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这样 点的 样子 啊。 原来是这样。 欢迎来到, 原来是这样。 各位 好, 我是 旭东。
大家好。
我是 冰封。 今天 我们 继续 来 揭开 假消息 的 真面目。 上 一期 节目 其实 主要是 谈到 了 两个 比较 重要 的 概念, 一个 是 认知 闭合 需求, 另外一个 是 认知失调。 那么 在 节目 当中, 我 听听 下来, 就是 认知 闭合 需求。 这个 的确 是 和 我们 说 题目 本身 就是 假消息 的 真面目 关系 非常 大。 这个 其实 是 解释 了 很多人 为什么 那么 固执。 你说 到 的 这个 认知失调, 我 觉得 好像 可能 不仅仅 在 这个 领域 有 应用。
对对对, 认知失调 它 其实 本身 并 不是说 专门 针对 假消息 或者 虚假 消息 的。 他 其实 主要 的 一个 观点 就是说 我们的 行为 本身 是 可以 影响到 我们的 态度 的。 所以 他在 其实 生活 当中 也会 会有 很多 的 应用。 比如说 比如说 可能 有些 小孩 他 对于 班级 不太 关心, 不太 乐于 参加 集体 活动 等等 的。 如果 老师 故意 的 安排 他 做 一些 小 干部, 比如说 小队长。
或者 是 有有。
劳动委员 之类 的, 然后 他 可能 就会 调动 起。 因为他 已经 在 这个 位置 上了, 所以 他 可能 就会 去 主动 的 去 参与 一些 集体 关心集体 等等等等。
这个 其实 在 一些 我们 说 企业 的 人事安排 上 也会 有 类似的 做法。 对, 这个 是 认知失调 的 一个 比较 积极 方面 的的。
是的, 它 可以 调动 人们 的 一种 积极。
总的来说 就是 那种 所谓 的 被迫 的, 或者说 是 可能 最 开始 的 那个 初衷 并不是 自愿 的 主动 的 那种 行动, 他 也会 改变 你的 态度 对。 不管怎么 说, 认知失调 这个 部分 在 我们的 大 的 题目 框架 当中, 大概是 可以 解释 就是 为什么 人 在 不确定 的 环境 下 会 容易 相信 一些 不 靠谱 的 东西。 你 好像 还 说到 就是 除了 认知 上 的 一些 偏差 之外, 其实 还有 原因。
对, 就是 压力 事件 本身 它 也 可能 会 导致 我们的 一些 判断、 决策 不 那么 靠谱。
压力 事件 本身 此话 怎讲 呢?
可能 会 听 过 一个 词 就是 应激反应, 应激 和 压力 讲 的 是 一回 事儿, 因为 他们的 英文 都是 stress 是一个 词, 就是 说法 不一样。 一般 认为 当 我们的生活 环境 发生 比较 大 的 变化 的 时候, 就会 产生 压力。 所以 这里 要 稍微 展开 一下, 就是说 这个 变化 它 不仅仅是 指 坏 的 事情 发生, 就算 是 好的事情 也会 让 我们 有 压力。
好的事情 也会 有 压力。 对我 倒 想到 了 不一定 特别 恰当。 有的 人是 婚前 可能 会 焦虑, 又 或者 就是 一些 准爸爸 准妈妈 在 孩子 出生 之前, 这个 其实 是一个 好的事情。 对, 但 还是会 很 紧张。
通常 是 会 在 第一个 孩子 出生 之前。
就是 因为我 不知道 真正 会 面临 的 到底 是一个 什么样 的 状态。
对对对, 所以 虽然 说 这些 事情 我们 传统 意义上讲 都是 喜 事儿, 而且 当事人 他们 自己 其实 也 觉得 是 一件 值得 高兴 的 事情。 对, 但是 有时候 会 觉得 自己 怎么 就 开始 焦虑 了 呢? 可能 有些人 就是 不明白 这个 中间 的 道理, 就会 在 这个 时候 产生 一些 错误 的 解读, 说 认为 我 是不是 代表 自己 其实 并不 喜欢 这个 事情 发生 等等等等。 其实 也 不是 这 样子。
还 真是 有的 时候 可能 就会 自我 怀疑 了, 甚至 做了 错误 的 决策, 这个 其实 对 我们的 日常生活 非常 的 重要。 如果 因为 不知道 这一点 而 产生 一些 误解 的话, 这就 很 可惜 了。 我猜 这个 是不是 也 和 我们 上 一期 节目 提到 的 那个 所谓 的 不确定 有关系 呢?
对对对, 因为 我们 可以 想象, 包括 像 结婚、 生 孩子 这样的 事情, 还有 一些 朋友 可能 经历 过, 比如说 转学, 他们 其实 都 意味着 你的 生活 有一个 比较 大 的 一个 转变。 所以 对于 未来 到底 会 怎么样, 很多人 就会 开始 不确定, 因为 没有 经历 过 这 样子 的 事情。
所以 其实 不管 是 我们 可能 传统意义 上 认为 的 好 事情 还是 坏 事情, 它 都有 可能成为 我们 所说 的 应激 事件。 对的。
那 我们 说 对于 应激 事件 的 反应, 当然 就是 应激反应 了。 那 应激反应 有 哪些? 这个 我相信 旭东 应该 比较 熟悉。
这个 在 上古时代 的 原来 市场 当中 就 提到 过 战斗 逃跑 呗。 这个 说过 太 多次 了。 对对对, 简单 的 来说 就是 打 得过 就 打打 不过 就 跑。
对, 但 其实 我们 说 除了 战斗 逃跑 之外, 他 还有 第三种 情况 叫做 冻结 freeze。 所以说 这个 应激反应 我们 可以 解释 为有 三个 F 战斗 就是 fight, 逃跑 是 flight, 然后 冻结 是 freeze。
3个F3F 理论 这个 冻结 有点意思, 我 先猜 一下, 感觉 就是 不知所措 了。
对。
那 既然 有 三个 F 为什么 我们 经常 听到 的 是 前 两个 战斗 逃跑, 第三个 这个 freeze 却 不 提到 了?
