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心理:我观察到许多人渴望爱情,却在别人示好时选择逃避。这并非反常,而是源于他们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回避性依恋。
这种机制的成因复杂,与个体童年经历密切相关。例如,童年时期缺乏足够的爱与安全感,会导致个体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因此在亲密关系中会下意识地采取回避策略,以避免潜在的伤害。这是一种重复过往生存策略的行为模式,即使在成年后,这种模式依然会影响他们的情感生活。
回避性依恋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些人会在对方越主动时越感到不安,甚至会采取极端措施,例如拉黑对方,这并非因为他们不渴望爱,而是因为他们害怕被伤害,害怕投入的感情付诸东流。
还有些人会在暧昧期享受其中,一旦关系确定,便会想要逃离。这源于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害怕承担责任,害怕被背叛,害怕暴露真实的自我。
此外,有些人会通过故意展现缺点来测试对方,试图以此来判断对方是否真心爱自己。这看似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实则是一种卑微的求助方式,健康的亲密关系并不需要这种压力测试。
总而言之,回避性依恋并非个体性格缺陷,而是源于过往经历造成的创伤。正视这份恐惧,并尝试逐步建立信任,才能修复爱的能力,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