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美理想编辑部我是林岚我是思珍我是强木我是嘉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脑腑 Brain rot 这个词它去年被牛津大学出版社选为年度词汇指的是长期过量的接触低质量的网络内容而造成精神和知识上的衰退除了变笨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下人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同质化
今天呢我们就准备来聊聊被互联网改变的个人生活以及重塑真实生活的可能性本期节目由美理想编辑部的职场养生搭子美书率蒸汽眼罩赞助播出美书率联合小宇宙推出放心疗愈每一课系列节目希望和努力生活的大家一起寻找疗愈身心的方式找回生活节奏的最佳状态我不得不说刚才那个开场真的很像新闻播报哦
我也觉得而且就是有那种很专业的概念最近呢因为在看 DC 听那个节目嘛其中一个出演者泳之呢他的那个手机使用屏幕的时间是高达 21 小时每天他的手机在尽职尽责地帮他记录对震撼全场所以我们今天的开场也是想要来看一下大家说出你最近一周里面最高的屏幕使用时间
来我们看一下吧现场看看我是六小时十七我好像每周都是五小时五小时多那还挺好你好健康啊但是五小时接近六小时那个就比如说五小时三十六五小时四十八五小时五十三的这种我上周是六小时五十七吴师傅呢因为我上周在做野人这个不参与所以我再往前倒的话可以到周平均七小时
七小时对刚才郑总说多久来着六小时十七然后六小时四分所以大家最高的那个时间其中有五十八分钟是微信小店助手为什么我再回复客服留言气死那个屏幕时间用的最多的吴师傅在干嘛呢我可以辩驳因为我上下班我要打开地图那个地图算屏幕使用时间我上下班加起来就快有两小时了
但是其实这个东西本来它就不准或者是它只呈现了一部分因为我们上班的话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对着电脑屏幕不是对着手机所以还要把电脑那个算上那我估计每个人十个小时还是有的一天对着屏幕八到十个小时肯定有因为我们本来就对着电脑要工作七八个小时嘛完了我们人生要完蛋了这样一说觉得自己也应该数字排读一下
感谢需要太需要数字排毒了那么看大家屏幕使用时间都这么高嘛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任何的这种恼腐时刻呢比如说像我的话我走路 30 秒我就要看手机这个还挺恼腐的我走着走着路或者是下电梯的时候我不自觉就会掏出手机
然后摁亮屏幕没有消息的话我就又放回去就是像这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我觉得在我的定义里面也是算恼服的时刻我回去评论品想到了很多这种时候首先最常见的就是比如我看着小说或者看着视频看着好好的我有的时候就会突然想要
打开小红书看一看然后刷一会再切回来继续看但是我为什么要切出去呢这是互联网的乐趣就没有道理就是我明明看的也挺乐在其中的我看的还挺沉浸的但就是在那个时候想突然切出去
然后刷了可能两分钟没啥意思又切回来了无法解释这个行为还有的情况是比如我想查一个什么东西我突然打开小红书我还没打开搜索框我就被第一屏的信息吸引我就看下去了然后就忘了又因为某个东西莫名其妙地打开了淘宝在淘宝进行了一些购物购物完了之后就是在想我刚才想干嘛来着想不起来了
然后可能要再努力想半天才能想起来我就一开始想要干啥还有的情况就是回家躺在沙发上刷手机
我真的不知道我干了啥然后我就困了我就洗洗睡了回想起那几个小时不记得我干了任何东西但是我好像就是把它内化成我自己的一部分因为我经常是属于上日上日往本来在干 A 事但是我就是会随机游走在 BCD 这些事情上最后发现就是哪怕你一开始想做的事情你忘了那最后它总会回到你的脑子里的
就是凭凭缘分就是你如果想查他他绝对会回到你的脑子里但我最近有一个大彻大悟应该是前一段时间的确是容易被那个视频啊或者是什么东西的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稀释掉因为你就是在里面不知不觉之间你的那个时间它就过去了然后你也不需要去想自己这段时间要干嘛但是你刷完了之后好像留下了一些似有似无的那种快乐但最后还是比较空虚
是上次跟鸟咬聊的时候他说就是这种东西情绪是会上瘾的就短视频刷多了你那种情绪上的上瘾我觉得是比较让你突然醒悟到就好像你在依赖一个什么东西虽然这个事情我们已经聊了很多了就关于被算法控制啊或者什么什么之类的可是就是当你体验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所以我这两天有在看一些微信读书
然后来抵消一些自己的那些时间但是微信读书也会很歹毒的被算成屏幕使用时间是虽然它成为了一部分但是我觉得我脱退了小红书的视频或者什么的一个微小的把我的时间转移了一下嗯
来吧郑总我之前会特别沉迷刷小黄书上的宠物视频就是那种小金毛有家了流浪小猫有家了就那种我觉得我可能内心深处就是会有一个没有家的恐惧然后后来意识到之后我就会把小黄书设成一小时有了这个限制之后我就会好特别多现在是意识到了要远离手机所以会就是有意识地找到一些切口让自己
扔掉它但是也不是很成功因为我感觉我每天看微信都能看两三个小时回想起来不知道干了什么但是就两三个小时花在微信上你在微信上跟别人聊天的时间其实过得最快的经常有一个上午我就感觉我怎么什么都没看然后突然回想哦原来我刚才在跟同事聊天过得飞快你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且现在提出脑腑这个概念我觉得就还挺那啥的以前还有点那种鄙视恋哉就是好像我刷这个平台好像就比刷那个平台稍微高级一点但是现在其实都是一样的算法
都被一样的东西填满我甚至已经觉得在微信上跟人不知所谓的扯闲天已经还可至少你在跟身边的真实的人发生真实的互动因为说它是一个双向的交流就不太是那种我在浏览信息然后点一个赞退出来再浏览另外一个信息再点个赞就你起码是在跟一个人在进行双向的那种交流
现在那种但凡是有推流机制的 APP 上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刚才那个蓝说的那种东西已经平台之间区别不大了都说公众号已死我觉得我每天还是会花很长时间看公众号文章公众号谢谢你