因为 在 大多数 的 情况下, 我们 能够 明显 感觉到 的 主要是 前 两个, 要么 是 迎难而上, 要么 知难而退。 其实 第三种 情况 大家 也有 过 体验, 就是你 可能 会 突然 大脑 一片空白, 这种 情况 真的 是 会有。
我 觉得 就是 那种 很 剧烈 的 突发 情况, 或者 就是说 你 一时半会儿 也 想不到 一个 更好 的 决策。 对, 如果 是真的 实实在在 有 个 怪兽, 你 反而 好 决策。 但 有的 时候 遇到 的 是 那种 很 突然 的 事情, 就 会有 所谓 的 冻结, 脑子 结冰 了, 冰冻 了。 可是 这 又是 为什么 会 出现 呢? 我们 从 比较 底层 的 角度 来看 的话。
有 一些 观点 就 认为 这个 冻结 它 其实 是 比 战斗 或者 逃跑 更 早 的 一个 阶段。 就是说 当我们 遇到 危险 的 时候, 或者 遇到 应激 事件 的, 首先 会有 那么 一瞬间 就是 会 屏住呼吸。
然后 身体 僵硬, 仿佛 血液 都 凝固 了。
对, 这个 经常 会 这样 描写。 那 这个 冻结 状态 它 通常 来说 是 非常 短 的, 只有 一瞬间, 紧接着 我们 就会 进入 到 后面 的 战斗 或者 逃跑。
通常 来说 都是, 比如说 这个 事情 发生 了, 我 先 一 猛 对, 然后 马上 回过 神来 立刻 怎么样, 对 吧? 对对对。
就是 打 个 不太 恰当 的 比方, 就是 好比 说是 军营 里面 的 集结号, 所有的 士兵 他 听到 集结号 就会 放下 手头 的 东西 来 听从 你的 这个 发令, 然后 就会 有一个 静止 的 一个 过程。
所以 按照 这个 理论 的话, 这个 阶段 其实 是 身体 在等待 命令, 为 下一步 具体 的 这个 行动 做 准备, 或者说 是 等待 我们 来做 决策。 而 一旦 有 这个 指令 发出 了, 那 就会 立即行动。
但是 在 有些 情况下, 我们 可能 没有 办法 立即 进入 到 下一步。 你 像 原始社会, 我们 看到 猛兽 什么的 就可以 立即行动。 但是 现代社会 这种 事情 不太 有, 很多 时候 我们 不能 你 一下子 反应 过来 应该 怎么做。 其实 就是 这个 冻结 的 过程 被 延长 了, 就像 电影 里面 出现 一个 定格 的 镜头, 所有人 都 不动 了, 然后 不知道 下面 要 干嘛。
这个 太 形象 了, 我明白了, 就 好比 有些人 上台演讲 会 特别 紧张, 你说 这个 时候 战斗, 其实 心里 没底, 逃跑, 这 也 不可能 直接 跑 下台, 对 吧? 这个 更 不 合适, 那 两条路 都 走 不通, 这个 时候 一片空白。
对对对, 但是 我们 说 这种 脑子 一片空白, 它 通常 也 不会 持续 很 长时间。 因为 很快 我们的 脑子 还是会 重新 转 起来 的。 但是 压力 本身 它 不会 那么 快 就 消失掉。 接下来 我们 可能 就会 面临 一些 由于 压力 而 导致 的 不 理智 的 决策。
你 别说 其实 很多 事故, 我们 不仅仅 说是 一些 像是 什么 交通事故, 或者 是 其他 的。 包括 我们 工作 当中, 我们 可能 会 定性 成 是 事故 的 一些 情况, 都 是在 这个 背景 下 产生 的。 回过 神来 你 会 在 想 我 当时 怎么会这样? 这么 荒。 对, 所以 就是 压力 让 我们 丧失理智。
这是 有 科学 道理 的。 是 是 是因为 有 不少 的 研究 都 表明, 当 人 处于 压力 状态 之下, 我们的 决策 偏好 会 和 平时 不太 一样。 比如说 我们的 大脑 可能 会 更多 的 关注 积极 的 信息, 而 忽略 掉 消极 信息。
这个 是什么 意思? 就是说 紧张 或者 是 压力 大 的 时候, 正常 情况下 不是 应该 更容易 把 事情 往 坏 的 方向 去 想 吗?
对 这种 情况 是 说 我们 对于 压力 事件 本身 的 一个 看法。 对于 压力 源 我们 可能 会 往 坏 的 方面 去 想。 但是 对于 紧接着 发生 的 其他 的 事情, 可能 就是 反过来 的。 比方说 我们在 实验 当中 会 让 被试者 先 处于 某 一种 压力 的 状态 下, 让 他们 去 完成 一些 小 任务, 比如说 在 电脑 上 玩 一些 猜 卡片 的 游戏, 猜 对了 电脑 会给 你 一个 奖励, 猜 错了 会 倒扣 你的 金钱 或者 什么的。 又 或者 是 让 他们 学习 一些 人造 的 单词, 就 本身 不存在 的 单词。 而 这些 单词 有些 可能 代表 了 积极 的 意思, 有些 代表 了 消极 的 意思。 结果 就会 发现, 当 人 在 压力 状态 下 的 时候, 我们 对于 正面 的 信息 会 更加 的 敏感。
这个 更 敏感 体现 在哪里 呢?
