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今天 是 录 书 的 第 106 期。 大家好, 我是 徐 霞。 大家好, 我是 顾 村路 书 是 一档 讨论 艺术 和 历史 的 播客 节目。 我们 追求 行知 合一 的 学习 体验, 行路 读书, 知其然 更 知其所以然。
欢迎 大家 订阅 收听, 我们 诚邀 您 参加 路 书 的 会员 计划, 您 的 加入 能 让 我们 行 得 更 远, 读 得 更多。 有关 会员 计划 的 详情请 访问 路 书 88点com 斜杠 member 路 书 智有 微 店 是 购买 会员 计划 和 会员 通讯 的 主要 渠道, 你 也可以 添加 路 书 的 微信号, artist 2018, 联系 我们 ARTINSITU2018, 或者 发邮件。 这 路 书 8888 at outlook.
点 com 在 去年 的 下半年, 路 书 做 过 一期 节目, 围绕 的 是 清华大学 举办 的 纪念 梁思成 120周年 的 这个 诞辰 栋梁 展。 对, 栋梁 展 本来 是 同时, 但是 后来 因为 种种原因, 南京 的 东南大学 在 11月21 号 推出 了 一个 叫 杨廷宝 一个 建筑师 和 他的 世纪 纪 这么 一个 展览。 这个 展览 实际上 应该 到 这个 月 的 20号就要 结束了。 因为 疫情 的 原因, 可能 很多人 不一定 有 机会 去 看 这个 展览。 但是 我们 今天 就 借 这个 由头, 我们 聊 一 聊 梁 庭 堡。
清华大学 的 栋梁 展, 是在 建成 没 几年 的 清华大学 博物馆 新馆。 东南大学 的 这个 杨 廷 堡 展 是在 长江路 的 江苏省 美术馆 陈列馆。 这个 展馆 就是 建于 上世纪 30年代 的 很 有名 的 国立 美术 陈列馆, 现在已经 是 一处 国宝 单位 了, 在 这样 具有 历史 的 民国 建筑 中 展示 建筑大师 杨廷宝 的 作品 和 生平, 我 觉得 东南大学 的 这个 展览 可能 先 得 一分。
大家 一听, 这 也有 一点 南北 之间 互相 比赛 的 意思。 但是 往 间 有 这样 一个 说法 叫 南阳 北梁, 就 好像 南边 是 杨廷宝, 北边 是 梁思成, 这个 说法 我是 绝对 不 同意 的。 那你 为什么不 同意 呢?
为什么不 同意? 其实 我们 整个 这 期 节目 都要 来讲 这个 事情。 我不 同意 这个 观点, 并不是 要有 任何 贬低 杨廷宝 先生 的 意思。 因为 大家 知道 在 上个世纪, 在 中国 的 第一代 建筑师 里面, 大家 号称 有 四中 师。 这个 说法 我是 认可 的这 四中 师 我们 应该 都 非常 熟悉。 如果说 年纪 的 大小 来说, 首先 是 刘敦桢, 完了 是 童 俊, 是 梁思成 跟 杨廷宝。
我问 一下 古 森 老师, 所谓 四 宗师 是什么? 4宗师 是 建筑学 还是 建筑师?
以 我的 理解, 应该 是从 建筑学 这个 广义 的 学科 来说, 并不是 只 局限于 建筑师。 这个 我们 要 再 辨析 一下, 因为 栋梁 这个 展 结合 了 梁先生 的 这个 梁 字, 对 吧? 栋梁 有一个 很 广泛 的 外延。 那么 东南大学 这个 展 非常 直接, 它 就 定义 了 什么 定义?
杨 廷 堡 是 一位 建筑师。 刚才 讲到 4宗师 的 问题, 这个 宗师 的 一代宗师 的话, 那就 意思 就是说 是 开宗立派 的 人, 他 跟 大师 还 不一样, 中师 肯定 是 大师, 但 大师 不一定 是 中师, 那 为什么 说 他们 四个 人是 中师 呢? 因为 刘敦桢 先生 跟 梁思成 先生 的 贡献 大家 自不必说, 对 吧? 大家 都 知道 刘敦桢 先生 跟 梁思成 先生 参加了 朱启钤 创立 的 中国 营造 学社, 对 中国古建筑 的 认识 或者 中国建筑史 的 创立 具有 不可磨灭 的 功勋。 正是 因为 有 他们, 使得 我们 今天 对 中国 的 古建筑 才有 了 一个 比较 科学 的 系统 的 一个 认识。
说到 杨廷宝 先生 跟 童 俊 先生, 为什么 称 他 为 中师 呢? 因为 他们 和 梁思成 先生 一样, 都 是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就 去 他的 母校 留学回国。 杨廷宝 先生 参加了 当时 在 中国 北方 赫赫有名 的 基态 工程师。 而 童 俊 先生 后来 跟 陈 侄 还有 赵生 两位 先生 组织 了 在 上海 组织 了 华盖 事务所。 基泰 工程 司 跟 华盖 事务所 这 两个 公司 基本上 是 旧中国 建筑师 职业 的 两块 响当当 的 牌子。 他们 四个 人从 理论上、 从 实践 上都 为 中国 建筑学 这样 一个 新的 学科 作为 奠基人 和 开拓者 具有 无与伦比 的 贡献。 所以 我们 尊 他们 为 宗师 是 一点 也不 过分 的。
4宗师 还有一个 角度 是什么 角度? 就是 还是 从 这个 建筑学 的 教育 方面, 我 觉得 从 这个 角度 来说, 这 四 宗师 因为 毕竟 对 这 四位 先生 最后 不管怎么 说吧, 都是 殊途同归。 最后 都是 投身于 北方 的 清华大学, 南方 的 南京工学院, 开展 培养 人才培养 建筑师, 培养 建筑 史家 的 这个 建筑学 教育。 我 觉得 从 这个 角度 来说, 可能 是 宗师 的 这个 概念 可能。
更 清晰 一些。 对我 完全同意 曲 像 刚才 说 的 宗师, 他 作为 师 来说, 他们 都 承担 了 非常重要 的 普及 中国 建筑学 教育 的 这样 一个 工作, 基本 是 开创 了 中国 的 大学 的 建筑学 教育 的 这个 先驱。 比方 梁先生 在 清华大学, 刘先生 在 原来的 中央大学, 后来 延续 到 南京工学院, 就 今天 的 东南大学。 大家 知道 在 中国 很 长时间 建筑学 教育 讲 起来 有 四大 学校。 北边 就是 清华 跟 天津大学, 南边 就是 我的母校 同济 跟 南京工学院 或者 东南大学。 其实 这 里面 清华大学, 大家 都 奉 梁思成 先生 为 开山鼻祖。 相对来说, 这个 东南大学 汇集 了 三位 中士。 所以 从 这个 角度 来讲, 对我 是 有 一些 替 刘先生 跟 童先生 叫 不平 的。 因为我 觉得 作为 南京 的 东南大学 来说, 他 有 三位 宗师, 我 觉得 不 能够 厚此薄彼。
就 从 这个 角度 来说, 谷 村 老师 是 不太 同意 南洋 北洋 这个 说法。
对我 觉得 我们 还是 应该 把 四位 宗师 一起来 聊。 当然 今天 这个 节目 因为 我们 借 的 是 杨廷宝 先生 这个 展览, 所以 我们 姑且 跟 我们 前不久 就是 去年 播出 的 栋梁 这个 节目, 我们 可以 对应 在一起。 是因为 这 两个 展览, 但是 我 对于 大家 来说, 我 觉得 四中 是 应该 是一个 比较 好的 定义, 而 不应该 只是 举起 男 杨 北梁 这样的 一个 对比。 我 觉得 这样 是对 刘先生 跟 童先生 是 非常 公 不公平 的。 而且 我 认为 如果 杨廷宝 先生 活着 的话, 他 也是 不会 同意 这样的 说法 的。
