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06: 建筑宗师杨廷宝

Episode 106: 建筑宗师杨廷宝

2022/3/20
logo of podcast 路书

路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徐霞
Topics
徐霞:本期节目主要讨论了中国建筑界的四位宗师——刘敦桢、童俊、梁思成和杨廷宝。他们对中国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刘敦桢和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和建筑史的建立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杨廷宝和童俊则在建筑实践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开创了中国建筑师职业的两大著名事务所。"四宗师"也体现在建筑学教育方面,他们都投身于建筑学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东南大学聚集了三位宗师(刘敦桢、童俊、杨廷宝),因此"南杨北梁"的说法是不公平的。应该将"四宗师"放在一起讨论,而不是仅仅对比"南杨北梁",这对于刘敦桢和童俊是不公平的。 徐霞:相较于梁思成,杨廷宝的知名度相对较低,需要更多人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杨廷宝先生11岁考取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考入清华学堂,展现了其优秀的学习能力。考入清华学堂展现了其非凡的学习能力,在当时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在清华时期美术功底深厚,在选择专业时,曾受到老师建议学习美术或艺术,但他最终选择了建筑学,将美术爱好与工程实践结合。选择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学,受到学长朱斌的指导,并最终加入基泰工程师事务所。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表现出色,以荣誉毕业生的身份毕业,其事迹还被当地报纸报道。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其性格特点给同学和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乐于助人,为人友善。在校期间的设计作品曾获得一等奖,并被收录进教材。毕业后曾在美国导师事务所工作一年,并于离开美国前将营造法式赠送给导师。当时留美建筑系学生毕业回国前通常会去欧洲游历,学习欧洲古典建筑和新潮流。回国后加入基泰工程师事务所,参与了大量建筑项目的设计。1927年到1937年是中国建筑的黄金十年,杨廷宝参与了大量建筑项目的设计。26岁时主持设计了沈阳北站,展现了其非凡的设计能力。南京许多重要的民国建筑都留有杨廷宝的印记。东南大学的展览用"一位杨廷宝,半座南京城"来概括杨廷宝在南京的建筑成就。在南京设计了许多建筑,包括体育场馆、政府办公楼等。在南京的设计作品多采用中国古典复兴风格。在南京的设计作品,受到当时提倡国粹的氛围影响,多采用中国传统古典复兴风格。参与了北京许多清代官式建筑的维修工作,对中国古典建筑非常熟悉。为了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法,曾向老工匠学习。设计的中国传统风格建筑比西方人设计的更地道。在设计中尝试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相结合。设计的大华电影院至今仍在使用,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式和古埃及元素。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基泰工程师迁往大后方,在重庆、贵州等地也做了一些项目。抗战胜利后,开始探索现代风格的建筑设计。新中国成立后,参与设计了北京的一些现代风格建筑,如北京饭店、王府井百货大楼等。1949年后,脱离基泰工程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在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担任系主任,并参与了一些建筑项目的设计。文革后,其设计风格与世界潮流有所脱轨,其晚期作品评价不高。晚年参与大量事务性工作,影响了其建筑设计工作。 顾村路:补充了童俊先生的生平和对杨廷宝先生的评价,进一步展现了四位宗师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选择与心路历程。 顾村路:补充了童俊先生的生平和对杨廷宝先生的评价,进一步展现了四位宗师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选择与心路历程。童俊先生与杨廷宝先生是同月同日生,但早一年。童俊先生去美国读书较晚,1925年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也是清华的毕业生。回国后,曾临危受命接替梁思成先生担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九一八事变后,带领学生在上海复课,让三届学生顺利毕业。童俊先生与杨廷宝先生在上海经常见面,游览古迹,并一起在家中吃饭,杨廷宝先生还会下厨做面食。童俊先生对杨廷宝先生评价很高,认为他业务上廉洁公正、一丝不苟,为人品德高尚、文质彬彬。童俊先生认为杨廷宝先生清浊无所失,群而不党。在50年代初期思想改造运动期间,杨廷宝先生巧妙地安排,避免了与师生之间的冲突。在70年代,刘敦桢先生的遗作《苏州古典园林》出版时,杨廷宝先生将童俊先生写的序言中的"对社会做出贡献"改为"对社会主义做出贡献",体现了他的为人处事方式。杨廷宝先生晚年平易近人,对有困难的童俊先生给予帮助。四位宗师之间的个人关系至始至终都很好。纪念这些宗师的意义在于了解他们各自的心路历程,而非盲目崇拜。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四位宗师遵循了孟子的教诲,走了不同的道路。童俊先生在49年以前比较贴近于时事,与旧政协有些关系。49年以后,他所追寻的是穷则独善其身。童俊先生与梁思成先生的关系,在建国后疏远了。童俊先生晚年曾说,如果他去了清华,可能活不到今天。童俊先生在1969年被红卫兵要求跪下时,起身后说了句意大利语"eppur si muove",意思是"它仍然在转动",体现了他坚守真理的信念。童俊先生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思想,有严谨的学风,有正直的人品,才会有合格的建筑设计。

Deep Dive

Chapters
杨廷宝先生是中国上世纪著名的建筑宗师之一。他出生于1901年,河南人,父亲是开明绅士。杨先生自幼学习优异,1915年考入清华学堂,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毕业后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
  • 杨廷宝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在建筑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 杨先生自幼学习刻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堂。
  • 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并以荣誉毕业生身份毕业。
  • 回国后加入基泰工程司,开启了其在中国建筑界的辉煌历程。

Shownotes Transcript

建筑宗师杨廷宝

杨廷宝先生是上世纪中国建筑界的四宗师之一。为了纪念杨廷宝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东南大学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特别展览。我们就从这个展览说开,聊一聊杨廷宝先生的生平、作品,以及建筑四宗师的学术往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