比如说 对于 这个 积极意义 的 人造 单词, 我们的 记忆 会 更加 准确。 另外 通过 大脑 的 扫描 也会 发现, 就是 压力 对 大脑 的 奖赏 环路 是 会有 影响 的。
我 想到 了 一个 可能 不是 特别 恰当 的 环境, 就是说 进行 一些 棋牌类 游戏 的 决策 时, 如果说 他的 这个 胜负, 你的 面临 的 损失 或者说 惩罚 可能 会 比较 大 的话。 在 这个 时候 你 会 做 一些 冒险 的 举动。 而 你 对于 这个 时候 的 风险 判断 有可能 是 适当 的。 你 可能 会 觉得 你 这 样子 的 收益 是 比较 大 的, 可以 理解 成 是一个 所谓 的 积极 的 可能。 但是 你 回头 再去 复盘 的 时候, 可能 会 发现 这 一招 其实 是 很傻 的。
对对对, 而且 有些 情况 我们 不一定 是对 这个 游戏 本身 你 产生 的 压力。 可能 在 玩游戏 之前, 你 经历 了 压力 事件, 那么 你 在 玩游戏 的 时候 也会 更 偏向。
于 去 更 冒进。
一 更 冒险 一点。
对, 因为你 愿意 冒险, 你 通常 会 可以 理解 为是 错误 的 评估 风险, 或者说 是你 更 愿意 相信你 会 在 这场 战斗 或者 是 游戏 当中 获胜。
对对对。
我 挺 好奇, 在 实验室 的 环境 当中, 怎么 去 创造 这种 比较 真实的 压力 环境。
这个 方法 其实 还 蛮 多 的。 有 一种 是 让 被试者 把手 浸 在 冰冷 的 水 里面, 这个 其实 是因为 我们的 身体 会 产生 一些 应激 的 反应, 这种 都 可以。 对对对, 还有 一些 就是 更 社会化 的, 比如说 我们 让 被试者 做 一些 即兴 的 演讲, 并且 是 有 观众 在 看 的 那种。
这 对我 可能 产生 不了 什么 压力。
对, 还有 一些 就是 比如说 让 你 去做 很难 的 数学题, 然后 也是 有人 在 旁边 看着你。
这个 会有, 以前 考试 的 时候 最 讨厌 的 就是 老师 走来走去, 而且 最 恶心 的 就是 老师 站在 你的 边上 盯 着 你, 然后 看你 在写 试卷, 这个 会 很 痛苦, 这 压力山大。 就 包括 我 现在 其实 有的 时候 写 文案 我 也不 喜欢, 比如说 家人 在 你 边上 看你 写, 这个 时候 其实 感觉 发挥 会 失常。
对, 就是 别人 会 看到 你 写什么, 你 就会 担心 说 会不会 显得 我 写 的 很 low 这种 感觉。 对, 就 以前 考试 的 时候 也是, 老师 走过来 了 之后, 我 通常 就会 把笔 停下来, 我 就 不 写 了。 然后 我 觉得 老是 赶紧 走。 对对对, 然后 走了 以后 我 才会 重新开始 写。
这样 想来 的话, 其实 在 实验室 当中 创造 一个 真实的 压力 环境 还是 比较 容易 的, 而且 不会 有什么 伦理 上 的 风险, 对 吧? 那么 我们 又 为什么 说 压力 状态 下人 会对 积极 信息 更 敏感 呢?
大多数 观点 还是 认为 这是 大脑 的 一种 自我保护, 或者说 是一种 平衡。
平衡 就是 想要 通过 刺激 我们的 奖赏 系统 来 平衡 由于 压力 带来 的 负面 情绪。 对对对。
而且 这种 现象 也 被 认为 可能 和 压力 会 对于 一些 成瘾 依赖 的 影响, 它 可能 是 有关系 的。 为什么 说 压力 大 的 时候, 我们的 一些 烟瘾、 酒瘾、 网瘾 等等 这些 隐 可能 会 更重 一点。
对, 而且 有些人 其实 沉醉于 其中, 通常 都 会说, 因为我 压力 大我 需要 用 它 来。 而且 你 压力 更大 的 时候。
这种 行为 也会 更 频繁。
因为 它 本质 上 还是 和 奖赏 系统 相关 的。 是的。
除此之外, 还有 一些 研究 发现, 就是 在 压力 状态 下, 人们 的 决策 也会 更 偏向 于 冒险。 这个 其实 我们 刚才 也 说 到了。 所以 总而言之 就是说 压力 会 让人 更加 冲动, 不 理智、 不 客观。
的确 压力 大 的 时候 往往 容易 冲动。 其实 真的 是 如果 最近 这 段时间 我 心烦意乱, 甚至 还会 更容易 跟人 吵架, 对 吧? 就有 很多 事情 其实 都会 比较 的 冒进, 不去 考虑 他 真实 我 可能 要 面临 的 一个 代价。 吵架 的 时候, 有些人 可能 还会 在 这个 时候 说 一点 狠话, 吧? 这个 很 不好听。 反过来 你 冷静下来 再 想想, 真的 是 会 很 后悔。 是的, 这样 说 起来 吵架 应该 也 算是 一种 压力。
当然 吵架 是一种 应激 的 一种 状态, 而且 有些 时候 你 可能 吵 完 架 才会 想起 来说, 我 刚刚 应该 这样 说 更好 一些。 当时 怎么 就 没想到 呢, 对不对? 这 其实 也是 压力 影响 到了 我们的 一个 决策。
有些人 可能 吵 完 架 还 会有 什么 报复性 的 饮食, 报复性 的 购物, 对 吧? 这 其实 也就是 各种 影都 上来 了, 和 奖赏 系统 想要 平衡 一下 我们的 这个 压力 有关。
是的, 感觉 好像 有点 扯远 了。 还是 回到 我们 前面 说到 的 这个 谣言。 其实 现在 大家 应该 能够 理解 说, 当 人们 处于 应激状态 或者 是 压力 状态 的 时候, 一方面 像 上 一期 节目 中 我们 讲到 过, 因为 不确定, 那 就会 产生 认知 闭合 需求。 我们 就会 大量 的 搜索 信息, 然后 快速 的 形成 一个 假设。 同时 另一方面 压力 事件 本身 又会 导致 我们 可能 不 能够 很 好的 进行 理性 的 判断 和 决策。 所以 这个 快速 形成 的 假设 他 就有 可能 会 不 靠谱。
越是 着急 想要 得到 一个 确定 的 答案, 但是 这时候 我们的 判断力 又 不行, 方面 一 叠加, 很 容易 就 给 谣言 钻 了 空子, 决策 变得 越来越 不 靠谱 了。 对。
脑 洞 太大 休息一下。
如果 听 节目 不 过瘾, 大家 也可以 到 咱们 的 微信 订阅 号 里 去 逛一逛。 和 节目 有关的 更多 知识 干货, 每周 节目 的 BGM 歌单, 还有 趣味 猜题 闯关 都 在那里 了。 微信 订阅 号 搜索 叨 科学, 叨 是 唠叨 的 叨。
也可以 去 订阅 号 里面 了解 一下 我们的 新书。
我们 为什么 这么 丑?