书 回 正传, 我们 来 讲一讲 杨廷宝 先生。 毋庸置疑, 今天 对 很多人 来说, 梁思成 先生 的 名声 是 如雷贯耳。 当然 还 因为 梁思成 先生 有 一位 很 有名 的 太太, 林徽因 女士, 大家 对 他们 两个人 的 生平、 事迹, 我 估计 可能 超出 了 我们 学术 范围 的 圈子 人, 很多人都 知道。 但是 对于 杨廷宝 先生 来说, 我 估计 可能 还 局限 在 我们的 建筑 专业 的 这个 小圈子 跟 喜欢 建筑 的 这些 小 范围 的 人 里面。
大部分 人 可能 还 不一定 对 杨廷宝 先生 非常 了解, 所以 我们 要 简单 的 讲一讲 杨廷宝 先生 到底 是 何许人也。 杨廷宝 先生 是 生于 1901年10月2号, 去世 是在 1982年12月20 号, 享年 是 不到 82岁。 他 是 河南人, 出生 在 一个 大家庭, 也是 当地 的 望族。 对, 当地 的 一个 大家庭, 他的 父亲 杨 鹤汀 也是 一个 当地 的 一个 绅士 身, 而且 是个 开明 士绅, 当 过 这个 南洋公学 的 校长, 参加 过 同盟会, 可以 想象 的 也是 一个 思想 比较 进步 的 一个人。
在 这儿 的 南洋公学 是 河南 南阳, 那个 南阳 不是 交大 的 前身。
那个 南阳 对对对, 此 阳 非 彼 阳。 杨先生 出生 的 不到 5天, 母亲 就 因为 产后 的 生病 就 去世 了。 所以 杨先生 很 不幸, 他的 童年 应该说 比起 一般 的 孩子 来说, 稍微 显得 有些 落寞 的。 所以 杨先生 虽然 没有 像 北梁 梁思成 先生 那样 有 显赫 的 身世, 非常 知名 的 父亲。 但是 杨先生 的 父亲 对 他的 教育 的 也是 抓 的 非常 紧 的。 所以 杨先生, 他的 学习 一直 是 非常 用功。 有的 这个 记录 就说 杨先生 年轻 的 时候 很 早就 起床 学习, 所以 他 那时候 的 学业 是 非常 好的。
在 1912年 的 时候, 11岁的 时候, 就 考取 了 当时 的 河南 留学 欧美 预备 学校。 这个 学校 就 有点 类似 于 像 当时 的 北京 的 这个 清华 学堂 一样, 也是 靠 庚款。 对, 都是 通过 庚款 组织 一部分人 要 到 美国 去 留学。 但是 好景不长 的, 就是 这个 学校 后来 缺乏 经费。 他在 这个 学校 读 了 两年 多 以后, 两年 半 以后, 这个 学校 就 办 不 下去 了。 学校 的 校长 就 鼓励 他们说, 你们 去 考 北京 的 清华 学堂。 结果 杨先生 不负众望, 以 河南 全省 第一 的 成绩 考取 了 清华 学堂。
今天 清华 也 难 考, 但是 那个年代 1915年 更难 考。 因为 当时 考取 清华 就 等 于是 得到了 出国留学 的 这个 预备 资格。 当年 1915年 清华 在 河南 当时 只 分配 了 七个 名额。 杨先生 经过 好几轮 考试, 最后 都是 第一名, 非常 不容易。
所以 你 想 今天 河南人 也 在 抱怨 说 清华 录取 在 河南 录取 的 这个人 太少。 因为 河南 本身 自己 又 没有 什么, 很多 211985 之类 的 大学。 大家 想到 在 河南 这么 多 考生 里面 能 考取 第一名 的那 就 不亚于 的 封建社会 科举 时候 的 血缘 了。
据说 杨先生 英文 相当 不错, 说 那时候 去 考 清华 的 时候, 因为 大家 知道 清华 是 留学 预备 部门, 对 外语 的 要求 很高。 主考官 都说 你的 英语 都 可以 不用 去 考试 了, 很好。 因为 他们 当时 都是 美国人 直接 做 的 教员。 因为 当时 有 很多 的 传教士 活跃 在 应该 是 开封 了 开封 学校。 对, 开封 当时 是 省会 了, 所以 杨廷宝 先生 就是 在 1915年 进了 清华。
清华 应该说 是 非常 要求 学生 全面发展 的 一个 学校。 当时 清华 就说, 你 体育 如果 不及格 的话 也是 不行 的, 你知道吗? 杨廷宝 先生 他 会 武术, 河南人。 对, 专门 还 年轻 时候 打 武术 的 照片 都 还有 有, 身体 也是 很好。
而且 杨廷宝 先生 还 美术 非常 好, 他 对 美术 也有 很 有 兴趣。 他在 清华 的 时候 有一个 美籍 教师 叫 star 是个 女老师, 特别 有名。 这个 老师 对, 特别 中 意杨 先生。 而且 杨先生 大家 知道 美术 好, 杨先生 跟 闻一多 先生 这些 人 共同 在 清华 组织 了 美术 社。 不管怎么 说吧, 就是说 我们 现在 能 看到。
杨廷宝 先生 在 清华 的 好多 美术 习作, 所以 清华 毕业 要 去 挑选 去 美国 上学 选专业 的 时候, 这个 美籍 老师 就 非常 希望 什么 呢? 非常 希望 杨廷宝 先生 能够 选择 去 学 美术。 或者 我 理解 方案 二 就是 艺术。 对, 艺术 对, 但是 其实 杨先生 是 有点 犹豫 的。 因为 大家 知道 那个 时候 跟 现在 差不多, 你 吃 美术 这 碗饭, 实际上 谋生 是 有 一定 问题 的。 今天 也是 这样 的对 吧? 你是 学 艺术 吃饭 不一定 能够 保证, 而且 在 当时 那个 社会 的 背景 下, 要 实业救国, 科学 救国 对不对? 对, 实业救国 的 意思, 这个 时候 有 一件 事情 影响 了 他他 不是 1915年 进校 的 吗?
我们在 以前 的 节目 提到 有一个 中国 第一个 建筑师 就是 庄 俊。 庄 俊 先生 是 应该说 是 中国 第一个 留学美国 去 学 建筑学 的。 他是 1910年 清华 学堂 第二批 去 美国 留学 的那 很早, 那就 跟 胡适 差不多 的 时候 了, 庚款 第二批 那 老资格 了。 他 后来 毕业 以后 就 回 了 清华 做 建筑师, 帮助 当时 的。
墨菲 芮 墨菲 完成。
清华 当时 的 四大 建筑, 什么 图书馆 什么的。 那个 时候, 杨廷宝 先生 就 看见了 庄 俊 先生 的 工作。 他 觉得 这个 工作 很好, 又能 把 自己 的对 美术 的 爱好 和 工程 实践, 或者说 当时 的 科学 救国 这个 东西 能够 合在一起, 完美的 结合。 所以 他 后来 就 选择 了 去 美国 学 建筑学。
