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214 如理作意地起分别心

E214 如理作意地起分别心

2025/4/1
logo of podcast 炑星迹

炑星迹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R
Rio
朱倍贤教授
Topics
朱倍贤教授:修行并非无分别、无所求,而是要善巧地分别与取舍,依着佛法去做分别,了解痛苦形成的原因和消灭痛苦的道路。修行有长程目标(断除对五蕴的爱、抓取和喜贪)、中程目标(培养七觉支或禅支等内在特质)和短程目标(眼前起心动念的抉择),每个选择都应导向长程和中程目标,并符合四正勤(四正勤:令不善法不生起,令已生不善法灭尽;令善法生起,令已生善法增长)。"活在当下"不是目标,而是手段,要结合正见,导向更长远的目标。修行中要从"在家模式"(囤积模式)转向"出家模式"(舍弃囤积模式),以简朴和内在开发为人生主轴。佛陀在修行中不断地把心念分成两类,分别值得想的和不值得想的,并进一步观察念头的利弊,最终放下不必要的执着。 岑:我们一开始以为要消除分别心,但实际上无分别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通过善分别的修习累积达成的。练习分别心并非孤立进行,可与慈悲心、关心等结合,并关注自身善恶分别。对不公平的感受和情绪,是长期习惯导致的,而非对事件本身的直接反应。 Rio:观心的方法:关注身心状态,观察喜欢、不喜欢,以及心是否称或无称。判断迷失状态:观察心的善恶,不善即迷失,无决心。日常修行方法:固定时间形式性修行(如静坐、散步),以及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觉知并练习觉性。修行要轻松、平常,并以当下状态精进。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上一次聊分别是一年多以前了,最近也有朋友提出困惑:如果没有分别,我们如何分辨善与恶?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善巧的选择?好像重新带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什么是分别心?分别心需要被「放下」吗?或者,如何「起分别心」?这一次结合朱倍贤老师分享的「如理作意」和隆波帕默尊者教导的「观心」,来补充一些我们当下对于分别心的理解。

感恩大家的收听和爱语,祝福大家天天平常:)

2025.04.01 ——

时间戳:

  • 00:23 录制这期播客的缘起
  • 02:49 《如理作意-修行的从始至终都需要「分别心」》
  • 04:49 原始佛经中的「正见」:能分别正确与不正确
  • 05:53 多闻圣弟子:有目标、有具体的欲求和方向感
  • 06:47 长程目标:断除对五蕴的爱、抓取和喜贪
  • 10:28 中程目标:培养「七觉支」或「禅支」或「善巧内在特质」
  • 11:08 短程目标:眼前起心动念的抉择
  • 12:44 四正勤与三十七道品
  • 14:54 无目标的「活在当下」
  • 19:43「在家模式」和「出家模式」
  • 20:32 把心念分成两个部分
  • 24:14 Cen:让困惑存在
  • 25:38 我们俩不同的学习类型
  • 28:19 对困惑的执取
  • 30:11 自我评估的能力
  • 31:49 对「无分别」的误解34:26 「放下」的只是造作的概念
  • 38:53 反观自己的心
  • 40:28 我们最近的日常修习是怎么样的?
  • 42:26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觉性?
  • 43:57 分别心的三个阶段
  • 45:47 分别心的搭配练习
  • 49:35 以前并不是真的「样样都好」
  • 51:20 不公平的感受以及延伸的情绪
  • 54:30 什么是观心?
  • 56:58 认出和判断迷失的状态
  • 59:53 修行的几个 tips 分享
  • 1:08:56 感恩大家的收听与爱语
  • 1:09:51 感恩音乐 
    • Hang Massive - Outro
    • GuruGanesha Singh - Joy Is Now

——

✍️ 播客相关

本期提及的播客:

炑星迹文章:

炑星迹视频:

——

🎉 我们的其他分享:

感谢大家一路同行,祝愿大家天天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