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54.财经大佬和钱粮,谁能说到你的心趴里

254.财经大佬和钱粮,谁能说到你的心趴里

2024/12/14
logo of podcast 钱粮胡同FM

钱粮胡同FM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无聊
野人
钱良
Topics
野人:对全球意识形态变化(2016年以来左转右)的解读,以及对付鹏观点的补充和质疑,认为中美关系恶化的核心原因是大国博弈而非意识形态差异。 钱良:对付鹏关于中国经济形势分析的补充和解读,尤其关注有效需求不足、中间阶层购买力下降和人口减少等问题,并对核心CPI数据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付鹏:认为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并分析了其原因(中间阶层购买力下降、人口减少等),同时指出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并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与日本经济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投资策略:关注穷人和富人、儿童和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无聊:对另一位财经大佬(名字未提及)观点的解读,该大佬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国家鼓励型、限制型、不鼓励也不限制型),并认为这三类公司的数据分别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野人:对全球意识形态变化(2016年以来左转右)的解读,以及对付鹏观点的补充和质疑,认为中美关系恶化的核心原因是大国博弈而非意识形态差异。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悲剧”理论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撑,该理论认为大国之间追求权力最大化是导致冲突的根本原因,意识形态只是相互抹黑的手段。 钱良:对付鹏关于中国经济形势分析的补充和解读,尤其关注有效需求不足、中间阶层购买力下降和人口减少等问题,并对核心CPI数据的可靠性提出质疑。钱良认为,付鹏提出的剔除食品和能源后CPI数据(核心CPI)的可靠性存疑,因为该数据来源不明,且付鹏此前并未提及该数据。 付鹏:认为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并分析了其原因(中间阶层购买力下降、人口减少等),同时指出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并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与日本经济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投资策略:关注穷人和富人、儿童和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付鹏认为,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存在相似之处,但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层面存在差异。他认为,日本经济衰退并非因为广场协议,而是因为日本企业将大量资产转移到海外,导致本土经济脆弱。 无聊:对另一位财经大佬(名字未提及)观点的解读,该大佬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国家鼓励型、限制型、不鼓励也不限制型),并认为这三类公司的数据分别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该大佬认为,国家鼓励型企业的数据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进度,而既不鼓励也不限制型企业的数据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变化。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财经大佬的言论被称为虎狼之词?

因为他们的言论往往涉及敏感话题,直指经济形势的核心问题,且在尺度边缘游走,容易引发热议和监管关注。

傅鹏在汇丰私行分享会上提到了哪些全球经济变化?

傅鹏指出,全球意识形态从2016年开始从左向右转变,尤其是特朗普当选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意识形态的周期性演变成为核心。

傅鹏如何看待中美之间的博弈?

他认为中美博弈的核心并非意识形态,而是中国崛起威胁到了美国的区域霸主地位,导致美国采取对抗措施,类似于历史上大国之间的零和博弈。

傅鹏提到的核心CPI数据反映了什么?

他指出,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从2019年就开始下降,远早于疫情,表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在疫情前就已经显现。

傅鹏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他认为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尤其是中间阶层的消费能力下降,导致经济难以持续增长。

傅鹏如何看待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路径?

他认为中国与日本在企业层面有所不同,日本企业拥有大量海外资产,而中国企业则更多依赖国内市场,且中国更担心汇率问题。

傅鹏建议投资者如何应对未来的经济变化?

他建议投资者关注两类人群:富人和老年人,认为奢侈品和增值服务是未来值得投资的领域,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陪诊服务等。

另一位经济学家如何分类上市公司?

他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国家鼓励型(如高科技、新能源)、限制型(如地产、教育)、以及既不鼓励也不限制型,认为鼓励型企业数据反映了结构性变化,而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企业数据则反映了周期性变化。

为什么傅鹏认为巴菲特投资日本是参与财富再分配?

他认为日本人口减少,财富再分配的机会增加,巴菲特投资日本是为了参与这种再分配,尽管他个人对此逻辑有所质疑。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近期财经大佬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解读,特别是付鹏在汇丰私行分享会上发表的观点以及另一位因言论尺度被约谈的大佬。节目分析了这些言论背后的逻辑和意义,探讨了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两位财经大佬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解读引发热议,其中一位因言论尺度问题被约谈。
  • 节目分析了这些言论背后的逻辑和意义,并探讨了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节目中提到了付鹏的观点,以及他如何游走在法律边缘,但从不触碰底线。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主播:无聊、野人

最近财经圈大佬们对经济形势的解读引发热议,今天我们来聊聊其中两位的观点。一位是付鹏,在汇丰私行内部分享会上发表看法,另一位则因尺度问题被约谈。他们的言论为何被称为虎狼之词?我们又能从中看出什么端倪?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分析下这背后的逻辑和意义,看看这些观点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

02:04 国际金融专家的演讲引发热议:中国形势与全球经济展望

05:20 全球意识形态的变化:从左到右的转变与影响

10:42 中国崛起与中美博弈:世界格局的变化与不可调和的矛盾

16:05 超越意识形态的投资视角:中国历史与现代投资的对比分析

21:26 经济学家的言论质量:核心CPI数据的可靠性究竟如何?

26:50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间阶层的缺失与内债问题

32:11 全球领先还是泡影?产业政策扶持背后的挑战与风险

37:34 经济学家的预言:中国未来与日本的相似之处

42:54 日本财富再分配:巴菲特的投资逻辑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48:15 年轻人的钱好挣,老年人的钱更好挣:洞察老年人消费观念的新视角

53:41 理解中国经济的密码:解读富鹏和野人的观点

59:02 通过分析上市企业数据,揭示周期性趋势和结构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