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64 回国一趟,我才发现美国生活到底亏在哪里

No.64 回国一趟,我才发现美国生活到底亏在哪里

2025/2/27
logo of podcast 名字先不急

名字先不急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好心
思雨
李彤
选赫
Topics
好心:我回国后发现国内消费体验远超美国,物价更低,服务更好,商品质量更高,细节设计更贴心。例如,在国内剪头发只需30元,而美国要50美元;买鸡蛋国内30分钟送达,美国却要排队限购;国内奶瓶刷子起泡好,美国则粗糙不起泡;国内充电器设计精美,功能实用,而美国同类产品逊色。这些都让我觉得在美国消费很亏,国内的消费体验更好,这并非内卷,而是良性竞争的结果。 李彤:美国蛋荒导致鸡蛋价格飞涨,与国内便捷的购买体验形成鲜明对比。美国理发价格昂贵,服务质量也未必高。国内外卖和送货上门服务便捷高效,与美国形成巨大差异。在湾区,物价极高,商品质量却不如国内。 思雨:香港医疗水平和服务效率高,物价虽然高于内地,但商品质量远超内地。香港餐饮价格与国内机场相当,但质量更好。人力成本差异是导致香港和美国服务体验不如内地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内服务速度快,但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快,值得思考。 选赫:香港物价与国内机场物价相当,但菲佣价格非常便宜。香港的餐饮价格,人均下限在45-50元左右,上限不封顶。香港最贵的是房子,其次是私立医疗和停车养车。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内容简介】

在美国剪头发一次 50 刀,在国内 30 人民币搞定还带洗吹按摩;

在美国买鸡蛋要早上 9 点去 Costco 排队限购,在国内 30 分钟盒马送上门;

在美国吃水果是拼运气,在国内是挑品种……

本期节目,我们从亲身经历出发,聊聊中美的物价对比,剖析背后的消费逻辑。

到底谁才是发达国家?谁又在“卷”出生活品质?

这一次,我们不讲数据,只谈真实体验!

片尾音乐:《千万次的问》- 刘欢

封面图片: 由主播李彤拍摄

【本期导航】

01:02 中美消费体验差异——从美国“蛋荒”谈起

04:16 香港泰国餐厅里的海南鸡饭,都能让我吃得泪流满面

06:54 香港有一个极其便宜的“东西”——菲佣

11:10 我出去旅游就没有遇到过比湾区更贵的地儿,但质量吧……

18:09 为什么这些好东西美国没有?到底谁是发达国家?

23:51 在日本东京逛街,但找不到日式消费品在设计上的小巧思了

27:43 人力成本的不同,决定了香港和美国都很难有内地的便利服务体验吗?

33:15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快的服务吗?

39:48 为什么中国消费体验这么好,还有那么多人要去美国?

46:48 来美国一年多的体验,感觉消费品并没有国内那么丰富

52:18 想要获得湾区同样的生活品质,你回到中国工资打几折就够了?

01:02:59 作为一个消费者,在美国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消费体验和对待

01:09:53 当你本来追求的是自由平等,但最后发现自己连刷子都搞不定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点挫败

01:16:09 人到中年出来读书,也并非是破釜沉舟一定要留在这里,花几年时间出来看看才是宝贵财富

01:20:02 得每一个体系它有它的好和有它的不好,最重要是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

01:24:01 听歌🎵专用链接🔗

01:26:35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