为什么 去 挑 的 这个 兵 大 呢? 当然 一个 兵 大 那时候 的 这个 师资 很 厉害。 还有一个 就是 什么 呢? 还有 就有 一个 他的 学长 叫 朱斌, 这个人 1918年 就 已经 到 美国 在 宾夕法尼 大学 留学, 他 又 给 了 杨先生 的 很多 的 指导, 所以 杨廷宝 先生 就 选择 去 冰 大去 学习 建筑学。 朱斌 这个人 对 杨先生 最后 也是 有 影响 的, 因为 朱斌 和 他的 亲戚, 我们 以前 都讲 过关 送生, 朱斌 是 关 颂 昇 的 妹夫, 这 两个人 在 天津 当时 成立 了 中国 北方 最 有名 的 建筑 事务所 基泰 工程师。 杨先生 毕业 回国 以后 就 加入 基带 工程师, 一直 到 1949年 基带 工程师 迁往 台湾。 所以 这就是 一个 渊源 在 里面。 我们 刚才 讲 的 就是 杨先生 在 他的 学生时代 就是 非常 优秀 的 学生, 而且 他 这个 优秀 一如既往 的 就 带到 了 兵 大。
没错, 杨先生 的 兵 大 可以 说是 出类拔萃, 真的 是 给 中国 学生 正 脸。 让 当时 的 美国 同学 和 美国 的 老师, 都 对 这位 优秀 的 中国 学生 另眼相看, 而且 对 中国 学生 的 整体 也有 了 新的 一个 印象。 杨先生 1921年 进 宾大 建筑系 的, 当时 宾大 建筑系 有 两位 重要 的 老师, 低年级 的 导师 叫 john harper son, 当时 还是 个 助理 教授, 但是 已经 是 崭露头角 了。 在 美国 的 建筑学 教育 和 建筑师 的 这个 实践 上, 高年级 的 导师 是 一位 很 资深 的, 已经 从事 了 20年 的 建筑学 教育, 也是 当时 奉行 多 扎 艺术, 在 建筑学 方面 的 非常重要 的 一位 老师, 就是 poor create。 这 两位 导师 分别 执教 指导 杨廷宝, 对 杨廷宝 都是 非常 赏识。 而且 很 巧, 就是 他在 21年 入学 的 时候, 就和 现在 我们 大家 都 知道 的 一位 全世界 知名 的 一位 顶级 的 建筑大师 路易斯 康 是 同班同学。
路易斯 康 我们在 以前 的 节目 也 讲 过, 他 应该 是 美国 赖特 以后, 知名 的 世界级 的 建筑师 之一。 因为 美国 实际上 本土 建筑师 出的 不太。
多是 杨先生。 当然 刚才 古特 老师说 了, 他的 第一个 他的 美术 功底 很好。 第二个 杨先生 学 建筑, 甚至 包括 路易斯 康 作为 同学 本人 也 说 杨先生 是个 吉尼斯, 是个 天才。 另外一个 杨先生 还 比较 让人 留下 深刻印象 的 是 他的 性格。 这方面 其实 也 挺 重要 的。 大家 都 认为 杨先生 是个 什么? 是个 非常 开心 非常 活跃 的 这么 一位 中国 年轻人, 而且 非常 乐于助人。
还有一个 我 觉得 杨先生 的 自始至终 他的 一生, 它 都 是一个 用 英文 来说, 这 是个 非常 nice 的 一个 person。 Nice 这个 词 其实 涵盖 了 挺 广泛 的 一个 概念, 并 不完全 只是 说 是个 好人 的 意思。 这个 nice 我们 以后 会要 再来 进一步 解释, 为什么 说 杨先生 是一个 非常 nice 的 人, 因为他 实际上 是 为人 非常 和善, 他 很少 跟 别人 去 发生冲突 或者 是 咄咄逼人, 所以 每一个人 跟 他在 交往 的 时候 都会 觉得 非常 comfortable。
这就是 梁先生 在 性格 上 的 一个 特点。 一方面 也是 说明 他 比较 善于 接受 别人 的 一些 和 他 不同 的 观点, 而 他 也 能够 用 自己的 一些 观点 去 影响 别人, 我 觉得 在 一定程度 上 也 影响 了 他的 作品。 对。
刚才 说到 杨先生 为 中国 学生 争光 这一点 都 不假。 他 实际上 只用 了 两年 半 就 完成 了 四年 的 本科 的 这个 学识。 而且 他 毕业 的 时候 是以 荣誉 毕业生 的 这个 身份 毕业 的。 而且 曾经 他的 这个 履历, 他的 毕业 的 新闻 都 登 在 了 当时 费城 的 报纸 上, 对 吧?
费城 当地 的 报纸 至少 有 两次 报道 杨先生 的 这个 事迹, 说 他 graduate with owner with high owner, 对 吧, 就是 说明 非常 高 的 荣誉。 另外一个 很 了不起 的 就是 杨先生 在 他的 课业 上 至少 有 两个 项目。 其中 有一个 项目 就是 参与 设计 费城 当时 的 一个 municipal market 城市 的 一个 市场, 去 参加 竞赛。 在 纽约 当时 一个 挺 有名, 就是 波 扎 艺术设计 学院 搞 的 一个 大赛 里 获得 了 一等奖。 而且 这个 设计 以后 就 被 杨先生 的 导师, 就是 harmon 哈普斯 当时 在写 一本 重要 的 著作, 就是 叫 studies of architecture design, 就是 设计 学 原理。 这个 书 以后 还 多年 被 很多 学校 用作 教材 的。 杨先生 的 这个 设计方案 就 被 harpen 引用 到了 这个 教材 作为 例子 了。
非常 不容易。 对 这 期 的 这个 会员 通讯 里面, 我们会 把 它的 设计 放进去。 我们 今天 去 宾西 法 纳 大学 的 建筑 档案馆, 是 可以 查 到 很多 有 关于 杨先生 的 一些 档案 的。 因为 我们 知道 在 建筑系 这种 专业 里面, 有些 非常 优秀 的 毕业生, 他的 一些 设计 文件 是 会 永远 的 被 这个 戏 保存 下来 的。 我们 还 可以 看到 杨先生 那时候 画的 水彩画。
记得 和 古城 老师 一起 去 滨 大 建筑 档案馆 查阅 过 资料, 确实 啊, 当年 也就是 1910年代至1930年 代, 就是 那么 多 在 宾 大学 建筑 的 中国 留学 中, 档案管理 保留 的 杨先生 的 作品 和 相关 资料 是 最多 的。
还有一个 事情, 在 宾夕法尼 大学 的 图书馆 里面 非常 珍贵 的 就是 什么 呢? 就是 有一套 营造法式。 这套 营造法式 应该说 是 跟 当时 梁启超 先生 送给 他 儿子 梁思成 先生 的 营造 法 应该 是 同一个 版本 的, 就是 桃 本 吧。 这套 营造法式 是 杨廷宝 先生 在 1926年 作为 礼物 送给 他的 导师 pauci, 后来 paul 瑞 可能 以后 又 把 这套书 遗赠 给 了 宾夕法尼亚大学 图书馆。 对, 所以 我们 今天 还 可以 看见 杨廷宝 先生 的 守则 在 这套书 上 是 非常 珍贵 的。 我们 也 在 这个 会员 通讯 里面 放了 古德尔。
刚才 不 提到 1926年 吗? 26年 肯定 就是 在 杨先生 离开 美国 去 欧洲 考察, 然后 回国 之前, 可能 是 留给 抛弃 的 纪念。 因为 杨先生 是 25年 毕业 的, 因为他 太 优秀 了。 Create 就 邀请 杨先生 到 他的 事务所 工作。 后来 杨先生 就在 poll cris 事务所 里 就 工作 了 一年, 然后 回国 正好 是 26年, 离开的时候 把 这本 营 藏 法师 送给 了 cry.
