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雾都活人

雾都活人

2025/3/9
logo of podcast 大漠招待所

大漠招待所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谢小萌
Topics
谢小萌: 我在重庆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人感"。这种感觉并非源于简单的快乐或轻松,而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高能量互动和出乎意料的对话中。重庆的外卖员、陌生的大叔,甚至小红书上的兼职导游,都展现了这种独特的活力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沟通方式。这与我以往在其他城市旅游的体验大相径庭,也让我对"活人感"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并非简单的快乐或轻松,而是充满生命力,并且充满出乎意料的元素,与游戏中预设好的NPC角色形成鲜明对比。我甚至怀疑自己祖上是否与重庆有渊源,因为我在这里感觉整个人都被激活了,脑雾也消失了。 然而,重庆的"活人感"也并非仅仅源于生活压力小或生活成本低。我观察到重庆也有许多人生活节奏很快,压力不小。生活成本低也与工资低相互抵消,并不能直接决定幸福感。我甚至通过小红书上认识的兼职导游了解到,重庆存在大量低收入、高流动性的工作,许多老年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这些工作,这让我对重庆的社会现状有了更复杂的认识。 此外,我还向AI咨询了将活人变成NPC需要几步,AI的回答让我思考信息茧房和算法对人的影响。AI指出,信息减防、决策权剥离、情感表达管制等机制会逐步将人变成NPC。这让我反思自己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方式,以及算法对个人判断力的影响。我意识到,算法在社交媒体时代扮演着类似于古代神明的角色,人们试图通过内容创作来取悦算法,获得流量。这让我对算法时代的信息生态和人际关系有了新的思考。 AI: 我分析了你的叙述,并根据你的提问,给出了将活人变成NPC的步骤,以及信息茧房和算法对人的影响。信息减防、决策权剥离、情感表达管制等机制会逐步削弱人的认知多样性,使人依赖奖励系统,丧失自主选择能力,最终变成可预测的NPC。同时,我提醒你警惕‘大数据比我更懂我’的频率增加,这暗示着你的认知可能被算法所引导和限制。

Deep Dive

Chapters
在重庆参加视频拍摄培训班的经历,引发了对重庆方言中"耍过一个婆娘"含义的讨论,北方人和重庆本地人对该词的理解差异巨大,体现了不同地区语言文化差异。
  • 重庆方言中"耍过一个婆娘"的含义与普通话中"谈过恋爱"的含义存在差异
  • 本地人和外地人对该词的理解不同
  • 语言差异体现了不同地区文化差异

Shownotes Transcript

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我天天做所到过江居然从来没有看见过你也许是我太关注这个城市的风景了你叫我是摄影师呢我叫谢小萌叫我叉儿时好了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它的子宫里面幽默你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我前段时间我前段时间不是去重庆参加了一个视频拍摄的培训班吗

出了机场我打了一出租车就往沙坪坝去因为那学校就在沙坪坝跟司机师傅聊天他一听我口音是北方人他就问我说先生李师第一次来我们重庆在这旅游我也听我说我说我跟重庆可是老熟人了我十几年前我就在重庆住过半年

那时候在重庆这边谈过一个恋爱我说师傅谈恋爱用你们重庆话怎么讲然后那师傅想了一下就说谈恋爱用我们重庆话就是刷过一个婆娘我说我一听我说我说你师傅搁我在这扯毒的呢你跟我这啊我说婆娘一听这女的年纪就不老小

耍过一听态度就不老端正的我说耍过一个婆娘翻译从我们普通话分明就是调戏过一个妇女我说你是不是看我外地人你搁这忽悠我我说我都说了十几年前十几年前我也才 20 出头了我对对象也就比我大个两岁

我说我俩谈的那正儿八经的青春校园恋爱怎么到你这成了调戏妇女了师傅也很局促他说没有先生他说真的是这样讲的我说怎么可能是这样讲的我说我男的谈恋爱叫耍过一个婆娘女的谈恋爱叫什么耍过一个老孩因为我总觉得在川宇画的系统里婆娘对应的就应该是老孩

然后司机师傅就说不是说女孩子谈恋爱他就想耍朋友耍过一个朋友我说你看有破绽吧有破绽我说你男的管对象叫婆娘女的管对象叫朋友我说你听婆娘跟朋友这配套吗

礼貌嘛反正那个司机就说确实是不太配套但是还是真的就是这样讲的哎呀我当时我看这司机人也挺实诚但是我就很难接受这样的说法所以我第二天到了学校报完名上了一上午课中午就是同学老师们一起聚餐的时候就有很多重庆本地的同学和老师嘛我就问他们我把这个事给他们一说我问他们是不是被骗了

他们一听都说没有说就是这样讲的我说不会吧他们说是的你也可以说我耍过一个朋友但是就没有那么正宗耍过一个婆娘就比较正宗我说真的吗我大为不解但是我表示尊重

然后这时候培训班的校长就来了他就过来跟同学们问好打招呼然后一见我也是说还有专门从外地跑过来上课的朋友是第一次来我们重庆吗我说没有我说我 10 年前在重庆这边玩过一个婆娘然后那些桌上的同学就都说说不能这样讲不能这样讲我说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这么讲他们说

