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对照组请就位|人类真的有56种性别吗?

对照组请就位|人类真的有56种性别吗?

2025/2/22
logo of podcast 饭嘀咕

饭嘀咕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山楂
老陆
Topics
老陆: 我认为应该从生物学的角度,而非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同性恋行为。社会上人们对身份认同的追求,例如对性别的分类,可能与寻找相似群体有关。生物学研究可以具有社会学意义,例如,《生物的繁荣》一书的证据推翻了德克萨斯州禁止同性恋性行为的法律。同性行为可分为性行为和性取向两类,性取向指稳定持久的内在偏好。研究动物同性性行为,主要从行为层面入手,因为动物无法表达其原因。许多物种都存在同性性行为,包括灵长类、海豚、公羊等,这些行为并非偶发,且具有社会意义。动物同性性行为具有多种社会目的,例如加强联盟、示好、自我保护等。某些动物的同性性行为与体温调节和自我保护有关。观察动物的性取向比观察性行为更困难,需要长期观察和实验设计。研究表明,约有6%的家养公羊对同性有性取向,对异性不感兴趣。在圈养动物中更容易观察到性取向,因为配种是人工行为。科学家研究同性恋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例如寻找相关的基因。果蝇的“无果”基因突变会导致雄性向其他雄性求爱。果蝇基因突变可能影响其性别识别能力,导致其向同性求爱。目前寻找人类同性恋基因的研究成果较少,尚不成熟。一些研究发现同性恋男性和异性恋男性的下丘脑形态存在差异,但这并不能直接说明其因果关系。区分回溯性分析和前瞻性研究对于理解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回溯性分析只能发现现象,不能得出结论,需要前瞻性研究来验证。前瞻性研究通过控制变量,观察结果,来验证假设。对人类进行干预性研究比对动物进行干预性研究更困难。关于基因控制男性性取向比例的研究证据不足。X染色体特定区域可能与男性同性恋倾向相关,但样本量不足,结论尚不确定。基因研究方面存在很多空白和不确定性。表观遗传学解释了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差异。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患者的案例表明,产前雄激素水平可能影响女性的性取向。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会影响患者的健康,需要药物治疗。一些研究发现女同性恋者的内耳功能与男性更相似,但这只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结论并不严谨。社会因素对性取向的影响很大,但并不决定性取向。基础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即使短期内看不到实际应用价值。对同性恋的生物学研究有助于更客观地了解人类自身,并促进包容性。理解科学是为了追求真相,并促进包容和尊重生命的多元性。 山楂: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提交的证据中,引用了《Biological Exuberance》一书,该书收录了450种不同物种的同性行为,这说明同性行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天开始,饭嘀咕将推出一个小专栏:对照组请就位,中科院生物学专业出生的嘉宾@实验组老陆,将在这个小专栏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生物学研究。

第一期节目,我们聊了聊动物界的同性行为。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在2003年劳伦斯诉德克萨斯州同性恋权利案中,提交给美国最高法院审议的证据中引用了Bruce Bagemihl所撰写的《Biological Exuberance:生物的繁荣》这本书中,收录了450种不同物种的同性行为。

  • 如果说繁衍是每个物种的“天命”,那生物为什么要进行同性行为?
  • 动物有“性取向”吗?
  • 同性恋可以找到生物学上的解释吗?存在某种同性恋基因吗?

……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时,似乎总有一种声音在提醒我:生命的多样性并非异常,而是自然演化中的一部分。理解科学不仅是为了追求真相,更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加包容、更加尊重生命本身的多元

【时间线】

03:12不能繁衍后代,动物的同性行为有什么意义?

13:06 那些喜欢同性的动物

16:55 存在所谓的“同性恋基因”吗?

20:16 同性恋和异性恋:是大脑构造不同引起的吗?

28:59 同性恋会遗传吗?

34:17 性取向与无名指、食指长度的秘密

【工具箱】

节目中提到的一些资料、名词

  • Bruce Bagemihl:Biological Exuberance(生物的繁荣)
  • 一些具有同性行为的动物:瓶鼻海豚、嘉德蛇、海蜗牛、公羊、雄性帽带企鹅
  • 果蝇的“无果”fruitless基因
  •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CAH)
  • 2D:4D,也就是是指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