所以 应该 是 这么个 情况。 所以 是 特别 珍贵 的 一份 礼物吧。 相比之下, 我要 发表 感慨, 就是 在 轻狂 的 那个 展览 时候, 梁启超 先生 送给 梁思成 先生 这套书, 很遗憾, 已经 不在 这个 展览 上了。 当时 展览 只是 拿了 一套, 是 类似的, 但 原本 的 这套书 已经 被 拍卖 了, 花落谁家 不知道。 但是 杨廷宝 先生 这套书 能够 还 保存 在 宾 夕 法 大学 图书馆, 我 觉得 我 个人 看 的那 套书 我 还是 非常 激动 的。 杨先生 在 1926年 离开了 美国, 像 好多 当时 留 美学 建筑 的 学生 一样 去 欧洲 游历, 这是 他们的 一个 功课。 包括 路易斯 康 也 去 欧洲 游历 了 一年。
去 欧洲旅行 是 当时 建筑系 毕业生 或者说 是 即将 职业 的 建筑师 必须 完成 的 功课。 他们 不仅 要 看 欧洲 的 最 古典、 最 精华 的, 而且 还要 了解 欧洲 的 新潮流 和 新的 建筑。 美国 学生 是 这样, 中国 学生 也是 这样。 像 梁思成 先生、 童 俊 先生, 他们 毕业 回国 前 都要 去 欧洲旅行。
杨先生 好像 是 27年 左右 就 回到 了 国内。 到了 天津 以后, 就 加入 了 天津 的 机台 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 创立 于 1920年, 创办人 关 颂 昇 他是 毕业于 M I T 的。 他 是 跟 宋子文 关系 特别 好, 应该 是在 美国 的 时候, 所以 他是 长袖善舞, 给 基带 工程师 带来 了 很多 当时 的 政府 项目。 所以 他们 急需 像 杨廷宝 先生 这样的 实干家。 因为 杨廷宝 先生 无论是 他的 性格、 他的 SONY、 他的 学识、 他的 能力 都是 非常 好的。 所以 他们 就 把 杨廷宝 先生 聘请 来, 所以 他们的 事务所 都是 有 杨廷宝 先生 的 名字 在 上面 的。
关 朱阳 指 英文名字。
大家 注意, 从 1927年到1937年, 等 于是 中国建设 的 黄金十年, 也是 民国 的 黄金, 应该 是 民国 的 黄金十年。 具体 有些 事情, 我们在 前面 的 有 一期 讲 江西 路 的 时候, 我们 讲 过 一些。 因为 他们 业务 的 原因, 后来 杨廷宝 现在 就 主要 转战 到了 南京。
这个 应该 提 一个 就是 27年 杨先生 加入 基泰 以后, 由 他 自主 设计 的 一个 最大 的 一个 项目。 而 他 这一生 中 做 的 第一个 大 项目, 今天 还在 我们 还有 机会 看到, 就是 在 辽宁沈阳 京 奉 铁路 的 辽宁 那个 终点, 当时 在 辽宁 总站。 以后 很 长时间 就 用作 叫 沈阳 的 老 北站。 但是 这个 老 北站 因为 在 市中心 太 近 了, 88年 的 就 停用 了。 但是 这个 房子 一直 还在 保存 的 还是 挺好。
这个 是 很 不容易 的。
说是 差点 被 拆掉。
这是 杨先生 的 第一个 作品, 也是 一个 非常 理想。 1927年 杨先生 才 多大? 杨先生 那时候 才 26岁。 26岁 的 一个 年轻人 已经 在 中国 主持 这么 大 的 一个 重要 的 项目。 这个 在 美国 同学 里面 可能 还是 无与伦比 的 不能 想象 的。 因为 26岁 的 时候, 路易斯 康 可能 还在 替 别人 打工。
当然 一开始 在 东北 有 很多 项目, 因为 是 关 总是 跟 张学良 的 关系。 后来 因为 关 颂 昇 跟 这个 宋子文 的 关系, 又 因为 27年 民国 政府 搬 到了 南京, 以 南京 为 首都 进行 大规模 建设。 是 所以 有人 这么说, 说 南京 的 民国 建筑 里面, 或者 重要 的 民国 建筑, 有 一半 可能 都有 杨先生 的 印记 在 上面。 这个 可能 有点 夸张, 但是 并不为过。
东南大学 这个 展 不就是 用了 一个 标题 叫 一位 杨廷宝 半座 南京城, 对 吧? 然后 列出 了 杨先生 做 的 大量 的 在 南京 的 项目。 对。
在 建筑设计 方面, 基泰 工程师 那时候 没有 叫 总 建筑师 这样的 职称 了。 应该 杨廷宝 现在 就是这样 的 负责人。 但是 他的 所有的 作品 都 是以 公司 的 名义, 并不 记 个人 的 名义。 这个 应该 是一个 我们 建筑界 的 一个 操作 的 惯例, 因为 你是 去 这个 公司 工作, 你 并不是 以 个人 的 名义 开 的 这个 事务所。
其实 从 今天 来看, 在 南京 留下 的 建筑 真的 是 很多。 我们 稍微 简单 的 梳理 一下 对 吧? 今天 南京体育学院 里面, 原来 中央 体育 田径场 是 1931年 三年, 他是 整 complex 整个 一套。
对, 用 开 全运会 的 等于 是啊 第一届。
全国 30年代 在 上海 也 盖了 一套。 今天 的 江湾 体育场、 江湾 游泳馆, 在 南京 的 也 盖了 一套。 杨廷宝 先生 用 的 基本上都 是 中国 元素, 中国 古典 复兴。 这个 跟 当时 讲 的 这个 沈阳北站 是 完全 不一样。 因为 沈阳北站 一看 就是 一个 西方式 的 杨廷宝 先生 在北京 在 东北 的 项目。 就 他 早期 在 基泰 的 项目, 基本上 还都 以 美国 当时 的 一种 流行 的, 比方 这个 学院 哥特式 为主。 比如 当时 他 设计 东北大学 的 校园 里 的 很多 项目, 比 东北大学 的 图书馆 现在 还在 就是 一个 一看 就 跟 美国 的 很多 大学 的 建筑 是 非常 像 的。 还有 清华大学 的 生物 馆 也都 是一种 风格 的。
到了 南京 以后, 受到 当时 政府 的 也是 提倡 国粹, 弘扬 这个 民族传统 的 这样的 一种 氛围 的 影响。 很多 项目 都 是以 中国传统 古典 复兴 为主。 比方说 除了 刚才 讲 的 中央 体育场, 中央 体育 田径场 这些 还是 属于 传统 项目, 里面 没有 这样的 类型。 所以 他们 借用 了 一些 比方说 牌坊 这样的 一些 元素 来 设计 这个 体育场。 到了 后来 设计 的 中山东路 的 国民党 党史 陈列馆, 还有 监察院, 这个 完全 就是 一个 大 屋顶 的 一个 翻版。
就在 30年代, 基泰 工程师 就在 杨先生 的 指导 下, 还 参与 了 北方, 尤其是 北京 很多 清代 官式 建筑 的 一些 维修 工作。 比如说 天坛 对 吧? 梁先生 他们 也 参与 了 很多 工作 是 基泰 做 的。 所以 这方面, 我 觉得 是 杨先生 对 中国 古典建筑, 尤其是 清朝 的 官式 建筑 非常 熟悉。 所以 这些 东西 正好 在 这个 首都 建设 的 时候, 驾轻就熟, 就 都 这个。
本来 我想 后面 讲 的 既然 讲到 这个, 就是 我们 也 提 一下, 就是 不要 认为 杨先生 好像 对 中国传统 不了解。 其实 杨先生 对 中国传统建筑, 尤其是 明清 时期 的 建筑 的 做法 的 了解, 当时 并 不亚于 营造 学生 那时候 那些 专家 的 研究。 为什么 这么说 呢? 因为 当时 为了 去 修缮, 比如 旗舰店, 为了 修缮 当时 他 主持 的 东南角 楼、 国子监、 中南海 的 紫光阁、 五塔寺、 碧云寺 的 罗汉堂 等等 的。 杨廷宝 先生 专门 去 跟 当时 清朝 遗留下 的 老 工匠 去 学习, 学习 那些 最 基本 的 就是 他们 那些 木作 的 做法。 因为 这种 完全 没有 教材, 就 只能 跟着 老师傅 去 学。 有 一个故事 说说 杨廷宝 先生 甚至于 陪 着 这个 爱抽 鸦片 的 老师傅 一起, 但 他 不是 抽 鸦片, 他 就 陪 着。 完了, 等 这个 老师傅 把 鸦片 抽 的 满意 了 以后, 完了 开始 给他 讲 清朝 的 大 摩的 这些 做法 什么。