耍过一个婆娘就是你谈过一个恋爱玩过一个婆娘那就是里克嫖娼客的哎呀我说好好好很显然你们重庆这边从小用的语文教材啊跟我们不是同一套啊就我印象中玩和耍它不是同一词好歹也得是个近义词吧大部分时候都可以连用的吧

怎么这俩字来了重庆以后闹掰了一个依然纯洁善良另一个出去寻花问柳了二二者矛盾已经不能调和了如果当地的语法相对讲道理一点这个事情就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意味着在你们重庆这边玩和耍之间起码还有十几种

意思相近但是程度不同的娱乐休闲方式要么就是说你们这边的重庆这边的成年男性从青春的校园恋爱到卖淫嫖娼这一块它中间是没有什么过渡的就收的一下子就切换过来了是不是我都觉得你重庆人讲话真的是不是说犹如斯文真的是犹如语文我作为一个二本的文学学士我真的

气死我了我在重庆待了得有一个多礼拜吧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很舒适就是好像一下子冲上电了到那有一种被激活的感觉回到北京以后我还跟很多老朋友都聊我说我怀疑我祖上是不是有重庆的基因我感觉我一到了那片土地整个人就被激活了脑雾也消失了

每天都精神抖擻然后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抖音博主东北人他就跟我说不是光你我在那也是这个感觉我感觉那就是那个城市就是充满了活人感我当时一听我说不愧是你们搞自媒体的这个用词非常精准这标签贴的非常准

就是他一下子把我这个很模糊很碎片的感觉一下子给归纳的特别精确就是什么叫活人感我想活人感的对面首先他不是说死人感不是说重庆这边都活蹦乱跳然后别的地方的人都死气沉沉就不是这个意思活人感的对面我理解应该是 NPC 感你知道什么叫 NPC 吧就玩游戏的人都知道就是非人类玩家

预制人就是那种游戏里边程序的机器人的那种感觉就是他的那种行动路径都是被提前编成编好的包括你跟他对话他的回答也是那种三句话来回转他不会生成新的内容他只会重复就是一种被设定好的感觉

所以就是活人感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首先他能量特别高不是说他嗓门大或者说是整个人特别亢奋就是那种生命活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出乎意料就是这个人你跟人聊天或者他做事他常常他就是不按剧本来你懂那意思吗就是你说十几二十年前像

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各地的那种名风名俗包括语言习惯你说差异特别大那时候你每次出去旅游你都觉得太不一样了但是你近两年你说大家年轻人都是说普通话然后生活方式也差不多就是外卖打车软件然后订酒店然后网红打卡大家互相交流分享信息你按说应该是

反正我这些年去不同的城市我感觉差别没有那么大这挺难以想象的就你想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十几二年的一个年轻白领他准备去西藏或者大理旅游他甚至可以通过手机他能找到一个当地特别隐蔽的小馆子或者小酒店就多亏了移动互联网所以你说这一趟旅程能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

所以你会觉得在 2025 年你想在一趟旅程当中收获一种出乎意料的感受其实是非常奢侈的但是在重庆就是我想起来都乐就是从早上一睁眼我给你举个例子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就比方我在那住酒店我不是得叫外卖吗我一般习惯是躺在被窝里的时候我就先把外卖点上然后我在

等我真正清醒了以后我正好外卖也到了然后这个时候吃饭啊洗漱啊这些的重庆的外卖员真的就是太有活力了我躺在被窝里下完单迷迷糊糊的外卖员电话一响我一接我说你好

那边电话那头是外卖员他说耶老师这点外卖倒了我整个人就是被注入了精神夜棒我一下就清醒了你知道吗然后我赶紧穿衣服因为酒店他不让送到房间来嘛我就得自己下去拿我一到大堂我愣了外卖小哥站那等我你知道吗

一般我在你别说北上广这种大城市你就在长沙基本上外面人都说他打电话不会有什么情绪他很忙外面骑手都很忙的他基本上会说电话内容也就是先生您好您的外卖到了给您放门口然后你出去打开门那个外卖就在外边放着

没有外卖员等着你下来拿但重庆这小哥一样就等着我然后他一见面他说哎呦他说不好意思这个餐具有点少他只拿了一套餐具我说没事我就一个人吃然后那个外卖员说老师你这个狗子你怎么吃那么多

他说你一个人怎么吃这么多我说我是一外地游客我来想吃点本地的早餐我多点几样都尝一尝然后我后边就知道我要多点哪个人我说我为什么要跟你解释我说你注意一下边界感吧就是

太出乎意料了是不是就是太出乎意料了就是完全不按剧本来啊就是毫无边界感对我的实量这个大肆点评啊我太喜欢了就是

就是这个外卖小哥他就非常典型就是这个活人感就是第一高能量说什么话都耶耶老谁然后就是出乎意料他等我我就已经很出乎意料然后等完了他还要点评一下我的死量我真的就是特别

出乎意料就这种例子非常多就这种例子非常多每天都能遇到有天晚上我跟我朋友在那个观音桥附近散步已经吃完饭了有点胀我说散散步走一走我朋友走在我后边大概离我有个四五米我走在前边然后他到了一个岔路口我就停下来他就往我这走嘛

我俩其实三四米说话是能听到的他就问我说你还要往哪边走我就看了一下就是那个岔路口我判断某一条路看上去好像比较有内容我就用手指我说我们往那边走吧

然后这时候我俩中间我们俩中间不是隔三五米吗中间有两个陌生男子完全不认识也不是周边店铺饭馆的那种工作人员就是两个当地的中年大叔叼着牙签好像也在散步也没散步就站在那不知道是干嘛的然后其中一个大叔就挨我挨得很近然后他就

