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118 PTSD不只在战争或灾难后,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消耗战

E118 PTSD不只在战争或灾难后,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消耗战

2025/4/19
logo of podcast 揭秘科技

揭秘科技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播客主创
Topics
播客主创:我观察到现代人普遍承受着持续性心理创伤,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由战争或灾难引发的创伤性事件。许多人长期处于一种持续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态,这可能源于职场霸凌、家庭冲突、社交压力以及数字时代的信息过载等多种因素。 我认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应该更广阔地理解,它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极端事件。关键在于事件对个体心理造成的深远冲击,而非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长期系统性的职场操控、压迫和诋毁,会人为地制造不确定性和焦虑感,不断贬低员工的价值,最终导致类似PTSD的症状,例如焦虑、自我否定、睡眠障碍等。 此外,C-PTSD(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更能解释现代人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长期困扰着我们的心理状态。C-PTSD源于长期重复且无法逃脱的创伤经历,例如家庭暴力、长期校园或职场霸凌、被控制的亲密关系等。它的核心症状比PTSD更深层次,包括持久的情绪不稳定、长期的羞耻与自我厌恶、关系困难、认知扭曲以及难以言喻的空虚感。 现代人更容易患上C-PTSD,是因为生活中充斥着许多隐性暴力:情绪操控的家庭、有毒的亲密关系、压迫性的职场文化、高强度的社交媒体环境以及慢性高压的日常节奏。这些看似微小的创伤,日积月累,反复发生,最终导致个体无力应对。 理解PTSD和C-PTSD并非为了贴标签,而是为了更好地看见受伤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创伤不是终点,也可能是重生的契机。我们可以通过命名创伤、身体疗愈、建立安全关系以及表达能力练习等方式进行自我修复。重要的是,要记住创伤不是个人的错,修复是我们的权利。

Deep Dive

Chapters
现代人更容易经历持续性的心理创伤,而非传统的创伤性事件。关键在于事件对心理的冲击程度,而非事件本身的严重性。职场中的长期操控、压迫和诋毁,以及社交媒体的负面信息,都可能导致低强度的创伤反应。理解PTSD是为了更好地看见受伤的人,包括我们自己。
  • 日常事件也可造成PTSD
  • 持续性心理创伤比单一事件更普遍
  • 职场、社交媒体等环境可造成慢性心理损伤

Shownotes Transcript

科技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欢迎来到揭秘科技很多打工人现在动不动就说这事让我 PTSD 了听到那个声音我都要 PTSD 了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为什么我们会用一个形容战争创伤的名词来形容一次普通会议的崩溃一通上司的责骂

甚至是一段普通关系的告别一提到 PTSD 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还是战争车祸自然灾害这些极端的场景但职场校园亲密关系中那些不惊天动地的创伤就真的不算数吗没有流血没有崩溃但为什么我们还是长期难受甚至觉得活得像在持续的撤退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像是无声战场里的幸存者

以及职场、情绪暴力、社交压力,真的可以让我们 PTSD 吗?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经历传统意义上的创伤性事件,而是处在一种持续性的心理创伤之中。PTSD 全称是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一般是翻译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我认为更好的翻译是创伤后压力症。

PTSD 是一种在经历或目睹了严重创伤事件之后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这个创伤可以是战争、性侵、严重事故、自然灾害亲人的突然去世甚至是校园霸凌、长期的情绪虐待等等关键不在于事件本身有多严重而在于这个事件对当事人的心理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冲击他不是太脆弱也不是想太多

而是一种真实且有生理基础的心理障碍创伤事件会改变大脑中控制情绪和记忆的神经回路我们经常把 PTSD 和退伍军人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家暴、性侵、车祸、失恋或分手中的暴力情绪对人同样的可能会构成创伤在社交媒体中反复接触冲突、霸凌

仇恨的言论也可能会导致低强度的创伤反应尤其是长期缺乏安全感的成长经历比如长期的被忽视长期的羞辱也可能会导致复杂性的 PTSDCPTSD 后面会详细介绍 CPTSD 以及它和 PTSD 的区别这里常见的一种形态就是职场上通过长期的系统性的操控压迫和诋毁

人为的制造不确定性与焦虑感不断地贬低员工的价值孤立打压制造竞争情绪操控或者冷暴力使人产生长期的自我怀疑与否定我是不是不够好慢性的焦虑与应激反应见到上司就心跳加速休假也无法放松睡眠障碍认知扭曲社交退缩等慢性的症状在逃离之后仍然反复地回忆

情绪在线等创伤回闪现象 PTSD 并不出少数人的问题尤其在高度数字化信息轰炸的今天创伤的形势正在悄悄地改变不再是一次重大的突发事件而可能是长时间的心理磨损被社交比较压垮被网络攻击被孤立

现在 PTSD 和 CPTSD 的患病率远高于大众的认知并且在女性、年轻人的比例上更加的高创伤并非只能来自于战争和灾难日常生活中的隐性伤害才是我们最熟悉却最容易忽视的痛理解 PTSD 不是为了贴标签而是为了更好的看见受伤的人包括我们自己

PTSD 在学术上的定义是指人在经历过情感、战争、交通事故或者任何严重的事故等创伤事件之后产生的精神障碍它的症状包括出现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或者是梦接触相关的事物时会有精神或身体上的不适和紧张会试图避免接触甚至是摧毁相关的事物认知与感受的突然改变以及应激频发等等