到 现在 为止, 其实 说 的 都 是在 压力 状态 下 的 谣言 的 传播 等等。 那 如果不是 在 压力 状态 下 我们 是不是 就 不会 被 假消息 骗 了 呢?
你 这么 一说, 好像 确实 我们 相信 谣言 或者说 相信 假消息, 其实 也 不一定 是在 这种 特殊 情况下。 你说 像 我们 长 这么 大, 经历 今年 上半年 的 这种 情况, 那 也是 非常 罕见 的对 吧? 那 平时 大家 很 放松 的 时候, 为什么 也会 听信 谣言 呢? 就 看来 谣言 他 还有 其他 的 招数。
对, 因为 其实 很多 时候 并 不是说 谣言 他 钻 了 空子, 而是 我们的 大脑 他 就是 有 惰性 的。 就算 不是 处在 应激状态 下, 我们 也 一样 会 被 谣言 误导。
这个 又 怎么说呢?
那 我 就 来 问 你 一个 问题, 你 觉得 假的 东西 他说 的 多了 它 会 变成 真的吗?
的确 是 有 这样 一句话, 谎言 重复 一千遍, 它 就会 成为 真理。 但是 如果 就 着 你 这个 句 话 的 字面 意思 来说, 我们 说 假的 他 总归 是 假的, 对 吧? 就算 说 一百遍 他 也 不会 成为 真的, 这个 我 还是 有 信心 的对。
就是 客观 的 来说 它 不会 变成 正 的, 但是 主观 来说 你 就 不确定 了 是 吧?
这个 就 看 别人 怎么样 来 误导 我 了。
那 我们 就 来看 一看 一个 实验, 是在 1977年 还 蛮 早 的 一个 实验, 是 美国 的 研究者, 他们 做 过 这样的 一个 实验, 他们 是 给 一组 大学生 看 60条看似 可信 的 陈述, 其中 有 一些 是真的, 有 一些 是 假的。 要求 这个 被试者 给 每一个 表述 进行 打分, 就是说 你 相信 这个 陈述 在 多 大程度 上 是 真实的 或者 是 虚假 的。 在 1到7分 当中。
这个 题目 挺 有意思 的, 举 几个 例子 看看。
我 来 考考 徐东 第一道 题目 是 扎卡里 泰勒, 他是 第一位 在 任期 内 去世 的 总统, 觉得 是 真实性 有 多大?
这个 是 假的, 因为我 知道 好吧, 我知道 第一位 任期 内 去世 的 总统 是谁, 但 他 的确 是在 任期 内 去世 的。
但 不是 他是 吗? 好的, 第二 题, 肯塔基州 是 拓荒者 在 阿勒格尼 山脉 以西 建立 的 第一个 州。
这个 我 不确定, 如果 让 我 打分 的话, 可能 会 打 2到3分, 我 倾向。
于是 假的。
对, 但 我 不确定 它 是真是假, 因为我 连 这个 州 具体 的 位置 在哪 我也 不是 很 清楚。
好, 第三 题 大腿骨 是 人类 最长的 骨头。
这个 我 觉得 应该 是 七分, 应该 是 真实的。
就是你 非常 确定 它是 真实的。
感觉 我的 大腿骨 应该 显然 要 比 我的 小腿骨 更长。 这 应该 是 真实的。
那 第四 题, 澳大利亚 的 面积 和 美国 本土 大陆 的 面积 大致 相等。
应该 是 差不多。 澳大利亚 是 七百多万 平方公里, 然后 美国 如果 不算 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 是 两百多万, 然后 它的 国土 总面积 和 中国 是 相似, 所以 它 应该 是 七百多万, 所以 这 两个 应该 是 大致 相等。
我 觉得 你可以 去 参加 那种 电视 上 的 答题。
其实我 真的 很 合适 的。 这个 应该 是 正确 的 七分。
我们 再 来看 第五 题, 锂 就是 锂电池 的 锂 是 所有 金属 中 最 轻的。
这个 很 简单, 侵害 利益。 对, 这个 很 简单 的 都是 那个 气体。 对。
那 我们 就 先 说 五道 题, 这个 一一 题 答 下来 就 没底 了。 所以 答 完 五道 题 之后 你 有什么 感想?
你 别说 就是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化学, 它 无所不包, 就 很 像是 那种 智力问答 的 那种 节目。
而且 非常 综合性。 像 题目 里面 其实 它 还有 很多, 包括 体育、 艺术、 经济、 宗教 等等 它 都会 涉及。 其实 这也是 为了 避免 被试者 对 某 一个 领域, 比如说 特别 熟悉, 那 他 可能 就会 会 答 的 特别 好, 对 实验 的 结果 造成 偏差。 所以 像你 这种 人 就 不 适合 做 这个 实验。
但 我 还是 会有 比较 不 擅长 的 领域。
对 吧? 是吗? 真的吗?
做了 这么多年 原样 可能 越来越少 了, 但 历史 可能 就会 稍微 差 一些, 尤其是 外国 历史 对。
还有 一些 可能 体育明星 之类 的, 我 觉得 你 可能 就 不太 真实。 对 嗯 啊 那 我们 就 接着 说 这个 实验, 好。 在 完成 了 这 样子 的 60道题目 之后, 被试者 就可以 回家了。 两个 礼拜 之后 他们 会 再 被叫 回来, 又 会给 他们 六十 道 题 同样 进行 这 样子 的 打分, 然后 再 过 两个 礼拜 再来一次。
相当于 一共 三轮 要 做 180 道 题。
确切的说, 每次 是要 完成 60道题 没有 错。 但是 其中 有 20道题目 其实 是 重复 的, 就是说 三次 都 会有 这 20道题目, 另外 40道是 新的, 所以 总的 他们 看到 的 题目 总共 是 140 道。
为什么 要有 20道是 固定 的 题目 呢?