对现在就是阅读公众号已经变成了一种需要布施自己然后留给自己一场整段时间剪的特别的古典现在会有人在讲自己比如进行某种互联网脱退或者进行短视频阶段疗法是阅读公众号已经发现自己变成了新媒体内容里面的严肃文学对啊就是以前还在讲什么纸质书的眼泪现在已经是公众号的眼泪了
没错没错但我觉得有很多倒不是说脑腑吧就有一些我很震惊的时刻就比如说一些平台的算法它真的很厉害在你刷到一个贴子的时候我现在已经会意识到这个东西大概率我身边的人都刷到了就我以前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厉害但我现在更多的是觉得有点可怕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相信我看的东西是一些私人化的
假如说我想要转一个帖子到群里面其实我脑子里面都会先告诉自己这个东西大概率就是你们都已经看过了我就会觉得被一个庞大的东西在头顶控制的那种感觉有点可怕稍微有一点点毛骨悚然就我们会被推到一模一样的东西来看我能理解这种感觉
可能还多多少少有一种自恋的成分在里面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我们拥有了互联网之后可以在互联网上尽情地探索一些只有我们喜欢的小众领域并且这份兴趣可能是身边的其他人不是那么感兴趣以及显得我特别的特别
但是这个幻想会被算法打破的因为你会发现它给你的标签就是会觉得你会喜欢身边的人在关注的东西然后你会在你的同温藤里畅快地遨游你经常聊天的人刷的东西你也会喜欢刷事实证明它是对的嗯
对就是我们的小红书主业就是会互相传染嗯传染来传染去之后大家都耍得很开心人和人就是差不多的在一起待着的人就是差不多的但是
但是我有看到就是有一些网友我觉得大家都非常的有自己的那个才华和那个发现力在就当发现了算法会把他们都控制在一些比较相似的界面他们就会比如说有一些诉求他们就会在那个评论区里面写出来说叉叉你听见了吗就是我说要这样那样怎样的
他就直接在评论区把自己想要什么得到什么以及想要哪些东西打折直接在那个评论区里面写出来我还逆着算法做过算法侦探就是自从我知道了我们身边冲浪的海域就是会相互传染之后我会倒推过来就是如果我在我的首页刷到了一个明显不是我兴趣范围的东西的时候
我就会在想是我身边谁在刷以至于把它传染给了我然后我之前有一次是刷到了一对泰国 CP 我现在想我从来没有刷过类似的东西你说的是 PKPP 吗不是不是是另外一对好的一定是我身边有人刷所以算法会觉得我会喜欢我就思考了一下我身边谁会磕这种东西然后我就截图发给他说是不是你在磕已经传染过来他说被你发现了他说我以为
我以为我在偷偷磕咱是朋友就无所谓了但是对吧要是咱是什么很不熟那种同事的话等于说底裤都让人家看见了的那种程度而且你们会突然被算法推荐一些就是生活中认识但是没有那么多交集的人就很像是突然看到了别人的底裤就很像
我倒是没有这种因为我觉得所有在发我认识的大部分在发小无数人都是想被人看到的人都是想起号对所以就是刷到之后就哎不要关注不要关注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互联网道德来的包括可能在就之前最早在小无数之前我是在豆瓣上可能会遇到一些熟人然后大家在一个小组的某一个帖子里相遇然后你看到他怎么在这里留言但是你就是默默滑过当他跟自己不在一个组里
大家就各上各的网释放各自的那些兴趣和爱好当好这个互联网陌生人虽然我们现实中是熟人但是在互联网互相各留一方净土新的素养来的不过我最近这两天突然有那种感觉是我在吃饭的饭桌上那饭桌上除了以外还有好几个其他人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梗然后我就想抖个筋我就发了一个小红书那个饭桌很沉默大家都在刷手机我发了小红书十分钟之后吃了个饭桌上所有其他人全刷到了我的那条小红书然后我就在想我为什么不直接把它给在饭桌上说了就很奇怪然后大家都从手机上看到了看到了二手消息二手消息对就明明我们可以直接说但是这个信息途径变成了我发小红书他们靠算法刷到我的小红书
然后他们把小红书举给我看你看你刚才发了这个科幻这是黑镜第八镜其实这种的第一阶段就是以前我们会说明明我们面对面但是我们在用微信交流现在变成了明明我们面对面但是我在小红书上刷到你的帖子对就是我们明明就坐在对面但是要靠一些算法的打捞
好诡异啊来进行对话真的好诡异现在越活越诡异怎么办但是很像那个动画片有没有看过叫无敌破坏网第二部就是那个互联网的那个世界然后他们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状态就里面所有就是你上网嘛但是你上网的那个人格小人就会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替你游走
然后每一个小人会坐上不同的车去到不同的地方但是有的小人本来想要坐这个车但是会被另外的人拽走坐上另外一个车然后大家就是这样子各自然后还有那种互联网弹窗小广告他就给你发嘛然后你只要点了你就会被那个弹窗带走
就被那个车拉走对一整个拉走然后一键输送到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一开始想要去哪个地方的地方然后我们现在如果通过手机在间接的去交流的话其实就很像是互联网上的那个小人大家就是坐车飞来飞去对飞来飞去然后不经意的那个相遇相当于你灵魂出窍到了互联网一样但是你现实的肉体坐在这儿却没有彼此之间说什么话
我讲一个很震撼的发现就是咱们老中的学生以前因为长时间的拿笔所以会在中指这里有一个笔节然后甚至中指这里的骨头其实是变了反正我摸我自己是这样的然后现在大部分人是小指的骨头会变
因为会用小指垫手机就是对就是看屏幕已经永久的改变了我们的手指结构很可怕也就是我发现我因为长时间不握笔之后其实我中指的那个茧已经消失了只是骨头改变的骨头还留在那里但是
小指的这个骨头改变好像越来越明显所以我现在在在努力地用我的那个折叠手机支架但是你拿手机的姿势是下意识的你很难去纠正它过去了一万年之后挖出了一句 21 世纪的人类骨骼然后发现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小指
