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读库立体声 I 洞中人王羲之:一个“天真”的书法家 - 周文翰×陈远×武云溥

读库立体声 I 洞中人王羲之:一个“天真”的书法家 - 周文翰×陈远×武云溥

2025/6/18
logo of podcast 读库立体声

读库立体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周文翰
老五
陈远
Topics
周文翰:在创作王羲之传时,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史料的匮乏。与苏东坡传不同,王羲之的资料非常有限,我需要补充大量的时代背景资料,才能让人物立足于那个时代。为了还原当时的文化氛围,我查阅了许多考古资料,并补充了关于当时南京的城市景观、饮食习惯等细节描写。此外,我对历史人物的态度是保持冷静和客观,尽量不带入个人情感,但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中年人的视角和感悟。 陈远:我主要研究民国史,选材时会避免选择资料过多或过少的题材,而是选择材料适中的题目。读完文翰的王羲之传,我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感受到了末世的景象和人物的离乱悲痛。文翰在书中带入了感情,他对王羲之所处时代的印象与过去不同,这使得这本书更具感染力。此外,我认为文汉写苏东坡传是做减法,而写王羲之传是做加法,通过补充时代和周边人物的细节来了解王羲之。 老五:这本书引发了我们对古人中年危机的好奇。王羲之是否也面临着生活的困境,以及他是否能从中走出来?

Deep Dive

Chapters
作者周文翰分享了写作《洞中人:王羲之传》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处理史料的取舍,并对比了创作《苏东坡传》和《王羲之传》的不同之处。
  • 《王羲之传》写作时间早于《苏东坡传》,字数约为后者的一半。
  • 写作过程中注重材料的取舍,会根据整体结构安排进行选择。
  • 古代人物传记写作的材料来源主要包括:传世作品、同时代人的记录、后世的研究和评论。

Shownotes Transcript

“书圣”两个字,几乎是王羲之所有故事的开场白。但真正吸引作家周文翰的,却是他身上的某种“天真感”。

本期节目,三位多年未见的老同事重逢:读库“文人视觉传记”系列作者周文翰、历史学者陈远、读库编辑兼代班主持老武,围绕新书《洞中人:王羲之传》)展开了一次对谈。他们谈到处理史料的方法,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真正地位,也聊起周文翰笔下其他著作的异同,以及写作与编辑的取舍。希望这一个多小时的陪伴,能够帮你重新认识一个更复杂立体的王羲之,了解“什么值得写”这件事本身,也发掘与历史人物联结的另一种可能。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9:50 冷静地对待历史材料,温和地对待笔下之人

22:14 如何看待王羲之创作的艺术价值?

27:34 王羲之的人际关系网

40:48 比起书法家,他更像是一个病人

41:28 含着金钥匙出生,也要面对惶惑

42:43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荒诞

54:04 写历史,要有平视的胆量

56:46 书法史上的公案:《兰亭序》是谁写的?

66:12 真正的人生是不聚焦的

76:38 他身上有一种天真感 此外,读库618活动正在进行,对《洞中人:王羲之传》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到读库京东、天猫、有赞旗舰店挑选采买。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小红书、微博、B站、抖音:读库

视频号:读库、读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