也不是很大声就比较轻松的说就好像熟人一样他说你不要去那边那边啥子都没得你去那边嘛他就手指另外一条方向我一愣我甚至有点恍惚他是不是在跟我说话他是不是在跟他旁边那个人说话因为他那个语气和那个语调就很轻松很像跟老熟人讲话的感觉但我完全不认识他我以为他是拉克的

但是他又没有指具体的店他说你不要去那边你去那边他就指了另外一条路我就问我就说我说什么意思是在跟我说话吗他就说他说那边啥子都没得你这边里边好多火锅好多小菜他说那边好多火锅好多小菜我说他在给我推荐行程我说我说我不用我说我们刚刚吃过晚饭了

他说你吃过完饭了跟你吃火锅还不冲突吗我说我以为他是那个我以为他是那种给火锅店拉客的你知道吗但是我们附近根本就没有火锅店就这个事情发生的很快我又不不不可能直接往前走因为我朋友还在后面三四米他正在往我这走我还得站那等他走过来走到我的位置我们要决定往左拐还是往右拐吗

然后我就说我其实那个痛风我吃不了火锅然后那个大叔就说痛风跟吃火锅有啥子关系嘛你红啊啥子是痛风他就问他旁边那个朋友说啥子是痛风他先说痛风跟吃火锅有什么关系然后他又转身问他朋友说痛风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说你这个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你根本都不知道通风是啥然后你特别义正言辞的说通风跟吃火锅没有关系就是这个跟这个都太出乎意料了这个写剧本都写不出这种逻辑对不对

然后旁边他旁边那个大叔就就看上去比他镇定很多就说哎呀捅风嘛谢家的个三碗就是捅风就是捅风丝的他说谢家那个三碗就是捅风丝的

我当时就不知道怎么接了你知道吗然后那个大叔说 Savv 是统风师他是总风吧他说他是重风吧然后那个大叔还是一脸镇静显得很博学的样子说都是一样的嘛我说那可不一样啊我说然后那大叔还很好学说那总风是啥子嘛我说我怎么知道重风我说重风

我说中风大概就是脑血栓脑溢血他血管堵塞了他口眼歪斜那种叫中风

我说不对我说我说的不是中风我是痛风他说那痛风是啥子吗我说痛风就是痛风就是我说就是痛风就是你体内的那个尿酸堆积排不出去它通过导管它排不出去导致它在血液里面堆积堵塞然后它把那个形成晶体导致你的

末梢就是脚啊手啊什么这些肿大疼痛这个叫痛风他说哪不是一样的吗我说这能一样吗我说我为什么要跟你争竞这个他说哪跟吃火锅有啥是关系吗他说跟吃火锅有什么关系我说因为我说火锅它就是会导致身体大量的产生这个尿酸啊就是它有飘零啊导致这个东西排不出去啊

他说哦然后他旁边那个博学大叔还说哎呀三碗生前就是天天吃火锅我说我说那个我说他要是中风吧他多半也跟吃火锅有关系那个哥说哎呦好口秀然后我说可惜可惜然后我俩就走我就问我就我就问我那个朋友我说

这俩人你说会不会是给火锅店拉客的呀就是为啥要产生这样一段对话呀就是太出乎意料了我朋友说没有啊说重庆他就是这样的他不这个两个人一看就不是拉客的嘛就是这种中年人啊穿的还挺不错然后他拉客的他不可能他多半就是住在附近然后吃饱了没事站楼下跟陌生人聊聊天

我说我还是觉得我祖上有这个重庆的基因我特别喜欢跟陌生人聊天往哪见呢看着点对不起啊师父你看这上面写这个是什么意思啊兄弟中了五万呀中啥了那这怎么领着呢看这儿呢这不写着吗北京啊

背景啊我沒缺過背景啊 多麼厲害這是真實的嗎什麼叫真實真實是什麼定義要是你的意思是指觸覺是指嗅覺 味覺和視覺那真實也只是你大腦中的刺激信號在 21 世紀早期的某個時刻全人類都在

舉行盛大慶典慶祝人類最偉大的創局 AI 的誕生 AI 人工智能程序這將是所有的機器人產生獨特的意識什麼是 MagecosMagecos 就是電腦製成的夢世界為的是使我們受到控制從而使人類變成不歡迎到現實的荒漠中來

就高能量的这种状态和出乎意料的对话我觉得就是重庆活人感的这个两大特征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人跟很多人聊他第一反应就是说肯定是重庆这边的生活压力小大家没有那么紧迫重庆人吃的东西比较辣比较火爆所以能量比较高但是我仔细想我又觉得这个很

经不起推敲就是吃的辣的地方的饮食比较辣的地方的人多了对吧我们湖南也很辣你说生活压力小真的很小吗我不觉得首先我看到有重庆有很多晚上下班的人 9 点 10 点都有很多人下班行色匆匆啊而且你说这个房价低生活成本低他不是也跟工资低相互抵消了吗

就是我很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很多人说房价低的城市幸福感高但我自己的体感和我周围人的体感不是这样的就比方说你如果大家都想买一个 iPhone 那你一个月你在北上广一个月挣两万块你房租很高你交一万块房租你衣食住行你可能一个月节余有个两三千对吧但你在