骨头产生了变异骨头产生了变异其实这种就是一些特别明显的对于身体的影响就是我们长期用屏幕或者是用这种电子设备都会对除了是我们脑子上面蒙了一层雾其实身体上也会
慢慢的有一些改变长期看电脑看手机最显著的影响除了那个手指我觉得另外一个就是用眼眼睛是真的没想到人到二十来三十岁还会有眼睛持续变坏的可能性就前几周我不是出差吗然后有一份稿子我是必须要尽快改完我就在高铁上用手机改真的是非常不好
我就连续盯着那个屏幕盯了估计有两个小时结束的时候感觉头昏脑胀眼睛是真的花了完全看不清远处然后直到我下高铁赶场去那个参加活动我的眼部肌肉整个还是非常的紧张还有微微的头痛感觉脑子都不转了
还好呢我的行李里面塞了美术绿蒸汽眼罩对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花王蒸汽眼罩这个东西真的是急救包一样的存在几乎每次出差包里面都一定会有它听说美术绿呢是第一个推出蒸汽眼罩这个产品的品牌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迭代除了蒸汽眼罩他家还有肩颈贴足贴泡脚片等等全身都能用的产品大家看网上有很多那种日本旅游避囤的清单基本上都会有他们家的蒸汽眼罩
他们家的蒸汽眼罩我真的用了很多年从日本回来还会买来当伴手礼送给同事朋友对我也是买了很多年主要是你去日本买那种彩妆或者面膜总有一些合适不合适但是蒸汽眼罩就是大家都会用因为人人都在用眼然后现在在国内能买到也蛮方便的
而且美术率升级到了花王第三代的发热体发热后呢跟别的眼罩还是很不一样的棉层会蓬起来非常的柔软我用起来眼睛几乎没有重量感也不会突然过热还有香香的味道就很安心现在我不仅出差会戴外出旅游会戴平时办公室里面也存了个好几片有时候高强度对屏幕工作几个小时休息的时候戴着蒸汽眼罩闭目养神
20 来分钟左右就能缓解眼睛疲劳干涩,温度很合适,而且摸摸眼角皮肤是真的会有一丢丢水气,眼睛舒服了感觉不管是做事还是出去玩都更有精神了。
其实说起脑腑或者是社交媒体算法这个东西我觉得还有一个蛮震撼我的点就是大家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雷同或者是同质化吧我之前有在读一个小说叫靠场系统
他其中里面有一篇短篇就是讲 Tinder 式的约会嘛我长话短说男主女主他们用 Tinder 刷其中又有很多这种算法判断你在某一类型的对象上面停留时间很长甚至还点开了人家穿比基尼的那个照片看了最长然后算法就会判断你对他最感兴趣之类的这种事然后最后就是在各种各样的人的这个念头跟算法的这个捕捉下给你匹配到你想
喜欢打引号喜欢的人然后你们再去线下见面因为是那种比较 casual 的那种 dating 嘛然后就又去一样的酒吧喝差不多的酒然后进行差不多的这种流程可能会喝酒喝到什么时候手碰一下然后可能会亲一下再回去就是 you know 就要上床的上床要要联系的联系不联系就不联系就是所有的这个东西都变得越来越模式化了你以为你是自己在在控制这些东西你以为是我喜欢
但其实里面有很多电脑的计算在里面,就是它捕捉到很多你的这种念头之后,给你生成一些推荐,所以我觉得还是挺值得推荐的一个小说吧,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去读一下,关于这个生活变得越来越相似的这一点,可能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
我们会去一样的旅游地打一样的卡吃一样的餐厅逛一样的店讨论一下为什么社交媒体会慢慢地消灭了人的多样性呢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事情就是我大概有多久没有随便地路过街边的一个餐厅进去点一个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不知道它的任何信息只是我感觉它会好吃的东西
结论是还挺不常见的因为你就是攻略达人就是干什么之前你都为人订好这事上瘾就是这事上瘾我会很依赖那种前人给出的信息及我能在网上搜到他的多少信息
就是这事变得很奇怪就像是这个店它就在我眼前但是因为它在网上的信息不够多好像它就变得不那么可见所以我也不会选择了
我也不是追求网红店打卡的那种人但是我是会觉得如果他某些东西真的做的还不错的话是会有人吃了之后 po 到网上或者怎么样的就是哪怕我能搜到一两篇我也会觉得更安心当然这是我的问题
我纠结的点是就是因为我刚才说的那个可见性它已经从具体的这个电子在哪它有没有在一个具体的比如地铁口有人很多的地方变成了它在网上在各个媒体上到底有多少声量有多少帖子讨论它然后有多少人写吃过它所以才让更多的店主被迫
加成本去让每一个顾客都评价一下就很卑微地求他们评价一下因为要不然你这个店哪怕在一个闹市口大家搜不到你的任何信息就是不会来吃你是在所有的地方都这样吗比如说去一些比较小的像是就什么四川贵州这些
遍地可能那些小店都还挺好吃的情况下你也会去查他在网上的评价大部分时候会查吧有的时候也会随便地走进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店但是这种事情发生了
的频次并不是很高我会觉得我都旅游来这了好我一天就三顿饭三顿饭的 quota 我万一浪费了一顿饭去吃了不好吃的东西就很亏所以我希望在这里获得一些安全感所以我会希望去至少做一做攻略嗯
但是这个事一方面它又上瘾就是因为现在尤其有了小红书之后这个旅游公园它变得无穷无尽就是想进到一些特别可怕的点就比如我这次去熊野古道玩我玩到了那个三重塔它旁边有一个瀑布然后我是在小红书上找到了一个神之摄影机位人家那个神之摄影机位已经具体到了你要从
哪个台阶下到一个停车场走到这个停车场的第三根水管站在那个水管上往这边多少度角就能拍到那个瀑布和那个塔齐平的那个角度就会变得特别的好看我真的干了真的拍出来特别的好看但这件事细想非常可怕嗯
第三根水管这个颗粒度可以说是非常的对然后你要站在那个水管上面拍哦好的这很像是我当时考驾照的时候教练说你侧方停车盯准哪个点你进去之后绝对就满分
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绝不行差踏错的人生对就是一方面你觉得就是你真的执行了人家这个攻略让你这个人变得很诡异然后另外一方面我去拍了然后我同行的一些人有没有去拍的最后大家都选择了发我那张图就是因为那个机位他最好看