这个 其实 就是 和 实验 的 结果 会有 关系。
那你 就 来说 一说, 就是 实验 他 得出 了 一个 怎样 的 结果。
就是说 重复 的这 20道题目, 每次 打分 他们 都会 比 前 一次 更高。 比如说 第一次 平均 的 打分 是 4点三五分, 第二次 就是 4.67, 第三次 是 4.74。
就 比如说 像是 我 不太 确定 的 那个 第二 题, 肯塔基州 是 拓荒者 在 阿勒格尼 山脉 以西 建立 的 第一个 州。 第一次 我 刚刚 可能 打的 是 三分 还是 四分, 对 吧? 就 大概是 这样 一个 分数, 然后 每一次 看到 我 可能 都会 倾向 于 打的 更高 一些。 当然 是一个 平均 的 概念, 就是说 这 重复 到 20到1个 总分。
是的, 不是说 你 个人 一定 会 这样, 只是 我们 用 大 数据 来 说话 的话, 会有 一个 这 样子 的 文献。
所以 可以 理解 为 就是 同样 的 内容 重复 的 次数 越多, 人们 就 越 会 相信 信 他是 真的。
至少 从 这 三次 的 数据 来看 是 这 样子 的。 而且 如果我们 仔细分析 的话, 因为 里面 有些 他 可能 的确 是真的, 有些 是 假的, 那些 本来 就是 真的 题目, 第一次 人们 的 平均 打分 是 4.52, 后面 两次 都是 4.80后.
面 两次 都是 4.80。 也就是说 其实 第三次 并没有, 第二次 的 分数 数 更高。
对, 这是 对于 那些 本来 就是 真的 题目, 然后 对于 那些 是 错误 的 表述, 他们 三次 的 打分。 我们 再 来看 一下, 第一次 是 4.18, 第二次 是 4.54, 第三次 是 4.67.
这 倒是 节节 攀升 的。 对的, 好像 突然 有点 明白 为什么 辟谣 总 赶不上 造谣 的 节奏 了, 因为 真理 重复 的 效果 好像 比不上 谣言。
对, 但是 这 里面 可能 还有一个 基准线 的 因素。 就是 对于 真理 人们 可能 第一 四 的 打分 就是 比较高 的, 所以 后面 他的 这个 往上走 的 空间 就会 比较 小 了。
那 不管怎么 说, 就是 重复 似乎 真的 会 让 错误 的 信息 看起来 更加 真实, 这个 其实 会 毁 很多 朋友 的 三观 的。
这个 毁三观 的 结论, 其实 他 有 名字, 他 后来 是 被 命名 为 叫 虚幻 的 真相 效应。
虚幻 的 真相 说 真 又不 真说 假 又 像 真。
就是 这个 意思。 后来 很多 研究者 其实 也是 研究 这个 虚幻 的 真相 效应, 他们 也 设计 了 不同 的 实验 来 看看 是不是 这个 样子。
就 想要 推翻 这个 结论。
对对对, 因为 大家 都 不太 相信 这个 结果, 或者 不愿意 相信 这个 结果。 比较 可惜 的 就是 这个 结论 它 其实 一直 都 没有 被 推翻。 我记得 2015年 的 时候, 美国杜克大学 的 研究 团队 还 做 过 一个 类似的 实验。 他们是 更进一步 的 想 看一看, 就是 明 知道 是 错误 的 信息, 在 重复 了 之后 会不会 也 变得 更加 正确 了。
结果 我们 来说。
一下 大概 的 这个 实验 过程。 首先 研究者 是 根据 网络 数据库, 他们 会 挑选出 176道 题。 其中 一半 大 数据 显示 是 60% 的 人都 能够 答对 的, 而 另一半 是 大 数据 显示 只有 5% 的 人 能够 答对。 一个 是 大家 都 知道 的, 一个 是 大家 可能 不太 知道 的对, 他们 又 把 这些 信息 做了 对 和 错 两个 版本, 就是 同一个 题目 我 有 正确 版本 和 错误 版本。 那 这样一来, 这些 信息 其实 就可以 被 分成 四大 类。 一类 是 正确 的 并且 大多数 人都 知道 的。 第二类 是 正确 的, 但是 大多数人 不知道 的。
这 同理 还有 就是 错误 的, 并且 大多数 人都 知道, 以及 错误 的 但是 大多数 人都 不知道。 对 那 接着。
研究者 就 把 一半 也就是 88条 内容 给 被试者 看, 正确 和 错误 的 都 会有。 同样 是 叫 被试者 打分, 但是 他 不是说 你 觉得 可信度 怎么样, 而是 说 你 是否 对 这个 内容 感兴趣。
感 不感兴趣 和 相 不相信 这 是一个 什么 关系。
其实 研究者 他是 想要 规避 一个 问题, 就是说 我不 希望 第一次 的 信息 暴露 会影响到 后面 的 你 对 他的 对错 的 判断。 就是说 如果我们 之前 仔细 思考 过 这个 内容 它 到底 是 真的假的, 那么 下一次 我 看到 他的 时候, 可能 我的 判断 就会 受到 第一次 判断 的 影响。
有 道理。 所以 前面 说 的 那个 实验 中间 还 间隔 了 两周, 就是 让 你。
忘掉 这个 事情。 但是 这次 研究者 认为 两周 他 可能 还是会 有点 影响, 对 吧? 所以 他们 想 的 一个 办法 就是说 在 第一次接触 到 信息 的 时候, 不要 让 他们 把 注意力 放在 对错 上面。 所以 只是 问 他 你 对 这个 内容 感 不感兴趣。
障眼法。
对, 第二步 就是 让 他们 去 判断 对错 了。 被试者 要 对 全部 的 176道 题 进行 判断, 同样 是 根据 确信 的 程度 来 打分。 现在 我们 来说 这个 结果 结果 很 有意思, 就是 在 所有 四大 类 信息 当中, 先前 重复 出现 过 的 被试者 会 更 倾向 于 认为 他们是 正确 的。