通过 这种 方式, 所以 杨先生 对 中国 的 传统 的 建筑 营造 的 这种 规则 也是 非常 了解 的。 所以 才 使得 在 南京 的 这些 建筑 是 虽然 看起来 有 一定 的 复古 形式, 但是 做 的 也是 非常 中规中矩。 比起 比方说 墨菲 做 的 金陵女子 大学 的 这个 校舍 来说, 那 是要 正宗 的 多了。
没错, 西方人 做 的 中式 建筑 似是而非, 徒有其表, 在 南京 还 留下 不少。 那 杨先生 做 的 要 地道 多了。
对, 但是 时代 在 进步, 当时 包括 比方说 我们 说到 的 华盖 事务所 的 三位 建筑师, 赵 深、 陈 植、 童 俊, 他们 当时 明确 反对 传统 大 屋顶。 这一点 我 觉得 作为 杨廷宝 先生, 他 虽然 对 中国传统 也是 非常 情有独钟, 但是 他 也 在 尝试 着 对 中国 的 民族形式 进行 现代化。 比方说 今天 也 还 同样 在 中山东路 的 当时 的 南京 中央 医院, 今天 的 南京军区总医院 就是 一个 以 中式 的 符号 来 表现 传统。 但是 整个 建筑 并不是 大 屋顶 的这 也是 一种 尝试, 这种 尝试 后来 在北京 也 很多。
对 吧? 这方面 还有一个 有趣 的 例子, 可以 和 大家 介绍 一下。 而且 这 座 建筑 今天 大家 还 可以 很 方便 的 去 参观 和 体验。 我 当然 说 的 不是 那个 中山陵 的 音乐台, 是 这样, 因为 杨先生 在 南京 做 的 很多 项目, 今天 还是 政府 什么 单位 的 办公楼, 有些人 直到 今天 还是 深宅大院。 比如 那个 赫赫有名 的 就是 北极阁 上面 那个 孙科 住宅, 到 今天 也 无缘 进去 参观 了。
这里 我想说 的 是 中山南路 那个 大华 电影院, 就在 这个 新街口, 杨先生 1935年 的 作品, 而且 直到 今天 还是 电影院, 非常 不容易。 这个 电影院 的 外观 是 典型 的 adele 在 中山南路 的 闹市, 今天 已经 被 淹没 在 各式各样 的 奇奇怪怪 的 高楼大厦 之间 了, 好像 也 没什么 特别。 但 走进 去 感觉 这个 空间 真的 好啊, 豁然开朗 的。 而且 特别 醒目 的 是 那 几根 大红 柱子, 还有 细节 像 一些 甘蓝、 窗户、 隔扇, 反正 就是 雕梁画栋, 完全 中式 的 味道。 有 学者 说 这是 杨先生 做 的 chinese echo。 而且 我 觉得 最 好玩 就是 电影院 里 的 几个 大红 柱子 的 那个 注释, 不是 中式 的, 也 不是 西式 的, 而是 借鉴 那种 像 古埃及 神庙 的 那种 注释。 我也 不由得 想起 自己 二十多年 前 的 学生时代, 常 去 大华 看电影, 置身于 那样的 豪华 空间 里。 当时 看 港片, 这个 体验 还是 蛮 特别的。
辉煌 的 十年 到了 37年, 因为 抗日战争 当然 结束了。 杨先生 就 随着 机台 工程师 迁徙 到了 大后方, 在 重庆、 贵州 这些 地方 也 做了 一些 项目。 战时 的 原因, 这些 项目 相对来说 就 没有 那么 多 的 财力, 当然 也 不是 那么 像 南京 那样的 这么 考究 或者 这么 辉煌。
到了 复原 回 南京 以后, 因为 时代 不同 了, 杨先生 也 开始 探索 很多 现代 风格 的 东西。 在 49年 以前 的 作品 里面, 最 我 觉得 有 代表性 的 就是 下关 火车站。 因为 现在已经 改 的 面目全非 了。 当时 的 照片 来看 是以 非常 modern 现代 的 一个 现代主义, 以 结构 为主 的 一个 火车站 的 样子。
看到 下关 火车站 最初 扩建 后 的 那些 老照片, 对照 我 印象 里 还 挺 熟悉 的 南京 西站, 感觉 都不 像是 同 一座 建筑。 那 建筑 的 立面, 还有 站 外 的 环境, 已经 是 面目全非。 看 杨先生 这个 下关 火车站 的 扩建 设计, 我 觉得 1947年 做 这样的 设计 真的 是 很 见 功力。 就像 刚才 古 村 老师说 的 这种 结构主义 的 这种 现代 建筑 的 外形, 那种 气质, 我自己 感觉 和 当然 尺度 不一样, 但是 那种感觉 和 60年代 初建 建成 的 那个 就是 华盛顿 那个 达拉斯 airport 还 有点像 的。
包括 到了 49年 以后, 比方 在 这个 新的 首都北京 的 建设 当中, 设计 的 北京 的 合肥 宾馆, 也是 非常 现代 风格 的。 秉承 了 一种 当时 用 比较 少 的 钱, 要 建成 一个 比较 好的 一个 项目 的 这样 一种 原则。 因为 在 这个 49年 以后, 政府 提出 一个 建筑 的 一个 原则, 就是 兼顾 使用。 在 可能 的 情况下, 美观 就 有钱 的 情况下。 比方说 还有一个 在北京 一个 比较 high file 的 建筑, 就是 王府井 百货大楼。 这个 王府井 百货大楼 实际上 我 觉得 跟 前面 讲 的 30年代 设计 的 这个 中央 医院 有 类似的 地方。 就是 有 一些 中国 的 这个 元素 在 一些 装饰 的 细节 上, 但是 并不是 一个 大 屋顶 的 一个 房子。
49年 以后, 基本上 杨廷宝 先生 因为 刚才 讲到 49年 以后, 机械工程师 搬离 了 大陆, 迁 到了 台湾。 杨廷宝 先生 就 脱离 了 记载 工程师。 在 那个 时候, 其实 他在 这 以前, 他 就 已经 开始 当时 在 重庆 的 中央大学 就 开始 兼课。 对的。
抗战 1940年, 也是 受 当时 刘敦桢 先生 的 邀请。 因为 刘敦桢 现 当时 在 40年 主持 中央大学 建筑系。
后来 建筑系 复原 到了 南京, 他们 就在 南京 器材 工程师 走了 以后, 杨廷宝 先生 就 正式 的 加入 了 当时 的 中央大学 建筑系。 乐器 调整 以后, 就 变成 了, 南京工学院 建筑系。 杨廷宝 先生 在 里面 当 系主任, 一直 当 到 1959年, 然后 由 刘德 甄 先生 在 接着 当 系主任。 在 这 以后, 杨廷宝 先生 基本上 就是 以 学校 为主, 不再 从事 全职 的 建筑设计 工作。 但是 还 参与, 因为他 毕竟 是个 专家。 在 这个 期间, 南京 还有 很多 项目 是 由 他的 参与 的。 比方说 南京 的 这个 华东 航空学院 的 教学楼, 南京大学 的 东南 楼, 这些 还都 是以 大 屋顶 形式 为 面目 出现 的。 但是 在 晚期, 比方说 后来 设计 的 南京 飞机场 的 这个 候机楼, 在 70年代 的 72年, 已经 是 完全 的 现代化 的 一个 建筑 了。
但是 毋庸讳言, 随着 整个 国家 的 形势 的 变化, 杨廷宝 先生 一方面 他的 主要 的 工作 重点 不在 建筑设计 上。 另外 一方面, 尤其是 在 史无前例 的 大革命 以后, 跟 整个 的 世界潮流 就 开始 有 一些 脱轨。 比方说 他在 设计 最后一个 项目, 就是 1980年 81年 时候 的 南京 雨花台 红领巾 广场 的 时候。 这个 大家 现在 也能 看到, 他用 的 是 完全 他 心目 中的 一个 传统 形式。 这个 大家 的 评价 就 并不是 很高。 我 觉得 这也是 英雄 迟暮 的 一种 悲哀。
同样 刚才 我们 讲 到了 路易斯 康, 路易斯 康 确实 在 五六十年代, 在 杨先生 开始 落寞 的 时候, 路易斯 康 开始 设计 出了 很多 非常 有意思 的 建筑。 应该说 一句话 叫 时势造英雄 的 一个 原因。 因为 杨先生 49年 以后, 他 一个 从事 教学 工作, 还有一个 从事 很多 大量 的 事务性 工作。 因为 他是 建筑 学会 的 副理事长, 又 参加了 国际 建筑师 学会, 当 了 副主席, 所以 有 很多 的 这种 事务性 的 工作, 外事活动 什么 这些 可能 都 占据 了 他 很多 宝贵 的 应该 来 作为 建筑师 或 作为 教授 的 教学 的 时间, 不能不 说 是一种 遗憾。 我们 花了 很 长时间 了, 其实 花了 有 半个 多 小时, 把 杨先生 的 整个 的 一生 给 简单 的 叙述 了 一下。
