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07:我们是如何学会说话的?

307:我们是如何学会说话的?

2020/9/4
logo of podcast 原来是这样 Dscience

原来是这样 Dscience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旭东
紫菱
Topics
旭东: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咿呀学语到流畅表达,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最初,婴儿通过无意识的发音表达情绪,逐渐发展出有意识的词语表达,再到完整的句子表达。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主动学习和理解语法规则。母语习得看似自然,实则也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只是学习方式更像本能反应。婴儿是天生的统计学家,能够通过统计不同音节组合出现的频率,来识别单词和词组。概率学习法是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机制,能够解释婴儿如何从连续的语音流中识别出单词。 在母语习得过程中,互动至关重要。真人互动教学比视频教学或录音教学更有效,因为互动能够帮助婴儿建立词语和含义之间的联系。父母或长辈的及时纠正对孩子语言学习也至关重要。 外语学习与母语习得不同,单纯听外语录音不足以习得外语,需要互动和实践。对婴儿来说,所有语言都是外语,母语只是因为长期处于特定语言环境中而形成的。 在孩子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例如命名大爆炸期和语法大爆发期,孩子的词汇量和语法能力都会迅速提高。两岁左右的孩子语言表达被称为电报语言,特点是简明扼要,只包含核心词语。2-6岁是语法的质变期,孩子能够逐渐掌握语法规则。 紫菱:孩子学习语言的进程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说话晚。孩子最初的语言学习阶段以咿呀学语为主,之后才会逐渐发展出有意识的词语和句子表达。会说话不仅要能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更要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婴儿发声的音高和音调会发生变化,经常照顾婴儿的人能够根据这些变化判断婴儿的状态。婴儿第一次有意识地喊“妈妈”、“爸爸”并非在发出各种声音的阶段,而是在能够看着对方并表达意图的时候。 不同方言的发音对婴儿来说可能存在学习难度,这和婴儿发音库的形成有关。如果想让孩子掌握标准的外语发音,需要从小让孩子接触这些发音。在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成年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一些简单的词语,而要完全掌握语法则更加困难。 一岁大的孩子能够根据统计学原理,判断哪些音节组合是单词,哪些不是。语言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语言表达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正。孩子会逐渐将散乱的语言表达方式转变为规范的表达方式。 建议在幼儿时期,母语和外语学习分开进行,避免混淆。早期语言学习中,纯正的发音和语法至关重要,避免后期纠正的困难。语言学习需要保证一定的频率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同伴学习能够促进语言学习,并提高学习兴趣。

Deep Dive

Chapters
并非所有孩子在一岁左右开始说话,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咿呀学语到完整表达,需要时间和练习。
  • 语言发展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 孩子学习说话的顺序和速度因人而异
  • 完整表达是学会说话的重要标志

Shownotes Transcript

说话,是我们用到最多的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可是,我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学会说话的呢?通常认为,小孩子开口说话是在在一岁左右。然而,这条界线却不是那么清晰的。并不是说,前一天我们还不会说话,而后一天我们就突然开始说话了。那么,语言的发展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