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64. 我为品牌员工做戏剧专业培训

64. 我为品牌员工做戏剧专业培训

2021/9/29
logo of podcast 贝望录

贝望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倩玲 (Bessie Lee)
李旻原 (Eric)
Topics
李旻原 (Eric):表演并非高不可攀的技术活,只要能吸引观众目光,就是好的表演。企业戏剧培训可分为团建和技术提升两部分,前者增强团队合作,后者提升员工表现力,尤其在疫情后视频化传播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提升员工在视频场景下的自然表现力至关重要。课程设计需结合企业文化、产品特色及培训目标,并融入戏剧化表达技巧,提升产品宣传效果。不同行业的戏剧培训侧重点不同,例如线下门店较多的企业,培训会更注重区域特色和顾客群体分析。金融行业员工的戏剧培训,重点在于如何通过真实经历,以戏剧化方式增强客户信任感。戏剧培训的核心在于将真实事件戏剧化,增强表达张力和影响力。镜头前的表演需要控制力,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才能更好地表达和吸引观众。表演训练的核心在于控制,包括控制表情、肢体动作等,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需求。许多人在会议或演讲中不自觉地表现出面无表情等问题,缺乏对自身状态的意识。表演训练从走路开始,提升对自身肢体和状态的意识,避免不自觉的负面肢体语言。表演训练中,对身体姿态的控制非常重要,例如脊椎的挺直,能提升能量感和存在感。表演训练有度才能提升表演效果,过度训练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对于尚未进行视频化改造的企业,建议从内部员工中挑选合适人选进行培训。企业内部员工培养KOL/KOC,关键在于挖掘员工的表演潜能,而非一味追求专业技巧。个人气质比外貌更重要,在镜头前展现真实的自我才能吸引观众。表演训练能提升对自身状态的意识,并提升个人形象和能量。表演训练能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在镜头前同时兼顾多个方面。线上表演中,即使无法进行眼神接触,也可以通过技巧营造与观众互动的效果。镜头会放大表演细节,镜头前的表演需要更收敛。戏剧培训的效益并非立竿见影,需要时间来证明其价值。戏剧培训的目标是激发员工的潜能,而非单纯的技能传授。戏剧培训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效果立竿见影,有些则需要长期坚持。企业内部培养员工IP,前景在于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并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企业员工成为IP,可以与企业共同成长,提升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品牌形象。企业选择员工培养IP,要考虑员工的个人特色和产品特点的匹配性。员工IP的打造,需要结合个人特色和戏剧化表达,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企业内部培养员工IP,比依赖外部网红更稳定,因为员工对企业更忠诚,且更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培养的员工IP,由于其对企业文化的深入理解,其表达更具说服力。企业内部培养员工IP是一个长期战略,需要持续投入和经营。即使员工流动,只要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保持一致,新员工也能延续IP的风格和表达。企业培养员工IP,如同电影导演培养演员,持续培养新人,才能保持长久发展。成功的企业IP,其核心在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一致性,而非依赖特定员工。 李倩玲 (Bessie Lee):企业内部培养员工KOL/KOC比依赖外部网红更可靠,因为员工对企业更忠诚。企业寻求戏剧培训,是为了提升员工在视频场景下的自然表现力,以适应直播带货、客服等需求。李佳琦直播流程的背后,蕴含着戏剧表演的逻辑,包括时间点、内容安排等。许多CEO缺乏公开演讲的技巧培训,导致在公众场合表现不佳。疫情期间线上会议增多,带来了新的沟通挑战,例如缺乏眼神交流。企业员工IP能否成为品牌资产,取决于长期运营和管理。企业内部培养IP比依赖外部网红更具成本效益,因为员工更忠诚,且更了解企业文化。 刘雨静 (Jennie Liu):无

Deep Dive

Chapters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兴起,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镜头表现力,因此戏剧专业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表达能力,打造企业内部的KOL和KOC,从而更好地推广产品和服务。
  • 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镜头表现力
  • 戏剧专业培训帮助提升员工表达能力
  • 培养企业内部KOL和KOC,提升产品和服务推广效果

Shownotes Transcript

表演和戏剧或许与大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并无关系。但如今,除了有志从事演员行业的人,不少人也开始学习表演和戏剧——这一方面是他们所在的企业本身驱动,同时也与当下短视频与直播带货的大环境风潮有关。一些品牌开始孵化自己的员工KOL、KOC,一些品牌需要更多懂得如何在镜头前表现自如的员工,也有一些品牌想在企业内部找到更多擅长直播带货的人,这些需求让表演训练出现在这些品牌的培训中。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戏剧学院教授,聊聊表演是如何与品牌内部培训、短视频拍摄、发布会和演讲相结合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李旻原 Eric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上海有原文化创意工作室艺术总监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53] 为什么品牌开始给员工做戏剧专业培训、表演培训? [07:06] 不同领域的品牌,在表演培训里有不同的目标 [10:41] 电商直播带货也有“剧本” [12:52] 品牌短视频和发布会的内在表演逻辑 [17:22] 为什么登上舞台后不少人会觉得双手“无处安放”? [20:03] 表演是从走路开始的 [24:57] 疫情开始后的线上会议百态 [28:44] 眼神接触对于沟通与表演的重要性 [31:37] 品牌希望通过戏剧、表演培训提高直播带货流量,但并非一蹴而就 [34:45] 品牌孵化员工成为个人IP,未来能作为其品牌资产吗? [39:56] 企业对于员工戏剧和表演培训的投资是值得的吗?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