这个 很多 大家 可以 从 书籍, 包括 这次 展览 中 也能 看到 大量 的 杨先生 的 书籍 作品。
我们 这儿 就 讲 到了 我们的 这个 想法 了。 当然 展览 是 展览, 可能 我们 讲 的 东西 要 超出 展览, 因为 展览 讲 的 是 杨廷宝 先生 的 一些 成就。 这个 展览 主要 侧重于 他是 个 建筑师, 这 跟 梁思成 的 栋梁 展 还 又 略微 有些 不同。 栋梁 展 还 企图 表现 梁思成 先生 的 一个 心路历程。
栋梁 展 里面 贴 了 好多 梁思成 的信 渣, 一些 写 的 东西 什么的。 这个 在 杨廷宝 的 这个 展览 里面 很少。 因为 杨廷宝 先生 挺 有意思 的, 他 没有 写 过 任何 大部头 的 著作, 他 留下 的 很多 东西 其实 都是 他的 大 弟子 齐康 记述 的。 虽然 现在 也有 凉亭 堡 谈 建筑 什么, 好多 梁 廷 宝 或者 什么, 这些 都 是在 他 身后 出版 的。 他 本身 并没有 像 其他 三位 宗师 有 很多 的 著作。
但 有一点 也 挺 有意思 的, 就是 四位 宗师 里 另外 三位 还都 没有 独立 的 传记。 但是 杨先生 是 有 传记 的, 有人 给他 写 过 传 了。
这么说 说, 看 怎么 来 理解。 我 读 了 给 杨廷宝 先生 写 的 传记, 但 我 觉得 这种 传记, 不是我 心目 中 所 想象 的 传记 的 样子。 因为我 觉得 人物 的 传记 不仅 是 他的 一个 履历, 或者 他的 一个 经历 的 一个 罗列, 做 过 什么什么 项目, 今年 做什么, 那你 做什么 事。 我 觉得 最 主要 的 是要 传记 要 表现出 在 这样 一个 巨变 的 时代, 一个人 的 心路历程。 这一点 我 觉得 在 杨廷宝 先生 的 传记 里面, 或者 他 展览 里面 很 缺少 杨廷宝 先生 到底 怎么 想 的, 他的 思想 是 怎么 变化 的这 一点 我 觉得 其实 是 挺 重要 的。
我们 读 名人 的 传记, 实际上 最 主要 的 也是 要 看 这些 东西, 而 不是 看 他。 就 跟 徐佳 刚才 讲 的, 不是 看 他 做 过 什么东西, 参加 过 什么 活动, 这些 东西 都 其实 是一个 生平 年表, 对 吧? 这个 并不是 一个 真正 的 传记。
比方说 我 读 的 这个 传记 里面, 对于 一些 很 重要 的 地方, 比方说 59年 到 到 69年, 或者 59年到79年, 这么 重要 的 20年 里面, 就 短短的 十 来 页 纸 就 一晃而过 了。 那 这些 重要 的 地方, 杨先生 到底 做了 些 什么 副 缺? 我们 国家 其实 在 杨先生 这一生, 就说 从 1901年 点 到 表现 在 这 100年 120年 里面, 我们 经历 了 那么 多。 他们 生 是 生 在 还有 皇帝 的 时代。 我们 今天 是一个 信息化 的 时代, 这样 大 的 一个 跨度。 我们 作为 后人 去 纪念 这些 宗师, 我们 并不是 盲目 的 去 崇拜 他们, 我们 实际上 是要 去 了解 他们的 心路历程。
什么 叫 以史为鉴 呢? 这就是 一个 过程。 我们 为了 做 这 期 节目, 也 想 把 杨先生 讲 更 丰富, 或者 他们 这 一代人 讲 的 更 丰富 一点。 我 看到 了 一本书, 这就是 四中 诗 里 的 另外一个 宗师, 就是 童 俊 先生 的 一些 内容。 当然 今天 的 节目 不是 主要 讲 童 俊 先生, 但是 从 童 俊 先生 这本 小的 传记 里面, 他 主要 讲 的 是 童 俊 先生 从 1963年到1983年, 童 俊 轩 最后 生命 的 20年, 他的 名字 叫 长夜 的 独行者。 这个 名字 大家 来 体会 一下, 1963年到1983年 长夜 的 独行者。 据我所知, 这个 传记 应该 是 童 俊 先生 的 后人, 所以 他 有 一定 的 可信度, 因为他 讲 了 很多 的 细节, 我 觉得 这些 细节 实际上 是 传记 最 重要 的。
我们 讲到 的 就是 在 童 俊 的这 本书 里面, 我们 先 跟 大家 分享 一些 里面 关于 童 俊 眼里 的 杨廷宝 先生 是 什么样 的。 桐 俊 很 有意思 是什么? 童 俊 跟 杨廷宝 先生 是 同月同日 生, 但是 早 了 一年。
但是 童 俊 先生 去 美国 读书 是 比较 晚。
对他 1925年 到 滨 大去 留学, 也是 清华 的 毕业生。 在 30年 回国 的 时候, 本来 是 接替 梁思成 先生 去 当 东北大学 建筑 系主任 的。
童先生 也是 不容易, 临危受命。 梁先生 他们 走了 以后, 童先生 不就 主持 东北大学 的 建筑系 工作, 当时 已经 好像 有 三届 学生 在 追击 中。 第二年 九一八 事件 爆发 以后, 日本 占领 沈阳, 东北大学 也 迁入 内地, 师生 也 流离失所, 大 费周折, 吴先生 就 带着 建筑系 的 学生 在 上海 复课。 当时 利用 一切 资源 什么, 想尽 一切办法, 终于 让 全部 三届 学生 完成学业, 顺利 毕业 非常 不容易。
在 佟 先生 的 这个 行业 的 读心者 里面, 有 一些 很 有趣 的 有 关于 杨廷宝 先生 的 一些 细节。 这个 是 我们在 杨廷宝 的 传记 里面 有时候 读 不太 到 的。 比方说 30年代, 童先生 后来 不是 到了 上海, 就 跟 陈 芝 先生、 噪声 先生 两人 一起 组成 了 最 有名 的 华盖 事务所。 当时 杨先生 到了 南京, 经常 要 因为 有些 事情 要 到上海去, 就 跟 童先生 基本上 每个 星期 都 见面。 两个人 在一起, 就 游览 了 上海 附近 的 很多 的 古迹, 包括 我们 前 两期 节目 讲到 的, 比如说 苏州 入 职 的 唐 素和 所谓 的 唐 素, 南翔 的 这个 古漪园, 每次 都 晚上 在 同 俊 家 吃饭。 童 俊 家 吃饭 以后, 杨廷宝 还 专门 下厨。 这个 童 俊 的 太太 戏称 叫 杨廷宝 面。 因为 荷兰人 可能 爱做 面食。
因为 东北 爱 吃 米饭 的, 杨廷宝 是 吃 面, 在 美国 也是 这 样子。 还有 一句, 就是 费城 的 这个 报纸 在 报道 的 时候, 他 里头 有 个 标题 就是 一个 不爱 吃 米饭 的 一个 中国 boy。 在 美国 人的 印象 里, 亚洲人 的 rice man 对 吧? 反正 杨廷宝 说 我们 那 都是 不吃 米饭, 我们是 吃 面的。 所以 这样 一下, 读者 一下 就有 兴趣, 也 对 这位 中国 年轻人 就是 一下子 印象 深刻 了。
对 童先生 去世 的 比 杨先生 大概 晚 了 几个 月。 彤 先生 那时候 说 杨先生 什么的。 不仅 是 有 独到 的 设计 才能, 业务 上 廉洁 公正、 一丝不苟, 为人 更是 品德高尚、 文质彬彬 的 君子。 这个 是 童 俊 在 杨廷宝 悼词 里面 这么说 的, 这个 是 非常 高 的 一个 评价。 而且 童 俊 说 杨先生 是 清浊 无所 失, 群而不党, 这是 杨先生 的 底线。
大家 要 想到 中国 从 50年代到80年代 初, 这 30年 里 经历 了 一个 什么样 的 历史进程, 童先生 是 什么样 的 一个人, 我们 以后 还会 讲到。 但是 杨先生 能 得到 童先生 如此 高 的 评价, 那是 真不容易。