这 也 算是 印证 了 说 的 第一个 实验 的 结论。
对的。 并且 对于 那些 大多数 人都 知道 是 错误 的 信息, 在 重复 出现 之后 也 变得 更加 正确 了。
这个 正确 吗? 所谓 的 正确 就是 明明 知道 是 错的, 也 开始 变得 有点 像是 对的 了。 就 比如说 假设 这个 题目 里面 有 撒哈拉沙漠 不是 世界上 最大 的 沙漠, 然后 重复 的 多了, 会有 越来越多 的 人 觉得。
这个 打分 会 往 正确 的 方面 靠 一就。
有可能 会 觉得 撒哈拉沙漠 它 真的 不是 世界上 最大 的 沙漠。
也 不是说 你 真的 就 相信 这 句 话 是 对的 了, 只是 你 觉得 他的 这个 可信度 在 这个 数轴 上。
本来 比如说 我 打的 是 这个 绝对 零分 一分。
后面 看看, 可能 我 三分 了。
3分4分, 可能 想想 是不是 在 澳大利亚, 在 什么 其他 的 地方 会 更大 的 沙漠。
对对对, 换句话说 就是 不管 这个 内容 和 你 原先 的 知识 储备 有没有 矛盾, 当你 再次 看到 他的 时候, 他的 可信度 会 比 之前 提升 了。
对, 还是 强调 一下 是 可信度 的 提升, 不是说 我 原本 不相信, 多 看 几眼 就 真的 相信。 但 这个 其实 已经 很 可怕 了。 因为 如果 就这样 重复 着 挪 着, 起码 对于 多数人 而言, 很有可能 就会 挪 过 那条 临界 线。
对, 因为 如果你 本身 对 这个 信息 不是 那么 确信 的话, 本来就 有点 模糊 的话, 可能 就 会越来越 相信, 最终 变成 了 相信。 所以 这个 就是 谣言 最 可怕 的 地方。
我 觉得 对于 一些 客观事实 类 的 东西 可能 还好 一点。 比如说 像是 什么 撒哈拉沙漠, 我 刚 举 的 这个 例子, 又 或者说 地球 只有 月球 这样 一颗 天然 卫星, 这个 还是 相对 比较 容易 验证 的。 但是 如果 到 一些 比较 社科 领域 的 观点, 因为 它 本身 就 存在 着 一些 似是而非 的 地方, 这 就有 可能 在 重复 的 过程 当中 更容易 让人 去 接受。
而且 有些 信息 你 没有 办法 去 证明 他 到底 是不是 这 样子, 你 没有 这个 能力 去 证实, 所以 就有 可能 会 受到 这个 影响, 所以 我们 说 这个 是 谣言。
最 可怕 的 地方 是啊。
不仅如此, 其实 2020年 非常 新的 一个 研究, 他们 还 发现 反复 接触 虚假 信息, 可能 还会 降低 人们 传播 这个 信息 的 不 道德感。
更 愿意 去 转发 他 了。
对对对, 就是说 尽管 在 实验 当中, 研究者 明确 的 告诉 说 这些 内容 都是 假的, 虚构 的。 我告诉你 了。 但是 在 反复 多次 浏览 之后, 被试者 的 点 赞 或者 转发 这种 意愿 还是 可以 看到 有 明显 的 提升。 并且 研究者 还 特意 回过头来 确认 了 被试者 的确 是 知道 这些 内容 是 假的。
这 都 可以, 这 不是故意 传谣, 是不是 他 自己 都 不信 谣 吗?
他 知道 这个 东西 是 假的, 但是 他 还是 会有 一些 点 赞 的 行为, 就是 他的 意愿 会 提升。 并 不是说 我 一定 在生活中 我 一定 会 去 点 赞, 也是 在 打分 上 其实 会有 一点点 不一样。
这个 其实 还 挺 有意思 的, 就是说 在 那个 朋友圈 或者说 是 家族 群 里面 经常 看到 的 那些 我们 可能 一看 就 知道 是 谣言 的 东西。 转发 者 他 也 未必 真的 完全 相信。 对他 可能 是 接触 的 太多 了, 他 觉得 就是 转过 来 大家 看看吧, 也 没什么。
对, 或者 他 就 觉得 给 大家 看看。
给 更 多人 看看 这 样子 或者说 说不定 他是 真的, 或者 是 类似 这 样子 的, 就 不会 像 我们 这种 一定要 确认 了 我们 才 愿意 去 转正。 怪不得 谣言 传播 起来 那么 快, 它 本身 其实 还有 改变 传播者 的 能力。
对它 会 改变 你的 传播 意愿, 有 个 词 叫 病毒式 传播, 对不对? 其实 这 篇 论文 的 作者 他 也 用了 这个 词, 就是 病毒式 传播。 但是 他 写 的 是 英文, 就是 go viral。 Viral 就是 病毒 virus 的 形容词。
这个 英文单词 又 学到 了。 所以 很多 谣言 广告 或者说 宣传 倒是 用活 了 用精 了 这个 套路, 通过 简单 的 不断 重复, 直到 有 足够 多 的 人 相信。
但是 我们 说 我不能 确定 他们 本身 是不是 出于 这 样子 的 意图 或者 出发点 来 不断 的 重复。 我 只能 说 就是 重复 本身 的确 是 会有 这样的 效果。
可是 为什么 重复? 他 可以 让人 相信 的 就是 在 底层 的 比较 原样 的 这种 解释 有 吗? 我们 现在 只是 通过 实验 看到 了, 的确 存在 这样的 现象。 对对对。
关于 他的 解释, 其实 现在没有 一个 特别 明确 的 说法, 解释 也有 比较 多。 比较 常用 的 一个 解释 是用 加工 流畅性 来说。 就是说 同样 的 信息 我 看过 一次 之后, 当 他 第二 二次 出现 的 时候, 因为我 的 大脑 其实 已经 处理 过 一遍 了, 那么 再 处理 起来 就会 比较 的 流畅。 而 对于 流畅 的 东西, 我们 通常 就会 不太 有 警觉 的 意识。
因为 大脑 每天 要 处理 的 东西 太多, 他 肯定 想要 一些 偷懒 的 办法, 不然 会 累死。