这些症状往往会在创伤事件发生之后并且持续一个月以上当我们谈论现代人经常面对的隐性创伤的时候 CPTSD 也就是复杂性的创伤应激反应比 PTSD 更能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没有大事却长期难受的心理状态 CPTSD 是一种因长期重复无法逃脱的创伤经历所导致的心理障碍

常见于家庭暴力或情绪冷暴力中长大的孩子长期遭受校园或者是职场霸凌的人被控制性的伴侣长期精神操控的人以及处于所有处于无力逃脱的状态者相比之下呢 PTSD 更常见于突发性的短时性的创伤比如车祸自然灾害战争冲突暴力袭击等等

所以总结一下对比 PTSD 和 CPUSD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看时间维度上 PTSD 更常见于突发事件而 CPTSD 更常见于长期的事件第二个维度是控制感 PTSD 常见于无法预防的事故而 CPTSD 是常见于无法逃脱的关系 CPTSD 的核心症状比 PTSD 更加的深层次

第一是持久的情绪不稳定比如容易情绪爆发过度恐惧焦虑或者是麻木第二个是长期的羞耻与自我厌恶总觉得自己有问题都是我不好第三个是关系困难很难信任他人容易过度依赖或回避亲密关系四是认知扭曲比如会觉得世界的本质是危险的我不值得被爱五难以描述的空虚感

经常感到麻木虚无与世界脱节精神科医生 Judith Herman 在其开创性的著作 Trauma and Recovery 中首次提出了 CPTSD 的定义并指出长期权力关系中的创伤是人类最深层的精神伤害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得 CPTSD 呢现在生活中有很多隐性的暴力比如情绪操控的家庭有毒的亲密关系不断的羞辱压迫的职场文化

高强度的社交媒体环境慢性高压但无处释放的日常节奏这些都是创伤源虽小但积累时间长反复发生令人无力的 CPTSD 触发器如果说 PTSD 是情绪低震后的余震那 CPTSD 是慢性坍塌中活着的人生它不像 PTSD 那样震撼可见但却更常见更持久更隐蔽也更难恢复因此

CPTSD 比我们想象的更贴近现实更需要被理解与证实这里对常见的误解进行一下澄清第一是并非所有经历过创伤的人都会患 PTSD 第二是有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创伤反而更容易留下慢性伤害说完了定义我们再来说一下创伤的来源来源一家庭中的暴力与情绪控制家暴不只是肢体伤害

情绪暴力也会从俗一个人父母的不安感过度控制羞辱式的教育对孩子的神经系统都会造成影响不是孩子的抗压能力差是父母持续让他感到不安全创伤来源二青春期的孤独否定与校园霸凌青少年时期是神经系统的塑形的关键期校园霸凌会对人的心理形成长期的阴影除了常见的显性的霸凌

还有许多被忽视的霸凌形式比如排挤冷暴力知道羞辱感等等经历过或者了解这些之后才能明白为什么很多人 30 多岁了还在为 15 岁的羞耻感而买单创伤来源三职场霸凌控制文化与慢性磨损不是一件事让你崩溃而是一千次的小事不断地消耗你职场中的羞辱式的管理过度监控无意义的控制感

这些慢性磨损性的创伤的特征与后果包括身体疾病睡眠障碍关系回避等创伤来源四社交压力与数字时代的情绪超载信息轰炸对比焦虑与持续的社交紧张无边界的沟通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社交平台的微创伤机制点赞忽视既熟悉又陌生的关系恐惧创伤不一定要有血有泪

有时候一句轻描淡写的否定一个眼神一段让你反复怀疑自己的关系就足够了创伤这个词总会给人以不好的印象但创伤不是病而是系统的过载提示经历过创伤的人潜意识应该从我有病转向为我被伤过要相信神经的可塑性与修复机制人可以被重塑也可以自我修复

创伤反应是自我保护的逻辑后果,而不是人格问题现在的职场可以说是一个慢性磨损的社会开始的时候,这种慢性心理消耗最容易被忽视但长期的被剥夺感、价值否定、无反馈的工作氛围会形成一种努力也没用的学习性无助这种成就匮乏感带来的慢性压力被称之为低强度创伤

创伤不是终点也可能是重生的契机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创伤后成长指的是经历重大创伤之后人反而发展出更深层的自我认知更强的关系能力和生命意义感如果意识到自己已经受到创伤了怎么办四个重建之路一命名你的创伤光是能说出我其实一直在受伤就是第一步了二身体优先于语言

躯体疗法强调让身体先放松才谈得上心灵修复三建立安全关系创伤源于关系疗愈也只能通过关系来完成四表达能力的练习写作艺术冥想自我叙事都是脱敏加整合的过程当我们发现家人或朋友经历了创伤之后我们能做什么理解接纳与重建

首先是帮助他们识别自己可能创伤的信号之后是与他们共情而不是评判强调创伤不是你的错修复是你的权利你不是太敏感是你一直在自我保护不是不想社交是神经系统真的受不了了长时间心理磨损也会让人碎掉 PTSD 不是脆弱而是大脑为了保护你不是记性太差是你的大脑在逃避伤害

那些说你太敏感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加害者如果我们这一代人都在疗伤那就不孤单这不是一代人太脆弱而是一代人终于开始承认如果你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说出自己的痛不是因为我们脆弱而是终于有人敢承认过去的沉默其实不正常疗伤这件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我们这一代人不是脆弱的一代而是更愿意去面对伤痕的一代我们不需要成为完美的人只要愿意诚实地活着就已经在疗愈的路上了如果这期节目让你想起了什么理解了什么或者只是陪着你度过了一段安静的时光那就足够了感谢收听这期节目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