出边出边对我出门的话我一般不太会提前做很充足的攻略我只是知道有几个点我可能一定要去或者是几个店我一定要去其他的就是属于随便我路上看见啥我就进啥看见什么我就我就去干什么就是非常随机所以有的时候我可能进一家小店然后我就说这家店怎么
这么好看各种各样的东西都都还挺有意思的然后出来之后刷到就小公司上有很多人推荐就我很喜欢这种不期而遇的一些期待到我最近出门的一个小小的心得是如果去的那个地方应该是就是你去的地方应该都还有比较好吃的东西吧你就打开你自己的那个 Google Map 然后看那个店的评分只要在四分以上并且评价超过三条真的三条就可以了那你就可以去那家店吃
一定是好吃的尤其是当那三条评价里面可能有什么好多年前的就八年前四年前然后可能没有最近但它仍然在开你就可以去吃这个也是我刚才说的你还是得有看到人吃过才会觉得安心就现在如果在你面前有一家店它看着就也难评价但是它在比如 Google Map 上评分也不高然后没照片然后没任何评价
你要不要走进去感觉像是在赌我觉得在前互联网时代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没有根本没有这么多信息大家就是随便的进去看运气你的生活就是在看运气因为这次出去玩的时候就是有跟家长一起都是我们几个年轻人在做攻略家长就在感叹说好像我们这一代做攻略做规划做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就是比他们上一代强嗯
然后我说这是一种诅咒呀就是相当于现在有了无穷无尽的信息有了无穷无尽的攻略你就很容易活得特别累越收集越上瘾去一个地方你就想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也想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就是想在尽可能信息充足的情况下做出最性价比高的决策然后就会一直做然后就是那个
那个旅行的颗粒度会变成就比如哪怕我去逛街以前逛街乐趣可能就是你逛到哪儿算哪儿然后买着啥就买着了没买着就没买着嗯
但是现在因为时间有限然后你又知道比如你去逛这里一趟非常不容易然后就会先列自己想买什么然后挨个回去找他在哪家店然后他那家店在哪栋楼的哪里然后如果我想把它都逛到我应该这么着安排这个路线
一些 J 性大巴对我就想说是不是 J 的一部分因为本批人不会做这种事我坚决不会我光想想我就觉得我自己已经瘫倒在地了我是属于走哪儿算哪儿看那啥买啥所以其实这是一种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就是现在是因为我是觉得是因为互联网给了你这种机会
嗯是以前你想搞这些没有没有没有办法去搞对对对因为你就不知道你压根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地方对但一旦有了互联网之后你就知道哦原来这个地方它有 12345678 个我恰好都想去假设说是个 JN 的话你就会自动的开始规划一个呃
理想的路线可能前互联网时代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商场里面原来有三家店都是我感兴趣的所以我就觉得活得越来越规划活得越来越累是不是我们的宿命我也 J 人但是我旅行的时候从来不这么干我只会大块的规划去哪我觉得我可能也没有那么执着于一定要每一顿都吃到好的
我在拉萨的时候我就是维持生存但我觉得吃的也还行可能我一个人我也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我只要自己吃饱就行所以在这个方面我压力很小
然后在做攻略上我真的特别不喜欢就是刷特别多小红书因为它给我制造太多焦虑了就是他说你这儿做不到你后面就会怎么样我一般做攻略的话我会去小宇宙上找这个地方就比如说搜拉萨我去了之前就听了两集松赞做的那种藏地的巡游的那个就他是找拉萨非常 local 的人然后有藏族人一起做那个节目然后就说这几个地方可以去
然后呢在这几个地方里面找到自己想去的然后去 B 站上找纪录片看看完纪录片之后就知道自己到底想去哪基本上就是上我去一个地方下我去一个地方然后我很想去一个藏经博物馆结果呢就是它有公众号但是 2021 年就没有再更新了
但我还是花巨资打车去了之后发现人没开没开怎么办那就没开呗然后在附近找个饭店吃饭然后又坐公交车晃悠晃悠晃悠回来反正就是我也没觉得怎么样就是去溜达一趟本来就是去看不一样的人生的你把你在北京的生活习惯带到拉萨去我觉得这样对拉萨太不公平了嗯嗯
对我觉得刚才说到那种社交媒体消灭了个人生活的多样性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比如你在小红书上面搜一个地点他就给你差不多的攻略并且那个攻略因为他太具体了他是真的你可以一两三天内把它都干完的然后大家都在复刻
复刻出来就复刻的一模一样其实我们现在出门是缺少一种对一个地方更全盘的认知的我这次出去玩在雄眼那边小城市回大阪的 JR 线上看到我旁边听口音应该是一个德国大哥吧在翻一本剧后的孤独星球我突然觉得特别的怀旧
就是这个时代好像过去了然后我就在想我以前大概在十几年前我也是跟着孤独星球出国玩的那个时候也没有玩的不好并且因为孤独星球它提供的信息量太大了就是它会提供这一个地方它的所有可以玩的地方你根本不可能把它全玩全所以你就可以在一开始找到自己呃
有可能想去或者就感觉自己会喜欢的地方然后自己进行一个 DIY 的组装因为它不够具体所以你才会自己动更多脑想更多这个地方适不适合而不是现在直接去 copy 别人的
我觉得现在那种攻略的问题是所有人都是带着意图去做的就是他怎么设计他的封面然后怎么用那个话术然后怎么说这个壁垒那个要做他都是带着他想要更多的流量去做这件事情所以难免他们都会导向同一个结果或者是给你呈现很一样的能让你反应的东西刚才一直在一直在说小黄叔带来一些困惑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小黄叔你要是