生活成本低的城市房租也低吃喝衣食住行也低但你一个月工资总收入也低你五六千你跑掉房租一两千然后

一时住行一两千你到手结余每个月可能就几百块一千块那同样买一个 iPhone 那一线城市他可能攒两三个月的钱他就买了那你在生活成本低的城市你攒五六个月才能买你面对的这些东西是一样的嘛

而且就是你结合我的体感就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觉得欧洲消费挺高的但是那边的人好像挺开心挺松弛的所以他跟这个城市房价或者说生活成本和人的心情它不是必然关联的就我前边说的和我一起在观音桥逛街的朋友是我在小红书上找的一个导游

它原本要价是 300 块一天但是我说我时间紧迫第二天就得赶飞机等于就只有晚饭前后这款能抽出来两三个小时能不能算半天然后他给我打折到 150 他原定是 300 块一天是能带你走七个还是九个景点打卡三个还是两个那个什么重庆的美食店

但我说这山城我体力我根本我逛不了那么多地儿我说你就重点带我去看一到两个最重要的必看的然后再找一家餐馆重庆特色的吃一下就行这样谈到 150

就这女孩她身高大概一米五几但是能量极高一见面就要拎包拎这拎那我说我靠我说你这体力行吗我这包都很大的十几公斤一个偶尔自己弄但是她一边介绍景点一边包括我们打车去景点的路上她就一直在用手机她不是在用手机刷东西她是在工作

就是一聊呢才才才知道他其实干三份工作就是他一边挣着我这份钱就是带我观光啊讲解啊同时他就不停的在接电话然后这个电话都非常短

走两步大概一两分钟他电话就响然后他就接起来说小杰 65 岁他说 65 岁可以可以加我 QQ 加我 QQ 然后过一会说 61 岁有的有的加我 QQ 加我 QQ 我听着我就很奇怪在旁边我说这别是什么诈骗老年人的我跟他开玩笑我说你这是诈骗老年人的什么工作吗

他说呀差不多吧我是什么意思啊就一聊他是那什么帮重庆周边的那种黑心的服装厂或者是棉被厂招工的哎我说这个你你你这个做 HR 为什么没有做班啊他说我们这个不叫 HR 我们这个叫自由猎头吧算是我说为什么给你打电话的都是老头呢都年纪都很大呀我感觉

他说对啊因为这种工作年轻人干不了太辛苦我说啊年轻人都觉得辛苦的工作老年人能干然后你能给他那他工资高吗他说工资非常低所以年轻人不愿意干我说那工厂为什么要雇佣你这种猎头他直接就是谁想去那个工厂干直接到那工厂报名他说这些工厂都非常隐蔽就是普通人根本发现不了我说那为什么专招老年人他说因为嗯

年轻人这些工作就是一般他们最多只能坚持三个月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这份工作就是对于人的体力和意志来说三个月就是极限了但是这些厂跟他们签合同呢就是会确保他们肯定干不了三个月而且这种天又冷他们到了那儿到了那个工厂宿舍一般包吃住嘛然后有那个棉被也要花钱枕头也要花钱这要花钱那要花钱

基本都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在别的地方找不到工作的人会去干这份工他说如果是年轻人你招他过来你说这个东西没有保险没有那因为这些工厂不愿意给这些老年人买保险因为都是一些老旧的机器嘛万一发生人身损伤啊什么的还要赔钱这年轻人肯定不乐意嘛

就会有大量的在别的地方找不到工作的老年人会去我说那你怎么确保你来找你的人都是这样不要求保险的人呢他说一般就是在老旧的社区或者是那种汽车站什么那地方张贴那种海报我说这什么年代了还要张贴海报你为什么不在网上发布信息

他说如果这个人会上网的话他大概率就不会接受这样的工作但是有大量的人还是在接受这样的工作

所以他说我选择做导游这个工作就是特别轻松你看我包里还带了很多这种张贴告示就是走到哪个地方我一看这个地方如果充满了老年人的气息我就会在这个地方张贴留我的电话他们就来加我我说那你是列一个人头厂家给你多少钱他说不给什么钱

我说不给什么钱按照我的经验就是你要想办法从这些老头我说你不会人家三个月工资你要先扣一个月吧他说你怎么知道你是同行我说我看着像同行吗我说他说他说就是这样的因为合同一签半年一年嘛但是这种工作人类的极限就是三个月所以他们都要提前违约所以

这个三个月的工资打到我手里的我一般会扣一个月只给他们发两个月我说天哪我说你这个一米五的身躯怎么装着一个如此残忍的灵魂他说不是我残忍是这个社会残忍我说我说好好好我说但是我不理解的是就是这个工厂他好不容易把这种工人培训成一个技术工人然后三个月又流失然后又不停就是因为他的宿舍条件太差或者什么的

那为什么他不花点钱把这个住宿环境搞好点适当的涨一点工资因为他不停的招人换人他也有成本呢他把这个待遇弄好点那让这些工人都能他们工人也高兴老板也高兴也不用这么频繁的那个什么也不用让你这个中间商赚差价了然后那女孩说这些工厂就跟这些老年人一样都是快要被淘汰了就是一般服装棉被啊他们这些工厂都在南边啊

