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93:假消息的真面目(下)

293:假消息的真面目(下)

2020/5/8
logo of podcast 原来是这样 Dscience

原来是这样 Dscience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冰封
旭东
Topics
旭东:本期节目延续上一期,探讨了人们容易相信假消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认知闭合需求和认知失调两个方面。认知闭合需求解释了人们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为了寻求心理上的确定性而更容易接受信息,即使这些信息并不准确。认知失调则说明,人们的行为会影响态度,即使最初并非出于自愿,也会改变对信息的看法。这两个概念共同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容易相信不靠谱的信息。 此外,旭东还参与讨论了压力事件对判断和决策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经历,例如考试时老师在场带来的压力,以及撰写文案时家人在旁带来的不适感,说明了压力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他认为压力会让人更加冲动,不理智,不客观,容易做出冒险的举动,并错误评估风险。 在讨论谣言传播的机制时,旭东结合了实验结果,阐述了重复信息会增强人们对信息的相信程度,即使明知是错误信息,重复次数越多,人们越容易相信其真实性。他认为,在压力状态下,人们一方面因为不确定性而产生认知闭合需求,另一方面,压力又会影响理性判断,导致更容易相信谣言。 最后,旭东还探讨了虚幻的真相效应,指出重复会让错误信息看起来更真实,并结合自身经历,例如在社交媒体评论区看到观点重复出现,从而增强可信度,说明了重复信息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他认为,这种重复的手段,无论出于善意还是恶意,都会产生影响,并提醒人们要保持理性思考,避免被误导。 冰封:本期节目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人们在压力之下更容易相信虚假消息。首先,冰封介绍了应激反应的三种类型:战斗、逃跑和冻结,并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更容易注意到前两种,而忽略冻结状态。他指出,在现代社会,冻结状态可能被延长,导致人们无法及时做出决策,从而更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冰封还介绍了实验结果,说明在压力状态下,人们的大脑会更关注积极信息,而忽略消极信息,这是一种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现象也可能与压力对成瘾行为的影响有关。 在讨论谣言传播的机制时,冰封介绍了虚幻的真相效应,指出重复会让错误信息看起来更真实。他结合了多个实验结果,说明重复接触虚假信息会提升其可信度,甚至会降低人们传播该信息的道德感,让人们更愿意转发虚假信息,即使他们知道这些信息是假的。 冰封还探讨了重复信息加工流畅性解释,指出大脑对流畅的信息缺乏警觉,这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重复的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是错误的。他认为,这种大脑的惰性是谣言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冰封总结了本期节目的核心观点,指出大脑容易被误导,人们需要提高警惕,避免被虚假信息所影响。他建议人们在遇到重复信息时,要多思考,多质疑,不要轻易相信。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探讨了为什么人们在压力下更容易相信虚假信息。通过认知闭合需求和认知失调理论,解释了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容易相信不靠谱信息的现象,并指出压力事件本身也会导致判断和决策的偏差。
  • 认知闭合需求解释了人们固执的原因
  • 认知失调指行为影响态度,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 压力事件(包括好的事情)会导致判断和决策偏差
  • 不确定性导致人们寻求认知闭合,容易相信不靠谱信息

Shownotes Transcript

为什么在压力之下,人们更容易相信虚假消息?重复了一千遍的谎言,又是否真能变成真理?这期节目虽不能帮你识破谣言,但能让你理解为什么谣言总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