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7 行动即答案,尽管不一定对

Vol.27 行动即答案,尽管不一定对

2024/12/20
logo of podcast 游荡集

游荡集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徐志远
Topics
徐志远在节目中回顾了《十三邀》第五季至第七季的访谈,并分享了他对节目的感悟以及新书《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的创作理念。他认为,节目的意义不仅在于言谈,更在于思想的多重表达,包括表情、肢体动作和沉默等。嘉宾们在节目中的展现,如同莱昂纳德·科恩歌曲《The Guests》中所描述的“open-hearted”和“broken-hearted”,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同时,他也借鉴了猫王歌曲《It's Now Or Never》的理念,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即使行动不一定正确,但行动本身就是答案,能够保持活力和感受力。他还谈到与张艾嘉的对话,认为人生并非只有当下才是机会,“Never too late”。 他认为,这套书展现了人生中的回旋、沉默、留白和错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元素。 在与众多嘉宾的交流中,他深刻体会到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在受限环境下保持活力和韧性的可贵。他认为,对抗AI时代,重要的是保持自身的丰富性和不可复制性,包括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感受。 他还反思了现代人正在失去谈话能力,表达方式趋于简化和批量化的问题,强调了了解对方、进行深入交流的重要性。最后,他表达了对书的期待,希望它能给读者带来安心感和对人生的新的思考。

Deep Dive

Chapters
许知远从Leonard Cohen的歌曲《The Guests》谈起,联想到《十三邀》的嘉宾们,以及这套书的另一个基调——猫王Elvis Presley的《It's Now Or Never》。
  • 《十三邀》第二季特辑名为“行动即答案”。
  • Leonard Cohen的歌曲《The Guests》与《十三邀》的嘉宾们产生了共鸣。
  • 《十三邀》节目的英文名为13 Guests。
  • 猫王的《It's Now Or Never》是这套书的另一个基调。

Shownotes Transcript

忘记是在哪一刻,我意识到了《十三邀》对我的改变。言谈重要,却非唯一;思想具有多重的表达,你的表情、舌头,你起身跳跃或突然沉默,皆至关重要。

进入他们的空间,理解他们的语言,感受他们的舒展,将他们带入陌生之境,意外的丰富常常意外到来。这个节目的英文名叫 13 Guests,我想起那些嘉宾,他们就像莱昂纳德·科恩在《The Guests》里唱的,很多人open-hearted,也有一些人broken-hearted。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收录了“十三邀”第五季至七季的对话。回看这些对话,很难相信它们发生在2020到2023年之间。它们也让我相信,方寸之间依然能够创造出可能性,而行动,本身就是答案。

这套丛书还有另一个基调,是猫王的《It’s Now Or Never》,要么此刻,要么就永远不了。很多嘉宾的人生选择,也是这样的时刻。但又突然想起,一次张艾嘉在走路时跟我说,Never too late,王赓武先生93岁仍在写作,锺叔河先生48岁才开始工作,她的回答又像是另一种回应。

|时间线|

00:40 十三邀的那些“The Guests”

03:55 另一个基调,It’s Now Or Never

06:20 行动即答案

09:55 看到他们,我还有40年的时光可以探索

14:55 像是一个对我自己人生的答疑解惑

16:35 我们都为对方所塑造

21:20 序:多重的语言

25:50 创造自己的时间

|本期Pick|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 (👈点击购买)

许知远|铸刻文化/单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11

收录“十三邀”第5、6、7季(2020—2023)共计40多位人物的对谈实录,重新编辑整理,全套五册,分别为:《站在历史的远处》《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一些刺》《创造一个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的定义性时刻》。“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 🎵

《The Guests》)

由Leonard Cohen演唱,收录在1979年的专辑《Recent Songs》。这是科恩的第6张录音室专辑,也是他继《Death of a Ladies' Man》之后,回归民谣的一张作品,加入了爵士和东方音乐元素。

《It's Now Or Never》)

由“猫王”Elvis Presley演唱,在1960年推出,旋律改编自意大利歌曲《O Sole Mio》(我的太阳)。当时在德国服兵役的猫王,听了美国歌手Tony Martin翻唱的《There's No Tomorrow》获得灵感,他将想法告诉了音乐出版商Freddy Bienstock,回到纽约后,Bienstock找到Aaron Schroeder 和 Wally Gold两位创作者,两人花了不到半小时完成了这首歌。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Norman Cohen,1934-2016),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音乐家、词曲作家、歌手、小说家、诗人、艺术家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1935-1977),又称“猫王”,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图珀洛,美国男歌手、演员

张艾嘉,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祖籍山西五台,演员、歌手、导演、编剧、制片人

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1934生于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著名动物保育人士

王赓武,1930年生于荷属东印度(现印度尼西亚),祖籍江苏泰县(现江苏省泰州市),历史学家,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

锺叔河,1931年生于湖南,编辑、学者、散文作家,以《走向世界丛书》闻名出版界及史学界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其个人纪录片《解释鸿沟》)在腾讯视频播出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I Want To Break Free) - Queen

Show Me The Place) - Leonard Cohen

Waltz of the Wind) - Austin Farwell

The Last Waltz) - 武満徹

Lullaby) - Leonard Cohen

十三邀100期现场:《创造自己的时间》)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