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52 我被乌克兰当作叛徒,只因为用俄语书写俄乌战争

052 我被乌克兰当作叛徒,只因为用俄语书写俄乌战争

2025/5/7
logo of podcast 以读攻读

以读攻读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残酷的战争与伟大的文学总是相伴相生。当战争来临,我们总是期待着文学能给出自己的回应。如今俄乌战争仍在持续,面对持续不断的惨烈战事,文学又能做什么?乌克兰作家库尔科夫用《灰蜜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灰蜜蜂》跳出了这种非黑即白的叙事,将关注重点转向了位于交战双方控制区之间的"灰色地带",以及身处其中的顿巴斯平民的生活。它既是对当下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处在战争中的普通人的真实心态。

但战争永远没有文学如此简单。尽管在际社会上不断为乌克兰发声,库尔科夫在乌克兰的处境却异常尴尬。这位坚持用俄语写作的作家,被部分同胞视作文化叛徒。俄语文学本身,也沦为战争双方角力的特殊战场。

本期节目我们从库尔科夫的《灰蜜蜂》切入,看看文学如何展示这场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同时也看看书里书外,文学和战争的复杂关系。 嘉宾:

昧拾金公爵

俄罗斯文史译者,自由撰稿人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安德烈·库尔科夫

时间轴:

00:03:29 《灰蜜蜂》故事的发生地顿巴斯地区的历史

00:09:17   2014年顿巴斯战争爆发的原因

00:19:44 《灰蜜蜂》中灰色地带与顿巴斯的关系

00:22:15  当前战争前线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00:28:35 顿巴斯地区普通人对战争的看法

00:33:53 现代战争形态变化对文学写作的影响

00:38:19 库尔科夫在乌克兰处境尴尬的原因

00:47:35 库尔科夫对自身处境的态度

00:48:41 俄乌战争后俄罗斯文化在乌克兰的处境

00:51:28 俄罗斯文化中的文学中心主义

00:55:26 乌克兰难民对摩尔多瓦俄语文化复兴的作用

00:59:03 乌克兰文坛对俄乌战争的文学呈现

01:03:38 俄罗斯文化界对俄乌战争的态度 等客:那些如今仍然生活在战争前线的普通人

涉及作品:

安德烈·库尔科夫《灰蜜蜂》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瓦西里·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

塞尔希·扎丹《孤儿院》

薇拉·帕夫洛娃《接触线》

伊万·菲利波夫《老鼠》

《艺术家反抗克里姆林》画册 塞尔希·扎丹《孤儿院》 薇拉·帕夫洛娃的反战诗集《接触线》 伊万·菲利波夫的小说《老鼠》 《艺术家反抗克里姆林》画册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Жадан і Собаки – Мальви (Офіційне відео)

中插:Пиріг - Гаї шумлять

结尾:Один в каное - У мене немає дому Odyn v kanoe - I have no hom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