年代日本社会氛围的转变,以及新自由主义改革对年轻人心态的影响。新自由主义的全面扩张,使得年轻人无法“躺平”,必须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这直接导致了“大逃杀”类作品的流行。 此外,我还讨论了网络生态对“大逃杀”式心态的加剧作用,以及宇野常宽提出的“有物却没有物语”的社会现象。网络的虚拟化加剧了人际关系的极端化,使得人们更容易找到与自己标签相同的人,同时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敌人。 最后,我谈到了宇野常宽书中对10年代一些试图对抗“大逃杀”式竞争的作品的分析,以及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回归日常、强调人际连接的价值观。同时,我也指出了该书中对女性视角的忽视,以及文化批评研究的局限性。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日本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泡沫破裂后,整个社会笼罩着一层阴霾,消沉情绪弥漫,而“躺平”则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无奈选择。在这个全民躺平的时代,《新世纪福音战士》中蜷缩在驾驶舱里的碇真嗣,意外成为了时代精神的具象化符号。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千禧年后,新的时代精神席卷而来,一切都在改变。

为什么90年代的“逃避可耻但有用”,在00年代突然变成“不选择就去死”?当小泉纯一郎的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在日本全面铺开的时候,日本的年轻人为什么开始热衷于“大逃杀”的故事。如果说日本真的是一个“有物却没有物语”的世界,普通人应该怎么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

本期节目我们从宇野常宽文化批评集《〇〇年代的想象力》出发,看看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日本的文化产品是反应出了当时日本年轻人什么样的心态,以及整个日本社会状态。这样的心态和状态又是怎么反哺给文化作品的。 嘉宾

海带岛

做书,译书,看电影儿

豆瓣 @海带岛)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 《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Air/真心为你》(庵野秀明 ,1997)

时间轴:

00:03:26 《〇〇年代的想象力》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00:07:08 日本文化批评的生态和宇野常宽在其中的位置

00:09:05 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之后日本人的心态变化

00:17:10 《EVA》与90年代日本社会情绪的共鸣

00:23:35    00年代的社会变化与导致的社会情绪的转变

00:27:19 新自由主义对00年代大众心态的影响

00:30:36 “大逃杀”类作品在全世界流行的原因

00:35:33 日本是一个“有物却没有物语”的社会

00:42:59 日本社会中宏大叙事的变迁

00:45:32 宇野常宽的论述中缺失的女性视角

00:51:22 中国流行文化与年轻人心理状态之间割裂的原因

00:54:49 文化批评研究到底在多大程度之上能反映真实的大众心态 《野猪大改造》(岩本仁志,2005)

涉及作品:

书籍:

宇野常宽 《〇〇年代的想象力》

崔至恩 《大众文化的女性主义指南》

东浩纪 《动物化的后现代》

动画、漫画

《新世纪福音战士》(庵野秀明 ,1995)

《星之声》( 新海诚,2002)

《最终兵器少女》(加濑充子,2005)

《死亡笔记》(大场鸫,2004)

《美少女战士》(佐藤顺一,1992)

《犬夜叉》(青木康直 ,2000)

《蜡笔小新》(1992)

真人剧集、电影

《野猪大改造》(剧集,2005)

《大逃杀》(深作欣二,2000)

《鱿鱼游戏》(剧集,2021)

《饥饿游戏》(盖瑞·罗斯,2012)

《西瓜》(佐藤东弥,2003)

《池袋西口公园》(堤幸彦,2000)

《曼哈顿爱情故事》(剧集,2003)

《重启人生》(剧集,2023)

《琳达!琳达!琳达! 》(山下敦弘,2005)

《河畔》(行定勋 ,2018)

《东京大饭店》(剧集,2019) 《野猪大改造》(剧集,2005)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高橋洋子 —— 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

中插:鷺巣詩郎 —— soul love: guitar to orchestra segue

结尾:宇多田ヒカル—— BeautifulWorld (PLANiTb Acoustica Mix / 2021 Remastered)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