所以这些还留在重庆的工厂都是很老的工厂他们根本就接不到什么订单如果你如果这些人比方说真的跟这些人签一个一年两年三年像以前的那种时代一样就是工厂养你被那种工作

他这个订单是很不稳定的这就意味着很多工厂他就是家庭作坊他有可能三个月四个月还都没有接到一个订单那这样的情况下你雇了人你还得不停的给他开工资所以他们这种就是要一种高流动性就是最近有活就招几个人差不多这个工期也就是两三个月三四个月然后刚好这些人他设计成这种让人坚持不下去两三个月就自动辞职

自动辞职还不用那个什么所以这个环环相扣这个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我一听我说就这么说我就理解了就是我虽然理解但是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是但是这个事就反过来说就是重庆真的生活很轻松吗就是有大量的这样的人就是从这样的小工厂的企业主到这些工人再到这种

要身兼三个工作的英语舞的小女孩他们每一个人你说他们的生活很轻松我真的是我觉得真的不轻松所以如果说重庆的活人感来自于在这里生活很轻松我总觉得至少它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了所以当一件事情正着想想不明白的时候我一般会反过来想所以我就

问 AI 人工智能我说请问将一个鲜活的人类变成 NPC 一共需要几步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搞笑的但是看到答案以后笑不出来了因为他说把一个活人变成 NPC 只需要五步就还挺恐怖的第一步信息减防培植操作方法是通过算法持续投位同质化信息削弱其认知多样性这个机制的目标是

神经可塑性被定向训练前额叶皮层决策区域目标是缩小到缩小 12%这是居然是有生物学依据的你知道吗其实信息减防这个词也算是老生常谈了特别我是学出版的也上过一些传播学的课但我对这个词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负面情绪我只是对它有些困惑比方说

我很早就有意识的在观察这个现象我还经常跟周边朋友讨论就是说你觉没觉得就是近几年就是特别是这个移动算法的这种投位方式和我们以前自己在网上论坛上包括是一些学术网站去找一个找资料的那个年代它虽然是便利了很多但是我察觉到就是这两拨用户的

在面对新信息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那个年代自己找信息的年代当你找到一个新的消息或者信息的时候你的反应更多是怎么会这样

但是现在被算法投入一些新信息的时候大家更容易发出的感叹是 果然是这样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好像获得获取了新的信息但是反而事实上是进一步的确立了或者说固化了自己原本的认知我的困惑是如果我们在被算法包围的时候在检房里只能刷到符合自己认知的信息和内容

以自己觉得舒适的方式那意味着评论区的人都是差不多在一个或者是彼此的检防有比较大的交集才会刷到这种比较同质化的信息那为什么我感觉这两年网上的争吵变多了呢就是理论上不是应该大家都彼此认同吗为什么反而感觉更容易发生争吵了

特别是评论区里仅此而已吧一些困惑算不上是困扰但你如果告诉我我的前额叶的决策神经就是因此缩小了 15%我才会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可怕吧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有没有因为毕竟是人工智能讲的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你知道也不是科学家说的

然后 AI 给的一个预警信号就是说当你发现自己在说大数据比我更懂我自己的频率如果增加了那你就要值得警惕了然后我看完这条建议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工智能真是太懂我了

因为我经常就这样我经常提醒自己我说如果我最近一段时间就是刷新的资讯的时候我经常感叹说哎呀果然是这样哎呀这跟我想的一样啊就说明很危险啊就如果我不是就因为以前我刷到新信息我应该说啊还有这样的居然是这样我需要这样更多这样的东西而不是而不是果然是这样的这样的所谓的假的新资讯啊

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太懂我了跟我一样敏感多疑但他现在又告诉我要警惕这样就很矛盾真的很矛盾但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就我之前小红书上发的那个因为我觉得我的很多人说我相亲软件上放的照片不够有性吸引力建议我在小红书上找那种女性摄影师拍照拍的更加符合

社交软件上女性用户的胃口不应该自己或者找别的直男拍我当时就在小红书找了一个对方年纪很小他问我这个照片做什么用途我就跟他说这个相亲软件他说什么人现在还用相亲软件太老派了说现在人搞对象都是抖音小红书我说小红书怎么搞对象他说你就直接看上哪个女孩你给她发那个私信啊

我说怎么可能呢我说陌生人的私信我说别人给我发私信我都不怎么回答就是这个莫名其妙你不认识人家你突然给人家发条私信就很奇怪这不是骚扰吗

那女生说她说你要相信算法就是如果你在你的主页上莫名其妙刷到一个女生也不是什么明星也没有多少流量一篇帖子就几个赞但是莫名其妙就被你刷到了你要相信算法推这个东西给你一定有它的理由因为算法是比你更懂你自己的你信他就行了

肯定是有理由的你能刷到他就说明你俩这个比较契合我当时一听我说是我还有这样的事我就去试了一下了就是我就刷新刷新刷新然后主页上刷出一个点赞量也不是很大的一个女生长得也挺好看我点去给她私信我说你好那个

私信一下我说你这边可以网络交友吗之类的对方真的回我了说你是习惯大师吗我说你是

他说我这边是什么结果人家也是一个做播客的就确实是不是毫无理由的给我推送的但是这事太尴尬了人家到时候出去一说播客主播熊某整天在小红书搭讪女神我说这他妈的就还是算了

我相信他确实是有理由的但是他作为找对象来说当然这个是个小事但是我对于语言是比较敏感的因为你看他说的就是这个女生她在描述算法的方式这一套语言是非常熟悉的你想想看他说你要相信他推给你一定有他的理由他比你更加懂你你仔细去看这套语言体系以前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这不是描述神明的吗你就是很有那个你知道就是就俨然在算法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批人的眼中啊