现在用些脑子去用它的话还是能找到一些好的推荐的因为我也是有一个那种突然被框的一项敲的时刻就是也是有一次去日本然后找寿司店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小王书上搜那个地狱附近然后他谈出来前三个都是同一家然后就去了那家寿司店六点开门可能五点五十就开始排队了排队的全是拿着手机的
同胞我没有说我们不好的意思但是就是在那一刻我看到我们是因为同样的算法因为搜了同样的东西所以我们就都来了这边从那之后呢我就开始改变我的一些搜索方法首先我搜了一个地方我想要吃某某某东西嘛我首先会排除最多人推荐的一家就有时候那一家不一定不好
只不过它大概率会有很多人排队但是我会去找那种没有那么多人推荐比如说大概排个第三四名你要看评论区就有些人会在一些帖子说这家排太久了还不如那家好吃我就会去那一家如果你感觉它那个 Google Maps 评分还行的话其实就可以转去那一家找多了你也会看到有一些它不是为了去获得流量它不是为了做号
而发的帖子他当时就吃了一碗面觉得我去太好吃了这个面然后就拍了一种巨丑的照片也可以去搜一下然后你去再去 Google Maps 上双重验证一下如果他的评分也是还行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去那种其实小红书上还是能找到一些蛮不错的地方的但是就你得想办法绕过那个算法推荐我突然还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有一个朋友最近迷上了约拍拍汉服
他给我看他发出来的照片全都在发光你们懂吗你们看过小红书上那种阳光很好然后开始发光的照片吗有炫光的那种照片我说你这过曝了吧为什么每一张照片都在发光他说你不懂现在小红书就在流行发光然后
然后我说你那个摄影师为什么就是他就明明可以把这个照片拍的不发光为什么每一张都拍的发光他说我也问摄影师了摄影师说小红书现在就是会推流发光就是只推流发光的照片然后我自己去搜了一下发现真的就是都在发光大概就是那一个公园里面拍的这种探浮照或这种古装照每一张都在发光
又是一个线上统治线下的一个案例对就是因为这样就相当于摄影师拍这种照片流量好然后来找他约拍的人就越来越多所以他就会不断地拍发光照片然后每个人都会获得一些发光照片然后再用这个发光照片去发小红书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闭环对然后最终所有人都拥有一模一样的发光照片所以有时候要打破这种循环的话就需要另辟蹊循那要不然嘉瑞再来分享一下你如何在这种陌生的地方找到一些你自己还挺满意的东西吧我觉得那个重点就是不要把那个预期弄得那么死我记得我去拉萨之前在成都可能还有个
几个小时吧下午四点多的飞机选择就是要么去四川博物馆要么去成都博物馆这两个博物馆我是提前都约好然后想着想着觉得有点累然后就开始问朋友说还有这么几个小时你觉得我是去 A 还是 B 呢然后朋友说你去人民公园坐一会儿
旅行的时候还学习别学了不要太紧绷对然后说去人民公园逛一逛然后找一个因为成都不是特别多茶馆吗然后可以坐那喝茶什么他说你就去溜达然后放空再吃一个老妈蹄花随便哪一家都行吃完之后补好了之后你再去洗澡就行了我说好然后我就去了人民公园然后果然就是
挺好玩的因为那公园特别大怎么说呢我以前旅行不太会这样我以前至少我的计划不是去川博或者是成都博物馆吗然后结果去了一个公园发呆我也觉得挺好的出来之后就是连着三家老妈提花去碧岩走进去吃一个然后都挺好吃肯定是比北京好吃因为我第二天要拍照我又不想在酒店洗澡我就开始搜周围的那个按摩店结果他们有那种叫头道就是可以给你洗边洗头洗完头再按摩的店
然后就去了去了之后跟那个小妹就聊天然后就聊到她是怎么来拉萨然后每月能赚多少钱然后孩子怎么样然后她什么时候要回去然后她就看了天葬就是你完全没有想到会跟一个按摩
小妹聊天葬生死的事情就是有一点给自己点空间不要太紧绷就是你这个地儿没去也不能怎么样然后我在拉萨我其实规划的也不是特别多但是我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就是我住的那个客栈就几乎都是女生因为那个客栈老板在那个小屋上写说
他自己是一个女生然后呢他很喜欢户外什么旅游啊什么的然后结果就是吸引了一堆自己去拉萨的小女孩到他那个客栈住然后他就说他这个客栈跟以前开就是完全不同这也是一个被算法改变的地方以前还是有男生女生可能比例比较平均然后他一在小树上这样写了之后来的基本上都是要么一个人要么两三个女生一起住就是大家会天然的觉得这里比较安全
前几天就一直就是那种独来独往赶紧跑看到他打个招呼让他赶紧走的那种
但是最后一天因为第二天早上就要走了还是跟她稍微聊了一下跟在场的妹妹们聊了一下然后竟然在拉萨的女生也在聊不结婚大家怎么反抗父母就是有一种特别梦幻的感觉觉得挺好的就是松弛一点不要想要复刻别人的路线和人生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我觉得其实刚才嘉瑞讲的那种就有点类似于我们有个主讲人他叫李子然后他有一档节目叫
我忘了不好意思我到时候写在 show notes 里面嘛对就他有讲到技术生活的一些问题嘛我现在就完全在 quote 他节目里面说的话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提出过一个概念叫设备范式他这个英文应该是叫什么 device paradigm 吧
OKanyways 就是说伯格曼这个大哥呢他就认为自动化的技术客观上是给我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方便但是却让我们和世界之间产生了分离技术所要达成的目的成为了唯一的追求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事物的原理对世界运行的规则等等都缺乏了解从而退化到了技术的包围当中我记得当时
就是它这一段可能就前面有一些举例是类似于 GPS 什么的就是当我们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会依赖 GPS 导航来到达想要去的地方嘛因为技术的话它是直接给你提供那个结果但是那个过程是给你省略掉的所以我们其实在