对对对, 那 专业点 的 方法, 我们 可能 说 这 样子 做法 是一种 更 经济 更 高效 的 一种 处理方式。 对, 事实上 这也是 我们 大脑 非常 高级 的 一 这个 地方。
高级 是 高级, 可是 弊端 也很 明显, 比如说 这个 谣言 不断 重复 的 问题, 这个 其实 就是 洗脑, 你 没有 办法 摆脱 被 洗脑 的 命运 吗? 感觉 好像 注定 会 掉 进 这个 陷阱 里。
的确 你 已经 发现 了, 就是 我们的 大脑 其实 很 容易 被 误导, 而且 很多 时候 我们 自己 还 察觉 不到。
对, 所谓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是 不可能 跳出 自己的 大脑 来进行 更高 维度 的 思考。 所以 真的 就 没有 办法 了, 只能 接受 被 洗脑 的 人。
其实 只要 我们 意识到 这个 陷阱 的 存在, 就可以 提醒 自己 不要 掉进去。 而且 我们 还 知道 谣言 或者说 虚假 消息, 他 有可能 通过 哪些 手段 来 影响 我们的 判断。 这就 相当于 我们 知道 了 敌人 的 招数, 那 完全 就可以 见招拆招。
就是 看到 那种 不断 重复 的话, 就 先 缓一缓 想一想。 比如说 我们 下次 看到 某 一条 消息 的 时候, 可以 先 停下来 先 想一想, 就是说 他 是不是 一定 是真的, 有没有 必然 的 因果关系, 事件 涉及到 的 各方面 是否 都 了解到 了, 还是 也 仅仅 是 一家之言, 这个 多 打 几个 问号, 提醒 大脑 别 偷懒, 先 直接 拿来。
对对对, 而且 我们 这样 思考 的 时候, 其实 也是 在 给 这条 消息 本身 贴 一个 标签。 比如说 我 觉得 他 可能 还有 不明确 的 地方, 那么 我 其实 就是 给他 贴 上了 一个 不完全 可信 的 标签。 那么 下一次 当我 再 看到 这条 消息 或者 类似的 消息 的 时候, 这个 标签 其实 也会 作为 相关 记忆 就 自己 冒出来, 然后 就可以 提醒 大脑 不要 轻易 上当。
不过 我 觉得 你 这种 就是 量表 式 的 这个 标签, 会 比 我们 非 黑 即 白 的 那种 好。 我们 有的 时候 会 觉得 它是 真的 或者 它是 假的。 但 其实 现在 我们 看到 的 很多 的 信息, 它是 有 真有假, 或者说 他 可能 有 他 片面 的 地方, 对 吧? 所以 我们 可以 用 这样的 一个 打分 的 方式 来。
就是你 思考 的 时候 更 全面 一些, 其实 也会 加深 你 对 他的 这个 思考 本身 的 一些 印象。
不管 是 我们 前面 说到 的 认知 闭合 需求, 自我 确认 性 偏差, 还是 认知失调、 虚幻 的 真相。 说到底 都是 大脑 为了 保护 我们 自身, 满足 我们的 各种 需求, 而 逐渐 演化 出来 的 非常 高级 的 功能。 只 可惜 事物 它 都有 两面性, 它的 优点 我们 知道 的 太多 了, 但是 他的 缺点 往往 又会 被 我们 忽视。
是的, 所以说 大脑 并没有 我们 以为 的 那么 的 冷静 客观, 他 会 偷懒, 也 非常 喜欢 偷懒, 他 会 被 误导, 也很 容易 被 误导。 所以 其实 对于 很多 事物 的 认知, 我们 都是 存在 所谓 的 虚幻 的 真相。 不是 有 句 话 叫 你以为 的 并不是 你以为 的, 你以为 的 只是。
你以为 原来是这样, 就是这样。
你 最后 提到 的 这个 虚幻 的 真相, 和 我们 以前 聊过 的 那个 虚假 的 记忆, 或者说 是 记忆 不 靠谱 是一个 什么 关系 呢?
很多人 可能 会 想到 了 之前 那个 不 靠谱 的 记忆, 其实 他 也是 重复 了 很多遍 之后 就会 修改 你的 记忆, 让 你以为 他 的确 发生 过。 他们 之间 好像 有点像 我 在写 的 时候 我 也会 想到 这个 东西。 后来 我 又 仔细 思考 一下, 我 觉得 他们 还有 一点 区别, 就是说 虚假 记忆 它是 说 重复 了 之后, 你 相信 它 曾经 发生 过。 虚幻 的 真相 是一种 判断, 就是说 你 相信 这个 事情 是不是 真实的。 可能 一个 是 过往 记忆 一种 体现。
它 应该 是 有 交集。
对, 但 其实 他们的 一个 共同点 就是 重复。
其实我 觉得 就是 虚假 记忆 这个 事情, 被 修改 过 的 人, 他 会 坚信 自己 真的 经历 过 那 件 事情。 对, 而且 会越来越 倾向 于 坚信, 甚至 会有 更加 清晰 的 一些 细节。 像 这个 事情, 它是 跟 一个 客观 的 外部 的 事件 相关。
是 而且 它 涉及到 一个 决策 判断 的 问题。 但是 虚假 记忆 这方面 就 不太 有, 他 只是 说 我 记忆 是 这 样子 发生 的。
但 如果说 首先 我 给 洗脑 这个 词, 先 不 贴 一个 负面 或者说 是 正面 的 一个 标签。 我们 就 把 它 当做 一个 客观存在 的 一种 手段, 或者说 是一个 比较 中性 的 现象, 那 他 真的 是 无处不在。
对, 是 这 样子。 因为 这个 大脑 的 工作, 它 其实 是 需要 有一个 高效 经济 的 一种 方式 的, 所以 这就是 它的 一个 漏洞。 可以 这么说。
这个 就 看 运用 这套 技术 的 人, 他 到底 是 为了 一个 什么样 的 目的 了。