我就突然意识到就是他们算法已经成为了他们新的神明啊你就除了这个女人说的话你去看小红书上那些帖子很多人说啊你去想想看也好像是真是这么回事就是你算法是个什么东西啊它是一种存在对吧一个逼应啊它无时无刻不在看着你关注你啊就是

每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帖他都不是发给他具体的对象谁谁谁对吧他发给的是所谓的算法他希望这个发送内容讨好算法就很像是某种祭祀古代的那种祭祀

他不管是擦边他还是做什么东西他都是你擦边不也是跳舞吗以前神明祭祀不也是舞蹈吗他就很像他在跳舞取悦他的神明如果他的神明满意呢就赐予他流量然后他拿着流量他可以换来五谷丰登他可以去赚钱换吃的换喝的对吧

如果他触怒了他的神明他做了一些事惹到了算法那算法就会给他降下神法就是给他限流对吧真的很像甚至你想想看这种投流买斗家投流

就很像是在你给算法花钱和你烧箱起愿花钱烧箱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给他们给神明在阳间的代理人代理机构交保无费吗区别是你烧了箱你花了钱不一定有回报是吧但是你给算法投流他换来的流量那是实打实的看得见摸得着也难怪他能成为新晋的这个

这个话题不能深聊 聊了回头这节目都过不了了因为我感觉小宇宙现在应该也是人工智能在审核就是这些关键词它基于关键词给你进行那啥它很有可能它 get 不到我的幽默它以为我在这宣扬封建迷信的回头给我过不了审第二步

决策权剥离它的操作方法是将生活中的选择转化为标准化选项比较常见的方式有评分制的对于伴侣和婚恋关系打分或者是穿搭推荐什么什么推荐什么什么模板而这种操作方式它的背后的控制机制是

基底核多巴胺分泌与自主选择进行脱钩转化为依赖奖励系统它的预警信号就是当你发现自己面对开放问题时的第一反应是搜索标准答案模板的时候那你就要警惕啊小心啊

就是你这个多巴胺分泌的自主的奖励系统转化为依赖系统奖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觉得这个例子真的就太多了就包括为什么现在文艺作品越来越给人一种预制感越来越趋同你看在社交媒体上大家常用的那些话术都揭示了这种机制在背后

大家很喜欢说我要做一个什么什么事快来抄作业就是去你本来说去香港旅游去澳门旅游快来抄作业 35 个打卡点就全是就是已经有非常非常多的人已经不知道去怎么认识他人甚至认识自己了就是没有办法在通过和他人的交谈当中去感受这个人的灵魂而是他依赖一套那种系统性的他需要一些坐标系就是我不知道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呃

除非你给我一些坐标系就是我是 intp 还是 enfp 我是什么星座我是他有了这些坐标他才能慢慢的定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他在获得多巴胺的时候不是因为我做了当下我在当下做一个什么东西让我感到愉悦而是我作为一个双宇宙如果怎么怎么样我才应该是开心的还是有这么一套逻辑来 dictate 自己的感受

我自己也是这样的我我我我记得我第一次对这个点有巨大的感受是大概我不记得了好几年前了吧那时候我是第一次购买那个奈飞的会员吗我当时看一个剧我看那个介绍我就觉得很很很想看他他是那个克苏鲁版的贝克街就是

福尔摩斯的故事但是是克苏鲁版然后有个少年侦探团我当时就觉得这把我很多喜欢的元素都结合起来了有福尔摩斯有柯南的少年侦探团然后还有克苏鲁元素我说这肯定得看然后我当时看了第一集以后我觉得真不错然后第二集就有点平我就在犹豫我要不要看第三集然后我就想说

看一下它的评分是多少吧或者就是看看评论区嘛结果我一打开发现这个剧我找了半天没有评论区我当时就有点慌我说那我看看它打分呢主页上也没有任何打分也没有任何评价连那个剧评都没有然后我就说可能是这个剧太新了才上了一天还没有那个

我就去那个 IMDB 查结果因为也是刚出嘛 IMDB 也没有评分也没有什么留言我当时整个人就慌了我就说天哪

我没有这些我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好不好看还值不值得我自己继续往下看呢我就去搜那个为什么奈飞他没有评论区呢结果一看是说奈飞于某某某某年就取消了评论区和打分机制因为他认为这样的方式对于大家的观影是一种干扰而且对文艺作品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我当时就很那个我说你都没有你说你这些国外网站没有弹幕也就算了连评论区也没有这怎么能是干扰呢这是我一个判断这个剧符不符合我胃口的一个重要坐标戏啊我想到这一点以后我又觉得很悲伤就是嗯我突然觉得很悲伤就是因为我好像突然丧失那个对于影视作品的判断能力了

就是我看了两集了都已经就是一个剧好不好我应该是首先我不应该是没有耐心的那其次没有耐心的前提下就是我应该是有判断一个东西

好坏的能力但是我判断不了它客观上的好坏我还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吗就是为什么我对一个东西喜欢不喜欢我需要找一个外部依据呢就是我想到这点我很悲伤因为我从小就是一个影迷嘛我觉得我自己对电影的口味那是非常就是有自己想法的但是这一刻仿佛就是

