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这届命途多舛的奥运会诞生了不少热门社交话题、也捧红了不少新晋体育明星,却也让各方重新开始思考奥运会对于主办国和举办城市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本期贝望录,我们从奥运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出发,聊聊奥运会背后的那些生意——奥运会的收入分配、转播权的出售方式、品牌对于奥运官方赞助的态度演变,延伸探讨更多有关类似NBA等体育赛事IP的建设和运营的问题,以及在未来,奥运会的长尾效应会形成怎样的规模?体育营销的下一步在哪里?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陈点点 氪体创始合伙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40] 奥运会、奥申委、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07:50] 举办奥运会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 [11:53] 奥运转播最大比例的收入来自美国NBC电视台 [16:02] “巨亏”的东京奥运会,最终亏的是谁? [19:43] 央视买下奥运转播权后,是如何分摊版权成本的 [25:13] Nike不再官方赞助奥运会背后的深层原因 [32:20] 品牌是如何做伏击营销(Ambush Marketing)的? [41:01] 中国品牌对于赞助大型体育赛事的态度 [47:14] 冲浪、滑板、街舞被纳入奥运会,评分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53:14] 年轻人对奥运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吗? [58:29] 聊聊体育赛事的IP化:NBA这样的知名IP是如何建立知名度的? [61:08] 在未来,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带来多少经济带动效应?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