还有 一些 细节, 但 这些 细节 有时候 也能 看出 杨先生 到底 是 什么样 的 一个人。 就 想到 在 50年代 初期, 那 还是 思想 改造 运动, 应该 是在 52年。
所谓 给 知识分子 脱胎换骨, 大 知识分子、 大 教授 都 接受 年轻 老师 和 学生 的 一次 批评。
和 杨绛 先生 有 文章 叫 洗澡, 对 吧? 要 小说 小 或者 有些 伟人 说 要把 裤子 脱下来 给 大家 看, 这是 伟人 说 的这 还 不像 以后 的 政治运动 那么 疾风暴雨, 但是 大家 已经 非常 的 沉重 了。 结束 以后, 戏 里面 这些 同仁 说 咱们 要么 到 苏州 去 玩 一 玩, 散散心。 不巧 的 这个 周末 正好 建筑系 也 决定 了 师生 要有 共同 的 一次 在 南京 的 交友, 这 不就 冲突 了。 当时 建筑 系主任 杨廷宝 就说, 这样, 我们 大家 都 各自 找个理由 推辞 这个 交友。 我们 去 订 同一个 火车, 我们 以后 在 苏州 会合 完了, 我们 再去 住 同一个 一个 苏州 的 酒店。 这样 也不 给 隙 里边 师生 的 有一个 不好 的 一个 印象。
这里 我要 帮 古 村 老师 注解 一下, 长夜 的 独行者 这 本书 里 讲到 这 一段 时, 如果 读者 只是 粗略 一看, 可能 还 看不出 作者 写 这 段 的 生意。 我自己 一开始 也 没 怎么看 明白, 但是 后来 我 再 仔细 想一想, 我说 怎么 几位 大 教授 不想 和 系里 的 师生 一起 交流, 要 自己 结伴 去 苏州 呢? 后来 一 想, 当时 不是 正好 是 思想 改造 运动 刚刚结束, 又 想起 杨绛 的 那个 洗澡 小说 里面 那些 挺 生动 的 描述。
然后 就 明白 了 从 这样 一个, 怎么说呢? 这 应该说 是一种 变通 的 做法, 就能 反映出 杨先生 还是 一个 非常 随和 的, 但是 也 不愿意 去 挑起 冲突 的 这么 一个人 的 一个 性格, 对 吧? 这 是一个。
还有一个 在 70年代 的 时候, 刘德 甄 先生 的 遗作 就 苏州 古典 园林 要 出版 了。 这时候 请 佟 先生 写 序。 那 童先生 写 序 的 时候, 有 一句话 叫 对 社会 做出 贡献。 完了 杨先生 把 这话 改成 什么 呢? 改成 叫 对 社会主义 做出 贡献。 从 这个 大家 就能 看出来, 杨廷宝 先生 为人处事 的 一些 方便。 而且 杨廷宝 先生 在 文革 以后 又被 作为 应该 是 党外人士, 统战 或者 怎么样 当 了 江苏省 副省长。 应该说 是 也 算是 在 他们 这 一辈 的 同龄人 里面 算是 位高权重 的 一个人。
杨廷宝 先生 还是 非常 的 平易近人。 晚年 的 时候 童 俊 先生 因为 什么 都 不是 在 住院 什么 这 受到 困扰 的 时候, 杨廷宝 先生 还 尽 他的 所 能 来进行 一些 帮助。 所以说 从 另外一个 侧面 来讲, 不管 政治运动 怎么样, 有些人 翻出 一些 老底, 说什么 文章 什么的。 但 这 四 宗师 之间 的 个人 的 关系, 应该说 是 至 始 至 终 都是 还是 不错 的。
回到 了 我们 刚才 节目 开始 时候 讲 的, 杨先生 是一个 非常 nice 的 一个人。 这 里面 就可以 解释 这 nice 有 很多 的 含义 在 里面, 对 吧? 他 很 随和, 很 容易 跟 别人 拉近 关系。 童先生 讲 到了 清浊 而 无 所事, 群而不党, 又 不跟 别人 去 进行 一些 蝇营狗苟 的 事情, 非常 的 公正廉洁, 做 事情 一丝不苟, 又是 真是 个 君子, 这 是一个 非常 高 的 评价。 因为 君子 这个 事情 如果 放在 传统 社会 的话, 谁 被 视为 君子 呢? 就是 非常 高 的 一个 评价 了, 对不对?
看 了 这本 童先生 这个 传记 的 小书, 引起 了 我的 一些 思考, 就说 我们 今天 纪念 这些 寺 宗师 意义 何在? 我 觉得 他们 并不是 神我 特别 反感 的 就是 把 这些 宗师 奉为 神 的 一种 纪念。 因为 他们 都 是人, 他们 都 犯有 自己的 错误, 都 不能 脱开 自己的 所处 的 时代。
孟子 讲 过 一句话, 鼓舞 了 孟子 以后 的 所有的 天下 的 读书人。 孟子说 读书 的 人 要 达则兼济天下, 穷 则 独善其身, 什么 意思 呢? 如果你 要是 碰到 盛世 通达 了, 能够 有 机会 施展才能 的 时候, 你 要 以天下为己任。
那 这是 通达 的 时候。 那 相对 的 就是 穷 则 独善其身, 就是 在 困厄 的 时候, 作为 一个 读书人, 也要 保持 个人 的 品德, 坚守 读书人 的 底线。
对, 这是我 觉得 孟子 对 天下 的 读书人 所 定 的 两条 标准。 如果 这么 来回 看 的话, 我 觉得 上个世纪 的 40年代 末, 国家 进行 巨大 的 变革 的 时候, 这 四宗 诗 其实 是 遵循 了 孟子 的 教诲, 走了 不同 的 道路。 我们 今天 回头 再看 也很 有意思, 最 有意思 的 就是 梁先生 梁思成 先生 实际上 在 49年 以前 是 不太 接近 政治 的。 相比之下, 童先生 反而 在 49年 以前 跟 政治 还 沾边, 沾 的 多一点。
对 吧? 童先生 几乎 可以 说是 全才, 他 不光 在 自己的 业务 上, 在 自己的 专业 上, 而且 童先生 对 这个 政治、 政治学 的 理论, 而且 对 当时 的 时势 也是 非常 关心 的。 有一点 现在 其实 不太 提, 就是 在 抗日战争 时期, 1940年代, 也就 1940年, 当时 正好 是 抗日救亡 的 关键时刻。 童先生 的 和 一批 当时 的 可以 说是 大后方 的 学院派 精英。 他们 当时 组成 了 比较 松散 的 一个 学术团体, 出版 了 一本 半月刊, 在 40年。 但是 这个 半月刊 只 出版 了 大概 一年 不到, 叫 什么 呢? 叫 战国策, 也很 形象。 因为 当时 正好 在 世界大战 之中, 这批 学者 认为 现在 的 国际 国内形势 就和 我们 当时 的 战国七雄 的 这个 样子 很 像, 所以 这个 刊物 叫 战国策。 所以 社会上 也 把 这个 学术团体, 把 这些 人 叫 战国策 派。
因为 当时 在 战国策 的 这个 创刊号 上 说 了, 我们 本刊 有 26位执笔人, 很 有名 的 大 历史学家 雷海宗, 政治学家 巷 林 同济、 成全、 何 永杰, 包括 小说家 沈从文 也是 这个 26位执笔人 之一。 童先生 也是 战国策 的 执笔人。 战国策 派 这些 学者, 他们 觉得 在 抗日救亡 的 时候, 要 奉行 一种 所谓 的 今天 我们 讲 民族主义。 或者 当时 也 有人 指出 他们是 讲 国家主义, 要 改造 我们的 国民性, 振奋 我们的 民族精神, 提高 我们的 国家 实力。 而 对外 地缘政治 就是 以 实力 说话, 这样 才能 屹立 于 世界 民族 制定 的。
因为 后世 有些人 对 战国策 派 有些 微词, 说 这个 战国策 派 名为 国家主义。 不管怎么 说吧, 就是我 刚才 想 讲 的, 就是 童先生 其实 在 49年 以前 是 比较 贴近 于 时事 的。 而且 据说 童先生 跟 旧 政协 还 有些 关系, 不是说 他是 旧 政协委员, 他 只是 参与 了 旧 政协 的 一些 事情。 大家 知道 旧 政协 本来 是 想 建立 一个 和平 民主 的 一个 战后 的 中国, 旧 政协 的 很多 纲领 思想 后来 都 被 内战 打破 了。 这个 对 童先生 来说 可能 是 有 一定 的 刺激作用。 所以 佟 先生 在 49年 以后, 应该说 他 所 追寻 的 就是 穷 则 独善其身, 而 不像 梁先生 那样 是 走 的 是 达则兼济天下。