除了 GPS 以外还有很多别的那些这种所谓的科技技术的帮助之下其实是失去了对过程的那个理解和探索所以我们就会在科技的帮助下从 A 点直接到达 B 点但是那个过程中我们就没有办法再去调动我们的身体去感知或者去思考所以就会越来越丧失那种能力就比如说现在要是没有 GPS 的话很多人可能就没有办法从 A 点到达 B 点
或者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一家好吃的店如果没有网络知识的话我们好像也丧失了自己调动眼睛鼻子或者是各种的东西去识别这种店的那个能力这种是技术给我们省略了的部分我们现在就会稍微有点缺乏这部分的这种能力吧就有时候我们暂且放下一些技术的帮助我们用自己比较原生的自然的方式去接触这个世界的
可能那个多样性就是从这个时候出来的因为每一个人他当下的感受啊感知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可能会导向一些不一样的结果吧我现在的确在思考我这个过度攻略的问题攻略大王也烦死了都做完了就是一方面一方面是累啊另外一方面是它会让你的期待变得特别的具体变得特别具体之后就会特别的容易落空
但我要说像我这种人捡到了一些吴师傅的他做好攻略之后或者是他体验过的东西然后他流传下来的这种攻略的边边角角就会被我这种人捡但是我是觉得很多时候回归一下回到类似于上一代的那种更加随机更加看凭感觉更加凭他自己的判断去体验的那种旅行或者那种生活也不错
你没觉得妈妈那一辈他们就是会更容易我感觉这家店看起来不错我们去吃吧然后如果路过一个地方我觉得那儿好像可以去看看我们去看吧我觉得
我觉得可以发挥就是积累一些常识就比如说你在北京的早餐店基本上都是安徽人开的比如你去拉萨的话就会有很多四川过去做买卖的人也有很多就是我去的时候就是一个东北大姐拉我开车带我回的那个室内
你只要一开始观察然后你看这个街面上有什么样的店这怎么可能有一个山西刀削面这个人是哪来的然后你开始想了之后你就会感受到这个地方它不是只是街道就是它是有人住在这的然后这些人为什么来然后他们来这做什么你就会有一个网出现然后你就会有感觉
哇你脑子里的这个已经是我觉得某种怎么怎么说就是很历史的那种所以已经开始想历史学家如何旅游因为什么原因然后到哪里来开店带来了自己的家乡美食然后怎样怎样的我会发现现在我出门很多时候我走过的街我不知道它长啥样
我知道对那是因为我这个人不认路我非常依赖 GPS 对然后我就会发现很多时候跟我一起去玩的人就能讲起来这条街上有什么
然后我就啥都不知道还有的时候就是你吃了这家店你可能也没有像嘉瑞刚才说的那种观察是你在排队的时候刷手机进去吃饭结账走了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他没有过你的脑子就只是你在 copy 别人然后你付完账走了你解决了一顿饭他可能好吃可能一般
然后就在你的大脑里面没有留下任何印象我有时候会就开始发呆就是反正就出门的时候经常我比如说我这次就想要去一个甜品店然后结果走在那个甜品店门口发现人家关门但是我就接着往前走然后就走来一个可能是当地的人他就说哎这个店前面有外卖店你可以去
看一下然后就听他的那个指挥往前走 50 米找到了那个外卖店然后进去之后就非常开心的点了那个甜品然后我就开始发呆但是我看他们在那边忙活的时候你脑子里会浮现一种就很像是你小时候看过的偶像剧里面很多那种便当店啊或者是什么店大家在那边忙来忙去因为它确实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日然后大家就在那边
我会对她产生一丝浪漫化的想象就是我每次我都很享受在旅途当中看到别人在工作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我真的哈哈哈
某一种看电视的感觉是你这样说来可能有点不太好吧因为也是看人家在工作就觉得这种抽离不管是他们自己本身的抽离还是我作为旁观者看他们抽离那种感受都挺独特的就是有一种大家都不在此地
但是会感受到一种思维放空所以你们觉得网络上的那些壁垒贴会多大程度上影响你们的决策就不只是旅游就是各种各样的壁垒贴因为现在基本上
任何跟消费挂钩的东西它都会有这种种草避雷推荐什么的那你们觉得如果一个东西你看到了它的负面的评价的话它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你最终的决策呢如果是景点的避雷贴的话我可能会掂量掂量因为去一个陌生地方旅游你肯定会想要知道有哪些地方是一定想要去的有哪些地方没有那么想去嘛
然后如果这个时候你在随便查的时候发现一个你非常想去的地方有一个壁垒帖的话然后我就会仔细看一下它壁垒的点是什么但通常我可能也不太会把它放在心上因为我都已经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去那里看看了所以这种壁垒帖对我来说就还好如果是对于吃饭的话因为我本来也不太看这种就是他推荐还是打怎么着的我就更随机一点所以这种壁垒帖
我好像还 OK 我会觉得壁垒贴的信息量会比推荐贴更高因为你推荐的时候很可能会写一些水花但是壁垒的时候它的缺点都是实打实的所以你看好评不如仔细阅读壁垒贴对于我来说就比如选餐厅那种老店如果它没有花太多时间用于经营大众点评的话
它首先分不会特别高其次会有很多差评但是你点进去那些差评就比如说服务员态度不好店主特别拽根本不听人话出餐很慢什么卫生条件不行管理混乱对管理混乱地都不脱然后桌子很脏对这都说明这家店好吃
但是有一些碧雷铁就是你看着那个景点很好看然后碧雷铁说其实它只有那一个角度好看其他地方全都很拉那我就不会去我订酒店的时候会非常认真阅读茶品这个是酒店是
其他的都还好我起初可能也会比较受一些壁垒贴的影响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果我老看壁垒贴的话其实我什么东西都做不了因为大家都是太不一样的人大家要壁垒的东西各个角度都不一样有的人他真的就是觉得服务不好他没办法接受但是有时候对于我来说
我就是无所谓就是我觉得壁垒贴它非常的真实但是如果你真的做什么事情都去看壁垒的话好像你的生活很难前进因为大家真的大家蛮容易生气的其实我觉得
反正踩坑本来就是人生一个必备的阶段嘛其实有很多别人可能在网上也有提到的一个相似的观点就是大家都倾向于过一种没有风险的生活但这个是不可能的就你活着肯定就会踩坑啊或者是遇到一些不太好的体验这都包含在你的这个叫什么可能都包含在你的那个实体智商里面我这个是乱说的就是