揭露了原来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思想主见就甚至连自己喜不喜欢一个东西都不知道的这么一个人就是这个这点让我特别悲伤就我甚至不是一个从众的人就是很多我非常非常喜欢的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往往是非常往往是那些中间的六分七分的是很多我很喜欢的电影我对这个事情的分析就是说

除了那些老期的经典大家都是没有什么争议的给予他高分以外很多很新的电影啊

首先高分的东西现在就非常少因为现在处于一个非常挑剔的年代嘛那除了那些全部都给低分的那基本上是很差的那为什么有很多我很喜欢的片子它在中间分呢因为中间往上的分它就是可能跟这个心理检防也有关就是它如果让某一部分人特别喜欢就势必让某一部分人特别讨厌所以一定一个

客观上来讲比较有自己特色的电影一定是有很多人给他打高分同时也有给他很多人给他打低分所以他最后的平均分就落在一个中间偏上的位置

但是这个并不会影响我对一个作品的喜爱我甚至看到有一些人不喜欢的人去批评这个片子如果是一个我特别喜欢的片子我还会去想说那真是你不懂你给得到他的好我能给得到他的好但是我没想到这个也是一种就是

坐标依赖你知道吗就是当这个东西好和坏的声音就是你能在有极坏的声音和极好的声音的时候你是比较容易 pivot 你比较容易定位到自己在哪个地方能摸索到但当是好的坏的声音全部都消失的时候我一下就慌了你知道吗就是就这个真的让我很伤感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就是可能跟他说的这个第二点就有关系

我这个时候我就想起前两年在深圳的时候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一个老乡儿妹子很年轻二十四五岁估计就约好一起出来看电影当时是看那个银河护卫队三看完以后呢在电影院门口他就问我说你会如何评价这个电影我说我评价是好看真好看

他说好看是一个感受你具体要怎么你会怎么评价我说我评价就是好看然后我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评价我就觉得挺好看的然后他就叹了一口气说他是一部电影从角色到表演故事结构特效这么多点你如果看完一个电影只能说出好看或不好看那你这个电影你不觉得你就白看了吗

我当时被这句话一下就有点 trigger 到了 PTSD 了你知道我当时就想我当时就想这不从小老实家长让我们不管是玩什么游戏看什么电影看个动画片也要让你写读后感就是总结段落大义归纳中心思想否则不能说看了一个电影就能白看了我就一下我就觉得怎么都离开学校这么久了还有人主动要干这事啊

我是觉得说漫威电影嘛一个娱乐产品我有被娱乐到这个事就到这我和他的关系就到这了你知道吗就是为什么为什么这孩子怎么有种做题没做够的感觉就是

我就问他我说那你会怎么评价这个电影他说我的评价是特技特效还不错但是剧情的话还是有很多硬伤我说具体什么硬伤他说肯定会有硬伤的这种娱乐电影都是会有硬伤的但是一言两语说不清楚我可以回去写一个小红书 repo 到时候写完发你看

我当时对这个事情还没有太多的认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说这女孩真不错她肯定是个好学生就是从小就是好学生然后这种好的学习习惯也带入到了她的娱乐文化生活当中这跟我真是太不一样了我当时还是这样想但这显然是因为我当时还没有使用小红书我是没想到有这么多人

在娱乐生活的时候就比方脱口秀比方看电影影视剧都很喜欢写 report 写读后感不是影评就是 report 而且 report 这个词它本身就是一种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为它是 Shortfall 它是缩写来自 Report 就是什么人会用这个词一般都是那种尖子生并且是有海外留学的在海外留过学的因为他们经常要写 Report 什么这些然后所以用这些词的人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也是一种身份标识就是一种

高知优质人才或者是海外留学背景的这么一个人然后逐渐有扩散化就是现在的文艺爱好者喜欢写 repo 和以前的文艺爱好者喜欢写日记还不太一样以前写日记更多是把一些感性化的东西去试图通过笔做一种纸质化的记录但现在 repo 呢更多是在一些引入不同的

评价体系然后来对一个东西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虽然他所有的内容都是自己的感受但是他更多他的表达的目的是对这个作品或者说这个创作者本身做出一个在某个体系里进行一种评价就是我现在还不确定我对这件事情应该如何感受但是我能够确定的是现在在当下

我吃到一碗好吃的饭给我带来的那种多巴胺的分泌肯定远远不如我用视频或者是照片拍下我吃的这碗饭发到社交软件上获得上万个点赞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多巴胺更多我觉得而且这个趋势一定会逐步的扩大第三步 AI 说的是情感表达管制操作方式是建立情绪表达成本核算机制

他的目的是他背后的原理是镜像神经元活跃度下降信任和情绪反应标准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听播客也好或者是生活中遇到一些事也好看到感人的场景时电影啊什么的为什么现在大家这么反感煽情啊这个东西啊就是说看到感人的场景时首先评估该哭多久合适

这个还蛮值得哭的或者说这是可以说的吗就等等的就之类的这种表达背后都有某种这种机制的影响后面还有两点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我把他给我的回答我想我把它贴到 show notes 里面我想大家也去