是 包括 其实 我们 不断 的 复习 什么的, 其实 也是 通过 不断 的 重复 来 巩固 这方面 的 一个 认知, 去 加强 他的 记忆。
因为 最近 一段时间, 其实我 在 一些 热门 的 微博 的 评论 区, 我们 不 谈 这 内容 本身, 其实 都会 看到 类似 这 样子 的 重复。 对, 就 很多 话 术 它 会 不断 的 有 各种各样 的 账号 来 重复 的 去 发。
而且 可能 发 的 人 多了, 你 可能 就会 觉得, 大家 好像 都 这样 认为。 对, 然后 你 会 觉得 大多数 人都 这样 认为, 那 他 可能 就 应该 是 这样的。
这个 其实 不仅仅 说是 针对 一些 事件, 或者说 针对 一些 舆情 的 这种 观点 性 的 讨论, 还 包括 商业 的 宣传, 或者说 是 其他 方面, 他 都 会有 类似的 这种 做法。
对, 其实 就 相当于 某 一个 观点, 你 希望 让 对方 相信 你的 观点, 你 就 不断 的 去 重复。 他 就有 可能 会越来越 相信 你的 观点。 而 这个 观点 出于 什么 目的, 你 要 去 传达, 要 去 表达, 这个 是 就是 另外 一回 事情 了。 但是 这个 东西 不断 的 说 就是 会有 这个 效果。
这个 三观 能 毁 到 什么 程度? 会不会 让 一些 朋友 甚至 想到 就是 从小到大 父母 一直 在 跟 你 重复 的 某些 观点, 它的 本质 上 可能 也 和 洗脑 这个 词 是 类似的。
这么说 不太好 听, 但是 我们在 接纳。
这 样子 的 一些 观点, 或者说 是 接纳 这 样子 的 一些 我们 认为是 天经地义 的 事情 的 这个 过程 当中。 其实 有的 时候 并非 是 我们的 一个 理性 思考 之后 做出 的 判断 和 选择, 而是 一种 在 重复 了 一千遍 之后 的 被动 接受。
是 而且 可能 你 以前 在 没有 养成 这个 独立思考 能力 的 时候, 你就是 会 相信 大家 说 的 这些 东西。 然后 当你 后来 比如说 有 这个 能力 了, 会 思考 了, 但是 你 也 不一定 就会 推翻 之前 自己 认为 的 东西。
这个 有点 楚门的世界 的 意思。 当你 意识到 我们 周遭 或者说 是 我们 过往 的 很多 东西, 他 可能 并非 是你 原来 以为 的 那么 的 天经地义 的 时候, 你是 选择 生活在 这个 电影 棚里, 还是 选择 开门 走出去?
对对对, 这个 电影 我不知道 大家 有没有 看过 经典 的对 对, 非常 经典 的 一个 电影。 就是 你以为 真实的 东西 它 可能 并不是 真实的, 但是 在 你的世界 当中 它 就是 真实的。
对, 这个 其实 和 包括 黑客帝国 也会 有 类似的 这种 做法。 就是 何谓 真实? 这个 好像 就 已经超过 心理学 的 这个 范畴 了, 就 上升到 哲学 的 讨论 了 对。 我 觉得 今天 的 节目 给 大家 这 样子 的 一个 启发。 其实 我们 不对 这些 事情 的 好 与 坏 做 一个 判断。
包括 洗脑 这个 行为, 或者 我们 用了 洗脑 这个 词, 它 其实 就是 不断 的 重复, 对它 本身 是 善意 的、 恶意 的 等等 的 都是 有可能。
对, 其实 这 样子 的 一种 重复 的 手段, 如果说 他是 一个 善意 的 做法, 他 完全 也是 一个 非常 有效 的 一个 推广, 或者说 是 建立 一个 比较 普遍 认知 的 一个 好 方法。 是 比如说 我们 现在 就 不断 的 去 重复, 需要 勤洗手。 它是 一个 客观 的对 一个 好的 做法, 对 吧? 那 通过 这 样子 的 一种, 你 也可以 理解 为 它 就是 一种 洗脑。 但是 如果说 大家 都 养成 了 这样 一个 习惯, 那 也是 件 好事。 公共卫生 有 好处, 对 吧? 这 一定要 客观 中立 的 去 看啊。
好了, 那么 今天 的 原来是这样, 真的 就是这样 的 冰封 来 当然 还是 要 去 宣传 一下 我们 冰封 老师 的 一些 大作。 这 一个 就是 outside in 购物 清理, 对, 不定期 会 更新 对 吧? 就 包括 其实 今天 的 这个 内容 和。
奥赛 in 对我 之前 也有 说到 过。
类似 会有 一些 关联, 我们 可以 作为 一个 延展 或者说 是 相互 补充 的 来 听。 另外 就是 冰封 的 微博 是 纳兰 下划线, 冰封 冰山 的 冰, 枫叶 的 枫。 那么 在 微博 上 也能 找到 旭东 旭日 的 旭, 上面 一个 山, 下面 一个 东。 还有 就是 我们的 叨 科学 的 订阅 号, 叨 是 唠叨 的 刀, 在 刀 科学 里面 可以 找到 我们的 原品 店, 这 里面 有 很多 文 创 小 周边, 欢迎 大家 来 选购。 最后 就是 欢迎 大家 加入 我们的 原阳 道友 会 了, 这里 边 可以 认识 非常 多 的 上万名 跟 你 可能 有着 类似 兴趣爱好 的 小伙伴, 欢迎 大家 多 来 聊 一 聊。
以上 就是 今天 的 原来是这样, 再次 感谢 通过 所有 方式 支持 和 帮助 过 我们的 朋友。 原来是这样 的 发展, 真的 离不开 大家。 我是 徐东, 我是 冰封, 咱们 下周 接着 聊。
主要是 谈到 了 两个 比较 重要 的 概念, 一个 是 认知 闭合。
另外一个 认知 闭合 需求。
对, 一定要 有 需求。 在 一个 是 认知 闭合 需求, 另外一个 是 认知失调。 好再来 一。
G F M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