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51. 刘勃《说三分》:最大的国民故事是怎样铸成的?

51. 刘勃《说三分》:最大的国民故事是怎样铸成的?

2025/2/26
logo of podcast 大望局

大望局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东东枪
以幽默和真诚的方式探讨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和趣闻的播客主播和喜剧演员。
刘勃
Topics
刘勃:我从教书开始,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逐渐培养了讲故事和研究历史的能力,最终走上了历史作家的道路。我的写作风格在得到课程的磨练下变得更加口语化和通俗易懂,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在《说三分》中,我尝试将正史、演义和民间故事这三种叙事方式结合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正史注重史实,演义追求平衡,民间故事则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这三种叙事方式共同构成了对三国历史的完整解读。 我对历史的研究始于教学,学生对时代背景的兴趣促使我深入研究,并最终转向历史写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磨练讲课技巧,通过反复讲课,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辨析史料的关键在于关注信息来源,避免用后期的史料解释早期的历史事件。要做好历史研究,需要对历史背景、人物和事件有深入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 三国演义的成功在于作者将众多素材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而非其个人才华的体现。它满足了人们对高级感和情绪价值的需求。 了解历史的意义在于追求乐趣、获得启示,以及对现实的敬畏。历史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的世界,它充满精彩的人物和故事,并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我的历史写作旨在呈现不同视角下的三国故事,并探索历史真相。 东东枪:刘勃老师的新书《说三分》比之前的作品更口语化、通俗易懂,也更容易阅读。《说三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了三重叙事,将正史、演义和民间叙事结合起来,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刘勃老师的写作特点是始终与读者互动,并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他的历史作品不同于其他历史作家,他注重史实和逻辑,避免过度抒情或强加价值观。我们可以学习历史研究者辨析史料的方法,例如关注信息来源、时间和空间背景等。要做好历史研究,需要对历史背景、人物和事件有深入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 我对三国演义的看法在接触更多史料后发生了转变,我开始欣赏其整合素材的能力。不同的人对三国的需求是什么?正史、民间故事和三国演义分别满足了不同群体对历史的不同需求:政治需求、情感慰藉和文化认同。现在读三国有什么现实意义?阅读三国故事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感受不同群体对历史的不同需求,并从中获得乐趣和启示。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三国这段不长的历史被千百年来的中国人越说越长。无数的爱好者熟悉其中的人物、事件,也大概了解正史、演义和民间通俗文学的表达差异。越说三国,有关的问题也变得越多:

读正史《三国志》真的能了解三国吗?不一定,不对照后来的《资治通鉴》,读者甚至无法判断一场战争到底谁胜谁败。

是《三国演义》制造了那些刻板印象吗?不是,《演义》反而是一个尽可能在多种叙事中取得平衡的大工程,某些方面做得比正史更好:比如《演义》从来不荒诞,而真实世界是荒诞的。

那么,民间叙事里对三国的表现是简易的“胡编乱造”吗?不能那么说,民众了解自己正在过的生活,他们选择这样的讲述,是因为人无法始终直视深渊。

……

这是我从刘勃老师的新书《说三分》中读到的,这一期,除了请他聊三国话题中同时涌动着的三重叙事,也请他聊聊自己:

他的成长经历。

他讲述历史的准则和方法。

为什么每个话题,到了他这儿就会变得晓畅分明,妙趣横生?

👬本期嘉宾

刘勃,历史作家,得到课程《刘勃的国学课》主理人

东东枪,作家,《读库生鲜》主编

🎧时间轴

00:01:00 介绍新书《说三分》

00:04:48 刘勃老师是怎样变成一个历史作家的?

00:15:31 刘勃老师的写作特点

00:18:57 历史研究这种硬功夫是怎样获得的?

00:23:13 我们可以怎样辨析史料?

00:29:54 刘勃老师的个人爱好

00:36:42 为什么大家会对三国时期有这么大的兴趣?

00:42:55 文艺作品的价值

00:48:49 要有一股“憨劲儿”

00:51:39 民间故事与正史真相的不同价值

00:59:11 读三国有什么现实意义?

01:05:18 历史是一个值得我们进去的世界

01:07:56 刘勃老师要完成的是什么样的历史写作?

01:12:41 关于三国还有哪些有趣的问题?

01:16:22 接下来的写作计划

❤️本期海报

制作人:温蒂

设计支持: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