你踩的那些雷都会变成你经验的一部分然后它都是让你更好的体验这个世界的一些必须的经验如果你一直想要过一种无风险和无雷的生活的话其实反而是会降低你的那种能力我突然想到我今天早上扫共享单车因为那共享单车每次扫通了之后它都会给你有一个电子播报然后那个电子播报就是金融投资有风险稳赚不赔是诈骗没错嗯
你总得要培养出自己的判断能力然后你的判断能力其实就是通过一些之前麻麻的的一些经验来构建的吧你刚说雷点就很像看网文的时候给我雷点吧但这种雷点咋说呢就因人而异吧你要是把它看成一个巨雷的东西那你就别看但如果你要是觉得还行那你就自己看看大不了就
不看这篇文了嘛待会看到真的接受不了对那就咱就不看了然后咱就去看点别的是我还发现你刚说的网文这个我发现一个也是挺有意思的我现在看一些片子因为现在也是很多人看片子之前都会先看豆瓣评分我现在也尽量不看豆瓣因为我怕影响我自己的那个判断但是我发现有时候你没啥东西看你随便翻翻我觉得那种 6.7 分 6.8 分的片子可能
可以一看可以捞一捞可以捞一捞因为当这个片子特别两极化评价非常两极化的时候那就说明它是一个有解读空间的片子如果一个片子它真的是一水的高分我没有说那种片子不好但是就说明它一定是击中了某种最大众的情绪保证不会差了但是可能你会少了一些些特殊的复杂的部分你就去看那种 6.96.8 6.76.5 的可能都行嗯
说不准你会看出一些挺合你自己口味的东西之前有一个经验还蛮有意思有时候你突然换一种推荐的那种戒指会有惊喜比如说我就是看那个大众文化指南我每次都忘记了很厉害的一本韩国女性
对对对我就是因为看那本书种草了一个电影叫《没有秘密》我后来去豆瓣上搜它分距离属于 6.5 到 7 分以内就是没有到 7 分但是我看了之后就还挺喜欢的
然后我觉得找到宝了有时候你突然换一下那个戒指比如说你去突然来一个复古搞点孤独星球然后去旅游其实有时候是会有一些惊喜因为他们那个东西是不太受互联网的影响就是是一些比较专业的人他们得出的一些结论所以其实那个反而是有参考度的的确是早年跟着孤独星球还是去过一些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都不是很大众的景点但都挺好玩的
网络上的东西它会更随机然后它也更民主化所以你得到的那个推荐的方向的那个东西是不太一样我是觉得孤独星球它会面更广嗯它会把各种类型的人可能会喜欢的景点都放上去嗯
他在做这本书的时候预想到面向的读者或者游客是一定是很广的一个范围但是小红书你发的机制只是我觉得这里很好我希望你们也来他肯定不可能想到那么多那条线当然会很好但是也会有很好的其他景点就是你可以在了解更多之后去选
你们觉得自己需要电子排毒吗啥叫电子排毒需要就是你不看社交媒体我觉得手机已经变成人体习惯的情况之下还是挺难的我的排毒的方法是即使你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万个美丽的女孩她们在干十万个事情你只要不跟她们比就行了
比如说我之前觉得我沉迷于流浪小洞找要加这个视频我意识到了我在沉迷它我就别沉迷了再调整自己我之前是卸载过微博然后现在非常成功但现在想要输之后就不太行因为还是需要看但我就把它设成一个小时的那个关闭 APP 的那个提示然后就会把它关掉
我觉得你就只能学会跟他共处嗯目前为止啊我觉得我的方法就是有脑子的跟他共处你当然是可以休闲娱乐刷然后只要你休闲娱乐刷一刷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刷一
我之前说过我很少去限制自己因为根本不管理自己无法管理的部分因为根本管不住我最近有被迫点子拍因为真的去徒步的时候你没有那个路太陡了你没有办法掏出你为什么想要在徒步除了拍照的时候你什么时候还会想掏出手机看图啊就是看地图啊然后我发现就是把手机完全放下之后
你认真看路的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不然大家为什么爱去徒步呢对啊在那条路上因为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段路是从高野板到三轮旗那一段一面靠山一面靠海有一种原始森林的感觉
然后我就感觉我以前从来没有那么认真的看过一段路我发现那段路上首先它有很多青苔有很多花然后我还看到了很多小动物看到了蝉雏看到了蜥蜴看到了蛇看到了螃蟹如果平时不注意的话不会发现它们在那里因为人家在那种大自然里野生野长有很好的保护色
对你就得非常认真的看那条路才会意识到原来这么多生物都生活在我的旁边然后我认真的走那条路的时候感觉也是跟我平时拿着一个导航只是想要通过一段路是
不太一样的因为我当时在做的事情就是走那段路本身那段路本身就是我去体验的一个目的还是觉得拿掉手机之后的那种全身心沉浸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同时
我也很难做到就完全不怎么用电子设备我是觉得现在能做到这件事的人就是怎么说白莲花就需要有一些些特权在里面当然有一些人是就比如你退休了然后你就真的可以不用手机然后或者怎么样就是要不然我们这些对吧天天拉磨你得确定让别人能联系到你啊
然后我能做的事情可能就是觉察的使用手机就是我可能在刷的时候会问自己的感觉就是说我还想刷吗我现在到底是无聊还是我觉得我在刷这个很有乐趣当然不是每个时候都有心力来觉察自己的感觉的这本身也很好能你一般在能量很低的时候是没有这种能量的但是如果你感觉状态还可以
你就可以抽出一些能量问问自己就是我现在是想干啥你觉察到自己想干啥之后好像就会拥有一种怎么说主体性能感觉啊我又可以支配我自己的生活但这我不得不说这里不是怎么说谴责大家不主动觉察的意思我只是说觉察这件事本身它耗电它耗能
对对对你在能量很低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进行自我觉察的你必须得在整个状态还可以的时候才有额外的能量来自我觉察这个时候你还是能发现自己到底想干啥然后以及在这里面能主动的选择自己想干啥嗯
我有时候觉得现在身心灵的那些行业如此的发展的好很大一部分也是跟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有关系所以有时候我得试一下冥想我得试一下打坐这些全都是需要练习的嘛你要练习的话你就要付钱所以会变得这么流行这个东西就是因为我们很容易失去对自己的一些控制力和
