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智能新賽道

創新世代,AI人工智慧運用鋪天蓋地,我們需要持續更新思維,增加「賦能」,跨越新高峰! 佘日新教授延續《電動車新革命》的創新開拓精神,擴大瞭望圈,每週邀請不同領域的產業、學界、公部門等專家,跨領域討論

Episodes

Total: 143

隨著科技發展,乘用車的自動駕駛技術逐漸成熟,但還是受限於部分大環境的限制。不過在這堵實現自駕車發展的

2023 CES展中,SONY公布與HONDA合資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聯手打造

Uber以破壞式的新興服務進入台灣,同時也重新定義了共享汽車的發展,讓台灣從原本以電話/無線電進線的

電動車不再只是一台車,而是一種新生活概念,提供各個面向的全新服務!聯網(Connected)、自駕(

除了在英國親眼見證了氫能載具的發展,彩碤新能源董事長鄭英豪回顧,2019年在中國任職,當時中國承辦冬

彩碤新能源從一趟英國參訪之旅,開啟了對氫能巴士的宏觀視野!從英國第一大、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巴士製造商:

從「四驅」開始談起與傳統車完全不一樣的控制系統,考驗的是廠商系統設計的能力,而行競不只做到了!更把技

在台灣造一台MIT的電動超跑。從愛車的狂熱粉,到成為電池技術新創的黑馬,行競科技在這條路上不斷尋訪著

隨著自駕車逐漸成長,大眾對於車載娛樂系統的需求提高,科技的進步也逐漸實現大眾對於未來的想像。從CAN

汽車逐漸電動化的過程中,車內各系統也不斷進化升級,不管是從儀錶板到抬頭顯示器,或是從一般的座椅枕頭到

回顧2022年,全球有2個驅動力量加快傳統車廠轉型:Tesla的崛起、各國立法推動汽車電動化。而在這

2022年被視為電動車發展主流技術的關鍵元年,即使大環境丕變電動車產業還是能逆勢成長,顯示該市場後市

美國底特律以汽車工業中心聞名,通用汽車、福特和Stellantis North America 的總

掌握公共載具的市場商機,應該思考的面向是從交通移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台灣未來發展電動車的重中之重就是發展電動商用車,尤其是電動巴士!原因有二:一,電動巴士就像一個產業平

電動化帶來的產業革命提高台灣供應鏈廠商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車廠不再以傳統的模式與供應鏈連結,而是打破過

DIGITIMES「Asia Supply Chain EV 50」大調查,公布亞洲前50大電動車供

自動駕駛組成的要素之一是透過人工智慧模擬和學習採集到的資訊和大數據。台灣雖然缺乏「軟體」的優勢,但當

電動車產業是全球都正在競爭的一塊市場,多年前怡利電子以汽車音響打進TOYOTA的Tier 1,如今又

電動車是現在人人搶進的市場,在眾多產業互相競逐中,定位自己在市場的價值並展現自身的優勢,將是搶佔電車