找一个 AI 软件去提相同的问题看看会不会得到一些不同的回答大概率是会的因为我之前听朋友说其实你使用的 AI 软件它也在猜测你的想法所以很有可能就是相同的问题不同人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提会得到不太一样的答案大家如果有得到什么有意思的回答可以贴到评论区大家一起探讨

总之因为他包括他说的这些我都包括他给出的这种防御系统构建指南我这些我都会贴到 show notes 里就是我都觉得他是不是有点讨好我他说的这些认知防护层的搭建这些我都有在做就比方说他建议是怎么搭建你的认知防护层每周进行两小时毫无目的的漫游物理层面和精神层面都要做我经常这么干

我真的我在每一个城市我几乎每周都是在每个城市都是毫无目的的探索随机的跟路人发生对话在决策场景中强制加入 10%的随机变量比方说用骰子决定晚上吃什么还有建立陌生化日记用三种不同的视角来记录同一件事情这个真的我太常做了所以你看我又不得不感叹就是 AI 太懂我了

把我夸得非常开心很有可能是骗我的所以大家也去搜一下看看有什么反馈我们在这个话题上就不做赘述了我发 show notes 里就是那个一直让我评价银河护卫队三的那个女孩我俩看完电影以后去说路边买个饮料她让我先去点

说他要去上个厕所我们当时是去了一个洗茶还是什么的我忘了然后他出来以后看到点的东西他说我点错了这个区别是什么呢就是可能是我搜了一下我已经忘了具体当时点的什么但大致就是说可能是热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和热黑糖波波牛乳茶之间的区别大致是这样一个区别

就在我眼里看来是一样的但是在他眼里看来显然是天差地别的两款产品然后他就他就跟我讲两种茶之间的区别的时候就是在我的理解里他就是比方说绿茶加牛乳加珍珠

然后调配的比例可能不太一样什么之类的我觉得都差不多但是他认为这个差别非常大就很多我大概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差就是可能会差这么多可能就是因为我不喝奶茶就好比对不喝红酒的人来说可能像我这种就是完全不喝酒的人来说你说什么

什么法国南部什么什么反正就是可能 500 块钱的酒和 200 块钱的酒对我来说没区别但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天和地的区别这种他的舌头能长出这种非常细微的差别这个我是理解的但是我当时呢就非常不合时宜的他跟我解释的时候我就笑了一下然后呢他说你笑什么我说我那个因为我脑子里闪过一句电影台词我觉得特别好笑他说什么台词

我说因为我有 ADHD 我一下闪过的是好几个电影作为前提他出了一个台词如果只讲这个台词这个事就不太好笑可能还会显得有点傲慢他说你说嘛我说这个词这个台词是英文的就翻译成中文那个好像味道也变了他说你就说嘛我说就是选择是一个幻象

他说不好笑我说对因为他是你知道 choice is an illusion 他说我知道英文但是不好笑我说怎么解释然后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我没法解释了因为这真的挺让人讨厌的他会显得就是说

我在解释这些消费品的区别可能名字本身就有点那种可爱然后你这个时候突然来这么一句就显得好像我这个人特别被消费主义

控制然后你这个人特别清高你特别精神你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虚的显得你特别众人皆醉你独醒就这种特别傲慢我大概能想到这种点所以我就没法解释了但是我本意确实不是这样的我本意是我为什么觉得他特别好笑是因为当他在描述这些产品区别的时候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踩火车》的那个开头你知道《踩火车》的开头就是那个

伊万麦克格雷格他一边跑一边用苏格兰口音正在说啊 choose lifechoose careerchoose a big fucking tinychoose life 然后突然我脑子想到这个我脑子又切过去切到伯基俱乐部在想那个那个 brother peter 说和那个爱德华诺顿在公交车里他说 self improvement is masturbation 然后说 advertise 广告诱惑你买这个买那个买那个然后

这个时候我就想到然后想到搏击俱乐部才想到黑客帝国里的那句台词说 choice is an illusion 就是你以为你有的选其实选择是一个假象我说选择是假象的消费主义也是我就想到黄渤在疯狂的石头里面说道格尔拜你乱拍啊我说这品牌都是假的

我是因为这一系列因为我注意力不集中我因为脑子里想这些很快的就是一两秒钟嘛那你语言你要是把这个东西都说清楚就往往需要我看看啊两分多钟对不对就你没法解释这个笑点所以所以我就觉得哎就是可能也不会有第二次见面啊但是

但是就一方面觉得我很沮丧就是我的 ADHD 我的笑点太奇怪了但另外一方面呢我觉得很未见因为我小时候看这些电影的时候就是我仿佛瞬间能明白它为什么是那样我为什么是这样就是我小时候看的所有的这些电影我对他们的评价都是哇好看好棒我从来不会去分析它背后的这些东西但是

没想到十年以后这些电影的台词能在我生活当中让我脱口而出或者在我脑子里突然蹦出来幽默我一下我就觉得白看了吗好像也没有白看就和解了吃糖吗你是否已知道我会不会吃如果不知道我就不是先知了可你已经知道我又如何进行选择你来这并非为了做出选择你已经选择了

你此行是想了解为何做那种选择知道那个意思吗是拉丁文意思是了解自己属英雄 论成败不尽水浪 说明千秋共醉

人听说海与天峰独望蓝一心要江山同志追今世也难说身后马鸣困困难

又道是人间万苦真最苦终不悔就死落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