会掉进了一些信息的河流里面或者是掉进了情绪的河流我不是上个月跟你们说我有一种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生活的感觉吧就特别是从拉萨回来之后然后就会有铺天盖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找过来但是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网络上的就它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它也没有给工作带来什么具体的事情但它在网上就是搞得很大
然后我当时就非常的疑惑我说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就是它到底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想了半天之后觉得也许有那么一些影响吧但是好像一会儿就过去了也不会怎么着然后我现在就是试着用这种态度应付就是铺天盖地回来工作
是而且有时候那个铺天盖地它在网络上会放得很淡就可能有十个就很容易就是一千个点赞什么一万个转发之类的好像很厉害你就觉得是铺天盖地然后你要是回到真实生活里面因为有时候我们也会受一些数据的
影响就比如说我这个帖子就十个人点赞我就觉得竟然这么少吗但是如果现实生活中有十个人来跟你说你好厉害你好棒我就觉得天哪我也做得太好了吧因为网上就会把你的那个
就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一个非常简化很很很单薄的一个数据嘛所以你就感受不到它的真实性但如果一旦是线下都不用十个三个人来夸你一句你今天都开心的飞起但是网上你一个贴子只有三个赞的话你觉得想删掉这个贴子重发我也是这种感受我是觉得自己挺需要电子排毒的
之前看地戏听然后他们就是专门大家一起玩游戏然后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决定谁排毒的时间最长嘛然后我看到泳汁就很惨就那个时间不断被加输比赛怎样的然后那个时间最后就变成一个非常高的数字好像九十几小时特别好笑就认谁在那样的环境里尤其是你排毒这么长时间而其他人都有手机你一定会疯然后泳汁的状态确实还蛮疯的哈哈哈
逐渐开始失去理智逐渐失去理智我觉得这一季他们真的最放飞自我但我就还蛮想试一下那种状态的就是我这次反正连续几天出门之后不管是出差因为我出差和出游是完全连在一起的然后就会发现自己真的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事
就是不管是网上发生的各种热点还是各种有的没的的消息其实我不需要知道我不需要知道他对我的生活来说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我整个人会一身轻松然后不照那些东西呢我就会有更多的心力然后体验自己当下的生活以及有更多的心力去想自己还想做一些什么而不是说被那些所谓的可能曾经我认为很有用的信息然后让它来左右我的一些决定
但其实当我剥离了那些信息之后我发现我根本不需要它而且不需要它我过得超好的我现在就会想自己生活当中究竟有多少的烦恼来自于我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一旦我意识到我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之后很多事情我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因为我之前是一个很希望自己能够提前得知一些事的人就是哪方面就是网上的八卦或者什么的八卦的那个基因对然后就是有那种捕捉天然的没错天然的捕捉那个点的那个本能吧但是我现在发现自己剔除这种本能之后我真的不需要知道那么多我只要差不多知道一些些就可以了这种数字排毒怎么说就很像是
在有意识地帮自己做一些信息的筛选然后也有意识地告诉自己你在网上你差不多得了没错有时候也挺喜欢出差的那个感觉就是你被允许失联了对对对对对然后你就可以
不回很多的消息有时候你看到了但你确实是在忙啊然后你就可以不回了所以我不得不说现在能电子排毒是一种权利 yes 或者就排一些软件的毒嘛对就是留下必要的不能完全的排但是尽己所能的排一部分就是我之前一直在犹豫要不要买一个手表比如说测一下心率血氧然后游泳的时候也可以看一下那速度啊什么的然后还有那个比如说睡得好
然后后来我想说你作为一个人你难道不能感觉到你的身体的变化或者你睡得好不好吗你一定要借助一个数据来提醒你吗然后就是打死不买绝对不买这个冤枉钱就是不花我就这样了相信自己力成百分百其实说到底可能还是一种就是我们要是想要掌控也不是掌控吧与此同时这在那干嘛我突然
没想到我的那个 girl 好久没同步了我现在同步一下我的身体数据之前其实我们也讲过就是有一个那看自己心情的那个表说我自己的心情我要通过我的手表来看
对咱们现在人就是有一些这种行为在的了是但总的来说吧就是所谓的重建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啊然后不要被什么电子产品给全盘的控制主要还是你要相信自己的身体的感受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得让自己有这个自己去感受的机会而不是把技术什么的都隔在我们的中间吧嗯
好了那么我们今天也就聊的差不多了互联网呢它还是无可避免的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带来很多便利带来很多诱惑所以我们更需要有意识的调节摄入信息和实践生活的方式
那么最后再次感谢美术律争气眼罩对本期节目的支持欢迎你关注本次美术律特别企划的其他节目有大家熟悉的艳外之意读书不成龄和害羞希望我们能陪伴你减缓生活中的压力时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一起安心恢复身心能量那么我们就三二一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