为什么 这么说 呢? 在 佟 先生 以前, 跟 梁先生 的 关系 还是 可以 的, 因为 他们 大家 都是 北大 的 校友。 当时 梁先生 去 清华 的 时候, 还 曾经 非常 热情 的 邀请 童先生 去 清华 参加 建筑系 的 创建, 对 吧? 童先生 就 婉拒 了。 童先生 晚年 还 曾经 说说, 如果我 要 真 去了 清华, 我 可能 就 活 不到 今天。 那 也 可能 这是 对的, 因为 清华 大家 知道 在 史无前例 的 时候, 运动 的 这个 力度 是 相当 可以 的。
好像 佟 先生 一直 是 和 北京 保持距离, 根据 这个 长夜 的 独行者 这 本书 里 的 记述, 好像 在 建国 后, 童先生 只在 1950年代 见过 梁思成 先生 一次。 那次 童先生 去 北京, 也是 为了 探望 重病 中的 林徽因 先生, 书 里 当然 还 说话, 说是 童先生 当时 还 感到 这个 梁思成 先生 在北京 和 政治 靠得 太 近, 这个 政治 的 味道 太 浓。
其实 我们 要 看一下, 刚才 讲到 的, 比方说 战国策 派 的 林同 骥。 林同 骥 本身 他 就是 童先生 在 清华 的 室友, 林 同济 是 伯克利大学 的 政治学 博士。 非常 遗憾 的, 林同 骥 在 57年 落马, 但是 在 这个 时候, 64年 佟 先生 的 江南园林 志 出版 以后, 童先生 不 避嫌, 专门 把 江南园林 志 送 了 一本 给 当时 危难 之中 的 林 同济 先生。 而且 在 1976年 经过 了 浩劫, 大家 就是 survive 了。 以后 见面, 童先生 当着 林同 骥 的 面 就 背 了 林肯 非常 有名 的 一段话。 You may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You can even fool som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其实 我们 可以 看看 清华, 我 虽然 午后 跟 清华, 我们 跟 清华 没有 任何 的 渊源, 但是 清华 的确 是一个 人才 荟萃。 尤其是 在 解放前, 他 作为 一个 向 美国 输送 中国 精英 的 这么 一个 学校。 而且 精英 中的 精英, 他们 真的 是 精英。 为什么 这么说? 比方说 像 佟 先生 也好, 梁先生 也好, 或者 是 杨先生 也好, 他们 真的 是 达到 了 学贯中西 的 程度。 我们是 没法 忘记 小北, 甚至于 就 杨廷宝 先生 那时候 进了 清华 以后, 他 英文 太好了, 以至于 还要 去 补习 中文。 比方说 童先生 70年代 以后, 跟 费 为 没 通讯 的 时候, 那 写 的 那个 英文, 那 我们 一看 就 都是 文学 的 语言, 都 是用 莎士比亚 来 表达 自己的 观点。 所以 他们 这 一代人 真的 是 当时 的 精英 中的 精英, 而且 他们 真的 是 学贯中西 的 一代 学者, 也是 让人 非常 唏嘘。
比方说 童先生 在 清华 的 好朋友 王兆 实是 威斯康星大学 政治学 博士, 1971年 死于 监狱。 他的 另外一个 非常 好的 朋友 彭 文 应 先生, 是 哥伦比亚大学 政治学 硕士, 后来 是 非常 有名 鼎鼎 的 57年 的 右派, 1962年 去世。 还有 很 有意思 的 一个, 他的 一个 好朋友 孙 大宇 先生 是 耶鲁大学 毕业生, 结果 57年 也是 右派, 而且 是 右派 里面 少数几个 被 判刑 入狱 的, 都是 清华 的 精英。
其实 还有一个 也可以 比较 一下 的 回到 讲 杨先生, 有人 给 杨先生 做了 个 统计, 杨先生 一生 从 27年 回国, 就 他 爸爸 去世。 大概 参与 指导 这 工程项目 有 120多个。 49年 以前 就是 27年, 49年 这 二十多年 里面 大概是 占 到了 90个。 49年 以后 到 他 去世 的 83年 大概是 30个。 这 30个项目 还 包括 什么? 还 包括 像 人民大会堂, 这个 人民 秀 纪念碑 这种 参与性 的 项目, 真正 独立 设计 的 并不多。
与此同时 大家 可以 想想 他的 同学 路易斯 康, 路易斯 康 在 1962年 设计 了 sock institute, 这个 是一个 美国 无与伦比 的 一个 建筑, 对 吧? 在 1972年 设计 了 对 金贝尔 博物馆。 大家 想想 这个 时候 杨先生 也好, 童先生 也好, 梁先生 也好, 他们 在 做什么?
这 让 我 想起 童先生 的 一句话, 就是 他在 给 南宫 的 学生 上 设计 课 的 时候 说 说 大概 意思 就是 一个 建筑师 只有 到 50岁以后, 才能 设计 出 经 受得住 时间 考验 的 成熟 的 建筑。 古特 老师 你看 路易斯 康夫 正好 就是 在 50岁以后 才 开始 崭露头角, 赢得 世界级 的 声誉 了 吗?
真的 是 让人 非常 感慨。 因为你 想 刚刚 我们 讲到 26岁 的 时候, 杨先生 就 开始 做 像 沈阳北站 这样 大规模 的 项目 了, 对 吧? 但是 杨先生 最后一个 项目 红领巾 广场 给 自己 画 了 这样的 一个 句号。 时代 的确 是 没有 办法 改变 的, 我们 处在 一个 大时代, 我们 真的 是 没有 办法 脱开 这个 时代。
应该 主要 我们 今天 讲 的 不仅 是 杨先生 一个人, 讲 了 这个 四 重视 的 很多 事情, 这 里面 我们 非常 有意思, 就是 我们 最后 要 推荐 的 书, 是 推荐 的 是 一本 介绍 童 俊 先生 的 书。 但 我 觉得 之所以 推荐 这 本书, 是因为 我想 我们 想 通过 读 童 俊 先生 的 一些 生平, 来 更多 的 了解 他们 这 一代人。 我 觉得 这是 很 重要。 因为我 到 现在 为止 还没有 看见 对 梁思成 先生 的 一个 很 好的 一个 传记。 虽然 也 有人 出过 一些 所谓 的 有点像 八卦 一样的 传记, 什么什么 我们 三个人 之类 的 这样的 书。 但是 我 觉得 真正 有 分量 的 传记, 能 让人 掩面 长思 的 传记, 我 到 目前为止 看到 的 只有 关于 童先生 这本 小说 里面 有一个 章节。 可以 说 我看 了 以后 我是 非常 的 不能 自持 的。
就是 在 1969年, 当时 南京工学院 的 红卫兵 让 佟 先生 在 伟人 的 向前 跪下。 童先生 跪下 以后, 他 起身, 他 轻轻的 说 了 一句话 是什么 呢? 是 意大利语 叫 apple c move。 翻译成 意思 就是 它 仍然 在 转动。 它的 典故 是什么 呢? 大家 知道 伽利略 那时候 因为 地心说 跟 日心说 的 问题 得罪 了 教会。 后来 伽利略 在 强势 面前, 他 不得不 跪 在 教皇 的 面前 认罪。 但是 他 认 完 罪 以后, 他说 了 这么 一句话, 真理 毕竟 还是 真理。
读 了 这 一段 以后, 我 非常 的 感动, 我也 非常 的 心绪 不平。 因为我 觉得 我 作为 一个 跟 童先生 一样的 建筑师, 我想 遵循 的 就是 童先生 对 未来 建筑师 的 一个 教会。 他是 怎么 教会 的 呢? 他说, 一个 好的 建筑师 首先 应该 是一个 好的 知识分子, 有 独立 的 思想, 有 严谨 的 学风, 有 正直 的 人品, 才 会有 合格 的 建筑设计。 所以 我 觉得 作为 建筑师, 像 我 这样 就 应该 以 彤 先生 为 榜样。
五千 老师 的 真情实感 令人感动。 我们 也 以 这 期 节目 向 童 俊、 杨廷宝、 刘敦桢、 梁思成 四位 宗师 致敬。 这 一期 的 节目 就 到此结束, 感谢 大家 收听, 我们 下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